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年复一年(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年复一年(散文)


作者:小金 白丁,5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6发表时间:2019-02-10 19:34:00
摘要:作者通过去火车站送人,看着川流不息在人潮,触景生情,抒发对“过年”在念想肯乡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又到了年关。
   笔者最近送岳父大人去广州坐火车回老家过年,本来说好在珠海过年的,但二老执着要回家,劝也劝不回,只好作罢。
   我们一行乘车到达广州火车站,在流花老车站一下大巴车,朝火车站方向瞭望,只见地上、天桥、远处的站前广场,黑压压一片,到处是回乡的滚滚人潮,川流不息。想想也是,这又一年了,乡下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该回到阔别一年的家乡了。因为在那里,有嗷嗷待哺的幼儿,有步履蹒跚的父母,有日思夜想的发妻……他们不仅要回乡过年,更要回家尽孝、回家尽责,所以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大家也要坚定地踏上这趟回家的火车!
   “年”,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祖祭神活动,清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年是这样解释的:“谷孰也。尔雅曰,夏日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者,取禾一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谷梁传曰,五谷皆孰为有年。五谷皆大孰为大有年。”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对“年”多么抱有的虔诚和期许。无论古今,人们在年关岁末,都有一年的收获与回顾、展望与期待,甚至烦恼和遗憾。但无论富裕与贫困,人们总会鼓捣一些新玩意带回家来庆贺新年,就是贫困潦倒的杨白劳,也不忘扯上两尺红头绳给喜儿,企盼着给女儿欢欢喜喜过个新年。
   时空的流逝也许消磨了历史,但“年”在这种时空的更迭中始终成为国人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谁也无法回避过“年”这一关。
   过“年”,对国人来说,它不仅意味着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而且是一种传统、一种仪式,一种崇拜和信仰。在大年三十,人们要杀猪宰羊,在家里举办祭祖、祭神,吃团年饭、唱大戏、守岁等许多重要仪式。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大家晚上在祠堂围着篝火守岁,听村里先生讲古代传记和天文地理,还要不时地擂鼓助兴,迎接新年的爆竹声,直到大年初一天亮才罢休。孩子们在初一早晨醒来时,还会在枕头底下收到一份“压岁钱”。初一早上,在燃放“开门大吉”的鞭炮后,人们便相互串门,向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这时便给晚辈们散发“压岁钱”。上午八时,大家不约而同来到祠堂喝“果杯酒”,庆贺家族又添丁,真乃一片“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繁华盛况。
   随着改革开放过去四十年,乡下许多地方也变得物非人亦非了。特别是某些传统行业和技艺的消失,更是令人唏嘘不已。但流传了几千年的“年”,不仅没有消失,还越过月红火了。“年”的味儿还越来越浓厚了。尽管时代在不断变迁,但年还在与时俱进。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在为“年”张扬着、奔忙着。这种轮回,往复不断,生生不息。所以,我理解岳父岳母二位老人。

共 10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写过年的文章可谓很多了。大多是追忆过往“年”的热闹和浓厚,他们的文章都是沉浸在怀旧中。而小金的这篇文章独辟蹊径,写了时下的人们对年的重视,过年的热闹和温馨。文章以岳父母二位老人要回家过年为引子,查阅了古文和古人对“年”的解释,阐明了古人和现代人对“年”的重视程度。文章的重点当然不在这里,而是重点描述过年时的程序和当地习俗,指出了过年“真乃一片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繁华盛况。”文章虽短,却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文章语言也很流畅,质朴而清新。这是作者在看点发表的第一篇散文,欢迎更多精彩作品在看点发表。【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9-02-10 19:36:48
  欢迎作者再次来到江山,把文章投给看点,期待更多精彩。也希望作者能把文章写千字以上。
寻找姚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