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拿手菜(小说)
老胡是一个厨艺非常好的老厨师,只是脾气大了点。最近和老板干了一架,一怒之下炒了东家鱿鱼。
冲动是魔鬼,老胡不信这个,他就不相信凭着自己十几年的厨师资格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他找来一堆报纸,开始在报纸上看各种厨师招聘信息,最后一家还没开张的饭店引起了他的兴趣:老板人好事儿少;对厨师要求不高,基础好,大众菜炒得过硬就行。
这几年的应聘经历,最让老胡头疼的就是试菜,一去就问你有没有拿手菜。老胡总气冲冲地怼回去:“我最拿手的踏雪寻熊、葱烧鹿筋、油泼驼峰、佛跳墙……”老板听得直摆手:“我们水浅,养不起您这厨神,您还是去五星级酒店试试吧。”
老胡看好的这家店不大,七张散桌两个包房。老板姓于,五十来岁,中等个,慈眉善目非常和气,简单询问了老胡的从业经历,让他自己开菜单,晚上准备八个菜,邀请朋友品尝一下。
老胡按照大众菜的标准,荤素搭配弄出了单子,静心准备了一下午,于老板朋友到齐之后,三下五除二就把菜炒了上去。
于老板把老胡请上桌一起品尝。朋友们对老胡的菜还算认可,偶尔有人想提出不足,于老板都主动解释:“到新地方都有个磨合期,熟悉环境之后一定会做得更好。”这么好说话的老板上哪找去?老胡非常感动,当场拍胸脯,明天就来上班!
第二天,于老板和老胡商量,说昨天试的菜问题都不大,其中那道红烧肉比较好吃,能不能再加强下,作为饭店的招牌菜。老胡皱着眉头说道:“我出来试菜肯定是把最好的效果拿出来了,还要怎么加强?”
于老板也没勉强,直接定做了饭店招牌,店名叫“老于红烧肉”。饭店大厅里安了几口小铁锅,老胡做好的红烧肉和其他炖菜都在这热乎着,顾客一进门,就能闻到香喷喷的肉味,大多数客人都会点上一盘。一来二去,老于家的红烧肉还真干出了名堂,许多人大老远跑过来尝,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生意越来越红火,小小店面,一天居然能卖四五千。
老胡也挺纳闷的,这道菜做了十几年,没听谁夸成这样呀!不管怎么说,红烧肉打响了,他心里还是很得意。
老胡本来就倔,现在更是脾气见长,服务员有时到后面传达顾客的意见——哪道菜咸了、哪道菜淡了,他总是火冒三丈,嫌人家事儿多。
有次一个顾客交代不吃葱姜蒜,老胡一忙起来给忘了,结果被人退了菜,老胡照例骂骂咧咧:“惯得臭毛病,这不吃那不吃,把他们送监狱去试试,刷锅水都喝得喷儿香!”
不料于老板站在后面听得真切,头一次冷了脸:“胡师傅,咱们这不是监狱,顾客花钱消费,我们满足人家合理要求天经地义,你说这些有意思吗?”
被于老板打了脸,老胡很不习惯,但还真不好反驳。他憋着气,把锅碗瓢盆摔得叮当响,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如果不是我做的红烧肉,你的店里怎么能这么火呢?过了饭口,他立马找到于老板辞职,想将上一军,让于老板说点好听的找回面子。
不料,于老板听完之后立马答应了,只要求老胡给匀一两天空,好物色个新厨师。
老胡这个气呀:全市人民都认可我的红烧肉了,换一个厨师能行?呵呵,到时候别来求我就好!
于老板面试了几个厨师,最后选了一个满脸笑模样的小伙子,跟着老胡熟悉了一天厨房,到晚上于老板让小伙子炒了一桌菜,给老胡饯行。
老胡吃着小伙子的菜,挑三拣四,说了一大堆缺点,小伙子不住点头,虚心接受。于老板笑眯眯地说道:“新来的,总要有个磨合期不是,不能太挑剔了……”
老胡心里一堵——当时有人挑自己毛病时于老板也是这么说的。
于老板接着说道:“这菜再怎么也比监狱的伙食强吧?”
