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咖啡与茶(散文)
咖啡与茶,就像电影《当北京遇上西雅图》所喻:西方与东方的文化撞击,矛盾而又融洽。喝咖啡是品味烈火灼烧后的浓郁芳香;饮茶如坐草木之间,享受清新和幽远。
初识咖啡,是在苏州上学期间。有位室友是上海人,从家里带来一罐咖啡请同学们品尝。当时乃首次喝咖啡,记忆犹新的是,喝进嘴里第一感觉便是涩苦难耐。这个印象欠佳,乃至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咖啡这稀罕物,我常常敬而远之。到了咖啡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虽然常有朋友相邀共饮,却也未能喝出喜好来。
我对咖啡尚存着固执的陈见,认为其是雅人喝的。我属于不苟小节的粗人,对精致优雅的小资情调不大感冒。若要安静地坐下来细品慢饮咖啡,我是没这个耐心和品位的。还是喝茶好,中国人的传统,深蕴在骨子里的嗜好。
茶的味道爽,喝下去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舒适。这种感觉,不是咖啡能媲美的。以前家里有一把寻常人家常有的紫砂大茶壶,壶身刻有松竹梅。那时候,茶壶里总是注满着茶水,是爷爷这个老茶客用茶末子泡成的。我在外面疯玩得一头汗水回来,便急不可待地拎起茶壶,就着壶嘴灌个饱。茶水清凉微苦,解渴得很!肚子倘若饿了,就用茶水泡饭,就着腌菜疙瘩吃起来,那个感觉就是爽!
南宋名士葛长庚诗云:“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这是对茶的绝好赞美。茶水清香,嗅之饮之皆是享受。历朝历代咏茶的诗词歌赋是很多的,而就咖啡而言,似乎未见多少佳句美文誉之。咖啡颜色混沌,不大容易激起作诗吟赋的灵感。或许也有什么名诗佳句写咖啡的,只是我孤陋寡闻,未曾读到罢了。
咖啡最适合闲人,茶在某时某刻也是如此,两者皆有休闲之功。如果硬是要带点文化味来说道,那么可以说喝咖啡含有哲理,甜中蕴苦,苦甜交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然而,茶又何尝不是呢?不必将之比作人生,扯些心灵鸡汤式的道理。其实,喝咖啡就是喝咖啡,喝茶就是喝茶,遐想和玄乎意识多了,难免远离饮品的本真属性。
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这样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他说的是闲适。人生以闲适为妙,却不易得罢了。有关于喝咖啡的精妙诗文,一些优雅的文人自然会有感而作。我不爱喝咖啡,虽也算是半个文化人,但关注“咖啡文化”甚少,更无笔触。每每夜晚伏案工作学习时,瞌睡虫来临,支撑不住时,喝杯浓茶定能抵御一阵。
当然,饮茶也有不快哉处。一开香、二开醇、三开甘味起。泡一杯茶,非得两三开时才能喝出真味。若早早倒掉,一是可惜,二是喝茶的道行尚浅。而咖啡与茶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不必一杯杯死灌。某晚在朋友工作室帮其复核一大堆急用的图文资料,时至夜半,眼皮直耷拉下来。朋友端来热腾腾的咖啡,硬是劝我喝下。难得喝咖啡的我,一口气喝光。朋友哈哈笑我喝法笨拙之余,说一会儿就目光炯炯,精神十足了。果真,片刻便觉神清气爽,体会到了咖啡的神功!
咖啡与茶盛行久远,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倘若于忙碌之余,坐下来慢慢品茶,或悠然地喝咖啡,两者其实皆是人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