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爱的陪伴是无言(散文)
一
转眼间,与叔叔在一起过年的往事,便成了秋天泛黄的叶子。
如今,叔叔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自从叔叔举家搬迁至城市后,就一直聚少离多,更不用说陪他过年。从小到大,我一直“蛰居”在老家过年,作为对叔叔感情很深的侄子,无论如何,今年都得挣脱传统的羁绊,前往异乡陪叔叔过一个年。
浓浓年味中,孝敬叔叔最好的礼物,不是给包上一个大红包,而是捎上一点裹着乡土泥味的特产。来自家乡盛产的木梓油,是叔叔以前在老家时爱吃的食用油。这些年,木梓油像狂奔的野马一样,价格一路飚升,今年已涨到八十元一斤。虽然价格不菲,但也难得买上一回。再说,纯天然的木梓油,适合老年人食用,有润肠通便、提高人体免疫力之功效,是当地送礼的首选佳品。爱人通过熟人购买了二十斤。
年二十八的上午,天公作美,阳光明媚,南风呼啸,是出行的好天气。
九点多钟,好友扬医师如约而至,开着红色的私驾车送我们去车站。半小时后,坐上了从老家县城发往广州的长途客车。车上还坐满了半车的人,从小地方到大城市过年的人还不少,连司机也说,今天坐车的人还超出了平时搭载的乘客。下午四点多到达目的地城市,在万博中心公交站牌下了车。
从老家带的年货,虽不值钱,但却是乡村的土特产,是大城市买不到的有机农作物:红薯、扁萝卜、红萝卜、豆腐、牛肉、土鸡、卤肉……诸多品种塞满了大小行囊八大包。姐夫说开车接我们,我给他发了一个定位图,很快就接上了,十多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进入小区,节日气息扑面而来,随风摇曳。小区路边的树上,悬挂着一个个红色的灯笼,一棵棵树冠下面的灯笼,簇拥成一片火红的海洋。业主出入的门口,张贴着红底金黄的字体:和睦迎进满门财,心想事成家运旺。吉祥的对联,装饰着节日的喜庆,也装点着新春的梦想。
这次外出,是居住在叔叔女儿的家里,叔叔也会从广州过来过年。堂姐家里过年是最好的聚会地点,她家房屋居住面积大,小区环境好,名贵树木星罗棋布,各种灌木多如牛毛:糖胶树、秋枫榕树、人心果、绿黄葛树、红千层、南洋楹、大琴叶榕、紫檀、悬铃木、蒲桃、鹅掌柴、大花蕙兰、香龙血树、芒果树、鱼尾葵、珊瑚朴、黄皮……珍贵花卉俯拾皆是,诸多花木浩如烟海:巴西野牡丹,炮仗花,石竹,凤仙花,假连翘,垂筒花,含笑,肾蕨,蟛蜞菊,紫背万年青,小驳骨,迎春,九里香,灰莉、狗牙根……小区除了高层建筑与湖畔、道路外,绿化面积覆盖了小区所有的空地。波光粼粼的湖畔,灌木环抱绿水,绿水映照灌木,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绿色环保的视角效果绝不逊色于山青水秀的乡村。
第二天下午,午睡到三点多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不要脱鞋子,就这样进来。”这时,我知道叔叔一家人过来了。我起床出去打招呼,叔叔转身时我了叫他一声,但叔叔有点耳背,不是贴近他耳边,一般听不到我说什么。就在他看见我时我挥手示意,叔叔也跟着挥手,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微笑,满脸欣喜。叔叔带着压舌帽,看着他脸色很好,精神矍铄,我的内心也很高兴。
晚上,我和叔叔,姐夫三个人打扑克牌。叔叔喜欢打牌,爱好斗地主,三个人打两副牌,谁叫分最低谁做桩。二个农民斗一个地主,因为牌多,在出牌的时候,容易带出多余的牌,叔叔的牌出到最后,时常会少一、二张牌,而这并不算什么,陪他玩牌全在于开心,完全可以忽视。只是有一点难以忽视,叔叔患有帕金森病,他左手握着扑克牌处于悬空状态时,扇形的纸牌会随着他左手腕剧烈地颤抖而晃动,这种大弧度的摆动,久久无法平静,很长时间停不下来,让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心情沉重到了极点,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
