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其人其事〔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其人其事〔散文〕 ———我所认识的二月河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75发表时间:2018-12-26 22:19:01

【天涯】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其人其事〔散文〕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我在沪上一处植物园采风时,有文友发来微信,说著名历史小说家二月河于凌晨突发心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抢救无效……现用救护车送回南阳……看到这条消息,我在为他祈祷的同时。关于和他曾经有过的一些短暂交往,就像电影般地在我的眼前滚动。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在我的印象中,他中等身材,人长得有点胖,说话带着浓厚的南阳方言,乡土气息浓厚,圆圆的脸盘上挂着丝丝笑容,不失有点幽默感。说到我是怎样和他认识的,说起来也是一次偶然。
  
   一、
  
   那是一九八二年十月下旬末的一天,上海桂林公园桂花盛开,花香鸟语,参观的人连络不绝。这天下午,我和文友在公园赏桂采风后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们走进公园旁的一家餐馆吃点便饭,我们坐在一张长方桌边,等待服务员买单。我们刚坐下,从门口走进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朝四周关顾了一下,就坐在了我们的对面。没一会,服务员来了,我和文友点了几个菜,买了二瓶啤酒。对面的年轻人也点了二个菜,买了一小瓶白洒,说着一口浓重的河南话。
   我和文友一边吃一边谈论公园里各种桂花的色泽和醉人的香味,还谈论各自品赏桂花的心得,文友还情有独钟地还谈到了《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写的桂花。大家又说又笑的很是快乐。
   忽然,坐在我们对面的年轻人停下了端起的小酒杯,朝我们笑笑接过了话头,他说:《红楼梦》中出现的许多花,作者的笔墨除了桃花和林黛玉有密切联系外,在《红楼梦》里,最先写桂花是在第五回,袭人的判词中有“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之句,香菱的判词配画则是“画着一株桂花”。之后在第九回、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七十五、第七十六回都写到桂花,包括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的夏金桂,就是因为她家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而取的名……他脱口而出。我们对这位年轻人如此熟悉红楼梦中的内容感到钦佩。紧接着,他又和我们打听桂林公园的历史,还和我们一起交流起桂花独特的悠郁浓香。在谈话中知道,他也是刚从公园里赏花出来,他来自河南南阳,白天在上海师范学院开会,休息间闻到清悠的桂花香味,所以在会议提前结束后就赶来赏花了,看到上海桂林公园有这么多的桂花很是喜欢。说话兴高采烈。
   就这样,我们互相攀谈和交流起来,很快陌生感全无。在聊谈中,当他知道我们是在文学采风时,他便起身作揖。在聊谈中我们知道,他姓凌,名解放,在上海师范学院参加中国第三届“红楼梦学术研究会”会议。也许有文学之缘,我们那天谈得很投机。
   他说话海阔天空,什么都爱说。在聊谈中,我了解了他参加本次会议的前后一些情况。他是河南南阳人,祖籍山西,高中毕业后没有上过大学,少时喜欢热闹调皮,经常到乡宅周边河沟里摸鱼、抓螃蟹,玩得兴高采烈,自得其乐。他说自己以前的读书成绩一般般,小学、初中、高中曾经各留过一级,但他对一些课外读物却十分痴迷。上初中时,他就很有兴趣地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还有不少外国文学名著,如《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直到二十一岁才高中毕业。
   一九六八年,二十二岁的他应征入伍,在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驻地就是祖籍老家山西。那时,他有自己的志向,他记着拿破仑曾经说过的名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在部队时他努力向上,先后参加打坑道、修公路、挖煤窑等活,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时时走在前头,他想用自己的实力改变自己。在当工程兵十年中,磨练了意志,他由战士升职至副指导员。
   说到他怎么会和红学研究在一起时,他爽朗地给我们讲了他的自学经过。那是一个偶然机会,他从初中开始触摸到《红楼梦》。他听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说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当时的老师告诉他,《红楼梦》排列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之前。在师说面前,他从初中时就开始如饥似渴地看《红楼梦》,开始只看故事情节,不求甚解。到了高中毕业后,他就反复进行熟读,并在读到精彩之处会自然放声背诵,还试着写评论。开始时是涂鸦式的点评,后来从部队回到南阳工作后,他下决心开始围绕历史对书中的一些人物进行了评价……
