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浅谈太康地名(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浅谈太康地名(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2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36发表时间:2018-11-24 13:25:52


   闲来读《太康县志》(1991年版),发觉当地的一些地名很有意思。
   地名,一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的身后无不蕴含着当地的变迁、延续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太康”地名就是明证,史料记载,夏王太康曾迁都于此,故史称阳夏。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始置阳夏县。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夏为太康,期间虽隶属多变,但太康一名至今未改,可谓千年古县。太康地处豫东平原,涡河上游,自古谓“平原沃壤,五谷繁殖”“风气之盛,物产之丰,甲于诸郡”,自民国以来一直被列为一等县。说起地名,不得不提行政区划。明代以前,太康区划无考。明初全县编为27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后因山西移民入籍,天顺年间增编8里为35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又增编5里为40里。嘉靖三年(1524年),革除5里,仍为35里。明末多乱,人少地荒,到清朝只编8里、35社、94保。其8里为:大吉北里、留耶南里、留耶北里、明子西里、金堆里、高贤里、葛岗里、高陵里。民国成立后,太康全县设9个区。建国后又反复增减,至1985年全县共27个乡,1个城关回族镇,下辖744个行政村,2305个自然村。我今天所谈的地名,就来自目前下辖的小镇、行政村及自然村。
   当然,许多地名是约定俗成的,现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意思,但,也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兴亡发展。可以说,地名也是一种文化,如果想了解一个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文化不可缺失。
   纵观《太康县志》里的地名,最为常见的不外乎:庄、村、街、楼、集、口、岗、庙、桥、园、营、岔、堡、窑、台、河、阁、店、坊、窝、寨、堂、铺、坡、场、家、寺、镇、屯、厂、坟、胡同。其中,名字带“庄”的最多,能占70%左右,多是“姓氏+庄”组成,像:赵庄、马庄、耿庄、庄庄,等;有时为了区分名字相同的村庄,一般是“方位+姓氏+庄”组成,像:东陈庄、西陈庄、前王庄、后王庄,等;或者是“大(小)+姓氏+庄”“姓氏+大(小)+庄”构成,像:大于庄、小于庄,李大庄、李小庄等等。我想,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很多。
   有的地名是“方位+姓氏”,像:西刘、东刘、后邱、前张胡;有的是“物名+姓氏”,像:红袍李、兵马张、挖杓李、挖杓张、风水李、蜜蜂刘、水车刘、铺李、铺张、五子李、果子吴、葛花李、牌坊杨、水牛陈、骡马张、拐子刘、皮箱杨、白塔刘;有的是“地名+姓氏”,像:柳园张、河南王、店子李、双楼陈、斜地张、阁塔李。还有“姓氏+物名”,像:刘豆芽、李小桥、岳梨园。也有“距离+姓氏”,像:三里孔、五里杨、六里张、七里杨、八里张、十里杨。有的是“姓氏+姓氏”,如:谭徐、井付、蒋郭、焦石、谢张、谢吴、李张、汪郑、庞赵、程周、楚张。有的好像人名,估计是当初首家迁移过来的,像:吴形、王俭、李广普、王凤羽、李由子、王国连、李明宇、张子颖、张司化、李应梅、王东月、王小楼、王荆玄、王好朋、刘双羊、刘天光、王千里、王寺安、吴现同、张鹏鹄、李鸿渐、李仲清、李伯敬、朱大千、刘毛勿、王崇古、刘玉白、李保真、李洪印、张振东、李丙异、刘清占、李天卷、刘四白、张文祥、张大夫、马图河、张义宾、王泽普。这种命名方式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地名为胡同的,也就五六个,像:李胡同、王胡同、崔胡同、岳胡同、赵胡同。有的是根据当时离县治的距离命名,像:十里铺、二十五里铺,这在其他地方也比较常见。
   地名中有的是以植物命名,像:四柳树、柳叶、芥芭草集、蒜丁。有的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比如:回民陈。有的是根据地形命名,像:路沿、河涯、四顷八、滩上、沙滩。有的以寺庙命名,像:火神庙、姬三官庙、太康寺、周大庙、玉皇庙、龙王庙、洪山庙、人祖庙、李凤城庙、二郎庙、隐藏寺、增福庙、猴神庙、宿弥寺。有的根据村子的特点命名,像:油坊庄、郑油坊、宋油坊、岳油坊、芝麻洼、枣树洼,村子带油坊的估计当时有磨油的,芝麻洼想必当时盛产芝麻。而叫菜园的,可能当时村子种菜的多,像:肖菜园、李菜园、王菜园、刘菜园、马菜园、大菜园、小菜园、菜园王、张菜园、蒋菜园。
