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王之涣的遗憾(赏析)

精品 【柳岸】王之涣的遗憾(赏析) ——“白日依山尽”背后的秘密


作者:樗散居士 布衣,29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89发表时间:2018-12-01 05:11:13


   一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巅峰,不少诗篇还成为永久性的地理标志,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于湖南岳阳,王勃的《滕王阁序》之于江西南昌,崔颢的《黄鹤楼》之于湖北武昌,同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成为山西永济的永久性标记。
   诗以言志,言乃心声,当时的诗人眼中是何景致,有何感念,缘何能作出如此吟诵千古、长盛不衰的名篇诗句?不由得令人遐思探究。
   我也曾仿效古人,游览胜地,临轩揽胜,吊古抚今。还别说,一番探究之后,还真是收获不小。
   什么意思?别忙,听我徐徐道来。
   这首简洁流畅,大气磅礴的诗词,与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等,作为学习唐诗宋词的启蒙诗篇,现在普及率实在太高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前幼童,但凡能识字诵文,相信都能朗朗上口。
   小学课堂上,面对稚气未脱的学生,原诗朗诵完毕,老师往往还会动情地朗诵翻译后的白话文:
   白天的太阳渐渐沉没在西方天际的连绵群山之中;
   夕阳余晖里,诗人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凭栏西眺,苍山如黛,残阳似血;俯瞰脚下,波光闪烁,滚滚黄河滔滔不绝地向大海奔去。
   画在咫尺前,人在画中游,欣赏着壮丽的山水画卷,聆听着雄浑的黄河大合唱,往往使人沉湎其中流连忘返。
   落日的余晖渐渐退去,眼前的美景也开始朦胧起来,意犹未尽的游人们,喧闹着向楼上爬去,希图继续欣赏远处尚且可辨的山水风光。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曾听过老师诸如此类的讲解,百度史书典籍,历代名家的点评注释亦概莫能外。几十年来我从未质疑过小学老师的讲义,并且鹦鹉学舌般不断地进行复述。
   但是,最近的神游探究,竟然颠覆了我长期固有的认知,使我很是震惊:这首竞相诵读的千古名篇竟然一直在被曲解,一千三百多年来,诗人的真实意图从未被人真正理解过,包括历代的鸿儒大师、文学巨匠。如此结局,对作品、对诗人、对读者、甚至对历史,可都是天大的憾事!故而如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即使陋识寡见贻笑大方,也在所不惜。
  
   二
   肯定会有人不相信,以为我这是在胡扯!那好!就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容我简要分析一下,看看有无道理。
   咱就从诗词的字面说起,自从这首诗面世,读者对诗词的字面理解就一直存在误区。何以见得呢?
   请看首句“白日依山尽”。
   传统讲义翻译为:白天的太阳逐渐沉没在西方天际的连绵群山之中。
   你不觉得这话听着别扭?“白天的太阳”,难不成还有黑夜的太阳?
   之所以如此翻译,起关键作用的是句尾的“尽”字。尽是终点、尽头,是完结、终结的意思,太阳“依山尽”,就是太阳落山,完全隐没到大山背后,这没有异议。日落时分,自然就是傍晚,时间也就明白无误了。如此看来,上述译文似乎顺理成章无可辩驳。
   即将落山的太阳被称作“夕阳”,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共识。而夕阳往往伴随着晚霞,晚霞的绚丽景致我们司空见惯,夕阳的颜色也无须多言。
   那为什么不翻译成夕阳呢?问题出在句首的“白”字,作为颜色,“白”与我们意识中的夕阳形成强烈的反差。无奈之下,自作聪明者只好译作“白天的太阳”这样蹩脚的语句,以至于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白天的太阳”仅仅是蹩脚吗?不尽然,里面还存在常识性的错误。
   大家知道,地球上的自然光源主要是日月星辰,其中太阳的光辉是主宰,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自转造成我们的世界昼夜更替,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在人类的认识里,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一个循环周期谓之一天,这是基本的计时单位,一天之内又分为白天和黑夜两部分。白天是指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的时间区间;与白天相对应,黑夜是指日落之后至日出之前的另一半时间区间;介于黑夜与白天之间的过度期,我们称之为黎明或傍晚。
   在可视范围内,随着运行轨迹的变化,太阳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颜色,其显著变化有三个时期:
   一是太阳初升阶段。初升的太阳被称作旭日,这时,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光线穿越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距离最长。由于夜晚的湿气还未驱散,受水汽粒子的阻挡,色谱中其它成分被水吸收,只有穿透力极强的红色光谱能够到达地面,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也最为鲜艳。
   二是中午前后。八、九点钟以后,太阳继续升高,阳光穿越大气层的距离也在逐渐缩短,伴随着温度上升,空气受热膨胀,水汽粒子或逃逸或分解成更小的颗粒,吸收光谱中的其他成分的能力也在减弱,太阳开始由红转黄,再转白,中午前后,所有光线都安然抵达地面,这时,太阳的光线最强、最亮,也最耀眼,太阳也呈现为炽白色,以致肉眼无法直视。
   三是太阳落山前。中午过后,太阳高度开始降低,光线穿越大气层的距离又开始延长,温度降低,水汽粒子又开始重新凝聚,吸收其他色谱的能力也逐渐加强,到最后,又只剩下红色光谱到达地面。所以和旭日差不多,夕阳也呈现彤红的色彩。
   由此可见,白天、黑夜、黎明和傍晚,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区间概念;而白日、旭日和夕阳,是表示太阳位置状态的空间概念。时间与空间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是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概念,不能相互替代使用。
  
