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礁石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礁石】赵神仙轶事(小说)

精品 【礁石】赵神仙轶事(小说)


作者:梦里乾坤 秀才,1309.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79发表时间:2019-01-13 14:23:25
摘要:赵神仙并非神仙,却颇有一些神奇的故事。耐人咀嚼,值得玩味……


   有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文学创作形式,口口相传,情趣极浓。比如“四大红”“四大黑”“四大软”“四大硬”等等,可以自成系列,数不胜数。这种口头文学创作形式生命力极强,而且屡有创新。仅就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四大傻”而言,就有许许多多的版本,其中之一“上班提意见,喝酒可劲儿灌,生日当密码,泡妞留名片”,就很有时代色彩,令人为之津津乐道。卧龙镇这一类口头文学创作形式也不少,尤其“四大奇”值得一提。“周美丫浪孟祥云美,鲁家馆大肠赵神仙的嘴”,这所谓的四大奇,其它三奇尚可,把猪大肠和人嘴相提并论,乍一听来很容易发生误会,有些不伦不类,戏谑之意极浓。但赵神仙本人对此并无反感,甚至还有几分得意。也对,不管咋说,能够纳入所谓的“四大”行列,也可以算是一种殊荣嘛。
   平心而论,在卧龙镇这个小天地里,赵神仙也确实算得上一位奇人,无人不知,轶事多多。还有一点极为值得一提,他和我们一家三代都有交往,说是一种世交也不为过。
   这一日,赵神仙突然上门找我。
   屈指算来,我们这一老一少已有十余年不曾见面了。他一手拉着我,一手不停地拍打着我的肩膀,好一通爽朗的大笑,哈……这两天才听说你回来了,却总也不见你出门,难道把我老头子忘了不成吗?
   这不,我正琢磨着哪天去看望您老人家呐。我赶忙为赵神仙让座,脸上已浮起一丝苦笑。其实,我一直很想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人家。可一来时间确实不大宽裕,二来父亲也叮嘱过我,为了避嫌要少出去走动,所以我一直未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你没工夫过去看我,我就过来看你,一回事儿嘛。
   只要你老人家不怪罪我,那就比什么都强。
   那哪儿能呐,也不看看,咱爷俩谁跟谁呀!
   待到各自落座之后,我才得空儿从上至下把赵神仙仔细地打量一番。
   岁月无情,人生易老。尤其是上了一点儿年纪的人,在这一方面就显得更为残酷一些。而今,老人家已是两鬓如霜,一脸沧桑了。十多年前一度留在我心中的那一种印象,至此已是荡然无存了。
   我忍不住说了一句笑话,你老人家不是神仙嘛,怎么也让岁月消磨成了这一副模样呢?
   赵神仙洒脱地一笑,随即一声长叹,唉——哪里有什么神仙呐,不过一个凡夫俗子罢了。光阴似水,日月如梭,人又怎能不老呢?你不也变了吗?再也不是当年的白面书生了呀!
   我嘛,只怕还是一副老样子,没什么大的变化吧!
   那可不是……
   咋说呢?
   你可是出息大了!咋样?我没说错吧!当初我就断言,日后你非有大造化不可,这不就打我的话上来了吗?
   我没做任何解释,只是一笑置之而已。并非我故作矜持,而是一种自知之明在时刻提醒着我。读了一回大学,充其量只是弄到一份职业,有了衣食饭碗而已。自己还不曾有过什么大的造就,距离我的人生目标还远得很哪!
