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往事】农家三旧物(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往事】农家三旧物(散文)


作者:一杯白水 童生,73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7发表时间:2019-01-19 21:36:02

一、摇篮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蛐蛐儿,叫丁丁(音zhēng),好比那琴弦声……”这曾是人人熟知的《摇篮曲》,有多少妈妈,哼着这个曲子,把她怀中的孩子送入甜蜜的梦乡。按照生活是创作源泉的理论,有《摇篮曲》必然得先有摇篮。是的,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其婴幼儿时期,只要家庭有条件的,都享受过那个待遇。
   摇篮是“学名”,在农村,它的俗称叫“悠车子”或叫“悠筐”。这种“悠筐”的长度约100厘米,宽度约45厘米,高度约20厘米,形状像条船。但船的前端是尖尖的劈水状,而“悠筐”是不分头尾,两头都一样,都是圆的。悠筐的底是用普通的薄木板横向拼接的,中间用一条带加固。它的“船帮”材料是两条长长的而又薄薄的柳木板。用这两条板将悠筐底围起来,形成一个“筐”,就基本成了。这么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相当不易了。首先是选料的苛刻。这种板材必须使用与做笸箩簸箕边沿的材料相同的“王八柳”,因为“王八柳”绵软细腻,但是一条板长达170厘米以上,一个悠筐需要四块这样的板,而且不能有节子,这就不好遇了。其次是做工高难。每块板都要刨得精光,薄如玻璃,推刨时稍有不慎,就会废掉一块板,刨光后四块板全部通过水浸弯成形状丝毫不差的U形,之后再用火烘的工序使之定型。合围的时候,每两块板套在一起使“船帮”成为双层,在“船腰”处对接,四块板有顶有叠,咬合得既美观又结实,再用铜丝固定住。合成后的形状是两头上翘中间下凹并且上沿口向里面兜着。最后还要在“船身”外面画上彩绘,写上“长命百岁”之类的文字。悠筐做好后要吊起来使用,吊筐的材料也非常讲究,吊勾和吊环都是专门制作的,有铜的也有铁的,吊绳是用亚蔴或线蔴编成的光滑辫子,并非粗糙的麻绳。筐里铺上被褥或凉席,小孩躺在里面,被大人轻推慢动悠起来,一定是舒服极了。
   如此啰嗦地介绍了摇篮的制作,您就可以想见,它的造价不会比现在的一辆电动童车便宜,因此我在开头就说:家庭有条件的才能用得起。我们弟兄好几个,现在都六十多岁了,婴幼儿时期也正是摇篮盛行时期,我们就没享受过那个待遇。我爹还曾为自家购置不起而解嘲说:“孩子用悠筐悠,脑袋都悠浑了,你看我家的孩子,个个都聪明!”
   用悠筐哄孩子倒是有一个危险的弊病,就是孩子会翻身以后容易出事。早年我们与老刘家住对屋,有一个老太太时常来串门,我朝她叫八姑奶。她长得身材瘦小,并且罗锅着腰侧歪着膀子。多年后我才知道:她就是从悠筐里掉出来摔坏了的,落下了终身残疾。
  
   二、坯模子
   一天,我在清理我家小库房的家什物品的时候,意外从棚顶上发现了已经挂满了蛛网和灰尘的坯模子。因为多少年前就不用了,早就被我忘了。已经年至三十了的我的儿子,还真不错,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但是他却从来没使用过。
   为了“传承”,我特意挑来几挑黄土,划拉来一些乱草,教我儿子“和泥脱坯”。我儿子在我的指点下,脱出了几块坯。他觉得还挺好玩儿的,可是我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对脱坯这个活却老打怵了,那是被老百姓戏称的农活“四大累”之一。
   生产队时代的农村,土房土炕以及各种土建筑,用坯量极大,哪一年都不少“脱”,因此坯模子也是农家常用的工器具。但是这个工器具既没处买,一般人也做不上。第一,它需要不能弯曲变形的不能有疙瘩节子的也就是最好的松木料──普通农户没有;第二,它必须标准、周正、结实,别说普通人了,就是木匠,也得够六级工的,不然,做出来也使不常,白瞎了木料。因此,坯模子在农家不能像铁锹二齿子那样随便,得算珍贵物品。
   我家能有这么一个宝贝,还真多亏了我那并不善于治家过日子的老爹。多年的比别家超重不知多少倍的脱坯任务,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必须自有一个坯模子的迫切性;也更为痛切地感受到了求借别人的不便与难堪。正好在那个时期,我父亲在公社的土建工地当头领,唯一的一次以权谋私,他带回了一个崭新的坯模子。
   其实崭新的并非是最理想的,脱了若干坯之后被磨掉了边棱的才是最好的。不过,在我们家,磨光一只坯模子只需一年的一个春天就足够了。别说本来就已经被木匠推得很光滑的木板了,我的六个手指甲都两次被磨得渗血呢!不管是生产队里用坯,还是各家盖房子找帮工的,都首先想到我们哥几个。因为我们哥几个太好支使了,干出的活太令人放心满意了。有人会不理解:难道脱坯也有鬼处吗?当然有啦,二寸厚的坯模子完全可以脱出一寸半厚的坯来,同样的一堆泥土,人家得多产多少“效益”呀!而我们哥几个,不是不会那么干,而是根本就不敢。这个不敢,隐含了多少故事,就不细说了。
   我已经记不得是哪年把坯模子别到房棚上了,反正是确切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但是我也没舍得把它扔掉。
  
