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对死亡之浅谈(杂文)

编辑推荐 【风恋】对死亡之浅谈(杂文)


作者:寻洲 布衣,20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0发表时间:2019-01-10 09:52:58

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终的归途,不可避免,理所当然的。对于自然来说却是个形式,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溪流的干枯或蒸发带来的空气的湿润与雨水的降临;大火使其森林燃尽却遵循优生劣汰促使草木更茁壮的生长;粗壮的树木在蛀虫侵蚀殆尽或倒下和风化之前早已将幼苗以各种方式播撒到各处;动物的尸体将成为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残羹剩饭或为赖以生存的大地提供滋养,这些伴随着一种规律,一种逻辑,一种与宇宙与自身的动力之源,它们以别样的道德始终穿插于我们无法直观但又息息相关的进程中,聚合又消散,反之亦然,周而复始。
   在中国无论清明还是冬至,便是对死者的纪念与自身的恐惧,一种仪式性的回应于意识与社会中。节日当天或前几天人们纷纷在先人的墓碑前上香并说说目前的情况,以求祝福与平安。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有机会释放平时隐秘的情感,对另一个世界的遐想与慰籍,才能回归到生命与死亡的原点上。做一番谨小慎微的思索,而这些不能与他人分享,甚至连在已故亲人的肖像面前也不能,即便那是众所皆知的事情。我们就是如此的惊叹对它的敬畏而社会意义对它又进行了否定。从直面描述死亡,那只有消失的结局,这样从个体的价值与社会的运行是不允许的,更别说是一般道德标准给予人们各项权力与自由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与幸福指数所带来的美好愿望。但人们不仅仅拥有这些,在了吗隐藏的背后一直有不可知的一面如影子似的伴随着我们。在节日、在他人病逝、在孤寂、在诗歌以及神话中,我们不得不回应,应该是被一种神秘的引力暂时地把我们从社会与道德的准绳下解开,抛入一个混沌空间里,这里只有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自己----原初的自己。或者是这才是完整的自己,不需要任何遮掩,两个不同的自己放下所有成见与傲慢进行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随之和解。要想在这种否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话,那就必须在其中将无知与偏见拉到正轨上,以一种新的姿态再次赋予意义----死亡是一种常态,它并不代表虚无而是历史进程中必然的阶段,人即历史。例如,我们不允许孩子谈论死亡或者或者对其隐瞒。当孩子吐出这个字时常遭致大人的训斥,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话语,似乎一说出来一些东西就要实现一样,多么的滑稽可笑啊。不过这也正说明我们心目中的一些隐秘的,蠢蠢欲动还在沉睡的东西,害怕它醒来把我们吞噬,要尽一切所能回避并且同时又幻想将其拥抱。
   对于个人意识淡薄被集体影响吞没的人来说体验这些无疑是惊恐和不知所措的。沉迷于尘世的种种欲求,在纸醉金迷,背叛与堕落的不断反复里,消耗在奢侈中的人们无法找到适合表达自我的一种方法,最终必然受到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报复沦为物质的玩偶,可憎的同时也是无奈的。因为从自身开始就与这个时代和与之相关的所有原始信息切断了,再也不是那个原来的自己了。那种只有在远离人类社会的人群,比如少数民族和深山中的人们或部落氏族才能看到的那种归于自然本源的特质。这两者的信念是如此的截然相反又如此的紧密相联。两者都是“自身”却来自不同的时间,但他们必须从两个节点上拉回致一个属性中才能实现统一的可能性。被诱惑包裹的人们认为死亡是个很遥远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个幻像,犹如梦魇只有在梦中,那也只限于梦中,是不可能跑到现实中在自己跟前活蹦乱跳做鬼脸的。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于其斗争,这时它就有一个很坚固的堡垒,那就是我们不愿成为自己,更切确地说是不敢成为自己。通俗点说,人们有时不是畏惧死亡本身,而是临近其过程中的空洞感,那种每分每秒都在切身体会到死亡来临时的无奈与恐惧。亲人们无意识流露的神色与行为都在表面告别的带来,这使其本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思绪;懊恼或悔恨、忧郁或埋怨、愤怒或悲愁、无助或忏悔。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些病痛与情绪同死亡联系在一起了。人类最大的恐惧之源便是对未知的东西的无限想,但同时也是希望与创造之源。顺便一提,这些与修养或知识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像文学或诗歌中无法判定一个人真实秉性一样。修养和知识顶多只是认识或改变对它的道德或伦理以外的态度,更是一种与生俱来对死亡的某种接受或拒绝。正是这种相互冲突、相互交织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消耗和升华自己,我们才得以在岁月中洗刷荣辱,从而在残渣里清楚地看见命运的真实模样,在这一刻人们回到还在母腹之前的空间,回到前生甚至更久,最终在历史的走廊中感悟生与死的纯粹形式。
