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棋道(小说)
一
卧龙镇人大都喜欢弈棋之道,对那一方小而又小的红黑世界,他们一直情有独钟,而且久而不衰。
电影院门前的小广场一直是卧龙镇人的公共娱乐场所,也是那些棋道爱好者们的绝好去处。茶余饭后,闲暇无事,彼此携得棋盘来此一聚。将那杀伐决断系于股掌之间,倒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在诸多的弈棋场合上,有一种场面一直为众多的卧龙镇人所关注。那就是孟周两大家族中各有一人分别持黑执红,同盘对弈。一旦出现这种场面,下棋也不再被称为下棋,而改叫斗棋了。每当出现这种斗棋的场面时,小广场上的气氛就显得格外热烈,以至闲看热闹的人也就更多一些。
两大家族之中,各自都有一位人所公认的棋坛高手,他们分别是孟氏家族的孟老怪与周氏家族的周大山。他们两人堪称棋逢对手,经过多年苦斗,虽互有胜负,却至今也无法分出一个高低上下。有一点尤其值得一提,两人虽是多年的棋坛对手,却私交甚厚,堪称莫逆之交。而一旦坐到棋盘之前,他们又都显得格外认真,就如同遇上冤家对头一般,互不相让,非得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据说,他们两人曾经足足地下过一个通宵。
那一个晚上,前来围观的人特别多,而且大都是孟周两大家族的人们。大家身临其境,也就很难不为那种情绪所左右,一个个嗷嗷乱叫,宛如两军对垒一般,必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
两位主角相对而坐,还没等到动棋子呐,先开始了一场口舌之争。
孟老怪头不抬眼不睁,似乎并未把周大山放在眼里,他一脸不屑地把嘴撇了又撇:你不就是周大山嘛,大山呐大山,今儿个我非得把你踩趴下去不可,让你在我的脚底下变成一个小土包子!
周大山白了孟老怪一眼,一番回答也相当幽默风趣:你孟老怪也平常得很,我早就领教过了,见怪不怪,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呀!一旦到了我的手里,也就是那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而已。
就你,永远都是我的手下败将!
你想赢我,就等下辈子吧!
我十步之内,就可以赢你!
我让你一副车马炮,想赢你也不会超过十步!
……
那些围观者们听得格外开心,一起哈哈大笑起来。仿佛这种舌战场面比那棋盘上的拼杀还要精彩,更可以令人开心一笑似的。
乍一开始,围观者有增无减,越聚越多。他们一次次为棋盘上变幻莫测的局势扼腕叹息,一次次为双方那妙语连珠的舌战喝彩不已。两位当局者也就越下越来劲儿,一盘又一盘,输来赢去,彼此也都记不清到底下过多少盘了。
时间一长,那些围观者们终于坚持不住了。一个个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哈欠一个连着一个,上下眼皮也就打起架来。嗐,说出花来,也就一盘棋嘛。一不赢房,二不赢地,到底能有多大的看头儿呐,还是回家睡觉要紧,热乎乎的炕头一躺,那真是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围观者们在陆续散去,人数已越来越少。临到末了,棋盘前只剩下了对弈的双方。孟老怪看看周大山,周大山看看孟老怪,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地开了口:
咱们还下吗?天可不早了!
怎么不下?再来上最后一盘!
下?
下!
说话之间,两人又下了一盘。这一盘,孟老怪赢了周大山。一旦成为胜利者,孟老怪不无得意地摇头晃脑,说出话来,也就难免让人有一种飘飘然之感了:我说大山,还是赶紧回家睡觉去吧!让我踩在了脚底下,你这一晚上就别指望做啥好梦了!
别介,再下一盘!周大山一脸祈求地说。
方才说过最后一盘了。
这一回才是最后一盘,谁再张罗谁是儿子!
真的?
真的!
此话一出,这一盘棋自然也就非下不可了。不过,这一回却是周大山占了上风。周大山摆出一副扬扬自得的神态,自然也没有什么顺耳的话说给孟老怪听:这一回,轮到你回家做噩梦去了,千奇百怪,够你受用的,要不你咋叫个孟老怪哪!
别介,再下一盘!孟老怪可怜巴巴地说。
方才说了,谁再张罗谁是儿子!
儿子就儿子,又没啥亏吃!
两人又下了一盘,这一回是周大山输了,他迫不及待地开了口:再下一盘,也让我当一回儿子,咱老哥俩总得闹个平局,谁也别占谁的便宜,那有多不好意思啊!
