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玉皇殿(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玉皇殿(散文)


作者:任风君 布衣,1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3发表时间:2018-12-23 19:36:54
摘要:玉皇殿的生源及村民的信仰和时代变更的面貌

玉皇殿,陌生人第一次听见这神秘的名子,就好生奇怪。玉皇殿,究竟是个什么殿?
   其实玉皇殿是个村名,它是我的故乡,它是尹家洼大队其中的一个小组。七十年代,我生在那,长在那,目睹了父老乡亲的善良、朴素、热情、大方。村子平平坦坦,顺玉都街道由西北方向不过二里路就可以看到,现在美得像一幅画,令人陶醉,宽阔的柏油路两旁驻有太阳能灯,沿路一排排楼房和砖块房屋那么显眼,还有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田野,给人有一种音韵的感觉,那里记载了长辈的故事,也留下了我童年和成长的记忆,对它我思中有情,情中有思。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给我讲玉皇殿的来源。那传奇色彩的故事,想来并不是空穴来风。几千年前,我们村子从人类的出现,就都是些平庸者,没有理想,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小孩都不读书。后来一家姓张的人家正月初九生了个男孩,生得十分可爱,很惹人喜欢,他自幼善于读书,尊老爱幼,村子的人们都叫他友仁。张友仁成年之后,万事善于忍耐,行善积德,他九世同堂,子子孙孙,没分过家。有一天,晴朗的天气,突然天昏地暗、风起尘飞,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呼啸着、怒吼着把正在读书的张友仁卷起,忽上忽下,不一会儿就不见了,家人们顿足捶胸,哭天喊地,村子的人们仰视天空也目瞪口呆。风突然就停了,天空广袤的宇宙出现了洪厚的声音:“我乃风王爷,邀请张友仁到天庭做客,你们不必惊慌。”说完不见了动静,只有云片。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之后张友仁便做了玉帝。
   张友仁做了玉帝之后,他的子孙一家自然也上了天庭,留下空空的茅屋。人们面对蓝天,面对茅屋,以前不曾懂得追求,现在却闭着眼睛,憧憬着自己的明天,心里开始多了想象,想法,希望。于是灵感联结,有人大声说:“这是神仙住过的地方,以后自己发达就靠它的灵气、造化,把它保护下来。”瞬间,村子的人们便有了理想,于是全村出动,把茅屋打扫干净,保护下来,从此命名玉皇殿。
   之后,村子的人们就以张友仁为榜样,家家和和睦睦,没有争吵,也教育孩子多读书,要有出息。几年之后村子便出了中专,大专生,这样的奇迹不知是张友仁玉帝的赋予或天赐,还是本人的聪明才智,总之父老乡亲把它归功玉帝与老天,说是上帝神灵保佑,人们的信仰形成后,对张友仁更加敬仰,彻底认为敬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就把张友仁的茅屋拆了,集体出力挖建成窑洞,并请了画家造画了他的相身,把他当成玉皇殿的一位尊神和天神,前方设有香炉,定为每月初一、十五人们可以进香供神,也根据张友仁的生辰日月,请了皮影戏,过了两年又改成两场电影,当时土地刚承包,对于演皮影戏和电影来说是极为稀罕的事件,四面八方的人们都皆大欢喜、笑逐颜开,三五成群带着小孩赶来观看,即使天气十分寒冷,我们村子的小孩也依旧不愿呆在热乎乎的炕上,男孩不戴帽子女孩不围围巾,下午吃过饭一溜眼跑出家门,跑到玉皇庙前探望动静,若是挂荧幕,便又欢天喜地跑回家急切告诉家人:“演电影了。”父母一听,说:“戴上帽子,别冻着,或者围上围巾。”可是,等她(他)找到,早不见了孩子,孩子出门,然后乘风高呼:“演电影了。”声音荡在村里,一会儿,小孩都出来了,多数是光着头,傻乎乎聚在一起,眼睛死死盯着大屏幕。大人可不比小孩,沉得住气。等电影开演了,喇叭里传出说话声才穿暖和了出来,男的戴着解放帽,女的围上围巾。生怕自己受寒,见了面就老远搭声:“他五大,你也来看喽。”随即掏出老旱烟,“来卷上一支。”又嘘寒问暖,“是什么电影,我也不知道,刚来。”有的妇女多数是妈妈(新妈,指的是父亲的弟媳)不死心,给孩子拿着帽子或围巾,在人群低腰弯背找见自家孩子给他围戴,小孩却扭扭捏捏,甩开不肯戴用,她们也怕影响别人的视线,就一声不吭躲在一边。
   有些曰子,我总觉得日复一日迎受着一种厚重感。记得我七岁那年,还处于农业社生活,玉皇殿来了一户姓远的叔叔携带家小落户,当时父母收拾腾空了我家的两只窑洞让他们居住,虽然那时吃的只有玉米面巴巴和金裹银(就是把白面擀薄上面摊上玉米面滚在一块蒸的馍),就这还要多劳多得,甚至有时还有吃不饱的时候,但母亲还是把几个裹在怀里送给了他们,我跟在她身后有些不舍,但看见母亲很高兴,所以我也笑了。
  