   三、粮食量器──斗与升
   现在称量一下粮食的多少,都是用秤。不管是公制秤还是市制秤,不管是磅秤还是电子秤,总之都是称其重量。而在过去,称一下粮食的多少不是用秤,而是用一种专用容器──斗和升。说它是专用,是除了粮食,不用它称别的东西。其中斗是主要量器,升是辅助量器。标志粮食多少的计算单位也不是现在用的公斤和吨,而是升、斗、石(音dàn)。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以后,我不知道后辈人对斗与升的标准是否有过变更。反正我赶上使用的斗的尺寸是:上口34×34厘米,下底25×25厘米,高25厘米,装满粮食,用标尺(老百姓称之为“探子”)刮平后,干好的苞米是11—12公斤左右。装这一下其实是半斗,两下才是一斗。生产队就是按一斗46斤(即23公斤)估算入库粮食的数量。
   我在1964年参加农社劳动的时候,秋后入库马料和平日饲养员领取马料仍用斗来过数,称为“过斗”,而人分口粮则用秤,称为“过秤”。“过斗”的误差太大了,甭说四川刘文彩特制的大小斗了,就是同一个斗,装斗时磕一下与不碰它,重量就得相差二斤,而粮食的成与瘪、水分的干与湿,这个差别却又显现不出来。另外,用升量10次的粮食去装斗,竟然装不满,有这么多的弊病,自然就被淘汰了。
   你别看斗与升称量粮食的误差这么大,说句笑话,用它来测量人心倒是很准确。宣传阶级斗争的年代,就说旧社会地主们用大斗进小斗出来盘剥穷人,我生长在新社会,很幸运没赶上。但是我经历了一次用秤和升之间的差异来算计人的“交换”。
   1964年夏,那是我刚刚告别校门步入社会没有多久的一天。我爹想在自留地里种点荞麦,但是没有种子,就称出五斤苞米,叫我到东院老李头家兑换。从土改到合作化,我父亲一直当着社队干部,在屯中曾是一言九鼎的人物。那个时候,老李头把我的父亲奉若主子,我父亲把老李头当作至交。老李头家里若来个客人,必把我父亲请到上宾席入座作陪。当初父亲虽然被管制劳动了,但是“余热”应该还有几度,别说兑换,就是白要几斤,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啊,还抵不上一斤酒钱呢!我到了老李家,说明来意,老李头说:“用秤称我不能换,得用升。”我说:用啥都行。结果,我拿去的五斤苞米是一升稍满,人家给我的一升荞麦也稍满一点,看似公平。到家后称了一下荞麦,是三斤七两。就这区区一斤三两的重量之差,就让我衡量出了一个人的度量和两个人之间所谓交情的价值!
   写这篇小稿的动因并非是我为那点锱铢之差耿耿于怀,而是前几天我在李家后代人家里看到了斗和升,能将这种没用的东西保留至今真不容易。他家的斗上还刻有“聚盛栈记”的字号,另一面刻着“光绪十二年冬月立”一列字。这个一百三十年前的古董已经残破不堪,都没有底了还没舍得扔掉,这也许是老李家的传家宝吧,但愿他家的家风能变得憨厚淳朴些。
  

共 30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那些老物件里,感受旧时光的味道,这是三则散文的主旨。摇篮:那首摇篮曲,摇动着每一个新的生命走向世界。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摇篮的别名、尺寸、形状、材料、制作过程等,特别是作者还非常富于情趣地介绍了那时父亲的调侃,还有一个老太太为什么罗锅着腰,快乐与悲伤注满了那个摇篮。坯模子:在我们那一代叫“积挂子”(音同),制作土坯是农村最累的活之一,所谓“和泥拉锯,请三遍也不去”,就是辛苦的表达。制作以遗留人的身份讲这个物件,也非常详细,什么样的好用,都介绍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其中脱土坯的“窍门”,更看出为人的厚道。斗与升:简单说,就是一个时代的量器。作者善于挖掘其中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乡情的沉厚韵味,读来也是颇有分量的。文章以旧物件来反映旧时光,不是拘泥于物件的自然属性的介绍,而是把那些故事放在其中,马上有了生动性,时光在作者的文字里复活了。文笔简约干净,表达准确朴实。感情充沛,构思讲究,尤其是把故事放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值得好好读读。散文的力量在于挖掘,作者深刻践行了这个标准,写得很精致,值得推介。【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1-19 21:37:29
  老旧的物件里藏着珍贵的时光,藏着感人的故事。请欣赏佳作。感谢投稿柳岸,问候作者。编辑:怀才抱器。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19-01-20 19:25:08
  谢谢老师的深透评点,鞠躬了!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1-20 10:22:47
  怀旧,在这里散发出浓浓的文字诗意。问候作者!祝福快乐!
3 楼        文友:金戈铁骑        2019-01-22 13:46:08
  值得珍藏的老物件,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与记忆相联,好好保存吧!毕竟是一段历史。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