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咀嚼幸福的味道(散文)
一
生日那天早上,我走到电脑桌前,发现黑色键盘上有一张醒目的白纸条: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很高兴。您想要一个生日礼物吗?那就去沙发靠背上找一张纸条吧!
虽不知这个小家伙在搞什么鬼名堂,我还是好奇地在沙发靠背上找到了用透明胶带粘住的小纸条:在您枕头底下有一只笔,笔帽里还有张纸条哦!
我又连忙跑进卧室,在枕头底下的笔帽里找着了那张纸条:如果想得到礼物,请再到您的写字台前找另一张纸条。
我又迫不及待地走到写字台前,打开了这张纸条:真不容易呀,现在到阳台上找一个大盒子,里面有我送给您的第一份礼物!
终于可以看到女儿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了,到底会送一份什么礼物呢?快步走到阳台,看见一个漂亮的大纸盒,不知女儿什么时候准备的,还在上面贴着精心绘制的一幅水粉画。那是一条阳光照耀下的小河,河边生长着高大的绿树,地面长满了碧绿的小草。那条小河床里写着:送给妈妈的礼物,在“人字形”枝条的叶片上写着:祝妈妈生日快乐,快乐每天!
我的眼睛湿润了,打开盒子,更是惊呆了。一条由玫瑰红和金黄色彩纸折叠成的45颗心串成的项链,静静地躺在盒子里。我欣喜地戴在脖子上,胸前瞬间被这条爱心项链照亮,又在盒子里看到一张小纸条:这个桃心项链漂亮吧?还有更好看的礼物等着您呢,快去厨房的案板下找一张纸条吧。
我又快步走进厨房,在案板下找见了这张小纸条:快到饭厅的窗台上找一只陶瓷狗,它的肚子里有秘密。
我又来到饭厅,心里对女儿说:你这个调皮可爱的小孩子,心计还不少呢,真是感动死了妈妈不偿命。又从陶瓷狗的肚子里掏出一张小纸条:哈哈,开心吧?再请您到洗手间去找一封信。
我又走进洗手间,打开那封信: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是我送给您的第二份礼物。送您两句话:只要您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您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祝妈妈生日快乐,愿妈妈快乐每一天!
看完信,感觉女儿真的长大了。不只懂得从生活上关心我,而且还懂得从精神上鼓励我。又从信纸的背后摘下一张纸条:哈哈,相信你已经累得不行了(我才不累呢,早已乐得心花怒放了),不过没事的,曙光就在眼前了。快到饮水机上找一个小盒子吧,里面有我送给您的第三份礼物呢。
还有第三份礼物呢?我从饮水机上的小花伞下,找到了一个打着淡青色蝴蝶结的小纸盒,打开来,看到了女儿用从手镯上散落的一大一小两个白色珍珠串了一个小挂件,还在下面飘着五根小坠链,小巧别致,玲珑剔透。这一大一小两颗串珠,不正象征着我们母女连心?三份别出心裁的礼物,深得我心;八张纸条,遍布书房、客厅、卧室、阳台、厨房、饭厅、洗手间……女儿要把这些饱含爱与祝福的礼物和小纸条,放在我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里,让我每天从那里经过,在那里忙碌休憩时都能感受到:她的爱随时都与我相伴。
这些礼物都是女儿在写完作业后,偷偷准备的。早上趁我没起床,悄悄放在我的电脑键盘上,想给我一个意外惊喜。当我按照她的指引寻找礼物时,她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了,偷偷分享我的快乐。我只管快乐地寻找,不去拆穿她。
感谢十二岁的女儿送给我的这份别出心裁的生日礼物,把爱的阳光播洒在了我生活的每一个空间。
三
那天上午,女儿进进出出,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我忙完手头的事情,一看快12点了,连忙走近厨房,准备做午饭,却发现门被插上了。
女儿在门内说:“妈,你歇会,玩会电脑,今天我做饭。”不一会儿,女儿又喊:“妈,淀粉在哪?”
我说:“要淀粉做什么呀?”
女儿神秘地说:“不告诉你,快说在哪?”好吧!既然不让管,就省省心。便说:“在放盐的抽屉里。”
有些分不清是碱面还是淀粉的女儿,又喊我:“妈,快来看是哪个?”她迫不得已才打开门。
锅里正烧着青菜鸡蛋汤,盘里放着切好的嫩豆腐块,案板上有切好的青椒、火腿肠块和片状土豆块。
拉开抽屉,指给女儿看。她问:“妈,勾芡用多少淀粉合适?”
我说:“三小勺吧。”
她又问:“要放多少水?”
我说:“你觉得多少水能把菜裹住,就放多少吧。”刚说完我就被推出了厨房,至于要做什么菜,我也不急着探问。为了不破坏这种神秘感,我识趣地回到了电脑前。
记得初一暑假时,对于做饭一窍不通的女儿,在和我一起看完电视剧《大长今》后,竟然来了灵感,喜欢上了从色彩、味道、形状、营养、心情等方面琢磨怎样才能做好每一道菜,每一顿饭。而且在节假日,我和爱人的生日,女儿也经常以做饭的方式表达感恩与祝福的心意。上高中后,功课繁重了些,做饭的时间也少了。这不期中考试刚过,有了点空闲,于是就又想起了做饭。
半小时后,米饭和两菜一汤端上桌来。一盘麻婆豆腐,勾芡后,红红的汤汁挂在白白嫩嫩的豆腐上,煞是好看。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咸淡适宜,香辣适中,豆腐里外都已入味。我从未做过这道菜,她也是第一次做这道菜。
我边吃边赞不绝口,问她:“咋做的?”
