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曹操(读后感)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着十三亿中华儿女。“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说的是燕国荆轲;“五月五,汩罗江上,龙舟竞渡”讲的是楚国屈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五十三岁曹操的豪情壮志,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脚步,穿越时间的长河,一起感受魏、蜀、吴分割时代的英雄豪杰吧!
东汉是当年刘秀所建立的,到汉献帝时由于黄巾战乱,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纷纷挺身而出,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曹操。
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阿满。当年因平定黄巾军有功,继承了他父亲曹嵩的爵位,随之南征北战,终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想到这,我不禁低下了头。
初次翻开《三国演义》,就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产生敬佩之情,对曹操这个“卖国贼”(当时以为)的行为真是怒火中烧。他得了七星宝剑而不杀董卓就不说了,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是绝对忍不了的。当时,我对“天子”的认识是崇高的,觉得他安抚百姓,普恩众生,拥有着“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与担当。曹操作为臣子,却强行将汉献帝迁到许昌,这是有违臣道,可耻的,不可饶恕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我对曹操的认知即将完全黑化时,一缕阳光冲破黑暗,为我阐明一切,它便是上天派给我的光明使者《资治通鉴》。
这是北宋司马光写的一部通史资料,记录了自三家分晋的战国时期一直到高平之战后汉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价值绝不亚于被鲁迅题词的“史家之绝唱,天韵之离骚”的《史记》。在那里,我找到曹操,找到了为曹操申冤的话语;在那里,我知道了曹操夺得七星剑没杀董卓的原因,知道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原因……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曹操,喜欢他的不信天命,喜欢他的重贤爱才,喜欢他的气魄雄伟……
曹操是乱世中的英雄,这得益于他在硝烟四起的时代丝毫没有退却,反而勇往直前,写下了诵扬千古的《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写出了关东之师的正义,勾画了一幅关东义士勇往直前,永不停歇的画面。由此可见,他可真是乱世中的英雄啊,壮哉!
曹操是魏国的“开国元勋”,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曹操先是北伐袁绍,打了一场闻名天下的“官渡之战”,接着他又讨伐袁术,攻破寿春,将袁氏的人统统驱出中原,成了北方的实际统治者。赤壁之战后,他又利用反间计,不仅将西凉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将韩遂这名大将收入囊中,一箭双雕,真是妙哉!
曹操的后代都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曹丕,曹操的儿子,他可是著名的“魏文帝”,在220年废除汉献帝,自立为王,构成了三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他在文学上面也很有建树,写下了“慢慢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的千古名句。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植,在文学史上更是榜上有名,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赞其拥有天下八斗之才,他的作品不计其数,有的连他的父亲都不相信出自他之手。由此可见,曹操的子孙可都是文武全才啊,奇哉!
曹操自己还是个大文豪。他在世的时间,除了带兵打仗,便是创作诗篇,他写出的《步出夏门行》,其一、二章便诵扬天下,更别说后两章了。它的存世价值绝不亚于蜀相诸葛亮的《出师表》,他还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就连唐宋八大家里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都抵不过他,真是神哉!
曹操,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有关他的事,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曹操的才干和贡献,更是三十天都无法讲完。
蒲城县尧山小学四年级华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