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吴敏树的平江逃难生活(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吴敏树的平江逃难生活(赏析)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5发表时间:2019-01-13 16:22:22

天国战争的最初几年,湖南的岳阳成为湘军和太平军的拉锯战场,你打来,我打去,打得老百姓不能安生,为了活下去,老百姓选择了躲避战争。吴敏树一家也是一样,为了活命,他们也选择了躲避战争的方法。
   1853年夏,吴敏树从京城回到老家吴伏一,然后和家人一起来到平江逃难,中秋节时,他们又回到了老家过节,吴敏树赋诗《秋日作》,诗曰:避乱经时返故丘,先人老屋有遗留。中天犹是团圆月,莫为人间憾此秋。
   战伐年间,谁还有心赏月,月亮啊,你千万别有遗憾!
   1854年春节刚过,吴敏树写下一首《忽似》,诗曰:今年殊未暇春愁,坐放春风归去休。忽似罢兵消息好,满村鸣水叱耕牛。
   满村叱赶着耕牛犁田,水声溅溅,罢战了吗?
   不久,太平军再次攻陷岳阳,本地的农民跟着造反,烧了吴敏树家的庐舍,吴敏树带着家人来到平江岑川李氏避难,不久,太平军进入岑川,他们在山上躲避了一些日子,直到太平军退出岑川才下山,李氏开始办团练保卫家乡,吴敏树得以在此安居一段时日,天天默写陶渊明诗以度日,赋诗一首,诗曰:
   暮鸟思敛翼,归飞投故林。故林焚野火,欲止遂无阴。翩然望四方,矰缴纷相寻。借枝亦未穏,引匹扬哀音。自我有生来,厄路初遘今。江山莽兵气,群盗肆横侵。嗟哉先人庐,空场瓦砾深。尽室久奔避,转徙实难任。何时世运泰,筑屋还旧岑。儿女哪知愁,嬉笑不可禁。推迁信大化,安用劳吾心。且读陶翁诗,村沽聊自斟。
   诗人以暮鸟归巢无处栖身起兴,傍晚,倦鸟收住翅膀,想要回到林子里去,林子里战火烧得炽热,想要停下来,又无处荫蔽,他们在空中瞭望四方,地上的短箭都架好了准备射击,鸟儿只能借巢安身,这不安稳啊!
   诗人以此比况自己,山河满是战火,群盗肆意侵扰。房子被贼人捣毁,只剩下瓦砾。什么时候国泰民安,好筑屋回到老家山上呢?
   孩子们不知忧虑在逗着玩,诗人抄着陶诗打发着日子。
   平江的岑川可是个好地方,吴敏树写了一首《岑川》,诗曰:岑川山四围,水口隘一门。田畴万亩辟,桑竹美且繁。昔人避世地,岂异桃花源。涂径既久通,淳风亦无存。吾邑习乘乱,劫夺遍诸村。遂令此中人,咄哉夫何言。惩往思戒来,操兵若云屯。我亦竟安适,倚兹山列垣。山色况复佳,可以娱朝昏。久居意已熟,忽已似吾园。昨夜梦入湖,烟波萦我魂。觉来坐念此,雪地望官军。
   四围是山,中央是一块大平原,这不就是桃花源吗?
   吴敏树说,山色是那么的美好,早早晚晚足以愉悦我。久住这里意识也认可了,忽然认为这就是我家乡。
   出来的时候,吴敏树没带书,凭着记忆,抄下陶渊明的诗。不久,二小子念涛送来了一本唐诗,沈尚书的选本,吴敏树抄了几百首,写了一些评语,作为儿童读本,为此,他赋诗一首,诗曰:我虽不善诗,爱咏古人篇。谓此本声乐,奇韵逾管弦。昨来避寇乱,将家寓岑川。手钞陶集了,颇复录前贤。南风吹山云,清阴落窗前。悠然起孤唱,得鱼已忘筌。妻儿笑我勤,老矣心何坚。此事真复乐,可用穷岁年。
   吴敏树认为那些优秀的诗篇就是动听的声乐,它奇妙的韵律要胜过任何乐器奏出的乐音。
   南风吹着山上的云彩,淡淡的阴飘落在窗前。一个人悠然唱着,捕到了鱼就忘记了渔具。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战乱生活吗?
   吴敏树就是个书痴啊,他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苦难!
