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冬至夜(散文)

精品 【时光】冬至夜(散文)


作者:万良顺 举人,40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1发表时间:2019-01-03 10:47:38
摘要:冬至夜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天,但两个孤独老人过冬至夜的场景实在让人心酸……

【时光】冬至夜(散文) 今天是冬至。一大早,我就听到窗外细雨沥沥,寒风嗖嗖。又下雨了,雨水从屋檐上滑落,似老人的泪珠,断断续续,一声声敲打着家里那透风的玻璃窗。房间里寒冷,静寂,“滴嗒,滴嗒,滴嗒”的雨声特别刺耳,好像在向主人哭诉着什么。
   直到傍晚,雨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天,渐渐的黑了下来,雨越下越起劲。还好,路灯亮了,马路上总算有了生气。然而,一辆一辆从门前开过的公交车上,冷冷清清,大多只坐着三五个乘客,因为该到家的都到家了。在苏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老传统。此时,正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喝着一年一度才有的冬酿酒,品着香喷喷的各色卤菜,有烧鸡、酱鸭、爆鱼、羊糕……一家老小,吃汤圆,涮火锅,嘻嘻哈哈,尽享天伦之乐!苏州人过冬至有句风趣的口头禅:“有得吃,吃一夜;没得吃,冻一夜。”其实,这是解放前的说法。但现在苏州老百姓还常常挂在嘴边,只是为一家人团聚、乐吃多一个借口。
   昨天,老伴给两个儿子打电话,问他们冬至夜来不来家里吃饭。两个儿子回答一样:“有事,不来了!”儿子,媳妇,孙女都不来过冬至,老伴很失落,我心情也不好,但依然劝她说:“随他们便吧!年轻人工作忙,各人有各人的事做。今年的冬至夜,就咱们两个老人过吧!”老伴转过身抹眼泪,我则踱步到阳台。
   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看见一对小夫妻匆匆走来。女的抱着孩子,男的撑着雨伞,一家三口相依相靠着,匆匆进入隔壁一户人家,那家的房间里灯光敞亮,传来孩子的童声和老人的笑声。我由衷地羡慕,回头再看着只有我与老伴的家,长叹一口气,回到屋里。
   既然小辈们都不来了,我和老伴也懒得下厨,更不愿冒雨上菜场排队买卤菜。我在冰箱里翻了一下:有一碗昨天没吃完的青菜烂糊面,有中午吃剩的半段清蒸白鱼,还有半碗米饭。我想,这差不多够我们老俩口吃了。老伴是个没胃的人,十几年前患胃癌,把胃全切除了,吃这碗烂糊面正好;我血糖高,本来主食就不能多吃,半碗米饭正好。
   老伴坐在沙发上,我坐在小凳上,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两个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开始了无助无趣无味的冬至夜餐。
   老伴刚吃没几口,就“咔,咔,咔”地想向外吐东西。我问:“怎么啦?”老伴说:“喉咙被鱼刺卡着了。”尽管她拼命“咔咔咔”想把鱼刺咳出来,却始终不见效。看见老伴难受的模样,我心里着急又难过,说:“不吃了,咱们上医院。”
   于是,我们坐上公交车,来到一家医院。挂了急诊,找到五官科医生,医生让老伴自己拉着舌头(照理应是医生拉着患者的舌头),看了看喉咙,说:“没有看见刺,也可能下去了。明天后天是星期六,星期天,要么你星期一来拍个片子。”花了20多元,就换来这么一句话,我们无可奈何地走出医院。
   “怎么办呢?”见老伴任然不停的“咔、咔、咔”,我在脑子琢磨。老伴说:“我们回去吧!”
   “不行,到另外一家医院去。”我不相信这家医院医生的话。
   老伴毕竟很难受,她同意了。我们坐了半个多小时汽车,来到市中心一家大医院,同样挂了急诊,来到五官科。来了才发现,里面看病的人排着队,都是鱼刺卡着喉咙的。吃鱼,是苏州人的一大爱好,鱼米之乡嘛,但总有人不小心遭鱼儿“报复”的。鱼刺卡喉,犹针戳心,非拔不可,哪怕再远再晚也要求医生。好不容易等到老伴看了,这次是医生拉着病人的舌头,医生不断让我老伴发出“咦,咦,咦……”的声音,可她却总是发出“啊,啊,啊……”的叫声。我在旁边有些好笑,就引导她发“咦,咦,咦”的声音。折腾了十多分钟,弄得老伴直恶心,想呕吐。医生也累了,见状说:“你先休息一下吧!”
   医生接下来给另外两个看病的人取出了卡在喉咙上的鱼刺。老伴休息了一会儿,也缓过了劲,再次坐到医生面前,有些内疚地说:“医生,是我配合不好,这次我一定好好配合你。”医生说:“没关系,病人都这样,是有些难受。”说话之间,开始重复前面的程序。就在老伴一声“嗷”的叫声中,医生那弯勾长钳子闪电般的把鱼刺拔了出来。乖乖,那细软的鱼刺足足有一公分多长,这么长一个家伙,卡在喉咙里,怎么能叫人不难过!
   “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哎,喉咙也舒服了!”老伴脸上露出了笑容。
   走出医院,雨越下越大;风越吹越紧。我们两个早已忘记了今天是冬至夜,只感到一身轻松,因为卡在喉咙的刺取出来了。虽然晚餐没有吃肉喝酒,但晚上可以宽心的睡一觉。否则……
   这是我们两个老人冬至夜的一段诉说,可没有一点修饰啊!
   2018.12.22于苏州

