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伉俪情深(散文)

精品 【流年】伉俪情深(散文)


作者:心持若水 童生,77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13发表时间:2018-11-12 21:42:43

【流年】伉俪情深(散文)
   初冬的夜,有了寒意,街上行人稀少。微弱的灯光把整条街拉的很长,拐角处,一对老夫妇收拾着他们的摊点,仿佛在交谈着,又好像是一个人的言语。女人靠近男人的耳朵,嘴巴一张一合……顿时明白了,男人耳背。我伫立在那里,仿佛眼前出现的是曾经年轻时的安奶奶和安爷爷。
   那是深秋的一个周末,跟随文友,去采访安爷爷,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当时的初衷是关于大哥要了解抗大校舍旧址,安爷爷是了解事实真相的知情人。
   走进一处院子,一眼看到一位年事已高的女人,是安奶奶。个子仅仅一米五几,头上戴着白色的确良细布做成的帽子,耳鬓角露着些许白发,这样的帽子好像代表了曾经一个时代。她微驼的背,蜷缩的腿,看上去更加弱小。话语间,才发现奶奶声音清脆,口齿清楚,眼睛没有一丝浑浊,脸色红润,有光泽,虽没有干瘪或松弛,但轻轻浅浅的皱纹还是爬在她的双颊。握住她的手,温软温软的,她拄着拐棍,挪动着碎步,笑着招呼大家:快进屋,快进屋。
   一间不大的窑洞,刷了白,窑掌的墙壁上一幅毛主席画像。下面的镜框中看到了几张黑白照片,安爷爷老两口合影,他年轻从军时的照片。挨着土炕的墙面,被白底粉格布遮了个严实,墙围布上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人头满满,愣是没数清。炕头是煤仓,一把铁铲插在里面,随时都可以扎两下。
   九十三岁高龄的安爷爷有些耳背,经奶奶在他耳边大声叫喊后,从炕上爬了起来。我们说明了来意,爷爷便立刻下炕,找出了他多次立功的老照片,开始给我们讲述他一生戎马生涯的故事。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次,大别山战役,解放西南、解放西藏、淮海战役等等,每一次都是抛家弃子,每一次都惊心动魄,冒着生命的危险。特别是抗美援朝三年,差点把小命搁在老美的阵地。听了让人心有余悸,安爷爷动容,哽咽,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可就是硬生生地没落下,这或许就是军人的真正本色,流汗流血不流泪吧。我的心被深深震撼,痛在心里慢慢升腾,泪不自觉地滚落,不止为安爷爷,为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成立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
   安爷爷讲述着革命故事,唯独没有提到安奶奶还有孩子,这或许就是男人,始终以事业和使命为重。
   安爷爷一直战斗在前方,奶奶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面对那些岁月的磨难,还有他们的孩子,她是怎样用弱小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的生活?她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一个个问题在大脑里回旋。我问奶奶,今年多大年纪,奶奶眯着眼,一脸满足地说:“九十二了,结婚都快八十年了,现在是眼不花耳不聋啊。”
   “真好,看见身体不错,一定能活它一百二。”
   “好啥?给孩子们添麻烦呢。”
   “怎么可能麻烦呢,家有一老如获一宝呢。奶奶给我说说,和安爷爷的故事吧。”我轻问。
   唉……
   老人家长叹一声开始回忆,脸上,明显带着几分苦涩,目光望向窗外,瞬间又收了回来,拍了拍炕上,我意会了她的意思,靠近她坐下。跟着安奶奶重温那年,那月,那日……
   我七岁与他订的婚,十四岁完婚。家里穷的要啥没啥,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顿顿全凭野菜撑门面。结婚没多久,开始伺候婆婆坐月子,给一家人做饭洗衣,缝缝补补。之后一年多,我也生了娃,家里添了人,吃喝更成了问题,孩子们常常饿得直哭。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冬天,大人们吃着早已挖好晾干的野菜,孩子们只能熬南瓜,南瓜瓤都不舍得丢掉,整整一冬天,孩子们吃的手脚心都发黄了。
   他去部队的那年,我们已经有俩孩子,都还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老人。白天得下地,一天都不敢耽误,一家人吃饭全指着工分分粮食。晚上回来抓紧整碎布,纳鞋底。也不敢时间太长,没钱买煤油。
   特别不能忘的是有一次,正好碰到下雨,村里人都完工了,地里只剩下两个女人,雨点噼里啪啦打着我的背,就那样坚持锄完分给自己那份玉米地,从地里站起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感觉发虚,晃晃悠悠,平时不怎么沉的大锄忽然感到重的厉害,那双磨得很薄的布鞋底,沾满厚厚的泥,一路上不知道滑倒多少次,头上乌云密布黑的吓人,当时就是害怕,心咚咚跳的慢不下来。当我像个落汤鸡一样回到家时,俩孩子在哇哇大哭,我抱着孩子们,多年的心酸一下子涌上心头,瞬间迸发了出来,就是感到憋屈、孤单,无助,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心死沉死沉……
   我怔怔地看着奶奶,听着她讲述自己的曾经,喉咙不自觉的发紧,堵塞。看着奶奶一脸茫然,我心底泛起无尽的苦涩。
   奶奶继续说道,这都不算啥,挺挺都能过去,最难熬的是晚上,我的心就不由自主的恐慌,害怕,发抖。害怕他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子弹可是不长眼的,那些年,心里就一个念头,只要是留下他的命,哪怕缺胳膊缺个腿我都不怕,只要不丢下我们娘儿仨。好在后来部队允许探亲,曾去过上海,厦门,每次去最多十来八天,看见他活蹦乱跳,除了黑瘦没少啥,心里踏实不少。回家不用多久,只要听说部队又开始行军打仗,我心里乱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真的闹心。
