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记忆难寻(散文)

精品 【时光】记忆难寻(散文)


作者:青李子 布衣,24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2发表时间:2018-12-11 22:51:16
摘要:自己终于回来了,寻找了半天的记忆,却像自家的老房老屋一样荡然无存。记忆中“家”的位置却盖起了别人家的房子,住进了从未谋面的“熟”人,自己倒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陌生人。美好的儿时记忆终是难以再寻觅。

【时光】记忆难寻(散文) 中秋节,驱车南下,随爱人回河南A县寻找他儿时的记忆。车奔驰了几个小时,一个隐约的小村庄出现在眼前。按着导航,穿过一条乡路,前方的村子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A县老庄村。
   那乡路,很是不同于我家乡的道路。路基很高,高过路两旁的田地近二尺深。路两侧光秃秃的,秃到一路下去都没有一颗树,甚至一颗草。偶有三三两两的乡人在田间忙碌。一畦畦田地都被勤劳的主人打整得平坦、整齐、干净,冒出塑料薄膜的蒜苗齐刷刷地排着队,与光秃秃的路面丁字形相交,一溜烟的长下去。与生机勃勃的田地相比,路干巴巴地横亘在田地中间,显得突兀与孤寂。路面很破烂,到处坑坑洼洼,就像沥青色的牛仔裤破出一个个大窟窿,窟窿里露出黄查查的肉肉儿——秋雨和下的稀泥。天空,仍乌云压顶,阴沉沉的,但雨已停下多时。
   我全神贯注,双手紧紧攥着方向盘,左脚放在刹车板上,随时做好准备,右脚始终轻踩着油门不敢松开,以免泡在水坑里熄火。尽管小心再小心,黄查查的泥水仍是见缝插针般地给车身披上乡土的外衣。
   七扭八拐,车子终于钻到了村子跟前。从外观看,老庄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不错。村子的外围房子都是拔地而起的二层小洋房。墙面上贴着的琉璃瓦片,在沥沥淅淅秋雨的浸淫下灰突突的,但我相信,一旦太阳出来,在明晃晃的阳光下,一定是金碧辉煌,大放异彩的。
   按爱人的指引,先拐进了村子的大街上。所谓大街,路况与刚才的乡路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差别终究还是有的,那就是村中街上的路面为土路,路面上到处都是被车辆和行人一遍遍碾压、踩踏过的泥巴糊糊,街道两旁参差不齐的房子,还有房子边上堆放的一堆堆的柴火,还有不时向两侧生出的一条条一车宽左右的小路,换成官话就是一条条的乡下胡同。说起胡同,不由自主地想起北京有名的胡同游。北京的胡同,老庄的胡同,同为胡同,却不可同日而语,不由自主一个激灵,头忍不住甩得像拨浪鼓。
   庄户人家的房子都是高墙大院,也偶有破败不堪的老屋,像被人遗忘了似的,散了架的窗棂子像老太太的嘴巴,豁牙露齿。就连堆放在残垣断壁边的柴禾,湿漉漉,黑突突的,被风雨剥蚀得枯朽与腐烂,坍塌不齐,已全然没有了当年新垒柴垛的美观与齐整。
   赶到村子时已经下午四点多,正是村里人下田劳作的时间。街道上人不多,穿过半条街,只碰上三五个带孩子扯家常的老人,好奇地看着车子过去又退回来,走两步退一步迟疑地左右张望,像个迷了路的孩子。我有心让爱人下车打听一下,怎奈两侧都是泥巴糊糊,完全没有下脚的地方。
   终于看到一块儿敞亮干净的地盘,是爱人印象中曾经上过小学的位置。把车停放大门一旁。透过铁栅门往里看,前后两排崭新的楼房,墙面上涂画得五颜六色,有各种姿态的小动物,还有做游戏的小娃娃。轻敲值班室的大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出来。
   “大爷,请问这儿是70年代初的老庄村小学吗?”爱人轻轻地问,语气里透着那么一股子的不自信。
   “是啊!咦,恁不是咱这村的人?”老大爷一个拉着长腔的“咦”字,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一瞬间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恍惚。婆婆生前只要说话就爱带这个字,而且一样的腔调。当时我问她这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她老人家说没啥意思啊,就是口头语而已,老家人都爱这么说。
   “啊,我是这村里的人,只是三十多年没回来过了。变化太大,都不敢认了。”爱人似有歉意。
   “那难怪哩。不是我谝,这些年变化好大哩。”看来老大爷很健谈,大有开聊下去的劲头。