   他说,清代作家曹雪芹写作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描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凄美爱情与大观园中女子们的故事;通过描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凄美爱情与大观园女儿们的悲欢离合;通过对封建社会包括封建官场昏暗、家族腐朽、制度迂腐的多方面抨击,体现了深刻的文学真情和现实批判色彩,显示着人性的光辉,值得探求与思索。
   在部队,他不管工作干得多累,但部队图书馆从不放弃,里面的古今中外名著都被他翻了个遍。在部队休息的时间,他还和战友一起上街,看到一些旧书摊上的旧书,凡他所喜欢的都被他化小钱买下搬回他住的屋子,带回部队夜间躲在被窝里看。在大同煤矿挖煤时,一到休息时他就躺在煤堆上,津津有味地研读起来。读到后来,《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所涉的人物及其故事他都能背出来。
   在部队十年,他先后又阅读了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阅读了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约有四千七百万字的历时四千多年的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二十四史》;阅读了由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主编的共二百九十四卷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阅读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中外名著。
   一九七八年,军旅十年的凌解放以副连长级别转业回乡,被分配在县城工作。由于他对《红楼梦》情有独钟,他除工作外,业余时间又捧起了《红楼梦》研读,带着他所想的疑问和想要研究的问题重新阅读,深入理解,并在认真思索过程中撰写读书笔记,还撰写了许多系列论文。然一篇篇论文寄送给全国各地的有关报刊杂志后,都是泥牛入海,无一回复。
   是自己的文章不好吗?年轻气盛的凌解放在左思右想之后,大胆地写了一封信,寄往当时的红学研究会的会长冯其庸先生。在信中他不客气地说:“红学是人民的,不是你们几个红学家的。我费好大精力写了这些稿子,若编辑看后认为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指明,我今后不再搞此研究了。”
   没想到这封信竟引起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红学家、《红楼梦学刊》主编冯其庸会长的重视,他找出了被堆在废箱中的稿件进行了一字一句地审读。不久他回信给凌解放:其文“想象丰富,用笔细腻,是采用了小说笔法……” 凌解放捧着冯其庸先生给他的亲笔信,激动得泪流满面。是呀,这么多年来,他向很多报刊杂志编辑试着投稿,希望编辑能有一个回音,即使是一张铅印小纸也行,但没有收到。然他给冯会长的信仅只一周多,他就很快寄来了亲笔回信。这对当时真想搁笔研究《红楼梦》的凌解放来说,就像是紧闭的门开了一条缝。
   从此,凌解放结识了红学大家冯其庸,他浑身是劲,与《红楼梦》结下了浓浓的不了情。不久,冯老亲自编辑了由凌解放写的《史湘云是“禄蠹”吗?》刊登在《红楼梦学刊》上,不久,凌解放的《凤凰巢与凤还巢》又一次在学刊上发表,引起了“红学”界的高度重视。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他以“红学”学会最年轻的代表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三次“红学”年会。并被破格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
   凌解放告诉我们:在红学会议间隙的休息时,从全国各地来开会的红学专家们开始一起闲聊,大家由《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谈到了其祖父曹寅,谈到了康熙等皇帝。当时座中有人感叹:康熙皇帝除鳌拜,平三藩,解决了台湾、新疆问题,融合满汉文化,促进民族一统,他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居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写他和问世……坐在一旁认真聆听专家讲话的凌解放,听了议论后,忽然心潮澎湃,想起自己在南阳图书馆中曾经苦读过的一套旧版《清史》时,不由自主地向专家们表态:“老师们好!如有这个可能,就让我回去写吧!”坐在旁边的一些学者听了,看了一下面前的凌解放,大家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凌解放从他们的眼神中知道,专家学者们似乎在问他:这个海口可不是随便能开的,没有一点研究清史的学识根底,谁都不敢去写。
   凌解放的话既然说出来了,就不能收回去。他在会中休息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冯其庸会长。冯其庸会长看看他,却当了真,他当场表示支持。这次会议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而是激发了他想走上了小说的创作之路。
   那天傍晚,我们在聊谈中又添了点酒菜一起合着用。我们鼓励他:有志者事竞成!临别时,我们握着手祝他创作成功,还用小纸条留下了电话。