   我终于从赵神仙身上发现了不曾变化的一点,他依旧那么健谈,而且能言善辩。在我的记忆中,不论什么场合,他永远都是一位中心人物。而今,他的谈锋之健,依旧不减当年。一旦打开话匣子,简直口若悬河一般,一口气说个没完没了。
   看来,我只消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听众也就可以了。
   说到开心处时,赵神仙放声大笑起来,只笑得前仰后合,拍手打掌。那一头银丝飘飘洒洒,看上去颇有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虽然做不成名副其实的神仙,却也可以算得上一位放浪形骸的世外高人了。
  
   二
   据说,赵神仙对那一部深不可测的《易经》颇有研究,而且身体力行,算得一手好卦,灵验得很,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求得动他。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卖弄自己那一手绝活的。偶尔应允人家上门求卦,他也决不允许有第三者在场。至于那一卦算得如何,当事者守口如瓶,局外人则更无从知晓。说来也怪,越是这样遮遮掩掩,人们对他越是信任有加。久而久之,大家就赠了他一个雅号——赵神仙。至于他本人大名叫什么,反倒不大有人在意了。
   此外,赵神仙还能玩一手儿绝活,就是当“二神”。在这一方面他倒乐于出手助人,不惜抛头露面,堪称有求必应。
   那个年代因为缺医少药,加上残余的封建迷信意识还在人们头脑中作祟,所以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一旦有了病啊灾的,往往更乐于求助那些巫医神汉们。也就是把所谓的大神请到家中铺排一场,焚香击鼓,且歌且舞,俗称“跳大神”。也是据说,这一类求医问卜的活动却也有其出处,与满族风情中的萨满文化颇有渊源,可谓一脉相承。不过,稍加考究,也就不难看出,二者毕竟有着天壤之别,一是传统文化现象,一是封建迷信活动,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说到二神的角色,干的就是侍候大神的活计。虽然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却也并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其实际作用绝对不可低估。因为大神的表演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神的圆场本事。甚至有人说过,大神不行,还有二神。二神要再不行,那可真就没啥神了。这话说得很风趣,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绝不仅仅是有意夸大二神的作用。
   跳大神大致上分为三个过程——请神、问神、送神,相当于一篇文章的开头,正文,结尾三大部分。赵神仙是一个出色的二神,请神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之一,想不到却为此出过一个大大的纰漏。那一次,他去侍候一个刚刚出道的女大神,按照惯例,轻车熟路地就开了头。他呵呵咧咧地唱道:
   日落西山黑了天,
   只有一家门没关。
   焚罢香,再击鼓,
   焚香击鼓请老仙。
   ……
   接下来当然还有大段的唱词,不外乎两个方面而已。一是为老仙歌功颂德,不乏一些赞誉之辞;二是陈述主家的具体要求,比如遭逢灾难,诚意相请,恳求老仙出手化灾解难,逢凶化吉云云。这一类唱词,也可以算是一种口头操作,日积月累,人云亦云,经过不断地加工改造,日趋成熟,虽然缺少新意,却也很有一些佳句。这中间值得称道的是还用了一些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比如赋比兴就是其中之一:
   高粱地里长黄蒿,
   影影绰绰来到了。
   这两句唱词堪称请神过程中的压轴之作,作用非同小可。一般情况下,只要二神用上这两句唱词,那就说明火候已到,大神必须密切配合,当即离座,摇头晃臀,让腰上的串铃响声大作;与此同时,二神也把手中的神鼓敲得一通爆响,把场面上的气氛推向高潮,收到某种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一次也不知怎么回事儿,两人从一开始就配合得不够默契。待到赵神仙用上了那两句百试不爽的唱词之后,那位老仙还是没有任何反应,稳坐泰山一般,迟迟不肯下凡附体。没办法,赵神仙只好把那两句唱词反反复复唱了三遍,结果还是没有任何起色。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情形,赫赫有名的赵神仙居然也有掉链子的时候,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情。那些闲看热闹的人们指指点点,一阵又一阵地哄笑起来。赵神仙哪里丢得起这份面子,一时间弄得尴尬已极,也就随口唱出一段从未使用过的新鲜词句:
   叫老仙快临凡,
   而今不是那些年。
   天命党坐中原,
   官欺民挟好为难。
   ……
   这是一段即兴编撰的词句,内容上不只颇具政治色彩,甚至可以说是犯了大忌,对现实社会之反感已昭然若揭。还天命党呐,听上去貌似恭维,骨子里却别有一种味道,颇有嚼头,咋分析都不为过分。那位神婆子还不算糊涂,把这几句唱词听在耳中,后背直冒凉风,不知不觉中汗都下来了。不消说,那一位难请的老仙当即驾临凡间,金口一开,哆哆嗦嗦地唱了起来:
   请狐狐不来,
   请黄黄不来。
   早知道土豆熬白菜,
   本座也不来。
   ……
   说来事出有因,那位神婆子是嫌主人家伙食水平不够标准,正在那里闹情绪呐。赵神仙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当下气得直咬牙,恨不得扑上去给那女大神一顿大耳光子才算解恨。他娘的,这叫个什么事儿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一个婆娘家,这才出道几日,就如此贪图口腹,日后还能有什么大造化吗?