   在宗派或神话中“死亡”一直是被迷恋,被倾诉,以取消自我而存在,没有终结的出路的特殊身份在信徒或意识深处占有绝对的领地。对于死亡一词的感受部分原因是源于孤独的感受,这份孤独不是日常所指的仅仅是没有没有朋友或亲人的陪伴或自己全心全意投身某件事中让其麻醉的思想得以暂时的解脱,而是有关人类从自身对外界的探索。从一个物种信息要进化“人类”之前这种本能或精神就一直在促使着,似乎命中注定就要伴随几个永恒的问题,时刻在我们身上,犹如新生儿的胎记一样。而自然界没有仁慈到留一个完整的谜底给我们,即便在神话中也无法寻找“精神”的真正来由,宇宙初开也都是勉强的只言片语只是些对常理的解答而已。一部分神话中喜欢用“泥人”作为人类的蓝本再由一个造物的角色赋予生命和思想然后慢慢交于各种的知识,如中国的女娲。日本的创世神话有关精神则是经历了几代神明后由两位神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在众神明的祝福下结合这与西方的夏娃与亚当如出一辙,不过后者是由于蛇的诱惑吞食了禁果才结合又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的。从这些我们可以侧面探获孤独的痕迹。“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这是精神最初的表现形式---对自己的定义。当大地上第一对“人类”是如何获得所谓的意识的?别的生物为什么不能与之交流或只能作为食物和驯服的对象?为什么只有我们具备了使用工具和建设的潜能,即使教给其他生物也不行因为无法理解?人们在无垠的大地、天空和海洋面前静静地用他们并不熟悉的“精神”来思考这些。直到今天这个词汇对我们而言依旧陌生,对它的本质的理解与千年前或万年前没有一点改变,只是在漫无目的的无限延伸而已。这或许直接又漫长地导致了人类那无限空洞的精神因为始终无法给自己合理的解释,而在他面前首要回答与面对的问题之一便是死亡。因此将这种现实无法慰籍的实在感转移到宗教与神话传说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它们有着说不出来的迷恋,即便是在理性与科学否定的情况下,我们依旧是它们最忠实的表现者。这种表现是超越历史与知识,是种回归。活着时人们努力达其圆满,死后归还本源,不在乎什么种族和语言。
   教派指导我们要从“善”即爱。人世间是充满悲苦与斗争的而无力抗争的、受尽苦痛或贫困的人要想获得救赎,就要以爱的方式不仅仅是自救更要散播爱为他人付出。最终上帝会福佑你,让你可死后进入天堂,永远地享受幸福健康,反之则进地狱与魔鬼同在受尽折磨并饱尝轮回之苦。几乎所有的教义简言之便是如何向善,如何爱人,如何大爱,是原初的信仰和契合人类心中的共同点最后达致一种至善的状态。正如一件期望的事要化为现实的话背后必定存在众多不可预知和阻碍一样。社会之间充满戒备、猜忌、自私、冷漠与斗争这些常态一直在人类历史中,根植于每个角落与观念里,而上帝却很巧妙,人类理智无法体察到的将一些“善”悄悄的、隐秘地混杂在人性背后。每当一个极点时,这些“善”就会释放出来。从现实中出来来说,一个愿望的实现之前必然要经历许多潜伏阶段准备的各方面综合的积累以及内在的局面与规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获得成功。而许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偶然发生的,而在回头望去时才忽然发现原来是必然要发生的。在这种潜伏期中伴随许多看似无谓的沉默、孤独、牺牲,甚至死亡与再生,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改变。这个愿望的动机必须是正确的,符合宇宙运行的规律,也就是“上帝的意志”,即“爱”。话虽如此,但对于心里存有虚幻的普通人来说相信基督或佛只有在参加集体活动或祭祀时才变现的从善或一本正经念着歌和经书,以求福祐与心安。譬如,你在马路上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漠然地离开,不屑一顾,还是选择帮助呢?现实是多半的比例前者,而选择后者的假如是基督徒或佛教徒,他们肯定帮你,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善”而从善的,而是为了一种单纯的状态而从“善”的,我们不得而知,也无关紧要。一种是对死亡的虚伪,另一种是对死亡的认可,同样出自在同一个行为中。
