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李咏离世留下的思考(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李咏离世留下的思考(随笔)


作者:诸葛智叟 秀才,145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16发表时间:2018-11-19 11:17:39
摘要:从李咏离世说开去,对待生命要注重养而不是治、良好心态和习惯,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都非常重要。

李咏,一位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因癌症在美国治疗无效,离开人世,他的夫人哈文发出“永失我爱”的信息,向世人发布了李咏去世的消息,并将其葬于纽约,葬礼于当月28日在亲属8人参与下低调举行。围绕李咏去世的消息和其死后沸沸扬扬的赞歌、缅怀、甚至质询、中伤,什么都有,五花八门的炒作和吸人眼球的评论随处可见。本人不想搅入这是非的旋涡里,只就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无不妥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李咏,1968年5月3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其祖籍陕西咸阳三原县。李咏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当过大学教师,199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做编导,1998年当年就出任综艺节目主持人,成功举办《幸运52》,2002年主持春晚,2003年又以平民选秀节目《非常6+1》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再后来的《咏乐汇》、《咏远有你》、《熟悉的味道》等访谈录、真人秀等节目中,成功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
   不知道是受何种原因的驱使2013年李咏离开了央视。2015年,李咏在辽宁卫视拍摄《绝密往事》时,他在现场突然呕吐,当时只是回应说身体不适。为了不让已经约定好的嘉宾演员等待,李咏在稍作休息之后,坚持将当期节目录制完成。到了第二天,李咏依然坚持出现在节目现场,如期完成了工作录制,结束时已经是凌晨五点,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点赞。可依然有人爆料说是李咏吸毒造成的,虽然爆料的人也为李咏英年早逝而惋惜,但毕竟撒手人寰,感叹活好当下,珍惜现在。
   李咏是去美国抗癌,从住院到离世整整17个月。他是去美国顶尖的医疗单位梅奥诊所(我以前有文章写过这所医院),这是一所全球顶尖的癌症肿瘤治疗中心,拥有美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非盈利性综合性医疗体系,有博士学位的医师和科学家3300多人,住院医师、专科研究医师和博士生2200多人,每年接待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50多万不同种族、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患者、足见医疗力量雄厚。怎么治疗?大家都知道西医的最后的手段无非还是手术、放疗、化疗。他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最先进的高科技,准确无误地治疗到位。比如干细胞、基因分型、靶向药物等等应有尽有,可是还是无法挽救李咏的生命。有人说李咏很可能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过度化疗的副作用,使各种器官衰竭丧失活动能力而无力回天。连一直陪伴他的夫人哈文也感叹太性急,急于求成了。你别说,这其中不无道理。
   不由得让我想起三国时期诸葛亮舌战群儒中,他说过的一段话:“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诸葛亮真是聪明过人,不仅是一代良相,也是一代良医也。他指出人染上重病,不是让你立即下猛药就能奏效的,而是要先调理好身子骨、内脏,待其气脉和缓,再以肉食补之,猛药治之,方可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现代科技发达对于治病可以直达病灶,但往往会治病不治人。动不动就是要杀病菌杀病毒杀癌细胞,其实有益菌、活细胞也同时杀死了。往往不顾病人能不能承受,不是先救其命,再治其病。手术后不久就化疗、放疗,头发都掉光了,只好戴假发,食物都吃不下去,还有毅力支撑吗?说的倒好听,美其名曰和疾病作斗争,到最后只能是九死一生,碰碰运气了。祖国医学(中医)以人为本讲究养病,治病先救人,把人当人看,三分治七分养,顺势治疗,由内向外,循序渐进。有人追问李咏去美国治病,17个月花去多少钱?有细心的网友保守的估算一下在1000万上下。这对一位普通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当然李咏很有钱也不在乎这点钱,一场演出下来就是上千万。然而命不是可以花钱多就能获救的!
   据说写过长篇纪实文学《逃离:从都市到世外桃源》和长篇小说《牛鬼蛇神》、《黄棠一家》,轰动文坛的马原。2008年他身患肺癌,却主动放弃“一手术二放疗三化疗”的治癌模式,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不做手术、不放疗、不化疗,带着小他20岁的新婚妻子去西双版纳、去海南岛待5年,买了一家农舍,通过一流的自然环境,加上多元化的户外运动,自己种瓜果蔬菜、自家养土鸡,加上天天有愉悦快乐、毫无压力的好心情,从而调动起体内的健康细胞,一点一点击败癌细胞,最庆幸的在养病期间生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真是人间奇迹。大家看看一个朝死里治疗,一个朝活里修复;一个相信大医名医,一个相信自己;一个花那么多钱,一个却花钱不多,一个只活了17个月,一个活了10年还仍然在活着,看看谁划算?
   还有一位在“养生中国”杂志里刊登的,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这是一个被预言只有3个月寿命的晚期癌症患者康复重生的故事。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在他认为,手术、化疗等高科技治疗和开“天价特效药”,是不同医生的相同手段。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排队就医甚至倾家荡产的那些弱势群体,就是中国癌症患者的群像。当得知开颅也不能保证痊愈的情况下,他决定用脑子救命。他把生命托付给自己,做一个聪明的患者,相信自己身体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医生和药物,开始自我恢复。从此这位中国第一时评的作家去深山老林里过着乐山乐水乐人生的生活。用她爱人的话说:“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力量,让我们的生命出现奇迹。”向死而生。2012年3月15日,经过新一轮的复查,凌志军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200万,其中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
   从以上的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过分依赖大医院、大名医治疗,甚至陷入过度治疗的怪圈,并不是越花钱多越好越有把握活过来,抗癌需要因人而异,治病先救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希望朋友们能从李咏离世的叹息中有更多的思考!