那就最后一盘?孟老怪虽有几分犹豫,嘴上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是最后一盘!
谁再张罗谁是孙子!
对了,谁再张罗谁是孙子!
……
再也想不到,这所谓的最后一盘,竟一直让他们下到了最后。直到天光大亮时,两人才发觉他们已整整地熬了一个通宵,彼此竟毫无一点儿倦意。
这一桩趣事被众人传播开去,成为卧龙镇人的一大谈资笑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日里让人们津津乐道。
二
应该说,孟老怪和周大山之间并不缺少胜负,只是没有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结论罢了。有一次,在赵神仙的极力怂恿下,他们两人也曾进行过认认真真的较量。赵神仙还特地为他们约定了与之相关的事项,比如以三局两胜为原则,谁输了谁做东道主,请在场的人们打一打牙祭等等。
大家听了都拍巴掌,说赵神仙这个主意不错。既是一本正经的比试,就得出血带彩才行,看着也像那么回事儿不是。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这一提议就算正式通过。
赵神仙又自告奋勇,当上了这一场民间棋赛的裁判员。他一声吆喝之后,孟老怪和周大山两人算是正式开局。
孟老怪旗开得胜,拿下了第一局。
周大山也不甘示弱,他抖擞精神,扳回了第二局。
这一来可好,弄成个一比一平局。也就是说,第三局成了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局。无形中,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不要说对弈的双方,就连孟周两大家族的旁观者们也都屏息凝神,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死死地盯住那一方小小的棋盘,惟恐错过一步好棋似的。
第三盘开局之后,孟老怪长驱直入,直捣对方老巢。周大山赶忙调兵遣将,全线反击。局势竟也随之变化多端,一忽儿大局已定,一忽儿扑朔迷离。眼看着孟老怪即将全军覆没,几步棋后,偏又力挽狂澜,绝处逢生。明明那周大山已是山穷水尽,无力回天,孟老怪却来了个一招儿不慎,马失前蹄。周大山有了喘息之机,一番挣扎之后,终于支撑住自己的半壁江山。
这一盘棋堪称波澜迭起,变幻莫测,不能不令围观者们为之啧啧称奇。只是那结局却大煞风景,令众人始料不及。几经殊死拼杀之后,双方打成了平手,竟是一局和棋。也就是说,双方各占一胜、一负、一和。结果等于没有胜负,不分上下。
不消说,对这样一种结局,人们纷纷表示不满。能让孟老怪和周大山的名次之争有一个定论,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事情,如此不上不下的结局,岂不令人大失所望!还有那打一打牙祭的美事,只怕也要就此宣告泡汤了。于是,人们乱纷纷地开了口,孟氏家族的人们埋怨孟老怪存心相让,周氏家族的人们则嗔怪周大山有意失招儿,且都言之凿凿,有凭有据。其实,那一盘看似不明不白的和棋,局外人也许未必说得清楚,他们本人却都心中有数。所谓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谁又肯置多年的交情于不顾,让自己的老朋友当众出丑,无法下台呢?总之,面对这一特定的棋局,他们似乎别无选择,只能是以和为上了。于是才各自手下留情,出现了一盘奥妙无穷的和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来也未必尽然,这一回倒不是那么回事了。
最终,这一场棋赛的结局倒也皆大欢喜。孟老怪与周大山各倾囊中所有,共同来做东道主。赵神仙张张罗罗,打发人分别购买了一些熟食和酒水,让大家兴致勃勃地大吃大喝一场。那场面显得堂皇而又体面,说是一个小小的庆典也不为过。
三
这一晚,众人又来围观孟老怪与周大山斗棋。对卧龙镇而言,这是一个颇有价值的保留节目,抑或是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每一次都可以让人们为之流连忘返。
孟老怪与周大山相对而坐,正专心致志地琢磨着棋盘上的局势。众多围观者也都摇头晃脑,研究着那千变万化的棋招儿。总之,在场的人们都被那一方小小的棋盘吸引住了。谁也不曾注意到,这时正有一个年轻人从场外朝他们大步走了过来。
年轻人有一副修长的身材,这使得穿在他身上的那一套藏蓝色西服显得高挑而又笔挺。一件雪白的衬衫,却没系领扣,当然更没配领带。也许这样更好一些,既显得无拘无束,又很有几分洒脱。看上去他的面貌只是一般化而已,当然更算不上什么美男子了。不过,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就如同刀劈斧削一般,显得十分英武。尤其是那一双明眸,目光犀利深沉,看上去足以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棋盘前,孟老怪正处于一种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对方全线出击,早已兵临城下。而他这一边可供差遣的棋子也已所剩无几,眼看着老帅即将束手被擒,一场败局已是在所难免。