   太康作为千年古县,从当地的一些地名中也多少看出点端倪,像:高贤、子禽墓、樊哙岗、逊母口、霸王台、冯异岗,等等,名字的背后都有历史渊源和典故,多与名人有关。比如:高贤,据史书记载,孔子门生高柴(字子羔)系春秋时卫人,公元前480年,卫国内乱,逃此以教书讲学为生,死后葬此。因其系七十二贤之一,取村名高贤。至今,当地仍有人把高贤称作高柴。逊母口原名兴隆镇,相传晋长沙公陶侃到此寻母,又因宋时运粮河经此设渡口,故名寻母口,后演变为逊母口。子禽墓即为孔子弟子陈子禽的坟墓,现为子禽墓村。霸王台为西汉初期楚汉相争时项羽驻兵之地。关于樊哙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在太康县城西北清集乡的黄口村,古为黄河故道。相传西汉初,黄水经常泛滥成灾。汉高祖刘邦命舞阳侯樊哙率领群众治理黄河。有一天,它来到黄口村,看到决堤的河水奔泻而下,危害人民的性命,就带领民工跳入水中,组成一道人墙,阻挡住了河水。河堤修好后,樊哙却积劳成疾,抱病而死,他临终前遗言:就埋在此地,要永远看着大家把黄河治理好。当地人民为了缅怀樊哙,给他刻碑立传,把他的坟墓用黄土堆成一座三丈高的土岗。此岗现仍在黄口村东侧,人称樊哙岗,流传两千余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区分“张”和“章”,一个村子就叫立早章庄,很容易让人记住。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地名发生了变化,像:龙曲在明朝时叫做龙屈。王集原名沙洼,大许寨原名土桥寺,老冢原名枣子集,马厂原名邈城,高朗原名双阁,高贤原名梁乡镇。
   而地名带“营”的,估计多与当时曾驻兵有关,像:吕布营、王铁营、泥沟营、张郃营、常合营、石贵营、武相营、任相营、杂货营、衣冠营、簸箕营、将军营、陶母营、张户营、王路营、姬太营、常营,等。县城西北的常营,据传,明初朱元璋部下将领常遇春扎营于此,后得名常营。清咸丰年间捻军多次途径常营,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常营战斗一次歼灭日伪军千余人,看来常营真的是名副其实了。
   还有就是通过地名,能看到古今当地风貌的嬗变,像:马头原名许尤镇,北宋时运粮河经此,村东设码头,后改村名为马头。朱口也是如此,朱口原名葛岗,北宋建隆年间,运粮河经过此地设渡口,有名叫朱华者再次摆渡,因名朱口,又俗名朱家口、朱华村。五里口相传该村北距白坡寺五华里,宋时运粮河经此设渡口,故名五里口。如今,运粮河风光不再,早已失去了运粮行船的功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太康县话虽然属于北方话区“中原官话”,但调值与普通话截然不同,县城西北若干村庄方言色彩较为浓厚,以至于出现地名异音现象。我的妻子是太康人,对此印象深刻,像:逊母口异音为许门口,胡楼异音为活楼,大李庄异音为大咧庄儿,让城寺异音为羊肠寺儿,吴庄异音为沃庄,常营异音为查爷儿,杜甫异音为堕卜,施庄儿异音为设庄儿,湾赵异音为歪赵,李寨异音为咧寨,算是当地一大特色。
   “往事越千年”,每一个地名都是一个故事。可以说,地名是一种乡土文化,尽管有的土得掉渣,但却是历史发展的缩影和见证。由于诸多原因,有的地名已经湮灭,有的今天仍然延续着。愿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名字,因为它身上多少有点故乡的影子。也愿这一个个鲜活的地名永远在太康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是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2018.11.09

共 2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地名溯源,这是全国各个地方都有的,而作者却能如数家珍地把太康的地名道得这么详细,实属不易!这说明作者对太康的地名进行过深深的研究和考证。一篇很有见地、考究很详实的好随笔!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18-11-24 13:27:37
  一篇很有见地、考究很详实的好随笔!倾情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继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18-11-24 16:03:14
  谢谢编辑老师!
  
   我今天所谈的地名,就来自目前下辖的小镇、行政村及自然村。 小镇 应为 乡镇
是非成败转头空
3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11-24 20:53:51
  从老师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土的掉渣的才是本土文化。例证详实严谨,耐人品读,为你点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