   玉皇殿的人们,随着岁月的流逝,远离了饥饿的年代,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认识了一些事物,开始有了掙钱的理念,但却不知从何入手,不知何处去寻。远叔叔有套手艺,就是会用竹子编筛子,可他不遮不藏,看到人们忙完了忙,就利用闲时把村子的人们喊到一块,男的,女的,老人都有,他找出备买的竹子,拿出一把刀片,刀片后方缠着布片扎了个结实,右手握在那,左手捡起一根两米多高的竹子,把刀片锋利的那头贴在竹子跟头中央,慢慢劈下去,刀子每进一步左手就退一步,最后终于成为均匀的两半,之后又把两半的竹子各劈成三等份,当人们看得入神而品味时,他又说:“注意看!”说着,很快就完工了,众人议论纷纷:“咋劈得那么好,咱们试试。”说着拿起竹子,用刀劈了下去。就这样人们熟练了劈竹子(也叫劈簚簚),之后又教揭簚簚(就是把劈好的竹子捆在一起,定了尺寸铡段,小筛子一尺五或大筛子二尺,也可以说细筛和粗筛把簚簚喷上水,濨润一小时后,把铡的那段折坏三四厘米,露出的皮子用牙齿咬住,搭配上刀子慢慢刨下去,皮子可用编筛底中间,瓤子做边)。人们掌握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家家关上窑门堵住天窗,晚上也点上微弱的煤油灯编筛子,女的编筛子底男的基本全包。于是玉皇殿天之涯,地之角,无处不见村民编筛子,我清楚记得八五年,筛子小的一个不过两元,大的两元五。玉都二、五、八为赶集曰,三天为一集,一集就可以编十二个筛子,拿到集市很好卖的,专门有收的,也有收客开车上门买的,来时拉着竹子,回时装着筛子,他们至少两人结伴而行,所以玉皇殿家家户户每集必有二十几元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玉皇殿的人们富裕了,穿的衣服颜色也鲜艳了,经过岁月的洗礼,许多的过往已化为乌有,唯独没有忘记玉皇庙、玉皇殿里的玉帝,村人就又在原地盖了一间砖块庙宇,初一、十五依旧炉烟袅袅。
   二十世纪,玉皇殿的人们固步自守着对生活的热爱,热情。没有考上学的青年看到了外面赚钱的方式就离家闯荡,有的叱咤风云录创下了不凡的业绩,便和父母协助盖起了楼房,买了车子,有的甚至在泾川买了房子。有人说“把庙重盖一下,盖大一点,各家出点钱就成了。”经过数月的时间,在队长的领导下玉皇庙(也是玉皇殿)落成,庙门朝西,约占面积三亩多地,盖了围墙,殿体五间房屋大,琉璃瓦覆顶,殿内玉皇大帝用铜塑造成金身端坐,头戴帝冠,身穿帝服,微合双目,似有所思。历史的灰烬,盛进古铜色的香炉,青烟依旧萦绕着苍老的记忆。人们为了庆祝,正月初七就开始敬神唱大戏,还有尹家洼的广场舞蹈跳在院内,响彻玉皇殿。
  
  
  
  

共 27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中国传统社会,各种神灵信仰构成了底层民众的基本精神世界,寄托了人们的种种美好愿望。作者详实地介绍了故乡玉皇殿的生源及村民的信仰和时代变更的面貌。村民通过不断翻修玉皇殿来延续其神灵信仰,希望藉此求得神灵的庇佑。这对于村社信仰共同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各种神灵信仰构成了底层百姓的基本精神世界,蕴藏着传统社会一个隐秘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一种带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化传承行为。 感谢老师赐稿,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陶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陶桃        2018-12-23 19:38:09
  谢谢老师赐稿,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致敬!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