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桃花源探析(赏析)

精品 【柳岸】桃花源探析(赏析)


作者:樗散居士 布衣,29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24发表时间:2018-11-30 16:08:34

【柳岸】桃花源探析(赏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在千古美文《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仙境,千百年来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至今令人神往。多少先贤圣哲或缘地寻访或著文探究,欲一窥庐山真面目。然而,烟雾缭绕的桃花源始终尤抱琵琶半遮面,若即若离,让人神魂颠倒,空余咏怀篇章。
   人们不禁要问: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抑或就是陶翁的梦呓想象?
   有!可以肯定地说。神州之大,山川广袤,能匿身隐迹之地很多,当非诳语。大如水浒传中李俊之暹罗,明末郑成功之台湾,小如庵观寺院,断垣残壁之所,中如水中孤岛,山涧石窟……只是有无桃林树花,就另当别论。俗语云: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佛言:只要心中有佛,佛就无处不在。
   我以为真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是陶翁的理想之境,并非实指某一地、某一处。何以见得?
   我们先看陶渊明生活时代的背景,陶渊明江西九江人(当时叫柴桑),生于365年,卒于427年,时值南朝晋末宋初,其时北方五胡乱华,群魔乱舞,搞得半壁江山乌烟瘴气,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晋室南渡,偏安江东,士族大家、庶民百姓,甚至流寇难民趋之若鹜,纷纷南渡,如过江之鲫。这次移民潮历时久远,贯穿整个南北朝时期,长达二百多年。岂知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不思体恤民力,休养生息,以图收复中原,恢复河山。而是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极尽奢华之能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且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内耗不断。惊魂未定的民众,啼饥号寒,尤且性命难以自保,绝望之余纷纷藏身隐迹,逃逸山林。有识之士唯恐触犯当局禁忌,于是崇尚玄学,谈天说地,明哲保身。更有装疯卖傻,甚至自残躯体以逃避官府的兵役、劳役和徭役。陶渊明就两次被征召,一度出任基层官吏,因见不得官场腐败,做不得残忍官吏,不久借口身体有疾辞职归乡,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乱世之中,他向往“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桃花源记》中情形,正是陶翁心中所想。
   武陵山区在现今湖南西部,湖北西南及贵州重庆一带,期间重峦叠嶂,巉岩危涧,地形极其复杂,更兼潮湿多雨,溪流纵横缠绕,植被繁茂,四季常青,烟瘴弥漫,犹如梦幻世界。山高皇帝远,官府鞭长莫及,匪患自古不绝。建国初期,大陆全部解放,唯独湖南西部土匪猖獗,解放军湘西剿匪何其艰险凶险。若能于其间觅得宜居宜业的山间盆地,自给自足,确是隐身匿迹的理想王国。
   陶渊明渊博的学识,当然深知武陵山区为世间秘境。然世居江西九江,按其诗赋文章所述经济财力,当无闲情逸致,抛家舍业,前往千里之外,深入无人山区游山玩水,桃花源的故事原版也许是民间传言,或许是官府内部文件通报。因为当时关于官府搜求逃亡难民的传闻不绝于耳。既非亲历,难免以讹传讹,添枝加叶,抑或加上诗人善意的丰富想象,所以故事所述有无讹误值得商榷
   先看此文题目:《桃花源记》,为何作桃花,而非栀子花、荔枝花、柑橘花等诸多江南特有植物花卉。要知道,桃花是耐旱植物,性不喜水,多生长在四季分明,干爽凉爽的北方。就是北方植物花卉,也不写如妖艳的杏花、雪白的梨花、芬芳的桂花、多姿的海棠花。而专写桃花,可知桃、李、杏春风一家。咱看这个“桃”字,《诗经》中以“桃之夭夭”形容桃花之艳丽短促,“桃”、“逃”同音,即有逃跑之意,引申为“逃之夭夭”,就是迅即逃亡的意思。桃花色彩艳丽近妖,古人多以此形容美人:面似桃花、粉面桃花。尤以唐朝崔护的诗出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如今人蒋大为所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姑娘,桃树倒映在宁静的河边,桃花映红姑娘的脸庞……”桃花丛中人花交相辉映,使人魂魄荡漾。《红楼梦》中黛玉惜春葬花,葬的也是桃花,“落红流水去,宁得不陷污。”又云邂逅艳遇为桃花运。桃花艳丽多夭,“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红颜薄命”,“桃之夭夭”,言其绚丽、短暂的生命,短促,寿夭,令人扼腕惋惜,感叹生命的无常。
   “源”者,终也,桃花源,桃林尽头,也是逃跑亡命的终点,中原旱地植物移植江南山区水乡溪岸,人挪活树挪死,抛家别业,流落他乡,来之不易,应该格外呵护,倍加珍惜。这应该是陶翁作此文的隐意吧!
