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长者经验(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长者经验(随笔)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65.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6发表时间:2019-01-15 19:13:14
摘要: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三老”既是指有大智慧的长者,也是指有经验的老农、老兵和老干部,长者的一言一行将成为我们处事的准则和标杆。

【看点】长者经验(随笔) 农村有句俗话说得好,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度上的解释是:“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而俗话中的“三老”既是指有大智慧的长者,也是指有经验的老农、老兵和老干部,长者的一言一行将成为我们处事的准则和标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长者毕竟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他们经见过的事,比我们听说的故事多。因此,他们的言谈都是经验之谈,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以为戒的。
   长者不一定都是多么老的人,他们或许只比我们年长几岁或几个月,但是由于他们经见的人和事比我们多,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想问题的思路就比我们宽得多。例如我们在部队的时候,为什么首先必须听班长和连排长的,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早入伍一年或几年,对于军营中的事比我们懂得多,听他们的话准没错。再例如工厂的老工人师傅,他们对工厂的机械操作总比我们熟练吧,行政部门的老同事对部门的各种规矩和办事流程要比我们掌握得多,是不是该听他们的?!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学,怎么学?首先是向老师学。因为,老师们都是怀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责任感,向我们传授文化知识的。我们必须以谦虚恭谨的态度,向老师学习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当我们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基础的文化知识后,我们便可以更加有信心地向着更高的知识目标迈进。其次是向长者学习。当我们完成基础学业进入社会以后,我们要虚心地向长者学;学什么呢?我想不外乎这么三项:一是学规矩,二是学做人,三是学技能。
   还是拿军营中的事情做例子吧。那时我们刚进入军营,什么都不懂,我们就跟着班长和老兵学习部队的规矩,也就是军人必须共同遵守的三大条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懂得部队的规矩后,我们就开始学会做人,那就是通过队列训练、军事训练,让我们实现从百姓到军人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刻苦的训练,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三大条令是军人的共同行为准则,队列训练和军事训练使我们成为合格的军人。但是仅有这么两点还不够,我们还得在老兵和班排连长的指导下苦练杀敌本领,熟练掌握格斗、捕俘、射击、实战、野外生存等战士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特种部队的战士除了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苦练原则之外,还得接受一个周的地狱式训练和长达三个月至几年的魔鬼式训练,直到每个战士的单兵战术技能全部达标为准。
   再说新工人要向老师傅学习的问题,新工人刚刚进入工厂时,也同新兵一样啥都不懂,那么你就得放下身价,虚心地向老工人老师傅们学习,学习掌握工厂每台机器的操作技能,至少也应该学会你所在岗位的机器的操作技能,直到能够独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准。
   最后再说说行政部门的学习问题。初到一个行政部门或机构,需要学习的东西多了去了。首先是部门的规章制度,其次是办事流程,再其次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每一项都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到老,学到老,还有好多没学到”。如果你在行政部门或机构是个党员干部,除了必须经常学习部门的规章制度外,还必须经常学习党纪国法,学会用规章制度和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办事流程上我们要学会懂得轻重缓急,除了认真的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外,还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智慧和经验开创工作新局面,而不是像石磨一样,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在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时,也要学会结合工作实情,吃透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而又开创性地贯彻落实,而不是只当一个领导指示的传话筒。
   我记得我刚从部队退伍回乡参加工作时,也是什么都不懂,对领导在会上传达的精神领会不透,到村组开会传达领导讲话时只会照本宣科。结果会是开了,贯彻精神的效果却不佳,我负责的那一片工作毫无进展。为此我就向乡村两级的老干部们学习取经,学习他们传达政府会议精神的诀窍。当时,有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治保主任对我启发很大,他由于不识字,所以也没做会议笔记,在开群众会时,却结合本村的工作实际讲得一套一套的,老百姓都很服他,第二天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也就是说,政府领导的会议精神在他们村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
   于是,我便放下身架跟着乡村老干部学,并且学会了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打开了工作局面,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我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
   回头再说农村的长者经验,那也是我们学不完的宝库。
   我们家那时很穷,父母供不起我读书,因此我只读了三年半书就回家务农了。也就是说,我在小学还没有混到毕业,就跟着父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当时由于我还是个小孩,做不了力气活,只能跟着妇女们学习薅草、施肥等田管之类的轻巧农活。后来又跟着父亲、哥哥们一起学习插秧、锄地等农活。特别是插秧,在我的印象中尤为深刻。插秧的第一步是扯秧芽子,扯秧芽子要绑成小把子,光只这个绑秧把子我就学了一早上,当时怎么也绑不好,不是没绑住就绑死了解不开。为此,生产队长张建奎还凿了我一暴栗,凿得我眼冒金星。插秧的第二步是分秧棵,不能分多也不能分少,一簇两到三棵。第三步是插秧,插秧的时候退步前进,那就是五代后梁时张重天诗歌中所唱的“手捏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时还不能把胳膊肘支在腿面或膝盖上,那叫“打打杵”,提高不了插秧的速度。这些农活我都得一点一点地学,熟能生巧,最终成为种庄稼的行家里手。我挣的工分额度也由五分、七分到十分,而且都是在社员会上评定的。
   在学习农活的过程中,我记得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是:“劈柴劈小头,走路问老头。”父亲所说的“问老头”并不是真的只问老年人,而是向有经验的长者学习,不会的就问长者,长者会教给我们正确的做法。我的理解是,长者不一定必须是年长者,比我闻道早的也是长者。
   父亲的这句谚语成为我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无论是参军入伍,还是参加工作,乃至于我后来从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父亲的这句谚语时刻启示着我,要多向长者学习,向有经验者学习。从学做人开始,到学习各种技能,当然也包括工作方法和文学创作方法等等。虽然不敢说小有所成,起码不再是原先那么懵懂,这就是长者经验。

共 25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长者经验》读之真是受益匪浅。文中的长者,不一定都是多么老的人,只是在经验和经历上足以为人师。这也使我想起我们老家的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实,我们这俗话里的老人也并非一概以年龄来作的断语,里边的老人泛指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者。联系此文看,我想,两者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想学有所成,首要的便是虚心拜师,以长者为师,努力学习才行。随笔语言通俗,叙述条理清晰,写作手法夹叙夹议、灵活而不呆板。欣赏学习了。推荐阅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1-15 19:16:12
  第一次编辑老师的作品,有点忐忑。老师的文章干净顺畅,没有蚊子,编辑这样的文字很省心。不到位处还请见谅。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15 19:50:28
  感谢兰花老师辛苦编辑,编者按值得我学习,真的非常感谢!
2 楼        文友:陶桃        2019-01-15 19:38:28
  行文流畅,讲理透彻,学习武老师佳作,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致敬!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15 19:51:26
  感谢陶桃社长关注留评,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1-15 21:08:03
  这是一篇很生动的随笔作品,那些谚语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武戈老师能够现身说法,拿自己从军务农的事例,款款而谈,入心入情,深入人心。层层剥茧,缕缕抽丝,作为随笔,最忌的可能就是可以说一通道理,就是不知怎么办,武戈老师以形象说理,遇到问长者经验了,马上想到了插秧,想到了在班长带领下学习训练。这些是引领,更是启迪,三思可得精髓。怀才抱器拜读学习感言。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1-16 07:05:08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的理解,感谢您对拙文的高评。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只有向您学习,文章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