晚上吃完饺子,已十二点四十了,可叔叔还没有睡意,为的是新年之际,惦念着给我们这些晚辈们派上红包。听姐姐说,叔叔年年都会执行这个惯例,几乎成了他的习惯,派红包是他最高兴的时候。这次过年人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十三个人,每个红包发两百,叔叔一下发了不少,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希望年年能得到叔叔的红包。
正月初一上午九点,我带叔叔去室外散步。从住房到湖畔有一段很长的路,我搀扶着叔叔,紧随着他蹒跚的脚步来到了小区的湖畔边。凉亭下面,我和叔叔坐在长方形的石凳上。不远的前面,有一盘茂盛的铁海棠植物,绿色的卵形叶子罩满了枝桠,一株株铁海棠顶上,擎着一束束深红色的小花朵,花朵对称簇拥着。灰色的茎干是尖锐的粗刺,密密麻麻排列,似守护花朵的哨兵。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想到了我和叔叔应该在这里为日后留下回忆的痕迹。于是,我拉着叔叔来到了这铁海棠前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返回坐在凳子上,我将与叔叔的合影放入微信群里,叔叔的微信头像是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半身头像在镜框内成四十五度方向侧着。脸庞白净,浓黑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类似于柳叶形状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斜向右边。年青的头像很英俊,可我不认识,我问叔叔,这头像是您本人吗?叔叔说,这是他当年转业回家时拍的照片,并兴致勃勃谈起了他那时的经历:在芙蓉党校当过学员,良口任过教导主任,土改时担任队员,罗塘中州搞过土改,负责政策宣传,别人叫他小鬼。之后,去到广州外贸单位上班。外贸上班时,先后出差去了二十多个国家:瑞典、丹麦、美国、英国、法国、叙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在泰国住宾馆晚上有人敲门,开门是女的就关上了,那时不敢乱来。我说,叔叔还能过美人关。叔叔听后,哈哈一笑。
我说,您还记得您小时候赌博的事吗?他说,记得,躲在烧砖的土窑里,还输过稻谷,还输了钱,因为输了大洋,带着赌债去参军,当兵发工资了就及时还上赌债,还了别人好多个大洋呢。我问他,小时候那么爱好玩,是自已找别人,还是别人老找您,他说:“年青人不懂事,乱来的。”
陪伴的欢乐总是如泡沫一般稍纵即逝。热闹几天后,又得同叔叔告别,匆匆忙忙踏上回家的征途,想起这个短暂的相聚瞬间又要离去,不免有点留恋,有点伤感。
那天晚上,我们坐上了回家的车。车子走了几个小时后,穿着单裤的我渐渐感觉寒意自下而上,迷糊之中,车子拐了一个弯接着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一看,车子停在了韶关曲江服务区。高速路上规定,凌晨二至五点,客车不许行走,必需停车休息。服务区一片寂静,下车去洗手间,发现手机收到韶关发布寒冷橙色预警消息。上车看见车上温度显示九度,我把来时的衣服都穿上,停车后的车上没有一丝暖气,想在车里睡个觉,却因为太冷而迟迟睡不着,双腿冻得好痛,深夜那种困意爬身却又备受寒意袭击而无法入睡的感受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凌晨三点,但即使再冻,我对高速路上的规定也没有怨言,因为心中想着“宁为安全受累,不为事故流泪”的话语,是支撑我忍住煎熬的坚强后盾。
这次广州之行很辛苦,但也很快乐,能与叔叔相处在一起,就是一种不一样的年味。有更多晚辈陪伴他过年,叔叔更是开心。开心是我们的追求,是团聚的主题歌,是陪伴的主旋律。
快到家的时候,我掏出手机准备给叔叔打个电话,却发现一直没有阅读姐姐发来的微信消息,姐姐说:皮箱底下藏有三个红包,一个是她的,另两个是叔叔的,叫我要看好那个皮箱。
到家后,我打开箱子找出红包一看,叔叔那两个红包共计二千元,等于我送他的木梓油,他老人家不让我们空手而归,可他一时又拿不出合适的礼品相送,便将贵重的礼品折成了丰厚的现金以表达他的心意。看着那些崭新的百元大钞,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叔叔爱意背后的深情:爱的陪伴是无言!我的内心很不平静,除了感动,眼眶湿润,便是内心默默的祝福:祝叔叔健康长寿!