   好不容易抗战结束,又赶上抗美援朝,当时我是不愿意他去的,经历了那么多次打仗,总算捡了条命回来,深怕他去朝鲜送了小命,我怕呀,那时我们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我担心孩子们没了爹!可他是铁了心要去,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一去,就是三年。现在想想,那三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熬过来的,每天就像驴拉磨盘,转啊转。我尽量让自己忙碌,不去想,真的是度日如年,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否还活在世上。
   一九五三年,忘了是几月,村里的大喇叭播放着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部队回来了,我高兴的彻夜未眠,喜极而泣。不久就有了他活着的消息,他在南京,我带着孩子直奔南京,忽然见到,我俩都激动的不知说啥,孩子躲在我的身后,拽着我的衣角,不肯出来,怯生生地看着眼前穿着军服的他,更不说喊爸爸。
   奶奶话语至此,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是不是感觉在听天书?我连忙说:不,是感动,是震撼。为你,为安爷爷,为你们的感情,为你们对生活,对信仰的那份坚定,你们的一生充满传奇。奶奶望着窗外,若有所思,我不舍得打断,她一定还沉浸在回忆里,就像我,思绪还在那怯生生的孩子身上,甚至仿佛看到一个躲在母亲背后,小心翼翼的孩童,眨巴着眼睛审视安爷爷的模样。我不敢深想,那段岁月究竟带给安奶奶怎样的精神折磨和身心煎熬?
   忽然她转过脸,看着我笑笑,明显轻松了不少。说爷爷从部队转业回来,一直在家,村支书当了多年,起早贪黑,生活很苦很苦,依然少吃没喝,更不说穿的衣服,补了又补,大孩子穿了二孩子穿,二孩子穿过三孩穿……直到烂的没法收拾,才舍得整成碎布,让做鞋底。但心里踏实,高兴,后来又生了仨孩子,一共六个,五个男孩,一个女孩。说起孩子,奶奶一脸灿烂。
   奶奶说,她从来不怕困难,更不怕吃苦,即便六个孩子,都不怕,只要有他在,她就觉得生活的好。这些年老了,身体不如从前,都得孩子们轮流陪伴。说起他俩的感情,很自豪,说爷爷对她好,说是一辈子不再离开,弥补那些苦难岁月里自己带给她的伤痛。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临走时,我笑着问奶奶:现在生活很幸福吧?她笑着说:幸福啊,孩子们都好,吃的吃不完,穿的烂不了。我感受着她朴实的话语,流露出的内心那份喜悦。
   离别时,我们和二老在院子里合了影,奶奶就那样坐在凳子上目送我们离开,一个劲儿地说:俺孩们常回来看看!
   返程的路上,我一路无语,心久久不能平复,眼前是安奶奶和安爷爷在炕上讲述的样子,是安奶奶在安爷爷耳边,一句话重复喊叫,不厌其烦的模样。
   我羡慕,敬畏二老,风风雨雨,相偎相依一路走来,羡慕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从战乱纷飞的艰难岁月中一路走过,经历了生离死别,经历了大喜大悲,经历了饥寒交迫衣不蔽体。爱情路上,他们互相支持、包容,并对婚姻满怀希望和苦心经营才迎来今天将近八十年婚史的幸福绵长,堪称千古绝唱。二老用他们的婚姻,他们的一生诠释了爱情婚姻的真正内涵,就像复旦大学陈果博士说的:爱是生命的相互交托,爱是两个灵魂的完全交融。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思绪让一股清风吹散,拐角的老夫妇已经搀扶着走出老远,背影很暖,让我暂时忘却了寒意。望向天空,有些灰暗,看不到星星,或是雪花快来了。就让雪花飘去,飘去那山里人家,稍去我对安爷爷安奶奶最深祝福:爱是永恒,一生一世。

共 33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九十三岁的安爷爷和九十二岁的安奶奶一起走过了将近80年的人生。从抗战时期走入和平年代,再到此时的幸福安康生活,他们用一生的相离、相望、相知、相守来诠释了《伉俪情深》。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不平凡的,安爷爷见证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安奶奶用辛劳守住了一家人的安康。这些荣光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都不会忘却的记忆。而此时,他们相携相守地过着平凡的日子,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如此的他们,正是因为平凡,所谓伟大,正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好模范!此篇文章首尾相应,顺着记忆的纹理重现过去的时光,文字温暖,情感温润,读之,感动,当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11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11-12 21:43:07
  向安爷爷安奶奶致敬!祝福!
回复1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8-11-13 13:14:09
  谢谢真真一路帮助,感谢你默默付出,祝好
回复1 楼        文友:心持若水        2019-01-29 22:20:36
  感谢真真每一次辛苦编辑,祝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