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人间暖情”征文】我的芳华(散文)

精品 【荷塘“人间暖情”征文】我的芳华(散文)


作者:梦奇 童生,6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3发表时间:2018-12-12 11:08:56
摘要:回忆四十年前的青春岁月,那是一段激情芳华。

上高中那一阵子,全县开始统考统招了,这给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进城上重点中学的机会。那年我考进城里一所地级重点中学,不到一学期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校,水涨船高,我也就成了一名省级重点校的学生。
   那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一条小河从校门前缓缓流过,河的走势让进校的路也变得蜿蜒曲折了。校门是一座红砖的门楼,门楣上钉着一块小铭牌,红底白字的搪瓷印有“滨河路116号”字样。
   红砖门楼飞檐凌霄,犹如一位披坚执锐的武士挺立河边,让人景仰。进校需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木门被漆成朱红色,厚重而庄严。守门的是一位长者,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花白的短发像毛刷,虽有点耳聋,精瘦却干练。
   古树遮掩下的古建筑群占据校园的大半区域,以宏伟的主殿为中心,回廊连接着大小殿宇。科学楼、红专楼和宿舍楼等新建筑环绕操场四周,新旧两相宜。这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中学,历史上为文科名校输送了不少尖子,我想是得益于这满校园的古色与古香吧。
   变化似乎来得太快了,学校还没来得及做充分的准备,就涌进了一大批来自乡下的娃,住宿就成一大难题。匆忙间,学校将我们安排在那座古殿内。那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宽大的主殿曾经供奉过道教的三大天尊,如今摆进了上百架的两层的木床,住宿问题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与我邻床的是来自沿海名叫志龙的同学,相同的年纪却比其他的同学高出半个头,方脸,宽肩,声音洪亮,笑声爽朗,没半晌就混熟了。大家都叫他阿龙,他说家里人也那么叫。阿龙长着一双将军脚,同样长着一双老将军脚的父亲跑遍全城也没能为他找到一双合脚的鞋,只好将自己脚上那双由泥车轮胎裁制的凉鞋留下来,光着脚回家去了。
   全年段三百多名男生挤在一起,大殿犹如一座巨大的蜂房,吵杂声彻夜不息。最让大家头痛的还不是吵杂声,一群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孩子,不知是谁起了头,疥疮很快就流行开来。先是零星细水珠分布在小腿上,旋即爬布全身。疥疮是一种极为耐挠的皮肤病,越挠越解痒,大多数同学整夜挠个不停。阿龙的疥疮似乎比别人重,得知班里一位同学家里有个当中医的爷爷,阿龙就请求他回家开个方给大家治一治。一番往返,得到的答复说那不算病,无须丹药,还说让它发透了,这辈子就不再患皮肤病了。
   “嘿!这叫什么乌贼道理!”听罢,阿龙满怀不解地叹道。
   老人的回复解不了众人的青春之痒,大伙儿只好另寻它途。有一位同学不知从那里打听到温泉可以对付疥疮,立即就有人附和说城南就有一眼温泉,不远,就十来里路。完成了夜自习,阿龙领着大家结伙赶往城南。那眼温泉深深陷在一大片甘蔗林里,远远就可闻到一股浓重的硫磺味。穿过密集的甘蔗林,温泉池便展现在了眼前。那是一处无人看管的澡池,池面不足方丈,四周由条石砌成。虽已是深夜,池内仍挤满了人,老幼不分个个都赤条条的,升腾起的蒸汽夹杂着汗臭和硫磺味,格外呛人。
   面对眼前的情形,多数同学却了步,阿龙却毫不犹豫剥光衣服屏住气挤进池中,众人纷纷效仿。脚踩入池底污泥,有人提醒说那是众人身上搓下的污垢沉积而成的,听罢,同学中有人竟当场作呕了。好在温泉的热力很快就沁入躯体,格外解痒,那些负面的因素也很快被大家抛到脑后了。
   果然不出所料,泡了三、四次,大家身上的疥疮就开始结痂,又加强了数次,同学们的皮肤就蜕变出了全新的光泽。同学们纷纷摆脱了疥疮的困扰,带头的阿龙却迟迟不见好转。老中医的孙子告诉他问题在于食用虾蛄,阿龙觉得在理,改食盐拌地瓜干,不出数日果然痊愈,焕发出古铜色的肤色。那是人生第一次通过集体智慧解决自己面临的难言之隐。
   第二年,学校让我们搬进正式的学生宿舍,两层统铺,每间住十二人。每个人都带着一个书箱,用于放置口粮,由于房间过于狭窄,大家只好将书箱搁在各自的床头,阿龙由于长得过高,床铺容下他已显得局促,他的书箱只好塞进床底。