   不久,吴敏树带着家人移居平江一个寺洞,他赋诗一首,诗曰:年年花草送愁惊,怪底春风改旧情。儿女不知何地好,苦叫冒雨向山行。
   冒雨躲避战乱,行走于山间小道,苦啊!这时,吴敏树最小的女孩蒿儿也就九岁。
   平江寺洞里,山上的宝藏可多啦,茶树上有黄芽,它胜过秋果,吴敏树写了首诗《黄芽和茗》,诗曰:呼童上树摘黄芽,和茗真宜号谏茶。时节恰同逢谷雨,绝胜秋果瀹汤加。
   山上的宝贝不止有茶树,还有兰花。三月间,吴敏树在一僧人带领下,取来数盆,取名“定香之室”,并赋诗一首,诗曰:禅榻荼烟此洞林,似依双树宿惊禽。经危已解安心法,且老难忘结习吟。佛定本来无解说,兰香何故绝幽深。木樨闻后添师了,可向虚空着意寻。
   外不著相是佛,内不动心叫定,这是取名的由来。
   赋诗一首似乎还嫌不足,吴敏树又写了一文《定香室记》,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情经过。
   吴敏树是个佛教徒,一天,他从僧人那里借一本《法华经》来读,并赋诗一诗,诗曰:人间公事谁能了,来借僧房读佛书。惟有日长偏意味,午眠醒倦过茶初。
   这世上的公事是做不完的,到僧房里来读读佛经不是挺好的吗?
   看到寺庙里的钟鱼,就想到了小时候在荷塘寺的灯火缘,就想到了谢灵运的和尚头,于是,赋诗一首,诗曰:寺里童时灯火缘,客儿头顶学僧圆。风尘白发无端事,搔尽钟鱼四十年。
   寺洞有一庵称为莲花庵,已废,1855年某天傍晚,吴敏树在这里流连了一会,回去后赋诗一首《寺洞莲花庵》,诗曰:岩径秋阴茶子肥,高泉忽傍水田飞。山中竹树萧萧有,何事废庵僧不归。
   肥硕的茶子,高高的飞瀑,竹树摇落有声,这美好的环境却让莲花庵废了,和尚也走了,什么原因呢?
   1855年,吴敏树在老家办忠信团,七月十六日去平江寺洞探视家人,半夜时分才到,他赋诗二首赠给主人江渊泉秀才,诗曰:(1)入山才几里,路转觉来深。避世知何计,幽居且遂心。夜过僧寺闭,月在洞门阴。儿女迎争喜,灯前意不禁。(2)赁舍逢宽屋,书堂更作邻。名家济阳族,源水武陵人。多盗无山僻,安居赖俗淳。几时容漫叟,竟筑瀼溪滨。
   一路上感慨颇多,盗贼多了,哪里都不安全,想要做个武陵人都做不成,回到寺洞,儿女高兴,争着问长问短。
   平江的寺洞很有名气,吴敏树写了一首《净居寺》,诗曰:洞名知寺古,秋意践苔清。入院逢僧病,留茶逮雨声。石危侵涧出,泉落过桥鸣。薄暝深村路,山家候掩荆。
   高耸的石缝流出涧泉,泉水汇成溪流经过小桥时发出鸣声。进得寺门,只觉得秋天的意趣踩着洁净的苔原来了。
   这年八月,吴敏树辞别家人,一个人从平江寺洞再回老家去办忠信团,临别时赋诗一首,诗曰:细雨凉秋正豆花,山云风断忽飞斜。行人心事愁难说,道是归家是别家。
   这是怎样一种心情啊,细雨纷纷,豆花正开,云被吹断在斜着飞,说是回家却在告别平江的家。
   回到老家,因家庐被烧,只能住在客舍,中秋节那晚,一人独坐,赋诗二首,诗曰:(1)客舍书灯近,凉多渐半秋。明星斜没尾,好月早生钩。静喜虫吟杂,深兼犬吠幽。连朝无外信,盗远即宽忧。(2)捷战传湖口,成围在鄂州。诸公今破贼,得势及高秋。山越尔何剧,江波不断流。老渔洞庭岸,终待系扁舟。
   深夜读书,虫鸣狗叫,更显幽寂,盗贼远去了就可以宽心一下。捷报终于从湖口传来,洞庭湖的老渔民在等着挽系渔船。
   战争的成败总是揪着他的心。
   1856年春节,家人从平江寺洞回到老家过年,吴敏树喜不自胜,赋诗《丙辰初春》,诗曰:乍归儿女喜,兼度岁时新。屡见年头雪,先看水畔舂。耕田真我事,群盗亦吾人。戮力扶天极,诸公实苦辛。
   其喜洋洋啊,带着孩子们去看年前的雪,到水边去看舂米的碓舂。
   元宵节一过,吴敏树带着家人又回到平江寺洞净居寺,寺后有空隙荒地,吴敏树带着仆人开垦出来种花种菜,从山上寻回几盆兰花放在花圃里,在屋中扎一道竹篱笆间出一间房子,向花圃开一门,吴敏树就此事赋诗四首,诗曰:
   (1)生意吾怜汝,因何亟命锄。只愁随地长,直是逼人芜。免使虫蛇伏,当令莽翳除。芳兰如在此,可得用情疏。
   (2)隙地应无弃,殷勤早种瓜。自须谋力食,毋久溷僧家。月下分泉润,风中倚架斜。何能传种美,甘苦足生涯。
   (3)幽幽欲谁待,山中我觅君。草间迷不见,石上得先闻。硬叶方知别,奇根定自芬。屈田如可买,亦拟续骚文。
