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过年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过年的记忆(散文)


作者:成敏 进士,7566.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0发表时间:2019-01-19 10:09:24


   那天过腊八,听收音机里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广大朋友对过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感想?我这才突然意识到,又过年了,仿佛才过了那个年,就来到了这个年,日子飞速流过,而我还却沉浸在了过去的记忆里。
   我从小生长在鲁西北,由于童年时期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所以对于年的记忆非常深刻。因为只有过年时,才能实现很多梦想,比如吃好的,穿新衣等。
   我们商河的过年风俗,除了那些吃喝穿戴、扭秧歌、放鞭炮外,拜年是最有意思,也是必须遵守的风俗。从二十九那天下午,我跟着父亲,和每家的老人一样,去村子西边的湾沿上,点三支香,请回自己祖宗的神位,回家过年。请神位必须是这个家的最年长的人,也是守着烛子(神龛)的人去请。只见父亲双手捧着香,满脸的虔成,面向西南,也就是我爷爷奶奶的坟茔的方向,嘴里念念有词:“爷爷娘娘,回家过年了。”
   过了年初一,下午的时候,再由请的人送回去。在西湾沿上,向着祖坟的方向,我跟着父亲跪下,撮了一捧土,把三根香插上。父亲嘴里念叨:“爷爷娘娘,过完年了,现在天还没有黑,早点铺床铺被吧!”然后,父亲从荷包里掏出三个鞭炮,让我躲得远远的,点着了。随着三声炮响,算是送走了自家的神们。我爷爷在六零年就饿死了,所以这件事就由父亲来完成。以后就会由哥哥或者我来请神位,像每家的人一样,一代传一代,把这种对过年祭祖的习俗传承下去。
   一般情况下,小时候的记忆里,几乎从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盼着再过年,因为过年的记忆里太美好,太浪漫。只有过年才能吃好的,穿新衣服,跟着大人们,围着村子拜年。所以那时候,天天算计着,今天是几月了?有时候会问娘:“快过年了吗?”
   娘慈祥地笑着说:“傻孩子,还早呢!又在叨念过年,是不是想吃好的了?”
   “哪有啊,我是想我姑、我姥娘、还有我光明哥哥、小珍妹妹了!”虽然我想到那些好吃的,咽了口吐沫,可是我还是能说出很多喜欢过年的理由。
   “好好,等浇完麦子,种上棉花,咱就去走亲戚!”娘说着话,手里的锄头麻利地锄着麦陇里的麦蒿。
   我挎着篮子,拿着镰刀,挖取那些荠菜。春天后,一般家庭除了吃咸菜,那些地里才出苗的野菜,便成了我们饭桌上的家常菜。现在的人们,为了吃新鲜,还觉得野菜好吃,可我们那时天天顿顿都吃野菜,而且也没有多少油,只有调上些盐巴。所以更怀念过年时又香又甜的食物。
   从正月十六那天开始,二月二,三月三、五月十三、六月六、七月七,一直数到了八月十五,这些难熬的日子里,唯一的念头还是盼年。对于我来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家里人都已经太熟悉了,除了被父亲呵斥,被哥哥嘲笑,就是娘不厌其烦地安慰我:“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个月,快了!”
   在这漫长的一年中,其实我们不会等到过年时,才去走亲戚,在春播、夏收、秋挂锄的闲暇日子,就去走亲戚。或者我们去,或者她们来,一般都是女人带着孩子走亲戚,男人们平时很少去走亲戚,免得被人笑话说他馋懒。
   其实,大人们最不愿意过年,都说年关难过,尤其是生活还很困难的时候,过年会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老人们觉得,过一年少一年了,一天天的,过得真快啊!其实,年老哪里是过年的责任,老人们总是要找一个最切近的发泄对象,所以就不喜欢过年了。可他们还是喜欢看着自己的儿孙辈高高兴兴过年,矛盾啊。
   在念叨中,进入了腊月,尤其是到了腊八这天,喝了娘煮的香甜的腊八粥,又跟娘扒了蒜,看娘腌制腊八蒜,问娘:“快过年了吗?”
   娘笑着说:“嗯嗯,快了,过了腊八就是年!”
   “可咱家咋还没有吃肉啊?”
   “傻孩子,吃肉要等到年跟前,现在还有点早。”
   于是,我在念叨中,数着日子盼望着年的到来。
  
