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关于声音的遐想(随笔)

精品 【荷塘】关于声音的遐想(随笔)


作者:梦奇 童生,6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93发表时间:2018-12-03 11:34:17
摘要:古老的声音只能通过文字间接记录下来,描述声音的高手,非唐代的白居易莫属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抽象的琵琶语,在诗人的笔下被具体化了,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可以籍此还原那清越的弹响,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声音……

人类生来与声音相伴,对声音进行定量衡量却是近现代的事了,声音的单位被设定为“分贝”。在各种语言中,对声音作感性描述的词汇极为丰富,有“婉约”、“嘶鸣”、“吼叫”等等。
   战国争霸的时代,秦兵从弱到强,除了法治之严、精兵锐器外,据传其吼声也了不得,甚至单凭号令足可喝退敌军。这一点,如今我们还可以从秦腔中感受到其震撼力与穿透力的。
   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先生有一篇怀念扁食摊的短文,就是从声音入手的。作者早年生活在台北,是一个夜猫子,有一个老人总在深夜推着扁食摊穿过他居住的街巷。伴随老人的除了扁食的清香外,还有那缥缈空灵的木鱼声。作者曾疑惑于那带着宗教韵味的木鱼声因何被用于吆喝生计?那位老者告知他,之所以选取木鱼,是为了避免打断闾巷里熟睡者的美梦。
   无独有偶,我们生活的城市同样残存着一些古朴的声响。多年来,一个卖鱼丸的老伯,坚持用汤匙敲击汤碗发出锵锵然的响声来吸引顾客。我的儿子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喜欢老人那份美食,每每听见那声响就坐不住,甚至直接称鱼丸摊为“锵锵”。不久前,早已成人的儿子再次听见这锵锵声,他上前告诉老人说现在有一种小巧的播放器,只要将声音录下来就可替代那份辛劳,老人听了只是淡淡一笑,依然坚持用那清脆的铿铿声去宣示自己的生意。
   声音如同飞箭,借助音量控制其传播的速度。帝王加冕,需要洪钟大吕;雄师出征,离不开鼓角壮行;农人稼穑,仅需隔篱之呼……
   农业社会的确需要响亮的嗓门。早年的农村生产队里劳力调派都在清晨进行,鸡鸣刚过,队长总要登上村里的高坡高声吆喝,谁与谁去哪一口池塘挑水,到哪一块地浇禾等等。那是一个纯农业的社会,电还未通上,扩音设备派不上用场,当头的全凭一副响亮的嗓门。
   我时常想,时代的快速发展总有人跟不上节拍。今天虽然已现代化了,不少人身上却残留着农业社会的嗓门。外人最不可接受的是他们的大大咧咧,以至于在公共空间高声喧哗成了国人一个不光彩的标签。
   机器制造声音,是工业社会的重要标志,汽车、火车和轮船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拥有笛声。
   机器制造的最高音量,莫过于海上巨轮的汽笛了。早年火轮船的汽笛是借助锅炉内高压蒸汽去震颤舌簧产生的,可以穿过层层迷雾,响彻汪洋。狭窄水道上,互相避让的两船可以通过笛声的长短来表达各自的行进速度,一旦顺利航过了,两船都会用一声长鸣对对方的礼让与配合表达谢意。若是在他乡海域,同一国籍的航船不期而遇,也会鸣以长笛互致问候。时代在突飞猛进,水手们却恪守传统,在他们的心里,汽笛声古老而实用。
   汽车之笛,初衷在于警示,后来被某些拥有者当作炫耀的工具。曾经何时,汽车的笛声让城市一片吵杂,几成祸害,不得不加以限制。我有一位老师,退休后去加拿大探亲,明明生活在都市里,半年只听见过二次汽车喇叭声,那份静谧反而让他不习惯。
   老式火车的笛声是雄壮的,籍以显示行程的豪迈,唤醒沉睡的原野和山林。如今高速列车虽迅疾如飞,却不再有刺耳的嘶鸣了。早年的火车行驶到了某一节点必须要鸣笛,这些要求还被编入了司机的操作规程。
   有一个关于火车鸣笛的笑话。说的是计划生育严控的年代里,一座小山村一直保持着良好记录,多年来整村没有一户人家超生。突然,有一年超生现象如同瘟疫一样在村里漫延开来,这让上级领导甚是犯愁。于是,人口学家来了,医疗专家也来了,可总是找不出超生的症结所在,最后还是社会学家聪明,发现一切都是缘于村的北坡那条新修的铁道。每逢子夜,总有一列火车从这里驶过,而且按操作规程,司机都要鸣放一声汽笛,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
   与文字相比,声音的持久性是短促的,我们现在能听到最古老的声音也不过百来年,文字则可以存在上千年乃至上万年。
   古老的声音只能通过文字间接记录下来,描述声音的高手,非唐代的白居易莫属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抽象的琵琶语,在诗人的笔下被具体化了,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可以籍此还原那清越的弹响,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声音……

共 16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居易《琵琶行》诗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作者借助“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诗,便有了这篇描写声音的文章题目,《珠落玉盘》简洁有力,掷地有声。读完内容同样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文章从秦代士兵的吼声说起,引发了一系列与声音有关的人和事。林清玄先生怀念扁食摊的文章;卖鱼丸的老伯,坚持用汤匙敲击汤碗发出锵锵然的响声;帝王加冕,需要洪钟大吕;雄师出征,离不开鼓角壮行;农人稼穑,仅需隔篱之呼。作者的文思飞扬,由古老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声音,联想到了火车、汽车、轮船的鸣声,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声音,声音也成为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声音的持久性是短促的,与文字相比也有局限性。文章语言自由随意,形散而神不散,不失为佳作!【编辑:莫道不销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0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03 11:36:01
  从文中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写作基础,欣赏学习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03 11:37:13
  行文简洁,内容新颖有趣,笔法自由灵活,祝老师创作愉快!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03 11:38:13
  还是古典诗词有韵味,经久不衰,题目也很好,吸引人阅读。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梦奇        2018-12-03 11:54:45
  感谢老师的编评
5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18-12-03 21:11:19
  细细看了一遍,有文采。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6 楼        文友:阿巧        2018-12-04 21:33:22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7 楼        文友:天龙        2018-12-04 21:36:26
  祝贺老师别具一格、令人遐思的美文加精!精彩继续哦!
8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04 21:36:34
  首先祝贺美文加精!期待更多佳作!编按中最后一行打错一字,不失为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9 楼        文友:梦奇        2018-12-04 21:59:25
  感谢老师们
10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12-04 23:52:09
  祝贺老师作品加精,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