   我没有继续听他们说下去,自顾走进院内,四处观看。楼房是新的,地面是新的,透过窗玻璃,教室里整齐的桌椅也是新的,用一词统之“面目全新”,连院子里的树都是一拳粗的小树。只是现在是假期,没有生龙活虎的孩子们,只有蔫头耷脑的树和叽叽喳喳叫的鸟,未免显得空廖廖了些。
   通过聊天,了解到这里的确就是爱人所说的他上小学时的校址。只是去年有私人赞助,已重新翻盖,还扩建了幼儿园。终于找到了一个印象中很是美好的“熟”地方,爱人与门卫老大爷聊得也不亦乐乎。最让爱人激动的是通过小学这个老校址做参照物,找到了他小时候曾经住过的老家的位置。
   发动车子,又是一通七扭八拐,终于来到了他小时曾住过的“宅”门前。只是现在已是别人家的房子,足有四米高的院墙,严严地把院落里的一切护在自己的怀里,选一个制高点踮起脚尖往里看,也只能看到新房是抱厦房,两根粗粗的方柱撑起抱厦沿顶。两扇壮严的铁门紧闭,被一把大大的“铁将军”紧紧地牵在一起。
   这儿本是爱人家的老宅基地,也是他的出生地。公公自离开老家后,一是工作忙,二是跟父亲后娶的母亲没有感情,便很少回家。后来爱人的爷爷去世,公公又久病在床,婆婆须叟不离地照顾,也就没再提过回老家的事。这个院子就被爱人后奶奶家的二儿子——与公公同父异母的二叔相中了,跟婆婆商量后要了去,盖了房,准备给自己的儿子做新房用。后来公婆相继去世,与小姑一起葬在京郊的佛山陵园,爱人这才有了回老家寻寻记忆的念头。
   隔墙看着高墙大院,想起婆婆生前讲过的当年在村子里生活时琐事,婆婆孤身一人带俩孩子辛苦度日的身影在眼前浮现:公婆自小定的娃娃亲。公公年幼时,母亲去世,由本家的一位奶奶养大。老奶奶去世后,婆婆在村小学代课教书,供公公从武汉测绘大学毕业。公公毕业后在国家地震局工作,婆婆仍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那时住的房子只是三间土坯房,修修补补都是婆婆一个人爬高蹬低地忙乎。爱人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未出满月时,爱人的姥姥去世。后奶奶不管,婆婆只好一个人在寒冬腊月第一个“月子”里,洗尿垫子,养活孩子。公公挣的钱寄回去,婆家分娘家拿,最后落在婆婆手里的已所剩无几。后来婆婆带着孩子们跟随公公在城市定居下来,便很少再回老家,至到去世前留下话儿:死后不再回老家。其实我知道虽说她老人家生前没亲自去过女儿的墓地,但她肯定是怕英年早逝的女儿一个人太孤单,她要留下来陪伴自己的女儿。
   正在我东张西望时,在不远处横着的胡同里走出一个老太太。待老太太走近爱人的身边,又一句典型河南人长长的腔调“咦!这不是hd嘛?”拉近了她与爱人的距离,更拉近了他们的感情,也把爱人拉进了久远的记忆里。
   我是从结婚后第一次到这个地方,俩眼一摸黑,人生地不熟。为了礼貌,不便走开,只好用满面的笑容作为搭茬的道具。慢慢地,又有几位街边闲聊的乡人凑上来。他们说起了博士生小姑的英年早逝,表示可惜,说起公婆的去世,他们表示难过。后来他们又聊起爱人小时候的事,婆婆在村里当代课老师的事,说起张家长李家短的事,他们聊得很欢,我听后心里却是很凉。
   一句句话,都是一个个感慨。一个个感慨,对我却是一个个痛楚。我替爱人感到难过:父母从这里走出去,没再回来,妹妹从这里走出去,也不可能再回来。自己终于回来了,寻找了半天的记忆,却像自家的老房老屋一样荡然无存。记忆中“家”的位置却盖起了别人家的房子,住进了从未谋面的“熟”人,自己倒成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陌生人。不知是我这个小女子的心肠太柔太嫰,还是小女子的情感太过敏感、脆弱,反正他们聊着天,我心里的痛翻江倒海般地翻腾着,痛得如同街道上、胡同里被车辆行人屡屡碾压过、踩踏过的泥巴,烂哧哧体无完肤,且淌着血泪。
   终是没有等到旧址上新房的主人回来,天色已是不早,为了赶在天黑前找到可以住宿的酒店,我们谢绝乡邻极力留饭的邀请,拍下一张旧址新房的照片,开车驶离了儿时美好却再难寻记忆的村庄。
   在回县城的路上,爱人仍沉浸在刚才的氛围里,喋喋不休地诉说着刚才见到的几个人,还有由这几个人扩展到跟他们有关的人和事,延续着刚才的激动与难舍。
   “唉,变化太大了,所有儿时的记忆一下子都模糊了,现在整个村子已变得面目全非,丝毫没有了记忆中熟识的模样了。若不是有小学校参照,连曾经住过的家都找不到了。俗话说叶落归根,我们这一门是无根可归了”。陡然间,爱人发出与刚才的兴奋、与村人聊天中的熟络截然不同的喟叹,脸上满是无奈与落寞。本想嘲讽他“连老宅的基地上盖的都是别人的房子,家都没有了,回来还有什么意思呢?”终是不忍,被生生地咽了下去。
   车,还在行驶,爱人坐在副驾驶上,渐渐沉默下来,没有了刚出村子时的亢奋,除了偶尔一句叹气或深呼吸,车里只剩下手机里偶尔传出导航小姐指路的清脆声音。
   记忆是美好的家园,现实却是废弃的空宅。记忆是圆润光滑的面,现实却是粗糙生硬的棱。美好的儿时记忆终是难以再寻觅。

