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明植牡丹园〔散文〕

  【天涯】明植牡丹园〔散文〕 ——骑游天下


作者:老枪爷 白丁,3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8发表时间:2019-02-17 16:52:07

【天涯】明植牡丹园〔散文〕
   以前只知道邬桥叫牡丹镇,究根溯源不知其根由,直到参观了牡丹园才揭开了这谜底。
   这是去年4月16日,春光明媚,阳光和煦.听说明植牡丹花开了,我们一行十余人骑自行车前去观赏,一进园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沿小径向北,园中有一座八角亭,亭子北面的花墙上,镶有一匾,上书"瑞旭堂"三个字,落款是董其昌.小亭西边,三米多远,有一株牡丹花,花色淡紫,约碗口大小,共开了19朵,重瓣复蕊,雍容华贵.花的四周有石拦围住,石栏边立有一碑,是1989年上海市园林局及奉贤区政府所立,编号1226,有400多年花龄,系明代牡丹.
   椐花主人金书林介绍,(金书林是金学文的21世孙)其先祖金学文与松江人董其昌是同窗好友,一同在叶榭攻读.后董其昌升为京官,官至礼部上书.而其先祖金学文时任奉贤县令.在现邬桥镇东南方向两公里处建了一座私宅,前后三进,新宅落成时,董其昌送来两株名贵牡丹和一块匾以示祝贺.根据历史记载,董其昌是明末时人,以此推算,这株牡丹已有400多年的花龄了。
   董其昌,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看来大人物也需要受点打击才好!
   董其昌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可谓进退得宜。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董其昌作画强调写意,其画法特点,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在天启二年,67岁时临摹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采取青绿设色、水墨兼并浅绛的综合绘画技艺手法,充分表现出他的人物工笔精湛、山水风格独特画坛艺术自然传承的巨匠魅力。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董其昌享年八十二岁。清顺治元年(1644年),南京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頫相类,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文敏”,后人因此把他称作“董文敏”。
   院内的牡丹原先是东、西各一株,东面一株同宅院一起早已香消韵灭了,只有西边的这株在政 府出面的保护下,才得以生存下来.每年可能给花主人金书林一点补助。主人说,每年秋冬季节,要在花的根部周围,埋一套猪下水作为肥料。为了减少这株老花的孤独,现园内从山东荷泽引进了几十株白色,粉色,紫色牡丹,共同相伴这位400多岁的"老人".
   花和人一样,需要人们的关爱和照料,才能延年益寿,返老还童!!!

共 1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海奉贤的邬桥有个叫牡丹的镇,作者通过骑游参观了这个园,并且追根溯源,通过参观了牡丹园才揭开了这谜底。一个农民的破败小院子,竟然还有这么多故事。“园内从山东荷泽引进了几十株白色,粉色,紫色牡丹,共同相伴这位400多岁的"老人。”这篇文章其实还可以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达到欣赏的目的。希望能突破这种写作模式,使文章达到更高水平!问好!〔天涯诗语编辑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