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我想回到童年(随笔)
一
午休时,郝老师邀请班上一个叫晓华的住校学生来办公室聊天。相处一年多了,这孩子学习成绩总是飘忽不定,上下摆动幅度较大。从郝老师施教的语文课来看,若按基础,孩子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都应更好,可这一年中,他的进步却不很明显,尤其是写作中,他的表达总显得零散且缺少聚焦点,情绪情感模糊游移不定,这些已渐渐引起郝老师重视。今天叫他交谈的另一个动机是,感觉他的思维方式,还有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表达思想的方法有些与众不同。觉得他是个既敏感,又情绪波动较大的孩子。如遇突发事件,很容易冲动且受到伤害。若不及时沟通,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比如他拿着班上电教柜钥匙,负责辅助老师使用多媒体,学校专门对他进行过培训,可当有一次老师问及有关问题时,他说:我也不知道呀!也许是真的不知道,但这也表现出在他承担这项工作时,嘴里虽然答应,但心却没用上。为什么呢?
还有一次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郝老师问道:进入初中一年来,你的哪些能力提高了?哪些方面有进步了?他脱口而出,我的学习退步了。
是呀!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那么为什么呢?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学习挺用心的,希望郝老师帮他找找原因。
郝老师问:课堂上,你全神贯注地接收老师传递的知识信息了吗?
他答:一堂课,老师讲的知识很多,我还在思考这一问题,可老师已经跑到下一个问题了。
郝老师说:因为课堂容量大,教学任务繁重,老师要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你都要细嚼慢咽地思考后才接受,那样会顾此失彼,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你善于思考,值得称赞,但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还要兼顾其他同学的需要,怎么才能两全其美呢?
他陷入思考,摇头无解。
郝老师说:能不能这样?要么你在老师授课前,先预习老师要讲的新知识,先思考性地预习课后习题,这样课堂上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思考的时间就减少了;要么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先按老师引导的思路接受这些知识,课外再按照你自己的思维去消化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要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思考放在课前和课后,这样既不遗漏老师传授的知识要点和方法,也保留了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他考虑权衡了会,决定采用郝老师说的第三种方法。
郝老师又说:你不觉得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笑嘻嘻地说:老师你说得对极了,太对了!我就是希望我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说开了,郝老师给他端上一杯热水,用心倾听着。
他告诉郝老师他曾对父母说过,在一群人都穿着蓝衣服的时候,他希望自己穿白衣服,就是要与众不同。父母反对他的观点,说那样会有更多人排挤他,可他觉得与众不同感觉好。还说自己经常和父母辩论一些问题,父母如何不理解他。郝老师微笑着倾听一个14岁少年的心声。
在他说话时,对的地方郝老师会及时鼓励赞许,值得商讨的地方,郝老师依旧微笑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因此他一直流畅地叙说着。
与众不同,保留个性,固然好。但还需具有辨别同与不同之间,孰是孰非的能力。一味地为了追求不同,而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也未必合情合理。而这些道理还需用委婉恰当的方法告诉他,并逐渐让他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同与不同,而在于怎样更合情合理,怎样更趋于完善,怎样更与自身及他人与社会发展有益。
二
孩子有任何一种想法,都有产生这种想法的依据,只是有些时候,孩子不自知罢了,于是转入下一个话题。
郝老师又对晓华说:看了你写的《我多想回到童年》这篇作文,我想和你聊聊,除了文中你说的童年时和爷爷奶奶在乡村生活,爷爷奶奶对你付出了真心真情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这一问题,一下子触及到了晓华的内心深处,他竟然有些伤心起来。
平时他在班上读自己写的作文,那可是快得像连珠炮,怎么也慢不下来。此时他声调低沉了些,减慢了语速。
他说:老师,其实我内心一直很孤独,很痛苦,这也是我爱思考,爱琢磨的原因。以前,父母每天在家,我总和他们的观点不一致,妈妈的看法尤其与我不同,爸爸即使不像妈妈那样强烈反对我的想法和做法,但也是站在妈妈那一边。小学时妈妈经常打我,有一次,我都忘了为什么了,妈妈来到学校,下课了,把我叫出教室,当着同学面打了我一巴掌。说实在的,我恨他们。现在他们都忙着上班,我住校,一周才回家一次。周末我先到家,面对空洞洞的房间,我觉得自己更孤独了。妈妈在县上工作,现在对我很关心,不再打我了,但是经常偷看我的日记,什么事都想管我。郁闷时,我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藏在家里,总被她翻到,我不想让她知道我的想法,不想让他知道了,又对我教训过来,教训过去。可家里就那么大,每次都能被她找到,真烦人。
他正说着,下午第一节的上课铃响了,郝老师看了看课表,是数学课,他说:“老师,我还想接着说,今天数学老师讲试卷,我已把错题改过了。”好吧,那就继续,虽然少上一节课,孩子的心门敞开了,心里的一些结解开了,便会有更多接纳阳光的空间。有阳光照耀的心灵,会轻松明朗明澈许多。
郝老师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原因让你想回到童年吗?”
