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回忆那次西北行(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回忆那次西北行(散文)


作者:秋千 白丁,5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70发表时间:2018-12-22 16:29:31

2016年初夏,我再次踏上西行的列车。不知道为什么,竟一路思绪翻涌,久久难以平静。
   高铁在汉中平原上疾驰,窗外的风景转瞬即逝。寂静的车厢里,偶尔会听到的几声浓重的陕西方言,大多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寒喧。但在我这个外乡人听来竟也那么亲切。
   车到大荔已是陕西地界,过了渭南就是西安北。孩子们玩累了躺在怀里睡的正香,还不时咋把着小嘴,像在吃什么东西。大人则各自把玩着手里的游戏,要么若有所思的望向窗外,生怕错过什么美丽的景致,可能也有和我一样的,在城市打拼累了,便急切的渴望有个归宿。
   想起二十年前的那次远行,那时候没有高铁,父亲托人帮忙才买到一张太原到西安的车票。时值春运,非得使尽浑身招数方才上车,然后就是人挤人,行李挨行李,即便看到自己座位都挤不进去,狭窄的过道里硬是个个憋成大红脸。再瞧现在的高铁,即便买到一张站票,是不是也站的优雅从容?
   记得初到西安的时候,对一切的事物是充满好奇的,从心里对这座城市也是畏惧的。在农村老家一年都看不到几辆小轿车、见不了几个人,怎么一觉醒来就平白冒出来那么多,还有那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和一栋栋的高楼……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至极。
   西安,一个十三朝古都,是人人都向往的去处。在当时看来,能到西安做活,苦和累先搁置一边,单听到这个名字就足能叫人羡慕好一阵子。
   宽敞明亮的车间整洁有序,几个和我一般大的小伙子进进出出,各自打理着自己的活计,工作台上的女子则是一边干活,一边抬眼打量我这个外来的。都是满脸稚气。然后抿嘴一笑就算打过了招呼。
   他们的方言似懂非懂,和唱歌一样,一连串词儿说在一起,飞快的还带有旋律,好多次愣是让我憋着想笑却不敢笑出声来。(是我失态,没听懂人家的方言)。
   再后来的时间,虽说还是常为彼此的方言闹的笑话连连,但也不至于再犯刚到时分不清孩子(鞋子)、福儿(裤子)、撒(脑袋)那样的低级错误。大家在一起说笑玩乐,相处的都很融洽。几个月后,我从流水线调进配料间,王主任便成了我的第一任领导。
   王主任是长安人,四十来岁,中等身材,是个典型的秦腔戏迷,即便上班都能听到他嘴里哼哼着《下河东》里的唱词。都知道他有一个在秦腔实验剧团工作的儿子,板胡拉的很棒。于是每每提及,主任脸上都会洋溢出骄傲的神色。有时间在休息的间隙他也会扮一个孙存碟(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名丑)的鬼脸,给我们这些半大孩子舒缓一下上班的紧张和枯燥乏味。
   王主任戏唱的好,书法也不孬。因为在同一间宿舍住着,下班第一件事肯定是我读我的书,他在一旁拨弄他的几支旧毛笔,已经掉毛掉的很利害也没舍得换一支。然后铺几张纸即兴书写,古风唐韵好像全刻在他的脑子里,个个信手捏来,不得不佩服他的记忆力。受他的熏陶我也偶尔会写,但始终只是写,却对真正的书法精髓没有太深理解。
   印象最深的是他写的那首《宝石花》:“海城天涯度春时,自生自长有谁知。借的东君三分暖,玉雕莲花缀琼枝”。静静的挂在床头,偶尔端详一阵子,每每读起,似乎总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可转念一想,我们身在异乡,哪一个不是这样?若不自食其力,难道还能找个依靠或找寻点施舍吗!这么多年,每每想起这四句诗便独自儿大笔一挥,真的耐人寻味。
   有时候就喜欢那样安静的坐着,泡一杯茶,读一本书,便觉得是一种享受。
   在西安的三年里,爱上了秦腔,也喜欢上钟鼓楼和老城墙。每每闲暇,书院门便成了必去的地方,那种古香古色和凝重的氛围,似乎总给人以错觉,我是不是穿越了?是不是已回到大唐或更远的秦朝?待缓过神来,要么手里握着一张唐女图的字画,要么在站立的地方正有几尊秦俑披挂铠甲,好像刚刚凯旋还未来及脱下。那橱窗里的古董玉器,笔墨纸砚,还有那些老艺人在临街的店面前欢畅流利的发挥、书写,现场留下不少珍品墨迹,光是看着就已热血沸腾,不论哪一样都看着叫人流连。
   西安的小吃也是出了名的。走进任意一家餐馆都是挤满爆满,想吃什么?只要听掌柜往厨房里一吆喝,不出多时你再瞧,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应有尽有。什么油泼面、拉面、扯面、哨子面,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只要你肯开口,就没有师傅做不了的。如果觉着不过瘾,还有乾县锅盔、秦镇面皮,腊汁肉夹馍、羊肉泡馍、三鲜米线可以打包拎着走。这些独特的地方风味,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生意做的好,除了脑瓜机灵,善于经营外,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持心正,人品好、得厚道。这也正应了他们那边的一句话“做事啪啪啪,做人么麻达”。
   时光流逝,那些过往终究会变成云烟。只是心中那一缕执念,跟随记忆再次远行,当年的小伙儿都已家有妻室儿女双全,当年的老人们如今何在?寻访多年至今仍是谜。如有缘,他日重聚再叙往日情谊,愿各自相安,长寿安康永相随。

共 19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一次踏上西行的列车,望着窗外似曾相识的景致,把作者的思绪牵引到30年前第一次来西安,并在这里工作3年间的点点滴滴,不懂方言闹的笑话,王主任的唱功和书法,以及和秦腔结缘、西安的小吃等逐一呈现出来,把对那段经历的刻骨铭心充满感情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当年老人的挂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都化作一句祝愿——愿各自相安,长寿安康永相随,充满情感。感谢赐稿,推荐欣赏。【编辑:看海听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看海听涛        2018-12-22 17:16:07
  真情实感,如在眼前。曾经的经历难忘,彼时的情景以如过眼云烟。多些回忆和祝愿,愿世界安好,愿天随人愿。欣赏,期待更多精彩。
看海听涛
回复1 楼        文友:秋千        2018-12-22 19:25:18
  那些人、那些事也许此生都会留在记忆里。谢谢老师鼓励。问候周末,祝好!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12-22 20:29:27
  西安,六朝古都,大秦之腔、地方小吃。令人神往令人难忘。品读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秋千        2018-12-22 22:33:33
  谢谢老师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