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事非经过不知人(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事非经过不知人(随笔)


作者:刘怀权 童生,8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7发表时间:2018-12-22 08:32:07
摘要:事非经过不知人。做事是我们生存之本,知人是我们免上小人当的保证。“做事”和“知人”与我们每个善良的人密切相关的。

有句俗话,“事非经过不知难。”说的是,只有做过一些事情的人才知道做事的艰难。这短短七个字,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古代,既是对无数代人生存状况的经典概括,也是对无数艰辛生活的提炼,让我们不得不对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充满敬意。这七个字,赛过多少万言书,虽然没有谁把它推作经典,但它却代代相传。
   我说“事非经过不知人”,似乎有点离间叛道,但这句话也来源于生活,也是对无数生活事实的概括提炼,非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想留得身前身后名。
   古往今来,人们做事,要么是与自然打交道,要么是与人打交道。随着人类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做事也越来越多的是与人打交道,特别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做任何事都要与人打交道。
   说到识人,我不得不对母亲心生敬意。尽管母亲扁担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还先天弱视,但在识人上,母亲比同样不识字但比视力良好的父亲要强得多。
   父亲是个为他人可以掏心掏肺的人,尽管父亲吃亏不少,但他本性不改。别的不说,就说他与表哥的事吧。
   表哥是父亲同母异父的姐姐的长子,我们两家同住一个村,虽非左邻右舍,但直线距离不到五百米,即使后来表哥搬到村外,也只是十把分钟的路程。虽是外侄,但父亲对表哥比对亲儿子还亲。母亲言语上不说,面色上不表露,但内心对表哥并不看好。
   一次,母亲对我说:“儿啊!你大老表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人,只想吃人家,这种人不能跟他走得太近,但你爸把心肝都掏给他,妈淡咸打个防疫针看着,他吃亏的日子在后头啊!”
   母亲的话,让我不由地想起表哥与我家交往的点点滴滴。在我记忆中,我表哥从没送过什么东西给我家,倒是我家有什么新鲜东西,父亲或多或少都要送点给他。父亲甚至还送过一只小羊给他家,这只羊后来卖了一千多块。
   送羊两年后,表哥与父亲就闹翻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一天中午舅舅来我家,在我家吃完早饭,正与父亲说钱的事,表哥恰好就进我家了。当时父亲手中的钱不够,他本想请舅舅缓两天。哪想表哥突然问:“还差多少?”“两百。”父亲说。“我帮你垫上还了,免得再让老人家跑来跑去的,麻烦!”表哥笑着说。就这样,表哥为父亲垫付了两百块钱,父亲就这样还清了舅舅家的债。
   现在,我会这样想,要是那天表哥不来我家,或者舅舅早一天迟一天来,那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就算表哥到我家,若是他身上没揣够两百块钱,他也不会为父亲垫钱还债的。父亲与表哥后来也就不会出现一系列事情,但生活中许多事都不是与人的善良愿望相统一的。
   表哥与父亲的矛盾公开化,是从一包尿素开始的。
   那天下午父亲在供销社买了一包尿素,那时化肥特别是尿素供应紧张,不像现在随便买卖,要按土地承包人口供应。父亲事先并不知道供销社那天供应化肥,是临时遇到买的尿素,也就没有赶马去驮。其他人都是村长通知去的,所以不是赶了骡就是吆了马。分了化肥后,众人便开始捆马驮子,父亲正考虑该如何把这包尿素弄回家,去买化肥的表哥见别人的尿素都捆上马驮子了,父亲拖一包尿素站着,他上前亲热地说:“二舅,我把你的尿素驮到我家,到我家拿就方便多了。”父亲当然高兴了。
   然而几天后父亲让三弟去表哥家背尿素,表哥却不让背,说是扣了抵债。
   父亲听了三弟的话没有当回事,他认为欠债早晚反正要还的,扣下一包六十三块钱的尿素,再补一百三十七块,两百块钱的债就还清了。
   过了十把天,父亲叫三弟把一百三十七块钱送到表哥家。父亲以为这样,表哥借给他的两百块钱就还清了。母亲也以为没事了,我们全家都以为没事了,父亲向表哥借的债还清了。
   可是三年后表哥突然上门说,父亲还欠他两百块钱,背走了我家两棵大杉树。这两棵杉树如果卖的话不下两千块,但表哥仍未满足,背走树后他又叫了一群人去我家树林里准备砍树。母亲赶到树林里据理力争拼命阻挡,这才让一林树免遭表哥一干人的毒手。
   父亲满以为他欠表哥的两百块钱,还了一百三十七块加一包六十三块钱的尿素,已经两清了。现在背去两三千块钱的树,已是无理敲榨,表哥所获之利比任何高利贷都高。有一有二,不再有三,表哥今后也不会上门生事了。可是,父亲这次又想错了。