他想了想,继续说:假如能回到童年,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在农村多好。爷爷奶奶什么都依着我,顺着我,给我讲故事,陪我玩耍,带着我劳动,在他们身边是我活这么大最快乐的时候。可是在我四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那时,我只有四岁,记得我在爷爷的灵前跪了两天两夜,我的眼泪都要哭干了。
说着他已沉浸在回忆中,眼眶红红的,湿润着,郝老师又给他续了一杯水。他喝了几口,接着说: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就不愿意回老家了,因为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想到爷爷奶奶。尤其是爸爸家和妈妈家都在一个村里,每次妈妈回家,都要带上我,外公外婆对我很好,舅舅家里有七个和我同龄的孩子,看到他们在自己的爷爷奶奶面前快乐的样子,我就会更想自己的爷爷奶奶。所以我不想回老家,可妈妈不理解我,每次都逼我骂我,甚至打我。这件事也令我很痛苦。
郝老师突然明白了,他之所以郁郁寡欢,比同龄孩子显得深沉早熟,但又迷茫无助些的原因了。原来他心中的幸福快乐,都随着爱他的,他也深爱着的爷爷奶奶的离去,消失了。心灵过早地断奶,让孩子的情绪情感总处于饥饿、无助无力状态。再加上父母没有设身处地想到,或者顾及到,孩子因老人去世引发的情感饥渴,他们更没意识到:此时孩子正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关爱,来抚平心灵创伤。这些问题郝老师已记在心里,会及时约家长来校交流,希望家长能如老人一样,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在宽严适度的关心关爱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
为了让谈话气氛轻松些,郝老师说:你对母亲看你日记怎么想?
他答:我当然不想让她看了,她说是我的监护人,就应该看。日记是我个人的隐私,家长就是不能看嘛!
郝老师说:这点我会跟你妈妈交流的。在未和你妈妈达成一致看法时,咱们先想想怎样才能把日记藏起来,让你妈找不到?找不到,她也就没法看了。
他说:我家就那些地方,我妈都很熟悉,没有她找不到的,甚至床垫下都被她找到过。
突然想到一个好地方!
问他:你觉得想办法粘到床架边框挡着的床板下面安全不?除非你妈爬到床底下能看到,否则无法发现。
嘿嘿,他得意地笑了。给孩子一个保留自己隐私的空间没有什么不好。信任是相互的,父母信任孩子,孩子也会主动说出真心话,遇到问题还会求助于父母呢。孩子连父母都不信任了,那还去信任谁呢?
聊着聊着,郝老师和晓华都笑起来。
郝老师问:母亲想看你日记,最终目的是什么?
他答:那还不是觉得猜不透我的心思,怕我出什么大错。
郝老师笑了笑说:那还不是因为你是他儿子,他爱你呗!
他也会意地笑了。
郝老师接着说:周末那天,咱们没休息,你在那里专心答题,你母亲来了,一周没见你,你母亲在教室门口张望着看你,本来想跟你说会话,一听说你在考试,就连忙说算了,不影响你了。从包里拿出你爱吃的葡萄干、香蕉,让我给你。你母亲离开时一走三回头。看你母亲多爱你!面对这么爱你关心你,为你担心的妈妈,你不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告诉她,你想她心里难受不?对一个母亲来说,只要对她儿子成长有利,就是让她忍受再大的痛苦都愿意。你妈一定知道她这样做,你不乐意吧?可为什么还要这样呢?
他点点头,会心一笑:是因为爱我呗!老师,我知道了。
郝老师又问:你母亲做什么工作?
晓华说:我不知道,好像是教师吧,我没问过。
郝老师说:是呀,你妈妈想方设法想看到你的日记,想了解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可你却一点不过问妈妈的情况,连妈妈做什么工作都不确定,可妈妈并未生你的气。你病了,你妈打电话,让我督促你吃药,让我提醒你勤量体温。无论父母说的对与错,他们都是因为爱你才说你。理解了这份爱,分清对错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你长大了,是初二的孩子了,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多关爱一些父母,并能主动和父母沟通,我想父母会感受到你长大了,懂事了,也会多给你些自由空间。
他低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郝老师看看时间,正好快下课了,因还有两节课,就结束了这次聊天。她叮嘱晓华:以后若有什么事记得还有老师呢。晓华点头示意:知道了!上课时,看他听讲专心多了。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也希望父母能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作为家长,当觉得家庭教育效果不明显,孩子与自己的愿望总是背道而驰时,应找找原因,并请教孩子的老师或有关专家,为自己出谋划策。父母不得法的教育会破坏孩子心情,伤害孩子自尊心。孩子的情绪一旦被破坏,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时甚至故意与教师、家长、同学作对,大家说东,他偏西,根本不考虑对错。因此,对于初中孩子,父母一定要为他们拥有健康心理护好航。要想方设法,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实施更有效的教育。
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疏比堵好!堵,会激化矛盾;而疏会减少孩子自身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内耗,更有效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
长大了的孩子,虽无法回到童年,可父母教师,如果能了解孩子想回到童年的真正原因,以爱的智慧陪伴、引导孩子既怀念感恩逝去的爱,更珍惜身边眼前的爱,童年的美好才会如影随形,并内化为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