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轻舞】大禹封泰山禅会稽是千古谬误(随笔)

编辑推荐 【轻舞】大禹封泰山禅会稽是千古谬误(随笔)


作者:东岳雨石 童生,72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9发表时间:2019-02-27 16:19:17

《史记·封禅书》载:“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於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律历志“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岂黄帝与神农身战乎?皇甫谧云炎帝传位八代也。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幹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二千五百多年来,世界皆知大禹封泰山禅会稽,在是一个千古历史谬误,笔者考证,大禹没有禅会稽山,而是禅防山。
   历来封和禅都是在一起,没有分开的;封禅是一个整体仪式,高大的山封的祭天仪式;小一点的山是禅的祀地仪式;都是在泰山附近禅。会稽远在江南,大禹在封祭天后,再远赴江南禅会稽吗?这件事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那是远古,交通极为不便利,会稽地处长江天堑之险和钱塘江之南,有两道天堑,与泰山远隔四千多里路,他会在泰山封祭天后再远去快稽山吗?纵观历代封禅天子没有一个是有先例是舍近求远的,大禹也绝不会,请看历代天子封泰山后,又是在何处山禅的。
   《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乃是亭亭山。云亭山,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距泰安市城区约22公里,海拔141.5米。一条山谷将山体分成东西两个山包,顶部平坦,呈丘状平台。云亭山原名亭亭山,东临云云山。云亭山历史由来已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孔子后人孔祯渲在《泰山纪胜》中说:“云云亭亭,两山颉(jie)立,逶(wei)折一径”,古时帝王封禅首先在泰山正南方云亭山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设坛祭地,然后起驾登临泰山,完成封禅大礼。
   《史记·封禅书》载:“舜封泰山,禅云云。”云云山是我国的历史名山,位于新泰市楼德镇前柴城村东,海拔210.4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呈东西走向,其山九顶环簇,状若一丘,北为羽林坡,甘露滩,山下溪水环绕,山顶雾气蒸腾,林木苍郁,故又名“乌云山”、望云山”。
   《史记·封禅书》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社首山遗址位于泰城西南隅,与蒿里山相连。清顾炎武《考古录》称:“社首山有社首坛,古帝降禅多于此,有宋王钦若坛颂碑。”历代帝王封泰山禅社首或蒿里山的,有周成王、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史记·封禅书》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二十八年,汉武帝于西汉元封元年、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均登封泰山又降禅梁父。”
   梁父,山名,又名映佛山,坐落在新泰境内的徂徕山东。秦始皇曾有过“封禅”之举,封泰山而禅梁父。汉武帝、汉光武帝亦有此举。
   《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春正月,行东巡海上。夏四月,还,修封泰山,禅石闾。”东汉学者应劭注曰:石闾山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闾也。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市南。
   以上这些封禅的天子,都是在泰山的附近的小山上禅祀的,没有一个远离几千里之去禅祀的,所以说大禹也不会舍近求远,跨江远涉苗山去禅祀。
   那么他封泰山后禅的是什么山呢?请看《管子补注》第二部分载:“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防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山名在博县或云在钜平南十五里)”在这古文献中明明清楚的记载的是“禹封泰山禅防稽”是防稽,而不是会稽。作为“稽”其音也可以为“祭”字这样就是“封泰山禅防祭”。还有一古文资料,请看《群书考索》第十三部分载:“...之实迹,则后世之惑,滋甚且云云,一山也,或以为在东山或以为在防隂。亭亭一名也,或以为在牟隂(牟隂,蒙阴曾在有一时期称牟隂)或以为在钜平。社首一地也,或以为在钜平;或以为在博县。则服防晋灼应劭之论,为不同既曰:伏羲神农禅云云;又曰:三皇禅绎绎;既曰:帝喾告尧舜禅云云;又曰:五帝禅亭亭;既曰:禹禅防稽;汤禅云云;又曰:三王...”这里也是记载“禹禅防稽”而不是《史记》所载“禹封泰山,禅会稽”,原来是司马迁记载的不同,因为司马迁名声大,后世皆以他为准。
   既然古文记载“防稽”,这个“防稽”是哪儿呢?《群书考索》所云:“...之实迹,则后世之惑,滋甚且云云,一山也,或以为在东山或以为在防阴。”这段文字,认为“云云”是山,或以为在东山或以为在“防阴”,此处的“防阴”二字,“防”是地名“阴”字是方位,代表“防”的背阴之处;南为“阳”北为“阴”。指云云山是在“防”地北边。