   这种爱是建立在我们本初的孤独之上的,所以是人类共同的孤独同样也是共同的爱,直到将自己献给死亡。在自然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对立的事物;天与地、水与火、光明与黑暗、森林与沙漠、善于恶、约束与放纵、破坏与和平、爱与恨、强与弱、胜与衰等。当然还有生与死。这便是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也是中国传统观念里的“阴”与“阳”的对立。它教导我们对待万事万物都应该从双方面来思索,道法自然。单一发生的现象都是宇宙整体一部分的表象,缺少哪点,都不能运作,同样的缺少哪一种视角便会产生困惑、烦躁与不安等情绪久而久之像瘟疫一般蔓延最后毁掉自我的生活与周围人的关系,甚至历史与国家的命运皆在其中。
   无论是古时的对酒当歌,吟诗作赋,还是现代诗歌的多样性中都蕴涵对死亡的好奇与渴望同时也有敬畏和恐惧。那些大多数名留青史的诗人或其他形式的艺术家于其说是孤单影只被当时时代视为边缘人,因此他们才借助诗词歌赋和书画抒发内心的无奈、苦痛与抱负,不如说是一种原初的动力刺激他们对社会与人性或价值与生存的一种警示或预言。这也是在生前没有得知,死后才渐渐闪耀的原因之一。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中的必然,这印证了神话或宗教中所说的“永生”。虽然各民族对诗歌或艺术、发展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本质早已不知不觉嵌入在人类同一个灵魂之中这正说明为什么只有文学诗歌或艺术才能产生全世界的共鸣。当然,只有抓住时代、历史所需成为众人类的代表,与个体剥离进入一个类似于“忘我”的状态里,自我便能和无数祖先,智者和预言家沟通与经验的互换这时他所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而是种人类集体意象中的人们的口中说出来的,而他仅仅是个“抄写”的人而已。按照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分析心理学所说的这便是“超人的境界”即一种与个体完全不同的一种心理环境中,它是众多从人类文化以来集合于一人的呈现模式,这时他将个人退去了主导模式,被集体智慧所主宰。这正解释是一些作品优秀或载入世界史或成为不朽而个人却性格怪异、难处,有的甚至比平常人的道德观念还不如的原因。因为这种状态与个人秉性是两个世界,始终不能保持一致同时也是人类必须做出回应的一个问题。
  

共 4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生死自古以来就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生与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文化、宗派或神话、心理学等不同的方面,辩证地分析阐释生与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揭示生与死的本源和本质,认识深刻,观点鲜明,结合生活实际,援引事例,以事喻理,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说服力强。相信每个读过此文的读着,都能从中一窥生死之密,受到教育和启发。作者知识丰富,对问题见解独到,思路开阔,语言朴实生动,足见作者的知识、文学的功底和修养。欣赏佳作,问候作者,感激赐稿,力荐阅读!【编辑:乡村幽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1-10 09:56:01
  欣赏老师优美的文字,拜读学习,问候老师!期待更多的佳作在风恋呈现!
乡村幽兰
2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1-10 09:58:13
  老师是为知识丰富,态度严谨的人,文中对于生与死的论述,辩证,深刻,独到,细致,生动。读过确实增长不少见识!问候老师!
乡村幽兰
回复2 楼        文友:寻洲        2019-01-10 13:29:49
  幽兰老师过奖了!
3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1-10 09:59:12
  理解编辑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老师谅解海涵!祝福老师创作丰硕!
乡村幽兰
回复3 楼        文友:寻洲        2019-01-10 13:22:40
  感谢幽兰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新年愉快!
4 楼        文友:云朵飘飘        2019-01-11 10:48:37
  死亡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逃脱这最后的宿命。看淡生死快意人生,也是一种洒脱。
5 楼        文友:三子四以        2019-01-12 10:41:01
  杂文已申报精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