   当年正值长身体的年龄,同学们很快就因床头的书箱无法伸直身子了。母亲得知后甚为心疼,担心我长成驼背,甚至动员我转回乡下中学,这动议还没完全表达就遭到了我的反对,父亲也站在我这边。
   高二那年冬天,寒潮一个接着一个,天出奇的冷,冷得让大家都缩成一团,就连平时不怕冷的阿龙也冷得无法入睡。有人建议大伙打破一人一床的格局,同一层铺床的五六个同学分成两组,阿龙被安排当作横向中心轴,其他几位按高矮搭配,相互交错横向排列,再将大家的棉被拼接覆盖。得益于对棉被的充分利用,加上体温互烘,大家很快都暖和起来。那一夜,大家睡得特别香。
   进了城,得到拓展的不仅仅在朋友圈,还有视野。平生第一次见到电视也是在城里中学,此前对于电视的概念是二哥帮我建立起来的。他不知从哪里搜罗到关于电视零星的知识,自己都没有明确个子丑寅卯就急着向我炫耀。他还特地找到一个空墨水瓶,注了半瓶的水,滴入数滴蓝墨水,再将彩色笔芯刮下一堆细屑,倒进瓶内,拧紧了盖,握着瓶猛烈地摇晃一阵。“啪!”往桌上一搁,瓶内的水带动着彩色的细屑继续飞快旋转,二哥指着说那就是电视。
   直到进了城才第一次见到真的电视,四方方的木匣镶着一块往外拱的玻璃,玻璃的内侧始终弥漫着一层浓雾。当年的电视通上电还不行,必须有屋顶上的架子作配合才有图影,否则雪花一片,二哥先前所建立起来的关于电视的概念立刻瓦解了。当年校里那台十六寸的黑白电视机,只在周六夜里公开放映,多数同学因此不回家。记得当年播放的是美国科幻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电视让我惊讶外面世界的精彩与神奇。
   校里那台电视机由蔡生管保管,蔡生管是一名退伍军人,身材魁梧,国字脸,落腮胡围拢着的大嘴里两颗大门牙中有一道缝,永远也无法关紧。据说蔡生管兄弟多,讨不起老婆,入赘给木兰溪上游一户人家。学校为了教育好第一届统考统招生,对我们实施半军事化管理。蔡生管是一位极为严厉的生活管理员,他负责我年段寄宿男生的生活起居。夜间熄灯,早上出操,都在他那尖锐的哨声中展开的,谁要是胆敢挑战哨声的权威,惩罚也是严厉的。
   对于那个年龄段的人而言,早起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对付赖床的同学蔡生管常常出狠招,大冷天的一把扯掉整张的棉被,让床上的人蜷缩成一团。更有甚者端着一杯冷水,见到赖床的,直接往脖子里灌。那些狠招让大家对蔡生管生出敬畏的同时也结下怨恨。阿龙就曾遭遇过扯被之辱,光溜溜地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招致了同学们的取笑。对此,阿龙耿耿于怀。
   蔡生管有一种举动,倒是赢得我们这群来自农村小孩的赞同。那就是剪喇叭裤,当我们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城里的男同学已悄然奢侈起来,他们以穿一种两条裤管开张得如同喇叭的裤为荣。那一时髦传自港台,在当时不被大众所接受。当年,穿着该类裤的男子甚至会被归入流氓分子之列。学校也作了明令禁止,每天早晨蔡生管操着一把大剪刀守在校门口,一旦见到谁穿喇叭裤就随手拉过去胡乱地剪开一个大豁口,遭到此惩罚的同学只好灰溜溜地折返回家去了。
   阿龙一进校就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他的体育技能属于自然门那一派,不论是奔跑还投掷都了不得,只是动作规范性方面总令体育老师摇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纠正过来。也正是凭着那套不规范的动作,阿龙掷的铁饼一直从县里掷到省运会上去。为了参加省运会,体育组长林老师不知从哪里为他淘到一双合脚的白色回力鞋。
   阿龙家在海边,地里是长不出水稻的,一年到头只有地瓜干,他的父亲每隔数月会为他挑来两麻袋的地瓜干和用瓶子腌好的虾蛄。阿龙的书箱塞在床底,因为潮湿地瓜干极易发霉,布满绿霉的地瓜干都让人认不清本色,虽经反复冲洗依然泛着绿霉,阿龙却吃得特别香。地瓜干搭着咸虾蛄,一个体育健将就这样被打造了出来。
   有时阿龙的父亲挑来口粮的同时,还顺便替同一年级的一个女同学捎带,同样那位女同学的家长有时也会替阿龙捎带。为了避免大家误会,阿龙主动介绍说那位女同学与他同宗,论辈份还高他一辈,有人补充说:“那你应该尊人家一声姑了!”我附和道:“那我们应该叫她‘龙姑’!”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全校上千名师生的饭在同一个厨房里蒸,每个人的铝饭盒都用红油漆作了标识。食物与水配好后,三四个扎成一组,放在指定的架上,统一由炊事员放入蒸笼。这一过程中粗心的炊事员常会倒去饭盒内的一部份水,缺了水所蒸出来的食物半生不熟。遇到此种情形,当年是没有财力去校外点心店补救的,只能吃力地咀嚼着再就着水往肚子里咽,不少同学因此伤了胃,我和阿龙都闹过胃出血。