   这一精彩场面,堪称一桩不可多得的谈资笑料,很快就被一些好事者们传播开去。怎奈人多嘴杂,添枝加叶,越说越多。一来二去的,也就引起驻镇工作组的注意,随即决定做为一桩政治事件严肃处理。跳大神本来就是一种宣扬封建迷信的活动,竟敢公开唱出这种反动论调,二罪归一,这还了得吗?
   那年月,一旦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十分敏感。上上下下都在寻找这一类的打击目标,你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跳出来往政府的枪口上撞,这和以卵击石也不差多少,其后果可想而知。那一场子下来,可把赵神仙整治得不轻,活活地扒掉了一层皮,差一点儿就给他戴上一顶反党分子的帽子。也多亏他在卧龙镇里人缘极好,大家都为他开脱,爷爷也出面说了不少的好话,最终才让他免遭一劫。
   还有一件事情别有情趣,值得一提。
   大跃进时代,农村曾有过一项相当繁重的体力活计,那就是所谓的人拉犁了。现在说到这一类事情,人们可能不大容易相信。而在当时,据说那是最能显示时代风貌的一项创举。有一句话说得恰到好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畜力不足人力补嘛。毕竟是大跃进时代,总得有一些超乎寻常之处。
   仔细想来,那也是一幅颇为感人的场面。七八号人,长长的一串,拽起一根粗大的绳索,牵引着一把老式木犁,一个个亮开大嗓门儿,口号连天,脚步如飞。有一点尤其值得一提,他们往往可以把后边的扶犁者弄得跟头把势,手忙脚乱,不得不一再要求拉犁者们放慢速度。
   其实,他们也并非不累。一旦犁到地头,便各自放倒身子四脚朝天地躺下去,大口地喘着粗气,一个个都如同散了架子一般。
   赵神仙对这种所谓的人拉犁不只看不惯,更有些吃不消。他一向游手好闲,身子骨又不大硬实,何曾出过如此之大的苦力。加之他本人年轻气盛,嘴又好说,情感常常溢于言表,也就难免要惹是生非了。
   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在一次犁到地头时,赵神仙一时心血来潮,竟像一匹真正的马儿那样,将自己放翻在地打起滚来。滚罢,他懒懒地爬了起来,还“咴咴”地连打几声响鼻。他向来就是学什么像什么,足以说明他在模仿技巧方面有着某种天赋。这一次因为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所以更是学得惟妙惟肖,声情并茂。
   这场面可谓别有情趣,很自然地引起围观者们的一通哄笑。大家苦中做乐,只为求得一时开心而已,本无可厚非。可说来也怪,笑来笑去又都不笑了,各自都把嘴巴闭得严严实实。那年月毕竟不比现在,政治氛围极浓,大家的嗅觉也都挺敏感。你看我我看你,局面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当时,这一劳动场面由父亲具体负责。目睹此情此景,他已气得暴跳如雷,三步并做两步,扑过去左右开弓给了赵神仙两个大嘴巴。
   据目击者说,那两个大嘴巴打得“劈啪”作响,相当出色,很能显示父亲手头上的功夫。其实父亲并不习惯于动手,只有在无话可说时他才借助巴掌。而一旦出手,那就绝对够力度。据说那个时代的农村干部们大都有这么一手,一个耳光往往可以解决一个问题。不像时下的这些人们,打不得也骂不得,个顶个都这么难缠。
   赵神仙哪里见识过这种场面,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呆若木鸡一般。接下来,他少不得又挨了一通臭骂。所谓骂人没好口,父亲的一番话语难免有些粗鲁,却很有一些语言涉及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赵神仙听了当即有所省悟,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也是据说,赵神仙并不曾对父亲的那两个耳光表示反感。很有一些人在挨了父亲的责打之后,都不曾表示过反感。父亲偶尔也打过我和哥哥,这一点似乎无话可说,谁让我们给他当了儿子呢?至于别人,则未免有些不可思议,我一直无法明白其中的奥妙何在。
   后来赵神仙曾心平气和地当我说过,那两个耳光不但必不可少,而且来得非常及时。不只让父亲本人有所发泄,也让在场的人们得到某种心理平衡,大家才心平气和地放过了他。否则,就凭着那一个恶作剧,只要有人把他举报上去,也就足够定他一个坏分子了,往后的日子还好过的了吗?
