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青青草原奶茶香(散文)

精品 【菊韵】青青草原奶茶香(散文)


作者:鹏鸣 举人,40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88发表时间:2018-12-22 15:20:19


   我喜欢喝茶,却不懂得品茶,家里有什么茶就泡什么茶,茶具更不讲究,瓷杯也可,玻璃杯也成。对于南方的功夫茶,附庸风雅的茶道,只是欣赏,不愿尝试,嫌麻烦。
   幼时读《红楼梦》,看到妙玉饮水品茶那段,颇不耐烦。妙玉说,好茶冲饮,一杯为品,二杯为喝,三杯便为牛饮了。妙玉的高论听着很风雅,很高妙,或者说超凡脱俗,通俗点儿说就是“太装”。依着她的论调,大众喝茶都是牛饮。
   中华民族的茶饮文化博大精深。及至到了草原上蒙古包里喝奶茶,惊叹原来茶还能这样喝。第一次喝奶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巴里坤,那时喝奶茶完全是出于礼貌和好奇。
   时隔20多年,来到新疆尼勒克县采风,无论走到哪里,不管到谁家做客,只要坐下,香喷喷的奶茶就端了上来。原以为只有蒙古族人爱喝奶茶,到了尼勒克才知道,草原奶茶是新疆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哈萨克、蒙古、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欢喝奶茶。
   他们常说:“无茶则病。”又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蒙古族人喝茶历史可谓悠久,据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在一些民间开展的互市中,茶叶便由中原地区的人从内地传了过去。蒙古族人在熬制清茶(蒙古语“哈日切”,不掺奶子)的过程中,偶尔加入煮熟的牛奶,发觉茶的苦涩感消失了,牛奶的腥味也淡了,喝起来十分绵柔,茶香奶香浓郁,回味悠长,便喜欢上这种饮品。
   茶叶较大规模地引进蒙古草原,最迟也当在13世纪成吉思汗时代。南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曾提及此事,说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需要茶叶,而汉人和回回人将茶叶“贩入草地”;而蒙古人呢,则“以羊马易之”。在蒙古族民间流传甚广的《神茶缺缺罐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新疆各少数民族酷爱喝奶茶是有原因的,牧区和高寒地区肉食多,蔬菜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冬季寒冷,夏季干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
   另外,牧区人口稀少,各个居民点之间距离较远,从事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早出晚归,往往一天中只在家里做一顿晚饭。白天在外,只随身带简便饮具,烧上奶茶代饭,一天要喝好几次奶茶。
   他们每喝一次奶茶,都讲究喝足、喝透,喝到出汗为止。在喝奶茶时,附带吃一些炒米、奶油、奶皮子、奶疙瘩、馕和肉等食品。奶茶里既有茶又有奶,有时还放一些酥油、羊油、马油,这种奶茶更是一种十分可口而富有营养的饮料。
   蒙古人熬制的奶茶,没有膻味儿,味道极好。最关键的一点,必须掌握好火候,使奶茶熬成浅咖啡色。煮奶茶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滋味的好坏,营养成分的多少,与煮茶时用的锅、放的茶、加的水、掺的奶、烧的时间,以及先后次序都有关系。如茶叶放迟了,或者将加入茶与奶的次序颠倒了,茶味就会出不来。
   烧煮时间过长,又会使奶茶的香味逸尽,破坏了茶中所含的维生素,影响奶茶的味道。
   蒙古族人认为,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相互协调,才能煮出咸甜相宜、美味可口的咸奶茶。
   怎样熬奶茶呢?先把砖茶掰碎,把它放到铁锅或铜壶、铝壶中煮上一段时间,滤出茶叶梗,兑入牛奶或羊奶,放入适量食盐,再煮沸一会儿,便制成了喷香可口的奶茶。喝奶茶可解除疲劳,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哈萨克、塔塔尔等民族烧制奶茶更有讲究,他们将茶水和开水分别烧好,各放在茶壶里。喝奶茶时,先将鲜奶和奶皮子放在碗里,再倒上浓茶,最后用开水冲淡。每碗奶茶都要经过这3个步骤,而每次都不把奶茶盛满,只盛多半碗,这样喝起来味浓香而又凉得快。到了冬季,有的哈萨克族牧民在奶茶里还放一些白胡椒面。这种奶茶略带一些辣味,多喝可以增加体内的热量,提高抗寒力。
   少数民族牧民在待客时从来不用剩奶茶或凉奶茶,而是现烧现用。喝奶茶时,哈萨克、蒙古族人人都用小瓷碗,而维吾尔、锡伯等民族则喜欢用较大的瓷碗,不仅盛得多,而且奶皮子和鲜奶也放得多。
   维吾尔族人的饮茶习惯也因居住地域不同而稍有差异。天山以北的维吾尔族多饮奶茶,用铝锅烹煮,大碗畅饮,并以馕佐食,只有在吃肉或油炸食品后才喝清茶以助消化;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则喜饮清茶或香茶,用铜制或陶瓷、搪瓷、铝制的长颈茶壶烹煮,小碗细品。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酥油花的茶底。
   关于喝奶茶后的感觉,一位曾经在蒙古高原上山下乡的老知青是这样描述的:“轻轻地呷了一口茶,香味淡淡的,再喝一口,味道就浓起来,肚里就热乎乎的,且一直往外热,热了周身,似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热呢。一碗一碗喝下去,直到全身都舒舒坦坦懒懒洋洋,舒服极了。”
   在草原上吃上一顿手把肉,再美美喝一碗茶,不仅荤素搭配,稠稀结合,口中不腻,胃里舒服,而且很容易消化,做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牧民将煮好的奶茶敬献给客人时,要双手托举茶碗举过头顶,以示恭敬。把第一碗奶茶先奉献给在场年纪最大的人,然后再依次敬茶。敬茶时每碗茶都不可以倒得太满,以八分为宜。客人双手接碗,接过之后即在碗边轻啜一口,以示回敬。头一碗的敬茶最为重要,礼过,客人即可自由喝茶。
   在大草原上,喝奶茶是一日生活不可缺少的小事,也是体现民族礼节的庄重大事。