   从上海返回南阳后,凌解放凭着历年写就的十九万字的研究《红楼梦》手稿,回到南阳后成立了“南阳市红楼梦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在当地掀起了一波红学热潮,还和他人一起整理出版了南阳第一部红学研究论文集《采红集》,他还亲任会刊《掬红一叶》主编。又不久,他被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河南省理事。
   从一九八四年起,凌解放通过熟读清史,以红楼梦做范本,开始了他的帝王小说创作。那时候,住房条件差、他一家三口居住在二十九平米的小房里,经济拮据,但大丈夫一言既出,他执着地开始了投入由《红楼梦》而引发出的写康雍乾“帝王系列”三步曲。为了搜集资料,他利用星期天泡在图书馆,反复看清史、写提纲、编织故事情节……稍有点写作间隙,他就会去逛地摊、废品收购站、旧书摊,只要有他想要的书就会买回家。夏天,没钱买空调电扇,他就在桌子下放个水桶,把腿脚泡进去,既凉快还不被蚊子咬。写稿手臂出汗,为防止汗滴落在稿纸上,他就在握笔的手臂上绑一条毛巾,他几乎每天写稿到半夜和凌晨三点,早上七点半照常起床上班,写得实在太困了就拿烟头烫自己的手腕,因此他的手腕上留下了许多烟炙伤痕。
   凌解放全身心扑在创作上,我为他的这种精神点赞!
  
   二、
  
   一九八五年,我被借调在北京一所高校任培训部教师,在校时曾接到过他的一个电话,他说正在奋力赶写有关康熙皇帝的长篇历史小说,他告诉我:冯其庸会长一直关注和鼓励他写好这部小说,冯老看完了康熙皇帝前十章后写信给他说:“你不用研究红学了,写这历史小说就是你的事业。”
   他在电话中立下了军令状!我也祝贺他写作成功,早日成书。
   就这样,他遵循历史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和“不求真有,但求会有”的创作原则,投入到了撰写康、雍、乾三代皇帝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并且在创作中边写边补充和补充搜集有关素材,南阳老城的废旧书摊和收购站是他的“常客”,他从废品收购站买来古代《红楼梦》的各种版本真是五花八门。有《红楼梦补》《后红楼梦》《红楼梦续》《绮楼重梦》《续红楼梦未竟稿》《脂砚斋评石头记》等等,面对这些发黄变了色的旧书,他同样像宝贝似的拿回家,边读边把破损的纸页粘贴好,从中挖掘并找出他想要的清史内容,研读得津津有味。
   在写作过程中,他以《红楼梦》为范本,学习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刻苦写作精神,在《红楼梦》版本中汲取文学创作的养分,通过仔细揣摩创作笔法,领会历史小说写作方法,即是善于伏笔、花开各表、正话反说、言此及彼、双声谐音、闲笔不闲等,认真构思,把握和塑造人物形象,使得叙事布局和所写的章节磅礴大气。就这样,他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地用钢笔字写进方格文稿纸上,以一年每卷四十多万字的手写速度投入到创作中,每写好一章,手酸痛得抬不起来,就像是徒步穿越了一次大沙漠,累得疲惫不堪。但他心中藏有一片希望的绿洲,他下决心要穿过文学的多重沙漠。
   一九八六年夏,我在北京一家书亭报的一张小报上,看到了他写的《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和引起轰动的消息。我随即在王府井打电话给他,祝贺他的成功,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我知道他一定是忙碌得要翻天了。又后来,从报纸上知道,他写的全书四卷一百六十余万字的《康熙大帝》在经历了四年后完成。一九八九年,根据《康熙大帝》第一卷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于一九九四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后面的三卷也陆续拍摄完成……
   令我奇怪的是,在出版的这些巨著上,他没有用自己的真名凌解放,而是用了笔名“二月河”。至于为什么这样不得而知。
   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二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三卷共一百四十余万字,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五年十月,《雍正皇帝》在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初评读书班上,在参评的一百二十部作品中入选获奖。被评论家称赞为是“当代及至近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的最为重大收获”。一九九六年,根据《雍正皇帝》改编的六十集电视剧开始拍摄。