   二
   商河大集,是逢五排十。从初十开始,集上就有了年味儿,摆摊的不但多了,卖的货物也比平时全了。尤其是很多年货,都被机灵的商贩们摆上了货架。集上到处挂着大红的灯笼,喜庆的对联、各种年画儿,铺满了路旁。
   我最喜欢杨柳青的年画,有红红的鲤鱼、胖胖的娃娃,还有叼着烟袋的老爷爷,盘着腿剪窗花的老奶奶,他们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于是,在我的央求下,娘掏出了用小手布卷着的那些毛票,买了几张年画。这些年画被我和哥哥贴到墙上,好些年后,除了颜色变浅外,还能看出画面的喜庆。
   腊月二十的大集上,人们一般会把年货,大部分都买全。热闹的大集上,商贩们互相吆喝着,赶集的人遇到了熟人,讨论着今年的年景,拿出所买的货物,向熟人显摆显摆,说明今年多买了几斤肉,几条鱼,是比去年富足了!
   年景不是很好的男人,走路躲躲闪闪,先怕遇到王老六,王老六是东关街上卖化肥农药的,春播秋耕时,佘了人家的化肥钱,期间遇到了大病小灾,年前是还不上了。虽然王老六是个畅快人,答应了先该着,谁没有个人高蹬短?可一般的人还是觉得欠人家钱,还赶集买东西,脸上挂不住。
   等到二十五这天,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人们一般都叫花花集。因为一般的大鱼大肉的年货,都在上个集上买全了,剩下别的东西,可以由妇女和孩子们买了。于是,集上人山人海,最热闹。女人们都喜欢去卖布的摊上去逛,过年了,扯上一款新花布,给孩子或者老人做件新衣服,让家人们都高兴一回。至于自己,以前的衣服,还没有出现补丁,洗干净了还能将就一年。
   大点的孩子们,则喜欢卖鞭炮的,看他们为了显摆自己的鞭炮有多响,都争相放着。那一片的鞭炮市场上,噼叭响彻一片。小孩子们,都喜欢好吃的,拿着冰糖葫芦、糖酥棍、柿饼子,一边吃,一边看那些耍猴的,捏糖人的,还有打把式变戏法的。这些人也都是穷苦人家,趁着年前这段好时光,赶集多挣几个,回家养活一家大小。
   花花集上这一天,基本都是赶一天的集,其实就是玩一天。
   我家原来那三间半老屋,房梁被烟熏得漆黑,挂在房梁檩条上和墙角上的蜘蛛网,都在二十三那天,被哥哥扫除一空。二十三那天,每家每户都大扫除,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一天,后来一问才知道,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街上每天都有了放鞭炮的声音,如果在平时,突然的爆炸声,会吓人一跳,可现在没有事,不会再去训斥孩子们,人们都觉得有了年味儿。
   人们从过了腊八开始,嘴里见到熟人后,一般都会说:“呦!近来挺好啊!提前给你拜年了!”
   “挺好挺好,也提前给你拜年!”
   腊月二十六开始,人们开始忙活起了过年的食物。蒸年糕、包包子、熏炸、煮肉。
   煮肉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八这天,因为二十九就基本都休息过年了,煮得太早怕肉不够吃的,都馋了一年了,闻到肉香味儿,嘴角都流口水。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是二十八这天煮肉。我最喜欢这天了,可以吃肉啃骨头。这天,每条胡同,每个大街,每个村里,甚至整个世界,都飘满了煮肉的香味儿。
   大年三十的中午,每家都吃上了最好的饭菜。晚上太阳还没有落山,人们便开始放起了鞭炮,到处鞭炮轰鸣,烟雾缭绕,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云海仙境。当夜幕拉下,天空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早吃过饭的孩子们,便打着灯笼出来玩了,孩子们会越聚越多,围着村子转,大人们则不断给孩子们糖果。街上的电灯亮了,这是才按上的,那时白天晚上停电是经常的事,人们见怪不怪。有电最好,没有电也照样过,再点上蜡烛或者煤油灯。
   那时的热闹劲儿,全国都差不多,那时才按电不久,村里的电视还不是很多,几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几乎把全村的孩子都吸引过去。电视机的主人,都很自豪,非常愿意让大家都来看电视。屋里被挤得满满的,人们坐满了主人家的火炕,又站满了一堂屋。电视里的广告不多,新飞冰箱、芦丁牙膏,是常见的广告。动画片是《聪明的一休》,电视剧最火的是霍元甲陈真传等。
  