   再也不曾想到,这一戏剧性极强的场面,竟为父亲化解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早早地埋下了伏笔。
  
   三
   当然,事情还是发生在赵神仙身上。那一年,卧龙镇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旱。他竟大张旗鼓地发出倡导,修建一座龙神宫,用来祈雨,化解灾难。赵神仙毕竟是赵神仙,这种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就是借给他两个胆子,只怕也不敢堂而皇之地提到桌面上来。那叫个啥名堂呀?一句话说白了,那得叫不折不扣地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简直就是和政府唱对台戏嘛,专政机关想找这样的反面典型还找不到呐。赵神仙却无所顾忌,一个人张罗得挺欢。也难怪,凡是公益事业,他向来都是热心为之。
   赵神仙振振有词地说,神龙功德无量,有目共睹,任人皆知。卧龙镇一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这一种大好局面从何而来,还不都是神龙的恩赐吗?就凭这一点,还不该好好地修上一座龙神宫吗?受了那么多的恩惠,却不知道做出一点点回报,这才遭了大旱,再不好好地表示一回哪儿行呢?

共 93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赵神仙,是卧龙镇的一个“奇人”,名声在外。奇人有奇事,给一个女大神当“二神”,因女大神嫌主人生活差,导致赵神仙出洋相。生产大跃进时,人拉犁,赵神仙学马打滚和马叫,破坏政治气氛,被支书打了两耳光,和臭骂了一顿。大旱时,主张修龙神宫求雨,搞封建迷信,被支书好言相劝挡了回去。特殊的年代造就“特殊”的人才,赵神仙无疾而终,死在院里的角落里。他赵神仙会算卦,却没算准自己死在何处,也没选个好处。小说间接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和一些社会现象,让人深思。语言幽默风趣,很接地气。推荐共赏。【编辑:武冈冰糖葫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11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武冈冰糖葫芦        2019-01-13 14:24:45
  读老师的文,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有趣,有趣!感谢赐稿!祝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相思        2019-01-13 16:50:50
  截取现实生活的片段,折射特殊年代的社会现象,让人反思。文中个别标点符号给予了修改,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雅校。问好老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3 楼        文友:梦里乾坤        2019-01-13 18:59:50
  稿子还很粗糙,感谢武冈冰糖葫芦老师和相思老师的精到点评和不吝赐教,学习了!
人生路漫漫,梦里乾坤大。
4 楼        文友:梦里乾坤        2019-01-18 07:44:59
  作品能够加精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更让我高兴的是在与礁石编辑老师们的交流中有所裨益,有所长进,一定继续努力,与礁石一同成长!
人生路漫漫,梦里乾坤大。
5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9-01-18 20:39:52
  祝贺梦里乾坤老师的作品获得精品,再次见证了实力和写作功底。问好,祝老师再上层楼,溢美礁石文学社团!
6 楼        文友:梦里乾坤        2019-01-19 09:29:44
  问好箫音依依老师,愿我们在礁石一同进步!
人生路漫漫,梦里乾坤大。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