她神秘兮兮地笑着:“嘿嘿,不告诉你!”
我说:“好呀!那我要是想吃了,就要你来做!”
她爽快地答应着:“行!”
另一盘菜是辣椒土豆片炒火腿,红黄绿配色鲜亮,菱形切片相叠错落有致,卖相诱人,清香可口,足见配菜时费了心思。
鸡蛋青菜汤,看着清爽,入口也浓淡适宜,醇香滋润。先用少许油炒好鸡蛋,再倒上水,水开后,放入青菜,出锅前调味。这样做出的汤,没有蛋花的腥味,青菜上、汤里既充溢炒鸡蛋的醇香,又不显得油腻。这是我家传统的做汤方法,她也学会了。
那天我被已过了15岁生日,读着高二的女儿关在了厨房门外,安享着女儿做的美食,感觉真好!
三
渐渐长大了些的女儿,在与我相处时,已开始有意躲闪身体的亲近了,这也是青春期女孩的正常反应吧。有时和她打闹,故意抓挠她,她也会嘻笑着兔子般逃窜。
很怀念曾经抱她入怀,乖乖凝视,静静听故事,开心做游戏,赖赖撒娇的种种温馨温暖情景。也很怀念,牵着她的小手,漫步大街小巷,山塬溪流时的那份活泼惬意。也难忘最初送她去幼儿园,哭闹着不肯放手时的那份依恋。
记得她上小学二年级,有次体育课时,被同学不小心推倒在水泥地上,磕破了额头。当我赶到医院时,医生正在为她清理伤口,小小的她,躺在老师怀里,满脸恐惧。虽哭成了泪人,但却强忍着,只是低声啜泣。看着那还流着血,一寸长的伤口,还有满衣服的血,我的眼泪也哗哗流了下来。连忙伸出双手,为她擦泪,并握紧了那双惊恐胆怯有些发抖的小手,她的痛疼恐惧才得以释放,才委屈地哭喊出了:“妈妈!”紧握着这双湿热嫩弱的小手,含泪告诉她:“孩子,勇敢点,有妈妈在身边!”
就这样默默握紧她的小手,陪伴她镇静地配合医生清理、缝合好伤口。那一双小手传递给我的信任与依赖,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妈妈”这一声称呼中,所包含的无尽荣耀。母亲不就是孩子人生风雨中的一把雨伞?握紧孩子的手,即使风雨兼程,她也会勇敢、乐观、镇定地面对。
下午,陪女儿矫牙。她虽知道为了漂亮,必须付出代价。可对疼痛特别敏感的她,却还是满脸恐慌。等候时,看其他孩子呲牙咧嘴哇哇苦叫,她已坐立不安。我说:“那咱们回吧!”她摇摇头,终于轮到她了,刚躺到牙医的长椅上,她的恐惧就已无法抑制,我也只好无奈地在一旁冷静观战。当那呲啦啦的钻头,在她牙齿内外来回转动时,她那痛苦扭曲的表情,令人哭笑不得,真想去替她。她嘴里连续不断地发出恐慌的呻吟声,双手紧张无措地放在胸前,似乎随时都想伸手抓住牙医的手,阻止这种恐怖的治疗。
为了缓解她的紧张痛苦,我便开玩笑说:“刘胡兰像你这么大时,面对敌人铡刀,大义凛然;为了有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你也要挺住呀!”我这玩笑式的鼓励,也并未减轻她的痛苦。治疗中钻头喷出的水,与牙龈被擦伤后流出的血混和在一起,积存多了,过段时间就得吐出,在她吐出血水,我递给她餐巾纸时,挨到了那双抖动着的,我好久都没有握到过的,比我的手还要大的手,不由自主地抓在手中,用力紧握,她也在一瞬间,如抓住救命稻草般用力握紧了我的手。在我们母女用力抓握的瞬间,我感受到她手中所传递的恐惧、信任与渴望。此时,那个内心毫不设防,一如那一次受伤时,被我握紧了双手,默默陪伴着的,单纯而又十分依恋着我的小女孩,仿佛又回到了我身边。
很久没有抓住女儿的双手了,也很久没有体验这种毫无下意识抗拒的真切关注了。这握手的震撼,让我与女儿的心离得更近。虽然朝夕相处,虽然我们母女心灵的距离不算十分遥远,可是这样紧紧抓握着双手的记忆,依旧很遥远了。我为自己作为母亲的疏忽而感到羞愧,我也为自己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自责。为什么一开始,我没有想到握紧她的双手,给她默默的支持与鼓励?为什么我会忽视长高了,长大了的她,仍旧是个情感上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小孩子?以后两年多的矫正时间里,医生说每月都要进行一次调试,我会尽量握紧这双手陪伴她。以后人生旅途中,我也会一直握紧她的双手,不因为她已经长大,而忽视了这握紧双手所传递的关爱,所能分担的疼痛与恐惧。
如今女儿虽已出嫁了,但回忆咀嚼着与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往事,被关爱、被需要也都是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