   三
   在语言表达上,“白天”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的口语表达,表示人类可以正常活动的时间区间;反之,习惯于夜间作业,就会被称为“夜猫子”。“白日”一词,则主要使用于书面语言,与其相联系的成语,有“青天白日”,“白日做梦”,“白日撞鬼”等等,从这个角度看,“白日”指的是日照最强烈的时间区间。所以把“白日”翻译成“白天的太阳”显然不合适,也不会协调。
   唐诗中还有以“白日”作句的名篇佐证吗?当然有。
   在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是最好的例证。
   那么,杜诗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时间呢?诗人没有明言,我们在此不妨简要分析一下:
   连续数年的安史之乱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破坏,人们渴望和平,企盼尽快恢复大唐盛世的宁静生活。这种愿望极其迫切,所以官军重大胜利的喜讯不待官府发布,就会不胫而走,星夜传播。按照杜甫的一系列举动,得到喜讯的时间应该是大清早。先是激动得涕泪横流,如痴如醉,如在梦中,久久不敢相信;随即吩咐妻儿收拾东西,抓紧吃饭,即刻启程回家;自己则伏案狂草,直抒胸臆。因为饭后就要启程,所以一向节俭的他开怀畅饮,毫不吝啬,以致酒醉狂呼高歌,急不可耐的样子跃然纸上。肯定没人会相信杜翁的饮酒狂欢发生在黎明或傍晚,否则诗词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会搞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
   我们讴歌旭日,是因为它驱散黑暗带来了光明,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我们赞美夕阳,是因为它毫无保留地把最后的美景留在了人间。旭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代表着新生的革命力量。
   与此相反,国民党的党旗则是“青天白日”,寓意国民党如日中天,要永远普照神州大地。岂不知,盈虚有度,盛极必亏。倘若如上述译文一样,将青天白日旗上的太阳与夕阳混为一谈,当初可是要掉脑袋的。
   既然将诗词中的“白日”翻译成“白天的太阳”不合乎逻辑,作为夕阳又自相矛盾,那么,“白日”应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诗人用笔有误?
   不可能,古代经典,尤其能够流传千年的传世名篇,遣词造句都是极其严谨的,诗人对色彩运用的传神笔法,可以说炉火纯青,经受了漫长岁月的考验,其他诗人毋庸赘述,单说王之涣,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极少,据说只有六篇,同样是描写黄河的诗篇,《凉州词》里的佳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用白云缥缈间的黄河映衬边塞小城的遗世独立,孤寂荒凉,宛若一幅意境幽远的水墨画卷。假如换作“黄河远上黑云间”,山水画卷的艺术氛围就将大打折扣。
   《宴词》是王之涣另一首作品:“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春天里的原野上,悠悠碧水是画面的主色调,与溪边盛开的桃花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可见诗人用笔的独到和传神。
   再看整篇诗词的意境。就算诗中描写是日落西山时分的景物,落日余晖中的山川,景色固然壮美绚丽,令人陶醉,可时间极其短暂,转瞬即逝,接下来便是漫漫长夜,哪里还会有时间,容许游人“更上一层楼”去满足“欲穷千里目”的念想呢?
   所以说,诗中的白日绝非夕阳,换句话说,诗人登楼观景不可能是在日薄西山的傍晚时分,上述译文将白日作为落山的夕阳存在天大的误区,诗人的本意应该另有所指。
  
