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我的2018(散文)
正月初五的那天清晨,小城的空中回荡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突然想起今天是迎财神的日子,商家们都要都要在这一天敬菩萨重新开张营业,预示着刚刚过去的农历戊戌年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新的一年又将大踏步地从身边溜走。经历了几天的四代同堂的狂欢,昨晚儿孙们散去后下了一夜的雪。面对窗外皑皑积雪,我开始盘点起刚刚过去那365天,我这个近八旬的老人在这一年中做些什么?
回顾过去的一年,觉得上半年还不算虚度,自以为还算得上可圈可点。不过,下半年就不行了,几乎是在牌桌上混过了秋冬两个季节。上半年最值得“炫耀”一件事就是我完成了长篇小说《刘来根正传》的初稿。那是继《老人的村庄》和《二侉子和他的女人们》乡村系列三部曲的第三部长篇。那部小说年初时才写出了八九万字,花了一个春天,我将它捣鼓成了一部十六万字的完篇。至此,我不打算再去写长篇了,我笔下那些特殊年代的社会场景和扭曲了的人性现在也没多少人喜欢看,它既不是时下所标榜的主流文学,又没有多少所谓正能量,只能作为一段历史留待后人评说。小说先后在国内几家文学网站连载,反映还不错,人气比较高的还是家乡的一些论坛,有的点击达二十多万人次,也许是因为书中所写的是他们所经历过的身边事,容易引起共鸣吧。
需要提及的是上半年我还做了件挺有意义的事,就是我开通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荒村一叟文学沙龙,并断断续续在上面发表了近两百篇文章和长篇章节。虽然目前人气还不高,只是维持在三百人左右,但我很看重这个小小的进步,因为我原是一窍不通的菜鸟,是热心的文友们的悉心指教,才让我一步步地入门,现在已能得心应手地在上面编辑发表文字信息,并能做到图文并茂,同时配有背景音乐。在这个文学交流的平台上,我还幸运地认识了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他是无意中撞进我的公众号的,我们一见如故,进而成了忘年交。他的汉语功底深厚而且诲人不倦。他将我发去三十多万字的文稿打印成纸稿,并用朱笔一一批改,为将来正式出版创造了条件,他的热心让我非常感动。
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基本没做成多少事。只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福州厦门旅游纪实》和《夏日絮语》十篇短散文。勉勉强强地完成了年初自己定下的全年十万字的写作计划。后来便频繁地约会牌友,牌局凑不全时就在网上下围棋、掼蛋,浑浑噩噩地一转眼便到了岁末。现在想来,造成下半年消极慵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牌友,在春末夏初突然查出食道癌,后来病况急转直下,三个月便离世了。送走了他以后,顿感人生无常来日不多,没必要再去冥思苦想写那些劳什子了,还是及时行乐吧;二是我的膝关节在秋天又出了点问题,多年来只是右膝关节有些行动不便,突然觉得一直是好好的左膝关节也像不行了,拍片检查时又没发现什么病变,医生说是老年磨损,没法治。后来过了几天,竟然觉得还没有右腿有劲,因而不得不在散步时用上了拐杖。
有时,自己也会找点理由安慰自己,到了我这样年龄的人有几个不在玩玩等死?何况,我年初定下的写作十万字的计划也差不多完成了,等玩过了春节再作打算吧。现在,春节已经过去了,我要为自己定一个目标了。我的初步计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再写出五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散文;二是进一步修改长篇自传——《皓首回眸》和已完稿的三部长篇,为明年出一套文集作准备。
人的一生谁也不能确定能有多少年,我们没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扩展生命的宽度,将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些,为后人留下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