二
叔叔是抗美援朝的预备兵,从戎期间,随时要跨越鸭绿江大桥而走向真枪实弹硝烟弥漫的战场,但终因朝鲜战争濒临谢幕阶段而迟迟没能跨越“雷池”半步。转业后,叔叔安排在广东省外贸公司上班。参加工作后,因为叔叔的家属在农村,所以,每年的春节将至,叔叔都将过年的宴席铺在了乡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系统更是一块有待开垦的“荒草地”。从城市到乡村,跨省500多公里的路程,行程要二、三天的时间,坐车到达韶关后没车了,傍晚得找宾馆住宿。第二天凌晨接着赶路,到达本县潞田镇时,需要步行一段十四公里的山脚小路。太阳快要落山时,疲惫不堪的叔叔便到了赣河西边的远家户村,远家户村与家乡的村庄正好隔江相望。通常情况下,河西没有现成的船只,于是叔叔就站到河对岸的山峁上声嘶力竭地喊着过渡,右手擎着事先准备好的红白相间的丝绸布料在空中挥舞。二百多米宽的河流风高浪急,声音经过宽阔的河风与波浪水汽过滤后,传过来的音讯几乎成了蚊蝇声,东岸村庄的人几乎难以听到。遇到有人在河岸边做事,便隐隐约约能听到一点,并借助晃动的目标很快能发现。有时喊到天黑喊不到船,叔叔就得在远家户村好心的人家住上一宿。
孩童时代,寄托叔叔回家过年的愿望是殷切的。叔叔回来了,企盼叔叔回家过年的心愿就落地了,年味渐近的氛围就有了明显的分水岭。叔叔没有回来,感觉过年的日子还很远;叔叔回家了,仿佛一夜之间缩短了过年的距离。这时,年的脚步就近了,年的热闹就欢了,年的色彩就红了,年的味道就香了,年的幸福就浓了……那种被喜悦包裹的心情感受是,郊外呼啸的北风也不感觉冷了,野外落雪的天气也不感觉冻了,天空没有太阳的日子也不感觉到一片灰暗,甚至,大门前方那一排排遮风挡雨缺乏生气的树木况味,也没有了往昔枯枝败叶的凋零模样。
儿时的过年,因为有叔叔的回家与陪伴,似乎过得更有年味。这年味,也许藏在叔叔回家的行囊中。
叔叔回来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喜悦,这喜悦便是叔叔从行李箱内翻出许多精美的物品。那些物品很前卫,是一种中国式的超前的时髦:高级纸张彩墨印刷的工艺品年画、卷状的彩色花纹布带、五颜六色的丝绸布料、精致盒罐瓶装的香甜美食……众多来自大都市出口国外的奢侈品,甚至是从殴美等国购回来的洋货……那些物品带给我们当时的欢喜程度,不亚于当年《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给女儿卖豆腐的钱买来一条红头绳,喜儿乐得又唱又跳的情景。
我很喜欢那些彩色油墨印刷的精美的工艺品,给到我手上的时候已经是一大摞了。我从中一一打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那几张年画,有时还会私藏好多张,甚至连送给朋友的用量也无一遗漏。老屋的大厅内,那些俊男靓女的年画更是家庭姊妹中的抢手货。
记忆中,我对年画上那一男一女手握红樱抢野外习武的倩影情有独钟。画面中的人物青春靓丽,男的体魄强健,肌肉发达,女的翩若惊鸿,丰神绰约……穿着短袖的少男少女,画面是那样优美,英姿是那样飒爽。每看一眼,都会滋生出我羡慕的目光,引我热爱运动,投身体育锻练,练就一身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发达的肌肉及阳光柔美的身段。