   再看文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应为虚景。何以见得?生活在北方的我们哪里见过这样的情景:“枝头桃花笑迎春,地上芳草绿似锦。”北方的桃花开在早春二月,其时春凤送舒,花蕾绽放,即使山高水寒也晚不过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李杏次第盛开,其时地上草芽萌发,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之时。北方的原野里嫩草萌发于春天,繁盛于立夏,成熟于秋天,凋零于冬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同居画中,固然美不胜收,然于理诚为谬亦!也许江南的花季异于北方?
   还是文中:“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也恐虚而非实也。既然秦时避乱到此,至晋末宋初,已经六百多年了。六百年过了多少辈?且不说古人十五、六结婚生子,按晚婚二十岁生子,也三十多代人了,怎么能够“期间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别说种作方式,就说生产工具,先秦时期铁制农具尚未普及,普遍还是木制、石制农具,到三国时期铁制农具已相当普遍,尤其铁铧犁,牛耕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能说变化不大。渔人虽说以渔为业,但是要说不熟悉农业生产常识,恐怕于理不通。再说衣着,秦时主要是衣料多为桑麻织物,至汉末两晋,棉花种植逐渐普及,纺织技术也有很大改进,服装样式也基本为短小贴身的胡服,绝非秦时峨冠博带所能相比。按北方中原习俗,桃花开放时节,刚过春节不就久,“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渔人进出多家,总该感觉有些异样吧?秦始皇统一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是其施政的重要举措,推行的文字为丞相李斯创制的小篆。汉末两晋时期,通行隶书,小篆早已不用。虽说渔人可能没文化,不识字,然见此天书应该像我们见到回族家庭门口的回文对联一样,感到惊奇吧?语言方面,交流很顺畅,很难想象与六百年前的古人交流没有障碍。明朝灭亡至今还不足四百年,假如我们穿越到明朝,交流谈话应该很麻烦,行动做事绝非易事。巨大的差异再蠢笨也应该感觉到。但是渔人没有提及,难道真是“愚人”。
   据此可以说“桃花源”中之秦人绝非六百年以前秦始皇时的秦人,要说真是秦人,也许可能是江北苻坚之前秦移民。
   那么为什么非要假托秦人,而不说前汉、后汉、三国之人呢?这要考虑逃难者的心理和顾虑,一者年代久远能增强其神秘性,与现代社会人畜无害。二者秦朝已成为暴政的代名词,秦人即为暴政下的百姓。大家还记得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汉皇讽喻唐玄宗:“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为项上人头着想,必须暗喻,不能明言,会避讳方能无虞。三者有“秦晋之好”之典故。秦与晋意同,“晋”者“近”也,眼下的意思,秦人即当下之民,眼前暴政之下的逃逸之民。只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者不怪,不懂当下法律,一旦被逮落网,也可能侥幸被从轻发落。
   南朝政治腐败,政权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民处在官府、士族大家的多重盘剥之下,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以至纷纷逃亡。社会户口锐减,财源枯竭,难以支撑腐败朝廷横征暴敛的需求,于是搜求逃亡逸民也成为官府的一项重要活动,于是撒下天罗地网,悬赏缉捕。正如渔人捕鱼之用渔网,可是网再密,总有漏网之鱼。渔人,官府的爪牙,在邀功请赏的诱惑下,不会放过任何可疑之处,“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尽管大家“设酒杀鸡作食”,倾其所有,殷勤招待非止一日,且嘱曰“不足与外人道”,反复叮咛。岂知这是喂不饱的狗,转身出去,“处处以志之”,留暗号,做路标,顾不上回家,直奔官府告密。所幸天不遂人愿,迷失道路,无功而返。
   这里无功而返有三种可能,其一,山区地形复杂,山环水绕,寻访探查确非易事,迷失道路也在情理之中,万幸当时还没有飞机,更没有卫星,不能进行空中侦察,否则桃花源岂能幸免;其二,渔人途中良心发现,毕竟吃人嘴短,不忍见善良之人惨遭屠戮,装憨作痴故意领错路径;其三,源中人不放心,亡命之人终日惴惴不安,始“见渔人,大惊,问从何来”,继之殷勤招待,以图收买其心,尽管再三叮嘱,仍不放心,又派人尾追渔人,果见其心不善,于是破坏其设置的路标记号,最后堵洞封山,消除一切印记,致使外人无从察觉。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喻南朝短命的朝廷,随着政权更迭,桃花源终于“逃”过一劫。
   分析至此,你说“桃花源”在哪里?在天涯,在海角,在闹市,在街衢,都有可能。
   其实人人都需要心灵休憩的宁静港湾,那就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远离尘嚣,也梦也幻的桃花源。愿我们自己的桃花源也如此鲜花盛开,青春永驻!

