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礁石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礁石】再见,我儿时的石板路(散文)

编辑推荐 【礁石】再见,我儿时的石板路(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4发表时间:2019-02-06 11:39:06

村子的前面,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蜿蜒,通往镇上。
   而沿着石板路,拐过村口,从村子的一侧弯出去,石板路斜斜地延伸,连接着乡里。
   石板路光滑,落满了岁月的痕迹,看上去比村子还要古老。
   我有时候甚至会想,究竟是先有了村子,还是先有了石板路。
   我想,或许在某个年代,这里曾住着一位富有人家,于是有了财力物力,便请人铺了这么条石板路。
   后来那人家没落,或因为战乱、疫情什么的,那人家逃往别处,这地方便荒落了。于是村子消失,只残剩了这条石板路。
   但后来,我们这地方的人从别处搬过来,这才又有了这座村子。
   这便是我一直以来,对这条石板路比村子还要古老的一些想象和解释。
   后来我听人说,我们这地方的人,是从四川搬过来的。我听了总不相信。因为一直以来,我只听说过“湖广填四川”(史书上也这么记载),还从没听说过“四川填湖南”的。而且,在祖上的族谱里,也没找到过相关的记载。
   不管你有多少质疑,一条石板路,默默地蜿蜒。不拒风雨,也不争岁月。
   那一块一块写满沧桑的旧石板,层叠着,叠加成一级又一级石阶。平缓处,一块块石板铺叠,偶尔有边上的缝隙里,会长出草来。
   石板上,没留下任何人工斧凿的痕迹。但每一块石板,都磨得发亮。我想,或许有早晨的露珠落下来,落在石板上,一沾石板就滑落了,就像荷叶,从不接受水珠的停留、或渗透。
   这条石板路,年代是有些久远了。石板已磨得光滑和通透。小时候,我们读书,常常从这条石板路上经过。有时候顽皮,放学了不愿回家,便在路上逗留,邀了同行的小伙伴们,坐在这石这板路上,玩“抛石子”、或打扑克。
   石板路干净,坐上去屁股不会沾灰。
   也有时候,我们互相调笑,便捡了老师扔掉的粉笔头,在石板路上写些“某某某失踪了”、或“某某跟某某是夫妻”之类。
   有一回,我们学了个新词,叫“杳无音讯”,于是有同学便在路上写:“某某某杏无音讯”。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他把“杳”写成“杏”了。我当时也甄别不清,便去查字典……
   从此,我对文字,便有了特殊的敏感。
   我们一直都觉得,在石板路上写字,比在黑板上写字要好看得多。我们把这事告诉父母,父母们不信,就敷衍一句:“许是沾了石板的灵性呢。”
   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灵性,便带着疑问去问老师。老师说:“许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走过,石板路被磨得细腻的缘故吧。”
   相对于父母的说法,我们更相信老师。
   每一回,当我从石板路上走过,我都会想,在这条石板路上,不知走过了多少代辛勤劳碌的人们。
   小时候,听上辈的年轻人互相调笑、或逗弄孩子说:“那一年,我带着你爷爷去挑盐,从这条石板路走出去,三天三夜没能回,挑子从一个肩换到另一个肩,从来就没喊过疼。”我当时听了,就白他们一眼,心里想:我爷爷挑盐时,你们还没有出生呢!可现在想起来,却只记住他们说起这话时的自豪和得意。
   我于是想,山里人多力气,一向以能挑为自豪,一条石板路,不知磨破了他们脚下的多少鞋底。
   天雨路滑时,当你偶尔走一段没石板的泥泞路,双脚陷进泥泞里,怎么也拔不出来,你这才知道,在这大山里行走,没有了石板路,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村子的一侧,石板路斜斜地延伸,那儿有浅浅地石级。沿石级而上,爬一座山垭,然后从山垭落下去,那儿是乡上,相距大约一公里。集体时,那儿就修有了公路,先是泥石车路,后来铺了柏油。公路直通到镇上。但那时,只有路却看不到车,不管是搭乘还是载货,那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于是去镇上,便常常走村前的石板路,村前的石板路直通镇上,走起来就更快些。
   村前的石板路,从村口往前走,起起伏伏,绕几道山梁,过几个村子,然后从一段石壁下的一级级石阶上落下去,便是镇上了。老辈人说:相距大概八华里。但走过的年轻人都说:其实五公里都不止。
   早年时,村里偶尔有人上街,或去镇上,兑换点东西什么的,便都走这条石板路。人们肩上挽着挑子,挑子下压条毛巾,一边走一边抹着汗。说着、笑着,百十斤的,一晃也就到了。
   集体那阵子,许多东西都要去镇上兑换。比如,收了小麦换稻谷。或者,收了稻子交公粮、收了菜籽兑菜油,都要往镇上的粮站送。于是,每一回,都少不了要走这条“四”、“五”公里的石板路。
   你于是也许就会说了:难怪,一条石板路磨得如此光滑!
   但我却常常想,一条石板路,洒下了庄稼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多少汗水。
   我孩时、或少年,乃至青年时的一大段时光,大都留在了这条石板路上。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镇上,便常常用一根挑子挑着。或粪箕,或箩筐,一头挑我,一头挑点去镇上兑换的东西。有时候父亲走得急,挑子就晃荡。母亲便跟在后面喊:“慢点,慢点,别把孩子晃悠了出来。”
   但我坐在挑子里,却从不担心和害怕。
   坐在父亲的挑子里,我总感觉到舒适和安全。乃致于后来不管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我都觉得没有小时候坐在父亲的挑子里舒坦。
   但慢慢地,人们便再不走那条石板路了。
   那一年,母亲用一双布鞋将我送出门,对我说:“穿上这双布鞋吧,穿上布鞋走得远,走石板路不硌脚。”
   我穿着那双布鞋离开家,回来时,却再没有穿回家里。
   那一年,一条水泥车道铺进村里,仍沿着之前通往乡上的石板路蜿蜒。但路面已远远地拓宽,盖过了石板路,宽阔而平整。
   过年时,我从外地回来,不见了我儿时的石板路,总感到有些陌生和留恋。但当我听到一声汽笛响起时,我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过完年再次离开家,我挥着手与乡邻们道别。踏上宽阔地水泥村道,我一边“嗯嗯”地答应着,一边眼瞅着山下残剩的半截石板路。石板路被村道撇在了一边,再也没有人从那儿经过。我于是暗暗地在心里说:再见了,我儿时的石板路。
   我挥着手与石板路告别,仿佛告别了一个时代。

