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有雪的冬天(散文)
好几年没下过这么酣畅淋漓的大雪了。自打上冬,畏寒的我便将自已封闭在小屋里。也没心思出去,满眼的水泥砖瓦泛着青冷的光,萧瑟的景象更让人心寒。
每年都盼望着下雪,不下雪的冬天就像远在他乡、长期不归的亲人一样,让人牵挂着没着没落的。
天气预报老早就说要下雪,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天天关注天气预报,像个小孩子盼过年似的等啊等,直到山桃花都开了,也没盼着。
终于落雪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成团成团地砸下来,瞬时混沌了天地,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像从唐诗宋词里走来般久远,如李白杜甫仰望苍穹般庄严而又凝重。
孩子们兴奋地跑来跑去,抓起雪团互相追逐打闹,鲜艳厚实的衣装在雪的映衬下格外显眼。邻居大娘忙不迭地又扫又铲,嘴里嘟囔着,那情景让我想起了一桩往事。
大概是八几年的一个冬天吧,那时候冬天下雪似乎没这么难,相反,缺衣少穿的也不盼着有太多的雪。
.村里来了个杂耍班子,两个大人领着一帮小孩,那些小孩衣衫褴褛,篷头垢面,着实看着可怜,不巧的是,当晚就下了一场大雪,那年头出来的,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
一大早,还没等村民起床,这些孩子就在村子里溜达,看谁家窑背上的烟囱冒着烟就往里跑,嘴巴也都很甜,姨、叔的叫着,叫得大人很是心疼,赶紧把炉子弄旺让他们烤火,这些孩子毕竟也走南闯北的很有眼色,见着活儿就干,炉子底下的灰被掏得干干净净倒掉。母亲倒了热水说让他们洗洗脸,他们摇摇头不愿洗,说洗了会更冷。我亲眼看见他们伸出的手上满是冻疮,让人不忍直视。
那时候的农村,早餐多是苞谷糁稀饭,方言叫糊汤,善良的母亲做好后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他们喏喏地接过,蹲在墙角狼吞虎咽。囫囵吃过之后满脸堆笑地道谢,并力邀我们一定看他们的演出。
大队部门前的空场里扫出一个大圆圈儿,几件破旧不堪、已看不出本来颜色材质的道具,摆在圆圈儿中间。与其说是演出,倒不如说是看一帮孩子的苦泪戏,他们在操着叽哩呱啦难懂口音的中年男人指挥下,下腰、翻跟头、钻火圈儿,稍有懈怠便会招来呵斥。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孩子现在也已经步入中年了,可能孩子也已经比他那时候大了,他们一定很幸福地生活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也一定像我这般望着这场似曾相识的大雪。在某一天,他们是否会想起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一个小小的火炉旁,一群肤色黝黑、衣衫破旧的少年,还有那顿香喷喷的苞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