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老知青的烦恼(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老知青的烦恼(散文)


作者:翠松 布衣,11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6发表时间:2018-11-10 18:36:16
摘要:描写老知青后代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漫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它带给人们对秋天的眷恋与向往,一种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九月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的季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欢度着一个又一个的节日。各种聚会此起彼伏,丰富多彩。有自发组织的同学会,有官方举办的校庆,同时,也迎来了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日。
   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纪念日,她承载了当年一千七百多万知青的革命热情和理想。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岁月的沧桑深深地刻在了脸上。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载,也是改变这代人命运的重大选择。
   为迎接知青下乡五十周年,我们集体户也组织了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首先讲了建国六十九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卫星上天国防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都有房有车,不再是当年:上山练过腿,下山练过背,学会了忍让,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大家珍惜眼前的舒适生活,不再为温饱而忧虑。然而,在光鲜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丝不为人知的酸楚和烦恼。
   知青这一代人,大多都已近七十岁,有的已超过七十岁。由于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他们的子女大多都是七零后或八零后,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活条件,影响了这代人的正常成长。老年人,尤其是隔辈的老人,对他们娇生惯养,事事依着他们,是心肝宝贝,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吃苦,啃老成为他们的自然行为,而且他们的后代降生了,接着政策放开可以生二胎了,50后们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照顾抚养第二胎的重任。享受天伦之乐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他们已经力不从心,但还是强带欢笑,克服伤痛带来的不便,起早贪黑奔波在“上班”的路上。这就是有些年轻人不解老年人为什么非要挤高峰出行的原因。他们绝不能迟到,哪怕是一分钟,不能让孙儿们受委屈。不能影响这些宝贝的学业,为培养他们将来成为国家栋梁,命都可以不顾,还怕困难吗?可事情远没有想象那么简单,从送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再到上初中,这基本要花费十来年的时间,占据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的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
   此次的知青聚会变成了诉苦大会,因为都在一个层面上,遇到的问题是共性的,遇到的困难都是难以解决的,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困惑。当年上山下乡那么苦,也都咬牙挺过来了,如今条件好了,问题反倒多了,大家感同身受,同命相连,苦不堪言。有的同学孩子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们挑来拣去,错过了婚嫁的最佳时机,成为了大龄青年,其家长能不着急吗?还有的倒是结婚了,有了孩子,但是,孩子完全由老人抚养,从生下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小学快毕业了,没离开过爷爷奶奶,哪怕是过年过节,领着孩子玩个一两天,赶紧送回来。老人没有休息日,即使生病也要坚持接送孩子。其原因是,“你们让生的孩子,只能你们来看”。老人供吃供喝,稍有不如意,轻者指桑骂槐,重则竟然大打出手。这样的子女还能谈孝道吗?可是,老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啊,他们怕影响孙子的学业和前途还是忍了。饭,照做;孩子,照样接送;钱,照样掏。他们期盼着有一天孩子能醒悟。还有一部分子女结婚了,有房有车,但不要孩子,其理由很多,首先是工作不稳定,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随时都有下岗的可能,至于个体,就更没有把握了,也许一夜之间暴富,也许拼了几年,钱没挣到,赔个精光,面对这种局面,他们选择了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尽管老人们磨破了嘴,说破了天,用我们的经历说服他们,但没用。似乎他们的思维已经定格,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我们这一代人代沟太深无法沟通。还有一部分七零后的年轻人认为不生孩子是在破除旧的习俗,单身贵族和丁克族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不愿为生活付出太多,他们更不顾老人们盼望子孙满堂的感受,他们在尽情地享受父母铺垫后带来的舒适生活。还有一部分孩子父母拿钱出国深造,学业有成,成家立业,拿了绿卡,永久定居国外,几年回来一次探亲。之所以不愿意回家,是嫌国内条件太差。而作为曾经给他们看过孩子,如今疾病缠身的父母,是多么伤心啊!
   面对这种种现象,这一代曾经战过天、斗过地的知青们,面面相视无语。委屈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当年下乡那么苦,也不曾流泪,今天却在孩子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懦弱和无奈。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付出,却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呢!这些现象的发生除了一些社会因素外,当然也有独生子女的优越感造成的。我们本想把自己这一辈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百般呵护换来的是坐享其成,一味地顺从换来的是无尽的指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放下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追寻我们的梦想。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风光无限,不要把精力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地球离了谁照转,朝前走向前看,不要气馁和埋怨。人生只有单程的路,过去的不再复返,珍惜眼前,去把梦想实现。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夕阳无限好,尽在黄昏时。

共 2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知情时代一去不返,但留下的知情后遗症还在折磨着当年的知青们,如今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我是看着最后一个知青点倒闭而重新走进课堂的人,也深知作者所言的苦痛。这篇散文,就是呼吁人们关注这代人。子女情结,无论是知青还是非知青,都要面对,似乎自从这代人开始,子女的依赖性突然有了保障,为什么,值得我们思考。想开了就好了么?未必,但作者首先告诉我们要想开:儿孙的福气无需我们担心,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大好河山里走走,在夕阳里尽情享受老年的时光,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但真正成为一个背起背包就走的“行者”有几人?在矛盾中选择,只能是一个两全的方案。祝好!【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11-10 18:38:10
  理解那代特殊的人——知青,把烦恼化成快乐,晚年无限好,不管黄昏不黄昏。感谢奉稿柳岸,问候作者快乐!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枫林过客        2018-11-11 08:13:30
  我也曾经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也是老知青,因此,你文章中反映的问题让我感同身受。我们南方知青经常打趣,想读书的时候去了农村,成了家的时候只准生一个,上了班的时候却被下岗,退休了的时候却只能是拿最低的退休金。总之,一连串的不如意伴随着老知青的一生。这是老知青的宿命,老知青的命运是时代赋予的呀!
3 楼        文友:翠松        2018-11-12 20:39:39
  我真诚的感谢编辑怀才抱器能对我这篇不成熟的拙文,给予审核并发表,您的辛勤付出让我感动。同时也感谢文友枫林的关注和理解。再次谢谢各位老师。向你们学习,争取写出好文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