   那“防”是地名,“防”又在哪里呢?请看《东雅堂昌黎集注》第一部分:“...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龟山操》孔子以季桓子,受齐女乐,谏不从,望龟山而作(龟山,鲁山也。诗:“奄有龟防”,在泰山博县。”文中“奄有龟防‘龟防’”龟就是龟山,龟山就是龟祭山,又叫龟蒙山。“防”是防山,是鲁国境内的两座山。再请看《大清一统志》第二十部分载:“...泗水县东南七十里接费县界,龟山在泗水县东北五十里与沂州府之防山相连。诗:‘鲁颂奄有龟防’。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水经注》载:‘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田也。’《元和郡县志》载:‘龟山在泗水县东北七十五里县志龟山在...’”由此清晰地看出“防”乃是“防山”,大禹禅的是“防稽”实则是“防山”之“祭”,而不是“稽”,应该是“防祭”才是正确真实。
   防山位于曲阜市东邻,西部平原东部山区。防山和龟山(龟蒙山)二山在古文中常并称,代表古鲁国地域。
   会稽山为何一山数名,一曰“茅山”;一曰“衡山”;一曰“会稽山”,一曰“防山”;还称“霍山、天柱山”(会稽山中有一峰宛委峰也冒称天柱山),这是以假乱真的结果;也是以乱假真留下的遗迹。
   真正的茅山确有其山,在江苏句容名句曲,《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大禹是在茅山召集诸侯。苗和茅是音近造成的混淆。
   真正的衡山,乃是五岳之一的南岳,天柱峰在祝融峰南部直线距离3公里处,磨镜台西部直线距离1.1公里处,海拔1061米。光绪《南岳志》:“两峰端耸,其形似柱。”故名。《衡州府志》:“一名双柱,又称柱括。”《吴越春秋》载:“复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于霍山,徊集五岳。”(在《吴越春秋》中衡山、霍山名混搅在一起。)
   霍山有二山一是:北镇幽州之医巫闾山,中镇冀州之霍山;二是: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在山西省临汾;唐虞之五岳,邵晋涵《尔雅正义》说:“冀州之霍山,与泰、衡、华、恒。”汉武帝所定之五岳:“泰、华、霍、恒、嵩。”金鹗《求古录札记》则认为:“岱、衡、华、恒、霍太。”《尔雅》有第二种说法:“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北五里)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郑玄注《周礼·大宗伯》采用此说法。霍山也曾经是古五岳之一,有着远古文化深厚内含。
   会稽山之名又和山东的东蒙山古称龟祭山(guijishan)三个字同音,会稽山的名字来历让人质疑。会稽山的原名是苗山,据传大禹召集诸侯计功而改其名;大禹封泰山而禅会稽山,是假冒防山、茅山,还冒称衡山,无非就是提高苗山的知名度,加重它的身价来旁证大禹是勾践的祖宗。苗山成了“四不像”,最终定名“龟祭山,会稽山”,盗窃防山禅祭,哄骗世人。不明真相的人,也不详考,只知抄袭,这才遗误千古,真让人心痛啊!由此以上能够看出来,这个苗山是多次易其名,才最后定名会稽山,一看就知这是刻意所为,要冒名假之,是借用名山来扬己之声誉,冒名代替。苗山乱借冒山名,已经明显无疑了。
   《史记·封禅书》载:“舜封泰山,禅云云。”舜帝封禅泰山,禅云云山,是顺承古圣天子们礼法程序来的,那大禹他能不遵循这个礼法程序吗?在泰山封后,再费巨大周折远赴江南去禅苗山?岂有此理,真乃荒谬!
   衡山是南岳,勾践想把自己卧薪尝胆,养精蓄锐的苗山变作茅山、防山、霍山、衡山,(只要是和大禹有关系的都拉过来)毕竟衡山南岳已经定型,不好更改,见龟祭山有着深厚的意义,颛臾灭亡了,此山也没有的诸侯注重推崇;这座山是太皞后裔主祭,又是大禹在此召集诸侯,如用这座山代替苗山是最为合适,对于他称霸中原诸侯有着深远意义。要用龟祭山原字则不脱,他就利用谐音来了一个偷梁换柱。使原本防祭山的事迹名声却被苗山顶替,事至今日,潜移默化的非常严密,二千四百多年来,竟无人看破。
   当年孔丘论大骨节,《国语·鲁语》载:“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孔子只是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并没有以文字写为“会稽山”,他只是口语说“龟祭山guijishan”音,此是传到以后,却被假借成会稽山字,却变成了大禹会计功绩之事,既然会计功绩,那么这个“会hui或者念kuai”字就念“会hui和kuai”音就是了,为何念“会稽山”非得念“会gui”音呢?这不就是其中含着诡诈吗?
   孔子的儒家徒子徒孙们众多,他们只知道尊重师祖所说山的地名,而不去丝毫怀疑了。
   笔者今阅考古籍,得出真实正确结论,“大禹封泰山禅会稽”是千古谬误,实则是大禹封泰山禅“防山”。
   东岳雨石公丕刚考证撰文
   注:(本文和《大禹与蒙山》是姊妹篇)
   敬告:版权归作者,转载、引证、翻版必究!二零一九年正月二十日。

共 38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懂者感怀往事,钩沉历史,不懂者感念作者严谨的学究精神,从中汲取学习的力量。【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9-02-27 19:35:57
  感谢作者一直以来对轻舞的支持,祝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梦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