共 2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时的石板路,深深铭刻在作者的记忆里。这些记忆中,有对石板路来历的猜测,有对儿时在石板路上游戏的点滴拾忆。多少回,作者坐着父亲的挑子,晃悠悠走在石板路上;多少次,母亲在村口送作者走上这条石板路。也是这条石板路上,作者产生了对文字的眷恋。如今,石板路已经不复存在了,它已被新修的水泥路代替,可在作者心里,它就是整个童年,整个时代,是不可代替的。石板路,通向山外,是连接大山与外面世界的纽带,更寄托了作者在石板路被一条水泥道取代后的希冀与期盼。文章以石板路为线索,在回忆中饱含着浓浓的深情,这种情,既是对自己童年的留恋,也是对童年所在整个时代的无法忘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灵动。感谢投稿礁石,推荐赏读!【编辑:梓烨灼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9-02-06 11:50:25
  儿时的石板路,是父亲的挑子,是母亲的鞋,是坐在石板路上悠悠的童曲。感谢老师投稿礁石,祝新春快乐!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19-02-06 12:18:25
  谢谢你的辛苦编阅。大新年的,有劳你了,祝新年快乐!
2 楼        文友:月公子        2019-02-07 20:43:26
  石板路是我国古代一种高等级的道路,被遗留至今的已少之又少,经常在一些老宅复建中,建筑设计师偶然发现一、两块曾用于铺路的老石板,那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考古学者发现古迹、古物。对于曾经与石板路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更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石板路从存在开始就有着非一般的尊贵,但这种尊贵也不完全等同于金钱。它是一种象征,就像人们需要在某处埋下一个根,一个子子孙孙可以从这里踏出去,最终又踏回来的根。时代变迁,家族兴衰,石板路从大宅独院落入巷弄田陌,它便有了更广泛的人文情怀,在民间,它不仅是一条普通的路,更是围绕着它,生生不息的一方人的精神慰藉。本篇散文即借儿时的石板路表达了这份情愫,质朴中饱含浓情。
快乐写作
回复2 楼        文友:一鸣蝉        2019-02-07 21:54:32
  谢谢临阅。祝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