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吴敏树的乡居心爱地(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吴敏树的乡居心爱地(随笔)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7发表时间:2019-01-09 11:50:29
摘要:晚清文学家吴敏树,自号南屏,人称南屏先生。吴敏树为什么喜欢这个称号呢,因为他的家乡有座山就叫南屏山,这座山就在吴伏一屋场前面。住在吴伏一,这里有几处是他的所爱。

晚清文学家吴敏树,自号南屏,人称南屏先生。
   吴敏树为什么喜欢这个称号呢,因为他的家乡有座山就叫南屏山,这座山就在吴伏一屋场前面。住在吴伏一,这里有几处是他的所爱。
  
   1、南屏山斋
   吴敏树有个书房,名叫南屏山斋,就建在南屏山上。他写了一篇《南屏山斋记》短文,文曰:山斋基山而构,甚高爽。斋前有花,后有竹,苍苔杂草,侵轶及户侧,未尝治也。藏书不多,六籍子史略具,此吾山斋之大略也。吾读书是斋有年矣,或晴朝晦昼,午风夜月,光景气候,与吾意相感发。吾乃高歌长啸,慨焉以思古人之风,而若有所遇者焉,岂非吾是斋之足乐者乎?南屏,山名也,违余家半里许,嘉其名,取以名斋,又以自号云。
   他为什么将书房建在家外半里远的南屏山上呢?吴伏一是个大屋场,过去的村居都是连屋搭栋的建筑,采光也不好,村人在各个堂屋巷子里穿进梭出,又不安静,我估摸大概就是这些原因吧。
   书房的环境极好,前花后竹,苍苔杂草长到门边一侧,从不清理,完全是自然形态,率性而为。
   里面有多少藏书呢?吴敏树说,不多,只有六籍子史。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子”指的是诸子百家著作,“史”指的是二十三史。
   我猜想,吴敏树是个佛教徒,从他长女劭端去世,他手抄一部《金刚经》烧在女儿坟上也可看出来。
   读书是吴敏树最快乐的事情,晴朗的早晨,昏暗的白天,午间的南风,夜间的月亮,这些光阴和气候与他的内心互相感动启发。兴趣来了,他就放声歌唱,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感慨着用来怀想古人之风,好像遇到了想见的古人。
  
   2、南屏禅院
   南屏山上有座南屏禅院,禅院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属于佛教禅宗派别的禅师们所建,吴敏树读书读累了,也到这里来逛逛。
   1826年腊月二十二日,吴敏树和弟弟云松来到南屏禅院,回去后写了一首《十二月二十二日同云松至南屏禅院》,诗曰:逍遥步屧踏禅林,破衲山僧出世心。小盏香荼供好客,空堂法座礼观音。人间岁晚路途扰,佛国城高房榻深。敲罢一声上方磬,堦前双树有栖禽。
   他们是来参拜观音的,想问问到年底了,为什么还被路途困扰着,回答他们的只有木鱼声,又换上磬音,走出佛门,看见阶前两只鸟儿栖在树上,无忧无虑,它们多好啊!
   18135年的某天,吴敏树和好友毛西垣、孙由庵游南屏禅院,路逢庵僧赤脚荷锄自田中归,几个人见了就说笑一番,吴敏树便写了一诗,诗曰:栽田吃饭本来存,授记传衣且莫论。欲问南屏老禅法,了无僧气到儿孙。
   吴敏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老禅师为什么不向小禅师传授禅理呢,他们都快成个农民了。
  
   3、花圃
   云松在山馆前整理出一个花圃,有半亩面积,栽种各样花卉,1830年,吴敏树写了二首《山馆写怀示半圃》,诗曰:(1)半载名场客,浩然归去来。满山黄叶雨,虚馆绿窗苔。旧学荒秋草,余愁梦古槐。藏书须早读,未肯厌蒿莱。(2)山斋锄半圃,吾弟最多情。种树松添色,评花菊换名。书声过院细,烟霭傍篱生。欲悟忘言者,陶家趣已成。
   兄弟二人在岳麓山游学半年后回到了南屏山斋,黄叶、秋草都在等他们回来读家里的藏书。书斋前这个园圃,云松倾注了感情,山菊换了名字。书声飘过院子变得细小起来,烟雾傍着篱笆飘在上空。这不就是陶渊明过的生活吗?
   云松修建听雨楼时,在楼前整理出一个花园,云松去世后,这花园就很少有人打理了,1839年,花园牡丹盛开,吴敏树招西垣、伯乔小饮,赋二绝句,诗曰:(1)小园风物带愁烟,人去花开花自怜。莫怪主人忘宴集,赏花纵酒是何年。(2)第一伤心听雨楼,对床无复读苏州。湖山胜概依然在,不敢陪君到上头。
   花事依旧,园景依旧,主人却走了,只留下遗恨一缕缕。
   吴敏树的两个花圃都是很美的,山馆那个闲适,听雨楼这个凄清,各有各的美法。
  