   三
   到了大年初一,半夜里就有人放鞭炮,天还漆黑,娘就起来烧火下水饺。下熟水饺,都舀到碗里,把我叫起来。我穿上了一身新衣服,高兴地吃了水饺。
   父亲早就打开了院门,门口横着一条竹竿,屋门口也横着一条竹竿。因为堂屋里供着我家的神龛,上面都写着我家老祖宗们的名字。桌子上供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还点着香。父亲说屋门和院门的竹竿,是代表门,把咱家的神请进来了,就不能让他们走了。父亲叫上我和哥哥,先给神龛磕头,嘴里得说:“给爷爷娘娘磕头了!”然后,我和哥哥再给父亲磕头。
   这时候,我们姓万的族人们,都来了,由于人多,都一伙一伙的。进来一伙,先给神龛磕头,嘴里也是说:“给爷爷娘娘磕头了!”然后给我父亲磕头:“二爷爷!”“二叔!”“老爷爷!”“我们给你拜年了!”
   父亲是村里辈分最大的人之一,所以大部分人都来拜年。父亲招呼着,拿着香烟,递给拜年的人们,嘴里不停地说着客套话:“都起来吧,都起来吧,别再磕了,再磕就老了!”虽然这样说,可是后辈们还是该咋磕咋磕。
   我和哥哥,也随着族人近支,走向村里,向每家有神龛的磕头,向每个辈分比我们大的拜年!街上到处都是拜年的人们。很多平时在外地、在城里的人,今天都回来了,人们都互相打着招呼,哈哈笑着,握着手,亲不够。村里的人,只有这天才最全,也最开心。
   从初二开始,人们都要去走亲访友,按照从大到小,从最知己到一般的规律,开始去给亲戚们拜年。小孩子最高兴,走亲戚吃好的,因为亲戚家里会宠着,护着,不像自己家里,把好吃的都就给来的小亲戚。走完亲戚,一般也就到了初十左右了,人们开始准备过十五,闹秧歌。过了热热闹闹的正月十五,人们就又恢复了清汤寡水的生活,这个年,也就算过完了。
  

共 3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散文开篇以儿时的“我”盼望过年开始,深情地回忆儿时生活拮据的日子里,对过年的向往,翔实地描绘了过年前后过程,那些好吃的、好玩的、赶花集、置办年货、拜年等各种有趣的活动,让人温暖和难忘。通过对家乡“商河”地区的过年的工笔描绘,勾勒出了一幅浓郁的乡村风俗水墨画,缓缓地展开,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乡俗就是一幅有温度的年画,作者以朴素的色彩,精心细描了这幅作者心中的画,从孩子们的翘首期盼,到每个家庭年前的忙碌,哪怕是见面一句“过年好”的问话,都饱蘸着感情,让人觉得温暖。年前的大集上,买东西是次要的,玩是主题,三村四店的都来了,是混个脸熟,是表达着过年的喜悦。打扫卫生过大年,不亦乐乎;吃饺子放鞭炮,磕头串门拜年,一派祥和。这些老时光里的画面,被作者描摹得栩栩如生,把人带进了欢乐的海洋。这些农家过年的细节,如今难以找到了,但日子的美好早就胜过过年的那一天了,作者的画面里始终跳跃着感激,这也让人联想到如今人们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散文构思精巧,行文流畅,特色语言的穿插,文字鲜活生动,怀乡念土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鲁紫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紫苏        2019-01-19 10:11:32
  感谢佳作分享柳岸,祝作者创作愉快!
……
回复1 楼        文友:成敏        2019-01-19 13:51:09
  非常感谢老师的美评和鼓励,问好遥握!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1-19 11:27:13
  年年有年过,过去的年尽管物资匮乏,但一样不能慢待了年,作者饱含深情地回顾了温暖的年,与当下对比,过年的情调已经大变了,时代总赋予每个年不同的色彩。一年相互拜年的习俗不变,民间亲戚乡邻的感情在这个点上集中加深,作者抓住了拜年,把亲情写得温暖得很。问候作者春节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成敏        2019-01-19 13:52:48
  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彩跟评和鼓励,觉得还是原来的年有意义,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哈哈!感谢老师的鼓励,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成敏        2019-01-19 13:50:24
  感谢老师的认真编辑和精彩的按语!辛苦啦!问好
4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1-20 10:33:44
  是呀,过了腊八就是年,刚刚过了腊八,我们也快过年了。朴实无华的文字抒发着记忆中的年俗,人情,过年景象。欣赏!祝福!
回复4 楼        文友:成敏        2019-01-20 21:11:24
  感谢老师的来访跟评,多谢老师的鼓励,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懂得原来的艰难生活????
5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9-01-22 14:22:38
  物质生活的提高,少了期盼过程的年越来越少了儿时的味道,只能在回忆里回味了。这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吧!
回复5 楼        文友:成敏        2019-01-22 14:46:45
  的确如此,值得期盼,值得回味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感谢老师的留评和鼓励,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