   蔡生管不但对同学管得严,对那台电视机保管得更为严格,除了周末外,平时谁也动不得,但也有例外情况出现,就是女子排球世界杯决赛期间。在当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一件振奋国人的大事,经历十年动乱的国人第一次从中获得自信的力量,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鼓舞了我们一整代人。
   当年班级里的科代表有一个本地的叫法,叫“古”或“股”,都是该科的佼佼者,体育古的交椅一直由阿龙占据着。高二下半学期,我因在校刊写过一首诗,被推举为语文古,平静地当了一年半没有什么作为。与我相比,体育委员阿龙则不同,阿龙受到的激励则是具体的,他除了给自己订下一个参加全国运动会的目标外,他不知从何处打听到中国女子排球队就在我们省的漳州集训,他还了解到漳州不过向南三百来里的路。一个周末,背着众人他一个人套上那双由泥车轮胎裁制的凉鞋,沿着沙土路向漳州进发,只为见一面那位比他还高出一个头的主攻手铁榔头,向她要个签名。
   我确信自己具备文学天赋,早在小学三年级就曾写过“批林批孔”的诗,语文老师将其抄在黑板报上。高中时也写,当时流行的青春诤言一拨接着一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志成才。”就曾触发过我的灵感,校里正在办板报,我也试着写一首名为《八十年代立志成才》的现代诗,交给了政教处一位姓李的政治教师,李老师亲自用极为潇洒的毛笔字作了誊写,还在䪨脚上作了小幅度的调整,登上了学校的板报。署名中去掉我的姓,带着笔名的韵味,如此一来果然诗意盎然。
   此后只要有空我就会偷偷来到板报前读自己的诗,见到熟悉的同学走来我会赶紧闪开,像小偷一样。后来我还将那首诗寄到远在成都上大学的发小,不料他们的校刊也作了转载。
   我们参加高考的那一年,英语成了主科,与语文和数学拥有同等的权重。来自农村的我们都是在字母还没有认全的情况下,直接捧起高中的英语课本。记得第一课是《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群连英语单词是由什么构成都没弄清楚的少年居然要去啃一篇深奥的英文,是何等的惘然!整个高中期间,英语一直拖着我们的后腿,阿龙就是一个典型。
   负责看守大门的那位老工友,大家都叫他阿楔,“楔”字与“吸”字方言发音相近,是羊倌用来将羊限制在小范围之内的木楔。当年没有百度,连字典都少,语文组长陈老师认为如此表达与本意不符,于是动了图书馆里的《康熙字典》加以稽考,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杢”字,意为带绳的木楔,钉进泥土之中,将羊拴住,只允许在以绳子长度为半径的范围内吃草。
   有人向阿楔求证,原来他母亲在生他之前所生的六个子女都夭折了。他的名是一个游僧取的,或许正是那个“杢”字,杢住他的命。阿杢年轻时守过城门,解放军进城的城门是他打开的。就在解放军兵临城下之时,旧县长举枪顶着阿杢的脑门吓唬道:“胆敢开城老子就毙了你!”还没等县长那肥大的背影完全消失,阿杢果断地卸下城门的门闩,大门洞开,不费一枪一炮解放的队伍就涌进城来。县长连枪都顾不上带,从北门仓皇逃窜去了台湾。
   在学校,阿杢不只看门,还兼敲钟,分发报刊。一台“三五”牌的挂钟被擦拭得格外锃亮,每隔十五天上一次弦,钟摆就不停地摆动着。当年全校没有几块手表,连校长都没有,教务主任倒有一块,因为他有一个在南洋的娘舅。那块表主任也很少佩戴,逢年过节会见到。
   全校的时间都归阿杢掌管,熄灯,起床,上下课,开饭,全听阿杢的钟声。校里的那口铜钟高悬于科学楼的三楼,阿杢当时脚手还灵便,总会及时攀上三楼,扯动钟锤的引绳,敲击出清越的钟声。上高二那年,阿杢不知何故左腿挪得不那么利索,拄着杖一瘸一拐勉强地登上科学三楼去敲钟。这事不知为什么传到县里领导那里去,县长亲自前来探望,特别拔了一笔钱,给学校安了电铃,如此一来老人只要坐在门卫内轻轻揿动电钮就可以发出铃声,阿杢算是轻松了。
   我们毕业时阿杢尚未退休。一直住在位于门楼的门卫室内,忠诚于他那一份简单却重要的职责。校名匾额就悬挂在阿杢居住的门楼顶额,雕花龙纹的边框,红底黑字,出自李老师之手。李老师是一位颇具盛名的画家,年少时也就读于该校,他的祖父是名闻天下的古典人物画大师,清末进过宫廷作画,以仕女仙佛闻世。家风的传承让李老师精于诗书字画,尤擅梅花,校名被他如椽巨笔写得雄浑厚重。

共 72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四十年后,有谁还会面带鬓霜、满含热泪深情回忆自己上高中的三年芳华?严歌苓的《芳华》拍成电影,轰动全国,让人们不禁都回忆起难忘的青春年华。这首《芳华》的作者虽然不是女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自己及时代的回忆,作者的芳华同样是美丽的、青春的、色彩斑斓的。开头从自己考入重点高中说起,与一群同龄男孩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中,结识了生就一双大脚,有体育才能的阿龙。他是重点回忆的人物,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泡温泉解决了皮肤的病痛。