   (4)倚山宜转看,后户对前堂。且以书名屋,横添竹作墙。稍便中置砚,亦可倒安床。梦在疏篱伴,今年稳夏凉。
   锄草、种瓜、觅兰、织竹,看来,吴敏树真是爱上了这里。
   吴敏树带着熊儿、煊侄住在寺洞,借净居僧舍教他们读书,寺里僧人清泉上人与吴敏树相交甚好,吴敏树赋诗一首答清泉上人,诗曰:平生爱僧居,到寺意忘返。颇疑夙根深,终恨道机浅。荷塘假书舍,童幼随钟饭。号作南屏人,未识庐山远。遭乱计久荒,息心年苦晚。旧堂湖在门,余众客必伴。迫隘时未康,推移地常转。今来就师住,山趣觉新善。石坚寒不除,竹外翠弥衍。风鸣落枕泉,雨洗当窗巘。晴鸟一何繁,残书抱来偃。师也汤休徒,秀句碧云剪。房前斸笋肥,松下作斋腆。知我嗜诗禅,悦味相黾勉。如今万念非,此事三生践。
   吴敏树说,今天来就着主持大师住下,感觉到这山趣又新又好。山石间的寒气还在,山竹的翠色敷衍开来。风吹着落枕泉哗哗响,雨洗净了窗前的山峦。做信使的青鸟来去何其繁多,抱来残书仰面躺着。住持大师也是汤休的徒弟,写出的诗句秀丽犹如剪下的碧云样。房前的竹笋长的很肥,松树下的斋饭很是丰厚。
   这不就是神仙境界吗,吴敏树说,到了这里,我万念俱寂啊!
   还是这年,吴敏树写了二首《丙辰岁题静居斋壁》,诗曰:(1)才临小满风成竹,渐近端阳雨送梅。独有山中莺不住,只无村外客能来。(2)山径湿烟啼竹鸡,斜阳明在树枝西。幽人急起随流水,雨寺三桥上下溪。
   两首小诗该是多大的容量,山笋变竹,夏雨送梅香,莺鸟从容,客人游赏,山飘湿烟,竹鸡啼唱,树枝挂斜阳,隐士随流水,桥在上下溪。
   战争离这仙境该是多远?
   清朝立国之初,福建谢公来到平江当知县,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平江推广种植薯蓣,二百年过去了,平江人一直记得他,祭祀他,吴敏树写下一首《雨醉》来说这事,诗曰:雨醉初醒坂路风,平江山土半农功。家家薯蕷栽应遍,村鼓来朝赛谢公。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天国战争使吴敏树失去了家园,但是他又得到了平江寺洞这个第二故乡,而且在这里偿足了佛法的滋味。
   禅理也是这样悟透的!
  

共 39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太平天国战争历时十四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能避难的纷纷避难。吴敏树也一样,家乡岳阳成为战地,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在此期间,诗人以抄陶渊明的诗来度日,借陶诗的避世思想来麻痹自己。同时他也写了一些诗,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幸好吴敏树是书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让他暂时忘了苦难。后来他来到平江寺,和僧人生活在一起,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感谢作者奉献此文,将吴敏树的一生了解得如此详细!【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13 16:26:22
  杜甫也饱受战乱之苦,为逃避战争逃到天水。生活也是一笔财富,帮助诗人写出了一些描写战争反映历史的诗歌。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13 16:35:44
  有幸生活在和平时期是福,古代人民大多要经历战乱,生活该是多么艰苦呀!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2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1-13 21:01:33
  谢谢莫女士的编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