   四
   既然诗人登楼观景不是在傍晚,那为什么又会吟诵“白日依山尽”呢?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何不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鹳雀楼周围的地理环境: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边上,始建于唐朝,原楼早已毁于战火,具体位置已经无从考证,现在的鹳雀楼是新中国成立后依照相关资料复制修建的。据《清一统志》记载,“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西南,黄河中高阜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永济旧属蒲州,由此可知,当时的鹳雀楼居于黄河中央,在四面环水的沙洲之上。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什么与众不同的奇异景致呢?
   宋朝的大学者沈括说:登临鹳雀楼,可以“前瞰中条,下俯大河”。
   这一带的晋陕南部交界地势低洼,是万里黄河舒缓身姿的难得之地,河水到此放缓了脚步,扭动身躯,恣意放纵,制造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成语典故。
   对面河西,芦苇丛生,是今天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栖息着无以计数的鸟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原版歌声就是从其中传出。
   大河南去不远处,就是峻峭巍峨的西岳华山,山顶的潼关天险隐约可见。由于正面大山的顽强阻挡,黄河掉头向东,在华山与中条山之间冲开了一道缺口,形成了九十度的大拐弯,谓之“河流入断山”;黄河激流直击华山,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波涛之声如滚滚惊雷响彻云霄,那“潼潼”的撞击声据说就是潼关名字的由来。
   不仅如此,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也在这里倾注,大拐弯处的黄河干道也因此水量大增。黑黢黢高山仰止的潼关天险、令人头晕目眩的巨大漩涡,到处飞卷激荡的浪花、加上惊魂慑魄的潼潼巨响,构成了一幅巨大的动态山水画卷。
   鹳雀楼是观赏这一胜景的绝佳之处,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其上,吟诗作赋,吊古怀今,或抒情、或言志、或释怀,留下了很多佳作,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唐人在鹳雀楼所留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诸(即畅当)的诗是一首五律,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临飞鸟上,高谢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日菊花事,并是送君还”。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唐诗宋词鉴赏)。
   鹳雀楼高峻,有“迥临飞鸟上,高谢尘世间”的气势,然而在高山仰止的华山脚下,还是不免有“天势围平野”的坐井观天之感。
   有人会说,不可能,太夸张了吧?潼关距今日的鹳雀楼二十多公里,不说其仅仅五百多米的海拔高度,就是两千三百米的华山主峰,对视野的影响也极其有限。
   按现在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过别忘了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地形地貌变化,其一,华山主峰受风霜雨雪以及日照的侵蚀虽然有限,毕竟会有所降低;其二,潼关附近的黄河由于泥沙堆积,河道淤积变化很大,远的不说,五十年前修建的三门峡水库就使河床大幅度抬升,河水溯源上行,甚至使西安受到洪水威胁;其三,唐朝的鹳雀楼原在河中沙洲上,旧迹难寻,或许比今天的鹳雀楼更接近潼关。
   如此了解了鹳雀楼周围地理形势后,再看王诗,你是否有了与往昔不同的感受:诗中的“白日”应该与华山有直接关系,“白日依山尽”,并非指真正的黄昏,是大山过早地遮住了太阳的光辉,距离太阳真正落山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尤其在冬季,太阳落山的角度偏向西南,从鹳雀楼观望,正是西安方向,那里也是离京的人们不禁回眸的地方,游人登高眺望,不仅能够继续欣赏远处壮美的河山,还容易产生思念和惆怅的各种情愫。
  