共 1366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大气磅礴的精彩人物传记,作品不仅内容厚重,引经据典,而且富含哲思,给人启迪。从追忆起笔,采用倒序手法,中间运用插叙,由现在往以前推进,再回到现在,犹如放电影一般,向我们娓娓讲述作者和当代著名作家二月河老师的相识相交过程,以及二月河老师与红学会的渊源和其著名历史文学作品落霞三部曲的由来及写作背景,最重要的是还有二月河老师笔名的由来。期间我们不仅看到了二月河老师不为人知的幽默风趣和温和亲切的一面,也了解他为了文学事业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从作者的笔下,以及二月河老师的经历,我们了解到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事情,不仅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知欲和追求梦想的决心,还要有长期不懈的坚持恒心,以及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的苦心。从文中,我们也看到了二月河老师酷爱阅读,博览群书,爱书成痴的的形象,也领略了老师善于伏笔、花开各表、正话反说、言此及彼、双声谐音、闲笔不闲等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正是由于二月河老师对文学的酷爱和对社会的大局观使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而他强烈的使命感使其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枝繁叶茂,花开灿烂。二月河老师的创作史其实就是一部很好的教育史,让我们明白一些写作以及做人的道理。这是名家和名家的相惜,这是心灵和心灵的痴诚,这是才华和才华的碰撞,这是文学和文学的共鸣。一颗文学巨星的殒落,令整个华夏乃至海外人士为之叹息,这是多么难得的殊荣。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也是淡泊中的繁华,这是送给二月河老师最美最好的礼物,足以让他老人家人生得以慰藉。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倾心推荐大家阅读共赏!【编辑:袁梦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袁梦雪        2018-12-26 22:46:24
  欣赏学习师父大手笔精彩佳作,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文章融知识性和历史性于一体,集哲理性和智慧性于一身,给人启迪,让人非常喜欢。为二月河老师的勤奋和执着点赞,为他的感恩和守心精神叫好!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7 10:34:30
  谢谢梦雪深夜编辑。编按大气精美。问好!
2 楼        文友:山中木屋        2018-12-27 08:35:19
  拜读学习沁香老师精彩的人物传纪。又是大手笔制作,写活了不同凡响的二月河老师。敬佩老师笔耕不辍,潜心写作,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老师的文章,都是为所有积极地、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人和事而写。读老师的文章,总能受到启迪和教益,收获丰厚。问好老师,祝一切安好!
认真书写每一篇文章,真诚对待每一位文友,徜徉文字的海洋,感悟文字的魅力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7 10:35:37
  谢谢山中木屋美评。你的美评为文增色。问好!
3 楼        文友:山中木屋        2018-12-27 08:43:13
  也认真研读学习梦雪妹的编辑按语,写得真精彩!挥洒自如,妙笔生花。读出了梦雪妹深厚的文化底蕴。向梦雪妹学习!
认真书写每一篇文章,真诚对待每一位文友,徜徉文字的海洋,感悟文字的魅力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7 10:36:26
  谢啦。祝快乐!
4 楼        文友:妙琴        2018-12-27 18:22:33
  欣赏沁香老师洋洋洒洒又一篇一万多字的人物传记!我在网络上于2018年12月16号看到有两位作家写了有关二月河老师的传记,有褒有贬,我想:这两天咋滴啦?当又看到了一篇报道说二月河老师于8月15号逝世了!哦,多可惜呀!我国又一颗文学巨匠陨落。今天有幸读到沁香老师更细腻宏大的人物传记,得知更多名人的精神境界和永不停歇的追求播种历史知识的完美成就,两位文学大师的友谊和为人处世值得我们每个读者去学习!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7 18:27:27
  谢谢妙琴美评。问候冬暖!
5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8-12-27 18:23:06
  此文很有可读性,让我们了解了作家生活的甜酸苦辣。欣赏老师美文!
馨语馨愿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7 18:28:21
  谢谢馨儿美评。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8-12-28 11:01:32
  拜读师父大作,厚重!愿二月河老先生在天感知您的追忆与缅怀!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28 14:05:19
  谢谢秀水美评。问好!
7 楼        文友:张璞        2018-12-31 08:34:59
  赏读老师的新作,开阔眼界,于此也基本了解作家二月河的人生轨迹以及艰辛的创作生活。深感敬叹!对于二月河的呕心沥血精神非常感慨,一颗文学巨星的陨落,留给世间深沉的叹惋、瞩目与思索。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2-31 10:17:35
  谢谢张璞 。新年快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