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杠精老常(散文)
老常年轻的时候叫什么名字,大沪庄已经没有人记得,因为他会抬杠,而且每次抬杠,必要大获全胜才收兵,不知道哪个促狭鬼,给他起名“常有理”,这个名字就代替了他的真名,他也不负众望,把这个好名字发扬光大到极致。
常大妈和他生活了半辈子,早厌烦了和他抬杠。年轻时,哪怕烧个菜,两个人能理论一天。比如烧个红烧鱼,老常说,油热了,应该先放生姜后放葱花。如果常大妈顺序颠倒了,两个人会放着鱼不吃,掰扯一整天。如果老常赢不了,他就吃白饭,也不伸一筷子鱼碗里。结果是,常大妈一个人吃不了一条鱼,剩下了。老常又有了新论据:“说的不能这样烧,看看,不好吃吧!剩下了。”
后来常大妈摸透了杠精的脾气,不搭理他,做什么事,我行我素,“滚他的灯!我照自己的把子扠。”老常在家里,找不到对手,也觉得抬起来没劲,还是出去溜达溜达,世界大得很,哪儿不能抬杠。
出门就遇到了二先生。二先生是个退休老师,平常说话,颇讲礼貌。“老常,早上好啊!”
这一句邻里之间的问候,再平常不过了。老常不高兴了。
“二先生,你这说的什么话!我老常就早上好?”杠精从来不放过抬杠的机会,“照你这样说,我除了早上好,中午就不好啦?晚上就要死啦?亏你还是教师,说话都不会说!”
二先生被他抢白得一时语塞,一拱手,回头就走:你有理,你常有理!
老常刚走了几步路,就遇到了家里的侄子,侄子看见大伯,总要打个招呼吧。“大伯,您吃过早饭了?”
“太阳多高啦?还不吃早饭!我不吃早饭,等你请啊?”侄子也习惯了老常的做派,嘻嘻一笑,飞奔而去。
走到大桥上,遇到儿子下班回来了,顺口问一句:“爸爸,你去哪儿?”
这一句问候犯法了。老常转头跟着儿子回家,一边走一边训:“你现在没得命啦!细头犯上呀!我上哪儿去,用得着向你汇报?”
“爸爸,你别抬杠能不能?我就随口一问,你别抬杠起来没完。”儿子最近谈了个对象,人长得漂亮,正想禀告父母,让他们请出媒人,上门求亲,所以要对杠精父亲好言好语。
可是老常听儿子一说,准儿媳妇长得漂亮,就不乐意了:“漂亮的不要!漂亮能当饭吃啊!”
于是,父子俩就“娶老婆要不要娶漂亮的”这个话题,先是讨论,后是争论,最后老常差点儿要动起手来。
常大妈买菜回来,听不下去了,护帮着儿子:“你跟他个杠精有什么说头!漂亮的不能当饭吃,难道丑的媳妇可以看了当饱?你谈你的,妈支持你。”明摆着,二比一,常有理没了发言权。出去溜达也没有人值得和自己这样的抬杠高手过招一抬,好在学会了玩手机微信,上论坛逛逛,能抬杠的地方多呢,此处不好抬,自有爷抬处。
热度新闻,百姓民生,花边八卦……匆匆浏览一般,老常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新的“抬资”。
某某某慈善机构成功举行了2018年年会。
……
看着灯红酒绿热闹的画面,老常心里来气,在下面的留言里写到:“真心做慈善就不应该大吃大喝,把这些钱用在慈善上,又能救助多少人?”
常有理留言完,就捧着手机,等对手上场。
偏偏现在的人都理性了,也都知道,办年会的钱都是会员自己出的,目的是总结以前的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再说了,谁规定好心帮助别人的人,就不可以大吃大喝热潮一下?只要做了慈善,就一辈子要过苦痛伤心的日子?没有伸手帮助过别人的人,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和别人抬杠?
老常等了半天,没有对手搭话,自己觉得浑身没劲,头重眼皮沉。在常大妈的催促下,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病了:“杠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