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在沉默的诗歌里发声(赏析)

编辑推荐 【江南】在沉默的诗歌里发声(赏析) ——读《祭奠》


作者:浪逸轩 布衣,25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5发表时间:2018-12-09 23:01:56

有位写诗的朋友发给我一份诗稿,叫我给他看看,我突然心里一阵窃喜,我也有这样的水平了吗?窃喜之余还有些忐忑,对于诗歌我也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我还是答应下来了,信心百倍地接了这个活,所以才有幸在这里唠叨几句,说一些关于诗歌的话,虽然浅显,但这也是对作者的尊重,更是对诗歌的一次朝拜,也是对我自己的一次审视和洗礼。
   认识作者也有些时候了,都爱写诗,或者说一些简单的文字,算是有共同的爱好,感到非常欣慰,平时不善交谈,聊得也少,这次是一个机会,幸好我抓住了。这首题目叫做《祭奠》的诗歌分为五个小节,祭奠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词语,貌似在传递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读得小心翼翼。全诗分别为:脸庞、投入死亡、放下、话别、不要不辞而别。第一次看这首诗的时候给人一种忧郁,压抑的感觉,例如在第二节里面写到的:
   来吧,湖水等待蓝天来浸染
   等你投进去,它成了暗绿
   暗的只有黑色的棺木
   飘到河流中央
   侵染、暗绿、黑色的棺木等词都写得很压抑,读来给人喘不上气,但是诗歌把握的很好,诗人没有写怎样的死亡,但是却表现的很足够,给人的联想也是悠远的,例如她在第一节诗中所写:
   两旁的房屋沉默地站着
   窗台上听他的足音
   树叶不摇,河流静止
   我的心在狂跳如何使它安静
   夜更深了,繁星拽过轻纱
   怎样才能遮住门前的灯光
   让我看不到他的脸庞
   这节诗的题目叫脸庞,但是在诗中却未能读到关于脸庞的描写,圆的,扁的,方的,没有一个词是写脸庞的,但是却通过沉默站着的房屋,树叶不摇,河流静止,心却在跳,在夜晚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月光打在脸上,门前的灯光,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安静”的脸庞,心在“狂”跳,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脸庞是美丽的,愉悦的,给人美感的,或者是诗人心中所想之人,亦或是其他,这些都需要读者去“再创作”。我在《赋予“半截诗”的意蕴》里写到过:“诗歌应该由两部分组成,诗人自己的话语和读者的话语,也就是写出来的和读出来的两部分组成,诗人的初次创作只能算是“前半截”,而到读者所阅读的文本时才能算是“后半截”,前后组合才是一首完整是作品。”朱光潜在《诗论》中说到:“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一首好的作品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每一次读到都是新鲜的感觉,就像初次相见,这样的作品才会流传得更久远。
   第三节的题目叫放下,我初次看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要放下什么东西,于是在了几遍之后才感觉到的确要“放下”一些东西,例如:
   玉米结起了粒
   水稻才开始鼓起腰包
   等七八月的阳光一晒
   土地才可以短暂的放下
   有一句佛语说: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人生也讲究拿得起放得下,有些是只有我们放下一些事情的时候才会看的更远,才有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就像诗中所写的:玉米结起了粒/水稻才开始鼓起腰包/等七八月的阳光一晒/土地才可以短暂的放下/土地放下,是结束了一年的“战斗”,这个悄无声息的战斗使他们疲惫了几个季节,现在玉米结起了粒,稻子鼓起了腰包,说明完成了前一阶段的任务,放下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耕种,但是映射到人的身上,整个社会,再大到整个人类,一段时间的劳累之后就应该停下来。诗的后两句写:再放下,冰冷的坟墓终于开出雪白的花/红色的土地开始眷恋锈蚀的锄头,镰刀/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放下,亦或是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更高的境界。
   第三节诗人这样写话别:
   像你这样的温言暖语,耳朵已装不下
   连通了身体,开始生根发芽
   红色的血液,最配绿色的茎叶
   耳朵听不完的,眼睛刚好盛下
   眼睛盛不完的,心上开出红花
   这是很特别的写话别“像你这样的温言暖语,耳朵已装不下”,这种转换是难能可贵的,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形象化,耳朵此时似乎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空洞”的大小不是诗人自己控制的了的,在读者看来,不同的体会有不同的大小,像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朋友的感情比作“桃花潭”,而且还是“深千尺”的,作者和李白的写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无形的东西形象化,使人读了更加明白。“红色的血液”,“绿色的茎叶”都颜色的充分表现,这些色彩是明亮的,不像前面“黑色的棺木”所表现的那样低沉,话别是伤感的,但是诗人却没有直接说伤感,通过色彩的渲染然而明快,但是在后面:耳朵听不完的/眼睛刚好盛下/眼睛盛不完的/心上开出红花……都表现了作者和离别之人的情感深厚,耳朵听不完,眼睛放不下的都在心上开出了花。诗的最后一节貌似和前面一节有相似之处,不要不辞而别,还是一种离开,只是方式不一样,作者是想对爱的事物或人有一种正常的分别,这是一种期盼,但是没有按照作者的意思,所表现的却是不辞而别:
   这低沉的旋律
   像那痛苦永远新鲜
   半梦半醒间,最容易打成碎片
   我爱,不要不辞而别。
   在此诗人的心绪不安,例如“低沉”“痛苦”“碎片”这些都是坏心情的代名词,所以在此诗人所想对这种不辞而别的后果有所思考,但终归是无效的,所以在诗的最后两句这样写到“我爱,不要不辞而别”,希望不要对自己所爱的一切都不辞而别,这一切都是诗人所热爱的,珍惜的,恋恋不舍的。通过整首诗来看,不管是在语言还是情感方面都比以前有所进步,可能是沉寂过后的一次小的爆发吧,但是诗人的路是漫长的,一辈子的也走不完的,希望通过这次简单的交流能够互相勉励。
   担心的事情终于做完了,但是总觉得还少些什么,可能就是还需要沉淀的文化吧,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导,多多交流。这是一条厚积薄发的道路,希望我们在后面的路上走的更远,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不管是诗人或者不是诗人,都是在过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看法或者眼光并不重要,做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
   诗歌是黑暗世界里的一把火焰,狂热,破坏性强,焚烧一切,现在的世界就需要这样的“破坏”,然后在重新“组合”,作为一个诗人,就应该在“沉默”的诗歌里发声。​

共 24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关于诗歌的赏析,足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比真诚的心,在小心翼翼地阐述着自己的看法。从诗歌的一字一句中,细致入微的分析中,不但让我们对原诗有了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更对诗歌的创作多了些了解。而且,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诗歌创作者的赞赏。这是一次交流,也是一次心灵上的切磋。对于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对于一篇精心创作出来的作品,从心底来说,应该是神圣的,每一篇作品,也都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所以,在彼此的作品里想象,在那样的余韵里遐想,都是美好的,都是一次心灵的荡涤。是啊,在“沉默”的诗歌里发声,那样的诗歌,也许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吧。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哪里天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8-12-09 23:03:34
  非常不错的赏析,欣赏了,祝创作愉快
  
  
  
  
  
  
  
  
  
  
  
  
  
  
  
  
  
  
  
  
  
  
  
  
  
  
   非常不错的赏析,欣赏了,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浪逸轩        2018-12-10 21:24:54
  问好!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8-12-09 23:05:18
  上面的评论……醉了?
哪里天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