共 1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苏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天甚至比过年还隆重,一家人品尝各种各样的冬至美食,尽享团聚之乐。本文中,身为苏州人的作者与老伴经历的却是别样的冬至。因子女早已告知不回来吃冬至饭,又加上冬至这天的冷雨,两位老人异常冷寂,心情沉郁。羡慕邻居热闹的团聚,老伴又意外被鱼刺卡喉。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冬至夜,却是两个耄耋老人相依相伴辗转奔波在医院里。鱼刺带来的难受暂时让他们忘记了冬至夜的冷清孤独,两位老人脸上露出笑容时,却是因鱼刺终被取出后。本是年年都有的冬至日,从中我们读到的却是空巢老人的孤独与期盼,意外到来时的相守相扶。文章没有刻意描写节日的孤独与伤感,字里行间却尽显心酸,读来令人唏嘘,感叹!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位老人的笔下,记录的正是他真切的感受与生活状态,做儿女的更应该反思。推荐品读!【编辑:一朵回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9-01-03 10:58:15
  读这篇文章很心酸。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为了生活不得不奔走他乡,不能陪伴父母还情有可原,如果距离不远,却因了各种理由不却陪伴,做儿女的就应该反思了。
   无论怎么样,还是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健康,希望儿女都能常回家看看!
   感谢作者投稿时光之城,祝冬安!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2 楼        文友:一笑天涯        2019-01-03 11:21:41
  百善孝为先!再忙,在“大如年”的冬至日应该回家看看,陪老人吃顿饭,说说话。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他们的经历太多太多,因而他们的要求很少也很小,少的可怜,小的有点卑微!此文应该装进信封给子女看看。我相信每个做子女的都是有善根、有孝心的,或许是想再多奋斗一些时间,等条件更好一点,再来好好孝敬父母!但是,尽孝宜趁早,不要等待他日后悔。
慢慢来,比较快!
3 楼        文友:万良顺        2019-01-03 11:30:11
  谢谢一朵老师的精彩点评。本文所诉是冬至夜真实的场景,也是老人有感而发。只为说给后人听听,让他们有所反思罢了。
当过兵,没打过仗;做过工,没当过官。 喜欢文字,自我陶醉,其乐无穷。
4 楼        文友:阳光下的红叶        2019-01-03 22:02:59
  我记得听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感是需要比较的。
   冬至夜,在两位老人家孤独地吃着剩饭的时候,一个小插曲打乱了这份冷清,一根鱼刺,前来调皮捣蛋。
   一直看到辗转两家医院费时费力的把鱼刺取出来的那一刻,我提着的心,才跟着放下来,
   我想,这个时刻,健康与平安,已经变得比什么都重要了。
   所以,我觉得,即便儿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身边陪伴,也希望老人们也都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过得有滋味。
   当然,作为儿女,如果可能,还是应该多多回家陪陪父母,毕竟,陪伴才是最长情的爱。
   祝福作者和家人,健康快乐,同时也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们,晚年幸福。
做一个简单的人,平和而执着,谦虚而无畏。
5 楼        文友:慕寒        2019-01-05 12:08:25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儿女不在身边的日子,夫妻间是最好的依靠。冬至大如年,在这个节日里,有多少个家庭是不能团圆的呢?读着这篇文章,心里所想的是:常回家看看吧,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徒增悲伤与悔意。
6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9-01-07 22:31:24
  “这是我们两个老人冬至夜的一段诉说,可没有一点修饰啊!”读完此文,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有很多感悟在心头。人老了,才知道最亲的人,就是自己的老伴呀。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7 楼        文友:万良顺        2019-01-09 11:51:49
  没想到一段诉说能引起共鸣,让我感到欣慰,谢谢铃伯老师对本文的肯定。
当过兵,没打过仗;做过工,没当过官。 喜欢文字,自我陶醉,其乐无穷。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