共 22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茶”铺开,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叙述了少数民族喝茶的习惯以及感受,维吾尔族以铝锅烹煮,藏民的礼俗有敬酥油茶为主,喝完浑身舒坦。结尾总结全文,提升主题。感谢投稿菊韵,期待新的精彩!【编辑:烟花那么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223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花那么凉        2018-12-22 15:21:22
  好想去草原,期待新的精彩!
烟花那么凉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8-12-22 17:20:31
  这篇叙事的文章井然有序。结构严谨,叙事锦然有神。文辞朴实。文章所描事物,尤其是奶茶。浸透人心。身临其境,读来使人如甘霖之滋养心脾,回味无穷。非常喜欢鹏鸣先生的开篇引题!他总是从最接地气,最贴人心的角度落笔入题,看似平淡,实则是炉火纯青之表现。又能从名人名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中,信手拈来彰显自己文章意旨的趣事名言,再揉入俚俗生活的经典之词,令人心领神会,耳目一新,又情趣盎然,甚至哑然失笑,妙味横生……散文写的是青青草原各民族的品茶文化,虽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品奶茶的风俗文化,但是,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看似日常的品茶小事,却是民族礼节的庄重大事。懂得这些少数民族礼节知识,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鹏鸣老师接地气的深度好文?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02-01 13:15:41
  首先从文章的插图中我们会看到少数民族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和善良。同时我们会看到鹏鸣老师所到之处都好像明星一样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和盛情款待。这丰盛的美食,这浓浓的奶茶之香让人急不可待地去美文里细细去品......青青草原奶茶香,老师给我们讲了草原的茶文化,蒙古族人喝茶的历史,特别对奶茶的制作方法以及各民族喝奶茶的礼节讲的非常详细。可见老师真的是用心在拜访,在观察,在研究,所以才写的如此真实而有感觉。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