   两家井水不犯河水过了四年,父亲生日那天晚上,准确说是农历七月初七晚上。表哥又到我家,在场的亲友以为他想借给父亲祝寿的机会,改善与父亲的关系,毕竟他这一世三个舅舅,大舅早已不在,现在只有二舅和小舅,亲戚有些磕碰也正常,舌头和牙齿亲,但牙齿有时候还会咬着舌头,虽说别扭,但心里的疙瘩解开,亲戚还是亲戚,毕竟血浓于水。大家热情招呼他喝酒,谁知表哥进门落座后,并没有接众人递来的酒碗,而是嚷叫说,父亲欠他钱几年不还。父亲与他理论,他也不听,只一个劲地说父亲没有还他钱。众人劝说都没有效果,他一个劲地双手拍着我家大门槛叫父亲还他钱。表哥一整夜吼闹,赖着不走。
   第二天,在邻居们一再劝说下,父亲请了村民小组长和几位证人按一百块两块并利滚利的方式算,那两棵价值两三千块的大树按四十块算,再除去六十三块一包的化肥,父亲又给了表哥五百八十块钱,并立下字据,才把这事彻底了结。表弟参与处理此事,他见表哥心安理得地接过村民小组长递过去的钱,说:“哥哥,这五百八十块钱,你从此也就买断二舅家这条路了!”
   事后我们才知道,表哥那晚上不仅自己上我家闹,还从二十里外请了一群人来准备去我家树林里把我家一林两百多棵树砍了抵债。那群人中领头的恰好认识我,他们在表哥家吃完晚饭,听说是去砍我家的树,他说,我不能那么干,要是砍了树,我以后怎么好意思跟你见面,随后他便带人回去了。
   父亲得知表哥又是从外地请人,又是上门闹,把几次事情经过联系起来一想,这才明白过来。表哥那次主动垫钱给他还债,并不是真想帮他,而是奔着他的树来的。他那时正筹划在村外盖房子,我家有一林的杉树,而表哥缺的正是适合盖房子的杉树。
   平时村里寨邻,谁家不方便,相互借个百八十块,用一年也好,半年也罢,谁也没要过利息。挨邻隔舍的,早不见晚见,谁家没个求人的时候?父亲也向寨邻借过钱,还不是一次两次,但也都没付过利息。因此,在父亲头脑中,也就没有寨邻亲友借钱付利息这个观念,更没有向自己亲外侄借钱付利息的观念。在父亲的头脑中,只有信用社贷款要利息,亲朋好友帮个忙救个急,谁好意思要利息?父亲这样想时,村里人相互借点钱,是没人要过利息。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现在村里人借钱也要付利息了。据说,还有几家专门搞借贷生意的,其中一家还被评为建档立卡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家乡终于与相邻的贵州省响水镇接轨了。
   有了父亲两百块钱的教训,我在钱物方面比过去小心多了。每次向谁借钱或还钱,我都会当着几个人的面。若是借钱给谁的话,我会将借出钱数,有谁在场,谁坐在什么位置等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做虽然麻烦,但多年来使我避免了因钱让亲友变仇敌,这也就是老话说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能做事固然是一大本领,但知人则是一种更大的本领。
   妻子没有工作,找了个送矿泉水的差事,厂里支持先免费送些矿泉水给消费者。黄泥河街上有几家没收钱时,每隔五六天便喊了送一桶,可等收钱时便不喝了。街上几个小市民贪便宜喝几桶水无所谓,而某中学一位姓李的班主任,叫妻子送了二十桶水后,借口班上生病的学生多,也不喝了,叫他结帐,他竟然说是送人了,不结。后来我才得知,学生的水费是交给他的。
   妻子白给送人喝了二十桶水还受气,归根到底还是识人不够。
   在现代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一些人为了丁点利益,便放弃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不惜出卖亲友、人格、尊严。
   事非经过不知人。做事是我们生存之本,知人是我们免上小人当的保证。“做事”和“知人”与我们每个善良的人密切相关的。

共 31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事非经过不知人》这一篇随笔,作者以论文的形式叙述,文记条理清晰。开头从“事非经过不知难”引伸到“事非经过不知人”这一主题,再以案说理,全文用了三个翔实事例进行一一佐证。案例描述引人深思,具有故事的情节,文写叙议结合,融入自己的观点。结尾得出自己的观点。“事非经过不知人。做事是我们生存之本,知人是我们免上阴险小人当的保证。“做事”和“知人”与我们每个善良的人密切相关。”总之,文写言语流畅,主题明朗。以案说理,有条有据。教训深刻,人们铭记。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12-22 09:10:16
  理说依据,案例几起,引人深思...
回复1 楼        文友:刘怀权        2018-12-22 15:39:18
  感谢程南老师经典点评!
2 楼        文友:程南        2018-12-22 09:10:41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刘怀权        2018-12-22 15:40:02
  谢谢程南老师鼓励!
3 楼        文友:刘怀权        2018-12-23 07:42:58
  看来,我还要更加努力呀!这样写作,或者是这题材让人感到沉重,有些说教味道,大家不喜欢????
山青水自绿,山青水绿,月醉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