住宿生活是艰苦而难忘的,管理住宿生蔡生管也是令人恐惧的。第一次看电视,痴迷中国女排,写诗发表文章,才华初现,都是我最难忘的记忆。食堂的炊事员“电土”是一个失去爱子的苦命女人,阿龙伺机报复蔡生管和“电土”的事件,充满了趣味性和少年的善良、纯真情怀。学校的敲钟人阿杢、绘画老师李老师,龙姑,这些普通平凡的人,都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母校是一所富有历史积淀的学校,众多杰出校友辈出,结尾描写现在的母校新貌,物是人非,四十年一恍而过,令我感慨万千。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流畅,思路清晰。推荐共赏!【编辑:莫道不销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1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12 11:11:32
  电影《芳华》我看过,小说读过,所以一看文章题目,我就被吸引了。以为您是女性,原来我先前编辑过您的一篇精品。感谢来稿,期待更多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1 楼        文友:梦奇        2018-12-12 12:17:19
  谢谢你莫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梦奇        2018-12-12 12:18:06
  谢谢你莫老师!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12 11:13:00
  字数较多,如果分几部分写会更清楚。佩服您优美的文笔,驾驭语言的能力高超。欣赏佳作!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2 楼        文友:梦奇        2018-12-12 16:24:09
  分段好些!谢谢!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12 11:15:31
  鲁迅有《朝花夕拾》,您的这篇“朝花夕拾”很有意义,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所有的人和事都值得用笔记录下来。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阿巧        2018-12-15 23:16:5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5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12-16 06:03:41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6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16 07:05:45
  祝贺老师的美文加精,可喜可贺!期待更多精彩!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梦奇        2018-12-16 09:39:20
  再谢莫老师
7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2-16 10:31:57
  不用谢我,有幸编辑老师的文章,对我来说也是学习的机会。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8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12-17 17:58:12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精彩继续!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2-17 22:19:1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10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2-18 12:21:43
  青春年华总是美好的,不论岁月流逝多远,芳华永远明亮在记忆中!作者行文自如,内容丰富,叙述中深情自然流露,人物形象鲜明,抒发了对青春年华的怀念!
回复10 楼        文友:梦奇        2018-12-18 17:15:17
  高评了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