   五
   诗以言志,诗人王之涣想要表达的一种什么意境呢?
   这需要简略考察一下他的身世经历。
   王之涣生于唐朝中期,祖籍山西太原,出身仕宦之家,早年进士及第。时值开元盛世。少年得意的诗人,胸怀壮志,自认报国有门,决心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事与愿违,刚直不阿的他,不肯依附当朝权贵,在安排工作时遭到冷遇,被分配到偏远的地方,担任一个小小的县尉,满腔热望被一盆冷水浇灭,心中不免怏怏不快。在远离京城的河北小县,他目睹种种苛政暴政,深切了解了基层民众的疾苦,并给予无限的同情,对官府的横征暴敛很是不满,对官场的勾心斗角深恶痛绝,不肯同流合污而又无可奈何,最后彻底心灰意冷,毅然挂冠辞职而去,像李白一样,从此浪迹天涯,寄情于山水之间。
   鹳雀楼所在的永济,是山西、河北前去都城长安的必经之地,向南经风陵渡过河,再翻过潼关,就是都城所在的关中地区,也可向西直接渡河,再过渭河到达西安。
   从诗中表达的惆怅心情推理,这首诗应该是王之涣离京赴任途中于鹳雀楼逗留时所作。
   冬日的一个下午,诗人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凭栏远眺西南方向的都城,但见关山重重,山河阻隔,都市的繁华已无从得见。有感于朝中所闻所见所历,将沉迷后宫疏于朝政的唐玄宗李隆基喻作早早归隐的太阳,李林甫、杨国忠等把持朝政的佞臣奸党则是遮挡太阳光辉的大山,是造成都城灯下黑的罪魁祸首。此时已经有些失意的诗人还未彻底心灰意冷,还寄希望于魔爪之外的远方,那里或许还能感受到太阳的光辉,所以才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念想。
   但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到任上,仍然不能摆脱权臣势力的控制,诗人最后的幻想破灭了,对大唐王朝彻底失望了。在《凉州词》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告诫世人,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必心存幻想,皇恩浩荡的春风只会顾及宫禁内的梨园,宫墙之外的天地都处在奸人佞臣的魔爪之下,就像玉门关外的大漠,永远享受不到和煦春风的沐浴。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把老师的讲义修改一下:
   尚且炽热的太阳早早被大山遮住了光辉,阴影里的黄河依旧滔滔不绝奔向大海。站在鹳雀楼上,眼前的景物朦胧模糊,而远处阴影外的景致却清晰可见,诱使人们一层层向楼顶上攀登,以便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正是:
   鹳雀栖高阜,大河复万古;
   雄关迹尚在,断山还吞吴。
   人醉画中游,我独窥其忧;
   纵然更上楼,不胜关外愁。
  
  

共 58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作品是对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的欣赏与分析,并对此诗讲述了自己新的注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原注释“太阳渐渐沉没在西方天际的连绵群山之中;夕阳余晖里,诗人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凭栏西眺,苍山如黛,残阳似血;俯瞰脚下,波光闪烁,滚滚黄河滔滔不绝地向大海奔去。”文中谈到对此注释的一些看法,第一人称的写法,认为几十年来“我”从未质疑过小学老师讲义上的注释,但是,最近的神游探究,竟然颠覆了我长期固有的认知,使我很是震惊:这首竞相诵读的千古名篇竟然一直在被曲解,一千三百多年来,诗人的真实意图从未被人理解过。如此看来,自己感悟这种结局,对作品、对诗人、对读者、甚至对历史可都是天大的憾事!故而如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作品对这首千百年来公认的好诗逐字逐句作了解读,叙述了原注释与自己注释的不同之处,新颖别致,独到见解,读来不由得令人凝神思考,并感叹作者的超常想象力。问候作者,祝福冬安!感谢赐稿柳岸,推荐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21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1 18:26:44
  安平静好君的编按,字字玑珠,读后倍感温馨,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8-12-02 06:14:48
  拜读佳作,问候作者!感谢您投稿柳岸,祝您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回复2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06:36:26
  谢谢缪赞,不胜惶恐,也感谢柳岸提供一展歌喉的平台,愿携手诸位老师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08:08:44
  唐朝顶峰的开元盛世,尚有诸多禁忌,使人难吐心中块垒,留下了王之涣千年的遗憾;今天的神州,百花争艳,芬芳诱人,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直抒胸臆,前人的遗憾不会再现。羌笛再续杨柳曲,春风飞度玉门关;“江山”红绿处处新,“柳岸”更迷人!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12-02 08:55:24
  拜读,学习,点赞!受益匪浅,问好老师!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5 楼        文友:樗散居士        2018-12-02 23:20:53
  谢谢老师谬赞,问候刘柳琴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