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牦牛(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牦牛(游记散文) ——骑游天下


作者:老枪爷 白丁,3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6发表时间:2019-03-04 16:07:30

【天涯】牦牛(游记散文)
   在西藏骑行,到处都可以看到牦牛,全身长毛捶地,在贫瘠的高山草甸上,悠闲的、不紧不慢的啃食着矮草。“高原的祥瑞,踏着悠悠的牧歌,守卫在故乡的草原……”作为高原之舟,牦牛一直以温厚的姿态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神山圣湖之间,受到藏族人的赞美和爱戴。牦牛的藏语叫雅客,世界通为“yak”,即藏语译音。 牦牛叫声像猪鸣,所以又称猪声牛。西方国家因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也称西藏牛。牦牛尾如马尾,所以又名马尾牛。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长长的毛发覆盖颈部、胸部和腹部,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蓑衣一般,为牦牛遮风挡雨。牦牛善于爬冰卧雪,适应高原高海拔并严寒缺氧的环境,而野生的牦牛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查阅资料,野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栖息于海拔3000 —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活动于雪线下缘。
   牦牛和普通牛相像,但是有很多独特的特征,高大威猛,算得上是牛中的高富帅。牦牛的形状如水牛,牦牛体长2~3米,尾长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天祝白牦牛是牦牛中最特别一种,全身呈白色;牦牛的皮毛粗硬,体侧、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长毛,长一尺左右,尤其体侧的毛被几可及地。牦牛的尾巴很长。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高原的生态系统脆弱,饲养牦牛是羌藏同胞重要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藏民用牦牛奶做酥油,用牦牛粪生活,用牦牛毛编织帐篷,用牦牛满足全家的生计和口粮。藏族人非常喜欢牦牛酸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雪顿节”,就是以酸奶来命名的。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会演藏戏、看藏戏,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牦牛的脊梁上承担着草原的兴衰,承载着牧人的希望,在高原醇美的阳光下享受着最新鲜无污染的牧草和清泉,谱写出一段高原之舟的神话。
   正常的牦牛一般为黑色或带有白色斑点,偶尔也会有周身洁白的牦牛出现,据说早期出现白牦牛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藏民把白牦牛当做是祥瑞。西藏是崇白的,藏传佛教认为白色是佛祖的伟大旨意,圣洁的雪山是白色的,白色的牛奶被誉为生命的源泉,寺庙建筑都是白色的,洁白的哈达则被当作待客的最高礼仪。如果家里出现一头一尘不染的白牦牛,藏民往往会把它打扮的漂漂亮亮以示尊敬。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目前在西藏的很多地区,牦牛崇拜还是十分普遍的。如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甘孜、阿坝藏区、西藏的昌都地区等地都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而且很多山神的化身都是白牦牛。
   全世界现有牦牛近1600万头,其中中国有1500余万头,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5%以上,占中国牛只总数的1/6。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中国牦牛可分为“横断高山型”和“青藏高原型”两大类型,共有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西藏高山牦牛、木里牦牛、香格里拉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新疆牦牛等11个地方品种和大通牦牛1个培育品种。其中,列入《中国牛品种志》的有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西藏高山牦牛等5个品种。
   从中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别在中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或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的家牦牛,都是距今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现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牦牛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先代、后代的关系
   牦牛性情温和、驯顺、善良,具有极强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对于世代沿袭着游牧生活的藏民族来说,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高寒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雪袭人的寒冬。牦牛均以其耐寒负重的秉性坚韧不拔地奔波在雪域高原,担负着“雪域之舟”的重任。可以说在藏民族的衣、食、住、行当中处处都离不开牦牛,牛乳、牛肉、牛毛,为在世界屋脊上勇敢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历经艰难困苦的藏民族提供着生活、生产必需的资料来源,成为一代代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发展成长起来的藏民族生命与力量的源泉,牦牛图腾崇拜。
   藏族创世纪神话《万物起源》中说:“牛的头、眼、肠、毛、蹄、心脏等均变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这是藏族先民对其所崇拜的图腾牦牛加以神化或物化之后,驰骋其丰富的自然想象能力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如今还在安多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藏族神话故事《斯巴宰牛歌》当中讲到:“斯巴最初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斯巴宰小牛时,砍下牛头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弯曲的大路;剥下牛皮铺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又说“斯巴宰小牛时,丢下一块鲜牛肉,公鸡偷去顶头上;丢下一块白牛油,喜鹊偷去贴肚上;丢下一些红牛血,红嘴鸭偷去粘嘴上”。“斯巴”含义是“宇宙”、“世界”。由此可见牦牛不单纯是藏民族原始的图腾崇拜物。在藏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牦牛的图腾崇拜不断发展和演化形成了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形式牦牛文化。由此藏族历史上铸造如此硕大的牦牛青铜器自然与其牦牛图腾崇拜有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藏区保留完整的有关牦牛题材的原始岩画,还是殷商时期雕刻在青铜器皿上的牛头纹饰,包括周朝时期绘制于彩陶上的牛形图案,以及迄今犹存的悬挂于藏族门宅屋顶上的牦牛头骨,甚至包括出土的这件举世无双、极为珍贵的牦牛青铜器,它们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的牛图腾崇拜的文化当中。有很多以牦牛为题材的影视以及歌曲的创作。世界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可是,我们骑游途中,却两次看到了另一种景象。 体长2~3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的牦牛;却被另一种动物杀害了,血淋淋的残躯在荒野中是那样的刺眼,也使人不寒而粟。也许这就是生物链,这就是大自然的安排吧。
  

共 30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牦牛,全身长毛捶地,在贫瘠的高山草甸上,悠闲的、不紧不慢的啃食着矮草。牦牛亦被称之为雪域之舟。作者作为一个骑行爱好者,来到雪域高原西藏,看到了高大威猛的牦牛。通过接触和挥笔描绘,展示了一幅值得探究的牦牛图景,并且还对牦牛的浑身是宝作了介绍。本文如果写出和牦牛近距离接触或尝试骑行,那会更能体现散文的特点。供参考。〔天涯诗语编辑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9-03-04 16:09:26
  问好作者。欢迎更多精彩!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1 楼        文友:老枪爷        2019-03-04 16:48:57
  谢谢沁香一瓣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老枪爷        2019-03-04 16:52:31
  谢谢馨语馨愿社长费心评点!我是近距离拍照了,但是从没有过骑一下的奢望。谢谢!
骑友、摄友、网友,开心三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