共 36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陶渊明的千古美文《桃花源记》,千百年来给人无限遐想,文章中描绘的人间仙境令人向往。但世间到底有没有桃花源,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文章从陶渊明所处的年代,和当时的历史的背景,就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解析。首先,文章从陶渊明的生活的时代背景中,指出这也许是陶渊明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故事或许是民间传说,只是陶渊明为世人虚构的一处逃避尘世凶险,隐身匿迹的理想王国,因为从文章的题目中可以深刻读到其中的深刻隐意。其次,文章又从文中的内容,详细解析了文中的景为虚景;人,绝非六百年以前秦始皇时的秦人,可能是江北苻坚之前秦移民,是当时南朝暴政之下的逃逸之民,所以才有了结尾的难以寻找到的谜踪。至此,作者得出结论:“你说“桃花源”在哪里?在天涯,在海角,在闹市,在街衢,都有可能。”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和作者所处的年代,详细赏析了历史名篇,赏析深刻,很有见识度,答疑解惑,很有说服力,令人眼界开阔,心明眼亮,受益匪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0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11-30 16:32:39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490413039。方便交流。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1 18:22:08
  谢谢刘柳琴老师的编按,在下不胜感激,辛苦了!
2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8-12-01 16:16:17
  字字句句中看得出老师对这篇美文《桃花源记》有着深刻的解读。而这些是靠丰富的知识储备积累的。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1 19:47:12
  谢谢您的关注,共同提高。
3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8-12-01 21:50:55
  祝贺老师摘得精品!期待下一篇的精彩!
回复3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1 22:45:12
  侥幸得中,兴得缪赞,同喜同喜,共同进步!
4 楼        文友:劳英        2018-12-02 06:16:09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又在何方?素不相知。这个美丽地方的虚实,留给人们猜测了。谢谢作者的美文!
相信自己的努力
回复4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06:43:03
  承蒙屈尊就读拙作,不胜惶恐,敬请指教,谢谢!
回复4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07:32:25
  陶翁笔下的《桃花源》,今日不再是虚景,不再是天涯海角难以企及的幻象,她已经深深根植于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也根植于《江山文学》,根植于《柳岸》;愿携手诸位老师,将我们心中的这方圣地也打造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12-02 08:34:53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6 楼        文友:华夏子民        2018-12-02 10:16:59
  桃花源,人间仙境。作者深析之笔墨流畅,言辞合情合理,可谓大家风范,读之如身临其境,跟随笔墨穿梭时代的变迁,蔚为大观。桃花源探析得别具特色,真乃佳作也!正如作者所言:“其实人人都需要心灵休憩的宁静港湾,那就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远离尘嚣,也梦也幻的桃花源。愿我们自己的桃花源也如此鲜花盛开,青春永驻”,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诗词小说创作
回复6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22:26:53
  谢谢谬赞,不胜荣幸!让我们携手打造共同的心灵港湾---柳岸桃花源。
7 楼        文友:雨飘清荷香        2018-12-06 15:21:01
  欣赏佳作!问好!
欢迎关注公众号:荷香文苑(ID:hexiangwenyuan8899
回复7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6 17:36:38
  感谢垂青,问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