那位年轻人只是扫了一眼棋盘上的局势,也不知他究竟看出了什么门道,径自弯下腰去,伸手轻轻拈起一枚棋子,代替孟老怪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拱卒。
顿时,全场一片哗然。
其实,也难怪众人如此。卧龙镇两大高手下棋,从无一人敢于上前支个一招半式的,更别说这种越俎代庖式的行为了。
应该说,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有违惯例的做法。
再也想不到,接下来还有一系列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情形出现。看上去孟老怪本人对此并未表示出任何不满,他不只默许了年轻人的取而代之,甚至还连连颔首,在某种程度上表示出赞许之意。孟老怪是何许人也,他一眼就看出年轻人出手不凡,这一步棋确有独到之处,看似虚晃一招儿,却有着极佳的缓冲作用,他也就乐得拱手相让了。
这之后,局势变得十分诡异。年轻人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连使出奇招儿。不过几步之内,就已反败为胜,将周大山置于死地了。
周大山如坐针毡一般,不知不觉中汗都下来了。他绝未想到局势突变,自己竟会输得如此之惨。说心里话,输给孟老怪,完全说得过去,也很正常。大庭广众之下,败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中,实在让他无法接受。所以,他连想也不曾多想,当即开口向对方发出挑战:年轻人,咱俩走上一盘如何?
也好,我也正想借此机会讨教一二呢!年轻人虽然把话说得客客气气,却没有露出一点儿怯阵的意思。
还说什么讨教啊!方才我可是败在你的手下了。
那个不能算数,咱们得重新来上一盘。
请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
好嘛,年轻人毕竟血气方刚,言谈举止中已流露出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儿。周大山差一点儿就气歪了鼻子,一时却又说不出别的话来,看来也只能在棋盘上一比高低了。
这一盘棋,周大山走得格外用心,也倍感艰难。年轻人的棋路,他陌生得很,根本无法适应。几步棋过后,就已经让对方占了上风。
刚好走了十步,周大山就把一盘棋输了。输得莫名其妙,输得无可奈何。
周大山看孟老怪,孟老怪看周大山,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谁都无话可说。
年轻人站起身来,在原地一连打了两个转身。看那神态,他似乎想表白一下,一时却又找不到恰当的话可说。他索性不再开口,径自转身而去。
小伙子,等等……孟老怪开口了。
还有啥事儿吗?年轻人收住脚步,回身发问。
咱俩也下一盘!
时间不早了。
也就一盘。
年轻人陡地转身而回:那……那好吧!
平心而论,孟老怪并不想下这一盘棋。结局如何,似已可想而知。不过,他自知已没有任何退路可供选择。众人都在看着他,周大山也在看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怎么可以望而却步呢?背水一战,虽败犹荣啊!倘若不敢上阵一搏,那就另当别论了。
很自然地,周大山坐到了孟老怪身边,在一旁出谋划策,帮着调兵遣将。实际上,这已经成了两个对一个的局势,有些不成体统,也不大公平。不过,周大山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深知对方的棋艺非同一般,仅凭孟老怪一人之力决非对手。自己上前助他一臂之力,能够侥幸取胜就很不错了。弄到那一步上,多少还可以挽回一点面子。
刚刚走出几步,周大山就预感到自己那一点儿可怜的希望也已化为泡影,不复存在了。
尽管孟老怪煞费苦心,每走出一步都在深思熟虑之后,力争不失一招儿,不错一步,处境也没比周大山好了多少。也许那仅仅是一种巧合而已,不多不少,他也只走了十步,老将就落在对方的掌握之中。眼看大势已去,他想不认输都不可能了。
年轻人左看右看,只是嘿嘿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棋局就这样散了场,一个共同的话题,让人们饶有兴致地谈论不休:
哎,那个年轻人到底是谁呀?他咋那么厉害呢?
他叫宋正方,是宋玉忠的小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爷俩在咱们卧龙镇可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啊!
那是,你看人家那棋下得多精,准是受过高人的指点。
听说宋正方一直在外面打拼,刚刚回来,正准备参加村主任竞选呐,小伙子还真是个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