共 3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土家园是几千年来写也写不完,说也说不完的话题之一。一个人,无论他身在何处,心里都会惦记着儿时的家,生他养他的家。或许从呱呱落地的一刻起,人便在那儿深扎了根;长大了,离开了家,像蒲公英的种子四海为家,可老根子还在那儿呢。文章以“我”中秋节时驾车陪爱人去他阔别三十年多年的河南老家为主线,详细地叙述了在爱人老家的所见所闻所感,也穿插了不少藏在心底的令人伤怀的家事。去时的兴奋急切与回时的沉默叹息形成强烈的对比,给文章既定了一种悲伤的基调。人是物非,有根难寻,此文可谓现代版的《回乡偶书》。好文共欣赏。【编辑:薛志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1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薛志成        2018-12-11 22:56:31
  最想的是儿时的家,回家却是墙外客,心里是如何的痛。还有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怎不让人心痛?
   问候李子姐,冬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
回复1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12-12 06:26:06
  首先抱歉!临近年底,自己总嫌事太多了,太忙了,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您又增加了事项,抱歉啊!再衷心感谢志成老师百忙之中给予点评,辛苦了!恭敬热茶问安!
2 楼        文友:一笑天涯        2018-12-12 17:32:04
  岁月悠悠,打开记忆的闸门,眼前的光景却已不是旧时的模样!所幸的是,昔日家园的光滑与圆润,仍然留在我们美好的记忆里!好文,赞一个!
  
   另外,同是司机,困惑于左脚踩刹车,盼答疑解惑!
慢慢来,比较快!
回复2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12-13 10:50:11
  哈哈,是我的技术不行。在坡处或坑洼处同时把双脚用上。左脚只是放在刹车板处,不备不测。谢谢您!这么细致的朋友!感恩!
3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8-12-14 21:11:28
  故乡家园是文人最接地气的素材。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3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12-19 10:47:07
  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营养园!谢谢您!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12-17 14:45:33
  一路行来,漫延的变化,也有感慨,但时代的脚步总是踏在乡村的天地上,多的是希望。文笔细腻动情,读之爱不释手。怀才抱器到访拜读感言。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青李子        2018-12-19 10:45:49
  老师您好!谢谢您!近来可安好?恭祝您诸事顺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