共 25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叙论性随笔!疾病是人生的无奈,而癌症更是生命的灾难。在疾病面前,生命是脆弱而坚强的,脆弱在于一场疾病会让生命轰然倒下,坚强是生命可以承受生命难以承受的各种治疗手段。作者由李咏患病去世谈起,引出了现代医学不是先救其命,而是先治其病,致使生命加快死亡。然后,列举了几个事例,分别进行阐述,得出: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过分依赖大医院、大名医治疗,甚至陷入过度治疗的怪圈。文章寓理于事,有理有据,提出观点并阐述观点,事例典型,分析有力,有一定的说服力,带给读者思索。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1-19 11:19:23
  生命的离世带给我们的是伤痛,而伤痛之余更多的是思考。珍惜生命,保重身体,别让疾病成为生活中的灾难。
回复1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1-20 20:47:28
  红叶社长说得对,别让疾病成为负担。正确对待,积极思考,找准对策,至关重要。谢谢编辑,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1-19 11:22:30
  文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医德的拷问。现在好多医院,让病人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让病人承受着经济压力和生命难以承受的痛苦。
回复2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1-20 20:50:05
  我提出的问题极具普遍性,值得医疗政策制定部门和医疗单位深入思考。谢谢认同。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1-19 11:22:54
  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1-20 20:51:10
  谢谢社长惦记,我会继续努力的。
4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1-20 20:44:14
  谢谢红叶社长,好久没见, 想你呀!这篇随笔是有感而发,建议读者从他们所处的情况中,思索如何对待疾病和生命。谢谢你的编辑!
5 楼        文友:杭州清岚        2018-11-21 16:48:20
  这个也看运气而定的,有些已经是中晚期了,再手术,化疗也是没用的。再是看身体而行的,过头了好的细胞也是死了,不一定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就能看好这个病,我相信命,有时你要走了留也留不了。所以人啊,过好每一天,但愿平安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1-21 20:13:41
  说的非常好。人啦只有两项无法选择, 一是出身,二是运气,这是真理~!谢谢朋友留言,
6 楼        文友:铁禾        2018-11-27 09:37:47
  花钱买健康的成本太高,风险也大。有钱者毕竟不是多数。说穿了,最好的治疗是自己救自己。
铁禾
回复6 楼        文友:诸葛智叟        2018-12-23 20:43:47
  铁禾朋友点评实在,只有自己救自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