我将这张画贴在我房间的墙壁上,有了崭新的年画,光线差到黑不溜秋的房间瞬间便增色了不少,土气十足的卧室也陡然高贵了许多。晚上睡觉时,看着年画入睡,梦中想着年画中的美好而露出甜甜的笑靥。醒来后,看着年画起床穿衣也格外有了兴趣与动力。
在那个年代,那些漂亮的彩色的年画,可是市面上的稀缺,是当地新华书店拿钱买不到的时尚物品。叔叔带回来的图文并茂的条幅,我们会将它张贴在老屋神台前面的墙壁上,像如今张贴门楣上的对联一样。条幅画的画面是我最喜欢欣赏的内容,清雅娟秀的狂草字体:年年有余。字体下面印着一对含情脉脉的大鲤鱼,淡黑墨香的鲤鱼弯着刚劲有力的尾巴,粉红色鲜的鲤鱼展现柔情似水的腰身。栩栩如生的画面,尾尾道来的是一对少男少女温文尔雅的新春祝福!
每次带回的彩色年画,我们都会送些亲朋好友,送给他们一同装饰着贫困年代的年味,一道装饰着农业辛劳的生活,一起装饰着农村千疮百孔的日子。看见他们脸上露出惊艳欣喜的目光,我的内心也美滋滋的。
卷状的花纹布带,展开后是一条两指来宽的扁形带子,薄薄的带子卷成紧实的圆形。也不知一卷到底有多长,只知卷紧后的圆盘有天上十五的月亮那么圆那么大。带子很洋气,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绸细线密针脚编织而成的,缜密,结实。
叔叔带回那些带子的作用可大呢。可以当作扎绳使用,上山拢柴是最好的绑带,牢固扎实;也可以用来做成抽打陀螺的绳子,轻便耐用,用力抽打陀螺时会发出叭叭的声响,好似用鞭子抽打的效果一样坚韧有力。那时,穿裤子没有奢侈的皮带,我会用那些带子截取一小段做裤带用,系个一季半载都不会断,而且比用稻草绳、麻绳系裤腰洋气万分。姐姐则是“大手大脚”瓜分那些带子,她将扁带子,拿到缝纫机上走线,一根带子的边搭着另一根带子的边缝合着,于是,长长的带子最终拼接成了一床被套的面子。用带子缀起来的被套风范别具一格,爽心悦目,很有一种层次的美感。
五颜六色的丝绸布料,大多是一些边角料,但也大有用处。有的布料做了新衣服的口袋,有的经过缝纫机加工成了围裙,袖套,手帕,而更多的是做了鞋帮,鞋面和鞋垫。
精致盒罐瓶装的香甜美食,则是我们唾涎欲滴的零食:丹麦蓝罐曲奇饼干,高梁饴糖,花生酥糖,巧克力糖……
叔叔带回来的那些年货,不仅仅是满足了我们贫困年代的物质所需,也是他力透纸背的行动中带来的一份无声的关爱。而我们的成长,一直在这种关爱的春风中沐浴着,温暖前行着。
叔叔返回单位后,看着身边那些年货:年画、布带、布料……我感觉叔叔还陪伴在我们身边,他把心留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把爱留在了我们的思念里。这让我想起了风筝,年货类似风筝的线,叔叔把风筝的线留在了家里。风筝飞得很高,但线却一直在我们手中系着。系着的是可视的物品,留着的却是无形的爱,寓爱于物,爱的交付是无形,爱的奉献是无边,爱的存在是无声,爱的陪伴是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