老胡一听,知道于老板这是反唇相讥,于是涨红着脸二话没说干了杯里的酒。于老板早就准备好了工资,满脸带笑,客气礼貌地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没事儿常来玩。”
老胡在家闷了几天,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像憋了一肚子气的蛤蟆,呼哧呼哧穿着粗气,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老婆见状劝他说:这家不行,咱们再换一家,犯不上这么生气。大不了再去找一家适合自己的,干着也舒心。你看看你前面那几家干的,不是因为和老板吵架,就是和伙计们不合,你这个脾气也是真大,就不知道压压火气吗?饭店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因为你这臭脾气不容忍,也不知道你身为厨师,和吃饭的客人叫什么劲。人家说吃啥你就做啥,不应该存在争议呀!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搞的。你这臭脾气啊,和谁也合不来,我看只有你自己干,或许可以。
老婆的一席话,点醒了梦中人。老胡立即来了精神头儿:既然自己有这手绝活,何必给人家卖腕子呢,自己弄个店干着得了!他和老婆商量了下,争得了同意,说干就干,老胡在老于对门盘了个门面,自己炒菜,老婆当服务员。挑了个日子,放一挂鞭饭店就开业了,店名叫“正宗老胡红烧肉”!摆明了和老于打擂的意思。
开门就有客,一来人,老胡就指着对门做比较:“看到没?他家的红烧肉就是我干出名的,现在我自己开店了,全市最好吃的红烧肉只能是我家了。”
奇怪的是,大多数客人尝过他的红烧肉之后不置可否,转天就不来了。老胡急了,一天,他看到有位顾客从老于家吃完饭出来,偷摸跟过去拉住他说道:“伙计,我都不在那干了,你咋还上他家吃红烧肉呢?”
客人看看老胡,摇摇头说道:“人家红烧肉还是以前的味道,说实话,你做的就是不如人家好吃!”
老胡一听,鼻子差点气歪了,怎么可能呢!眼看着生意不温不火,他着急了,找朋友到老于家打包一盘红烧肉回来,尝过之后,老胡真傻眼了,的确比自己做的好吃!
真是活见鬼了,老胡越想越奇怪,到了晚上,厚着脸皮打电话请于老板过来喝一杯,看看能不能套出话来。
于老板没推辞,关门后就过来了。老胡刚提了个头,于老板就大大方方地把谜底露出来了:“大众菜做法大同小异,你比别人做的精一点就是特色。红烧肉谁不会呀?当时问你能不能加强一下,你一口回绝了,我只好自己琢磨。现在厨师做这个都是用高压锅,快是快,但却缺少了文火慢炖的过程,口感差很多。于是我在前厅设了小铁锅,文火继续加热,我反复试验,在你出锅后,再用小火焖二十分钟,那口感绝对是天上地下!”
“就这么简单?”老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这么简单!”于老板微笑而自信地说。
老胡服气了,端起杯恭恭敬敬地敬了于老板一杯。
第二天,老胡用于老板教的方法一试,效果果然强多了。这下心里有底了,老胡又使出浑身解数开始拉客,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几乎气得吐血——人家还说老于家红烧肉好吃!
这天,老于家饭店满员,一波客人只好进了老胡的饭店。老胡这次多了个心眼,等他们点完菜之后,打发人直接去老于家买了一盘红烧肉,干脆我不挣这盘菜钱了,也免得你们挑毛病。
红烧肉上桌之后,老胡笑眯眯地来到桌前问道:“红烧肉味道不错吧?”
客人们吧嗒吧嗒嘴儿说道:“还可以吧,但赶不上老于红烧肉做得地道。”
“姥姥!我就是在他家买的!”老胡彻底怒了,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客人哪吃这套呀,撸胳膊挽袖子就和他干起来了。
媳妇左右拉不开,只好跑对面求于老板去了。于老板来了,好说歹说,给人家赔礼道歉,这才劝走了客人。
老胡都气哭了:“关门不干了!这也太挤兑人了,明明一样的菜,凭啥还说不如你家好吃?”
于老板笑着问道:“老胡,你说一个饭店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胡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厨师了!厨师炒菜好吃客人就多。”
于老板摇摇头:“你错了,最主要的是老板,厨师不合适可以换,老板要是做不好只能关门了。”
老胡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
见老胡有点开窍,于老板接着说道:“百年老店咋开的?就靠一个厨师?告诉你吧,谁走了都一样,只要老板的经营理念和风格不变,客人照样买单。你最大的毛病就是还停留在厨师的思维上,不能用老板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管炒菜,要用心炒菜,你看你,就算炒菜都不愿往精了琢磨,这哪行?客人稍微提点意见,马上火冒三丈,一点不从自身找原因。开饭店就像一场演出一样,舞台、灯光、音响全都弄到位了才能出效果,你服务环境和经营理念啥都跟不上,再好的菜在你这也白搭。你信不信,我再弄一道菜照样火!这背后都是营销和运作的结果,你看到的太浅了。”
老胡这次冷静多了,他起身给于老板鞠了一躬:“大哥,你收徒弟不?我出学费,白帮你干活,我先和你学学怎么做人,顺便再学学怎么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