   4、北庄
   1864年,吴敏树六十岁。这一年,他的儿子和云松的儿子合计在吴伏一大屋场北边五里地远的地方新建了一坪房子,吴敏树给它取名叫北庄。
   云松去世已经二十八年了,吴敏树说,这块宅基地还是云松在世时买下来的。1854年,太平军烧了吴敏树老家宅子,几年后他把老宅子修复。北庄修建起来后,云松的儿子刚好三十岁,他建议伯父一家住到新宅子里去,自己一家住在老宅子,吴敏树听从了侄子的建议,就住进了北庄。
   吴敏树是在1864年底搬进北庄的,住进新屋后,心情很好,写了很多诗文,他在《北庄记》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堂屋房子的名称及其用处,最后介绍修建过程。
   吴敏树感概地说,我家扛着先世的恩泽,使我的子孙,既治田又读书,不至于一朝衰亡灭绝。耕读传家是过去士大夫的理想,吴敏树也是这样一种境界。
   炮竹声中迎来新年,吴敏树欢喜异常,欣然命笔,写下《移居四首》,他在诗中说,绵延的房屋开着格子稀疏的轩窗,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老人住进了新房子,新年来到,春风紧紧相随。快乐的事情不可言说,很高兴追逐着小孙子玩耍。想着过去同村住着的人,朝朝暮暮互相料理。一旦告别了老村井,几时还有会面的日子?旧村庄旧住地为什么老在心里,亲它爱它是有基础的。太平军来了,烧毁了我家庐室,一家人在外流徙寄存。修复旧居的任务给予侄子,祖宗的家业有人继承。这宅子加宽了很多,我实在惭愧不能付出劳动。侄子反复安慰我,我强忍着平生泪水没流出来。晚辈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艰难,做事的时候总是以成败警醒着自己。要知道为子孙做长远打算,只可以依靠攻读诗书。我不是存有名利心,须把当高官看作像捡起一棵小草那样轻松。
   吴敏树在北庄迎来了第一个春天,他写了一首《北庄首春》,诗曰:绕舍春风鸟语哗,侵晨惊起唤窗纱。溪山画稿添新本,邻里炊烟似旧家。不惜衰年勤种树,剩留闲圃满栽花。吾庐自爱人休讶,拄杖行吟到日斜。
   春风、鸟语、溪山画稿、邻里炊烟,在这美好的景致里,吴敏树一边栽树种花,一边拄杖行吟,无限惬意!
   要种的树全部种下去了,吴敏树写了《乙丑岁北庄新居种树四首》,诗曰:(1)初营五亩少松枬,便种柔桑满舍南。不为童童似车盖,安排孙妇饲春蚕。2)西头闲圃任人栽,手种成行桃李梅。稚子已欣看果熟,老人先望对花开。(3)屋山横额待修容,装点眉峰未怕浓。欲保青青岁寒色,一分栽竹一分松。(4)种树栽花趣亦高,可同家事付儿曹。盆兰畦菊须料理,莫厌衰翁著手劳。
   松竹桃李梅桑,该种的全种下去了,将来还要养蚕。
   吴敏树在北庄又整理出一处花园,命名为“樊圃”,这是用《论语》樊迟的事来说的。樊迟请学种菜种花,孔夫子斥他为小人。孔夫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呢,吴敏树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这与我们今天对这句话的理解迥异。吴敏树一边亲手种花,一边就想到了先祖,他说,以前我的祖父家已经富裕后,还亲手帮助佣人扒粪种菜种花,一边做一边说:“我们吃的就是它们供应养分长出来的,还怕不干净吗?”我祖父已经舍得拿一万石谷子施舍给穷人,我且老了,也无事了,就天天到园子里来整理它们,我的老师秦石畲先生叹息说:“谁能够施舍万金还来亲手种菜养花的,人做到了这地步,他的志向远大啊!”
   于是,吴敏树写下《樊圃记》一文,用以纪念先祖善良的品性,也表示自己不会忘本。

共 2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叙述随笔描写了晚清文学家吴敏树的乡居心爱地,紧扣主题,叙述流畅,层次清晰。开篇点明吴敏树自号南屏,人称南屏先生,因为他的家乡有座山就叫南屏山,然后以细腻地笔触分别描写了南屏山斋、南屏禅院、花圃、北庄,这些地方不仅留下了吴敏树的人生脚印,也留下了他的诗文。作者在详细介绍这些地方的同时,又对他的一些诗文做了阐述,从这些诗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吴敏树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又透射出他心存志向、热爱自由生活的激情,耕读传家是过去士大夫的理想,吴敏树也是这样一种境界。抒发了作者赞美和崇敬之情!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1:54:59
  吴敏树是中国柈湖文派的创始人,诗文经史造诣日益深厚,著述丰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史文学财富。读了作者这篇文章,对吴敏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诗人的品性肃然起敬!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1:55:34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1-09 11:58:30
  作者行文自然,思路开阔,联想丰富,表现主题明确,在这美好的景致里,吴敏树一边栽树种花一边拄杖行吟,无限惬意!
回复3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1-09 21:02:25
  谢谢您的审读,问候编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