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恩】暖暖的火缸(散文)

精品 【八一•恩】暖暖的火缸(散文)


作者:尚思华 童生,50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81发表时间:2019-03-05 15:12:40

【八一•恩】暖暖的火缸(散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鄂西北的平原地区。当秋收的农民把稻谷收进粮仓,把麦种播进土地,冬天就悄无声息地过来收拾一切了。凛冽的寒风刮着,枝头上赭黄色的树叶,大都耐不住冷,一溜烟地被卷走了。残存的几片紧紧地抓住干枯的树枝,像是要抓住最后一抹峥嵘的岁月。寒风中,雪花轻盈地从天空飘落,漫天飞舞,把整个大地装点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世界,也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凝重的寒意。每当到了这冰天雪地的时刻,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那暖暖的火缸。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极度贫乏,许多家庭还处于短衣缺粮的生活状况。每到寒冷的冬天,我们就会冻得瑟瑟发抖。虽说身上穿了棉衣,但那棉衣单薄得难以抵挡寒气的侵袭。火缸自然就成了人们取暖最常用的用具。它不仅接地气,而且也最经济最实惠,大多家庭用得起,且用起来得心应手。其主要制作材料就是我们脚下的泥土。那些能工巧匠们,用土坯制成一个个形状迥异的火缸,有的上面还刻着精美的图画,然后放到窑洞里用柴火烧制而成。焐火的材料都是些废弃的麦糠、干瘪的稻壳、锯末、碎柴末之类的东西。不过,这需要平时积攒起来。所以,当夏收或秋收结束后,人们常常会把那些火缸燃料用麻袋装起来,当成宝贝一样储存起来。到了天冷生火时,都排上了用场,个个火缸都需要用它们来填饱肚子。
   每当进入寒冬腊月之后,尤其是雨雪天气不能出工的日子里,无聊的农户们,就会无奈地呆在家里,选一处合适的地方,放上一个较大的火缸,焐上一盆红彤彤的火,满屋子便弥散着暖暖的热意。无论白天黑夜,一家人都可以围坐在这里,喝喝茶,唠着家常。男人们可以蹲坐在旁边,吧嗒吧嗒地吸着烟袋锅;女人们或者抱着幼儿哼着童谣,或者做着针线活,嗤啦嗤啦地纳着鞋底;小屁孩们则会在火堆里烧上一两个红薯,炸着玉米花或者粉条,你抢我夺地嬉闹;那蜷伏着身子的小猫小狗们,也都依偎在主人的脚边,酣睡得做着美梦呢!任凭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满屋子里却是暖融融的一片。眼瞅着家里储存的像小山似的碎柴或者锯末,渐渐地矮了许多,但是,主人家却毫不吝啬,依然一小筐一小筐向火缸里添放着材料。那种快乐惬意的表情被时明时暗的火光映衬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尽的温馨。
   从我记忆时起,每到冰封大地之时,我们家的堂屋墙角处总会放置了一个很大的青黑色火缸,上面还罩了个像鸟巢状的烘篮。因为母亲的要强,硬是让父亲从集市上买回来一个既养眼又实用的大火缸,稳固地蹲守在堂屋的角落处,昼夜为我们送暖。母亲怕我们随意搬动,或者不小心碰破它,就让父亲在它一周码起了和火缸同样高度的砖块,等于加固了一层墙壁似的,这样可以延长它的寿命。那上面的烘篮是父亲按照火缸的大小,亲手编制的专门用来烘烤衣服用的。有了它,我们冬天就不再惧怕寒冷和衣服的冰冷了。多少个夜晚,我和弟妹们总是不肯去睡觉。因为那被窝有些冻人,真像唐代岑参诗中:“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般奇寒啊!母亲也总是数落着我们:“晚上怕蜕壳,早上怕出窝。”为此,家里还特意准备了两个小火缸,这样,每晚它们先入被窝,直到暖意浓浓,我们才进被窝。
   每天早上母亲第一个起床,首先把饭煮好,接着就把火缸里先一天的冷灰倒掉,再装满夯实一缸碎柴或者锯末什么的,然后把锅灶里的火种铲上几铲,放到火缸里,不一会儿,火缸里的碎片就咯嘭咯嘭地燃着了,烟色由灰黑变成银白后,母亲就把我们起床时要穿的衣服,放在上面烘烤。当一件件衣服烤得热气腾腾时,母亲便迅速地把衣服拿给我们,我们快速地穿上暖暖和和的衣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个被窝。
   儿时的我,是个不甘寂寞的孩子。在那个没有电视,连本小人书都没有的时代,觉得冬天似乎很漫长,整天呆在家里那是出奇的心慌意乱。于是,就趁着大人不注意时,悄悄地溜出去。那屋檐下的冰凌比大象的牙齿还粗壮,晶莹剔透地排列着,每当这时,我就忍不住地用棍子敲击着玩。又看到那些树身的外面,都包了一层透明的冰层后,就用脚猛力踹着,哗啦啦地冰块从树上掉下来,敲打在我头上。我不但不怕痛,反而还觉得很快活,一个劲地一个接一个地踹着面前的树,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更让我兴奋的是,远远瞧见临近的浅水沟里有一群伙伴们,欢声笑语地滑着冰。我便急忙跑过去,发现沟里的水都冻得如玻璃板一般,几个大哥哥用铁锨砍出一个小洞,然后,弄出四四方方几块冰,大约半尺多厚。我激动地也弄来一块,蹬在脚下,在沟面上来回滑动。孩子们越来越多,冰面失去了平衡,“咔嚓”一声,那个冰洞处塌裂了……我的一只脚陷下去了,等把脚拽出来,鞋袜早已湿透,浑身哆嗦不止。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我抬了回去,母亲、哥哥、妹妹还有小弟弟神色紧张,慌忙帮我脱掉湿衣服,哥哥抱来木柴,妹妹拿来火柴,然后把木柴放在火缸上,架起点燃,烘烤着我的身体、衣服、鞋袜。暖暖的火映红了我们脸庞,个个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尽管我的臭袜散发出一股股难以入鼻的焦臭味,但是,大家还是挤挨在火缸的一圈,乐此不疲地尽情地享受着温暖的火光,没有谁会愿意离开。母亲也没有责骂,只是警告我,以后不准下沟滑冰了。小伙伴们面面相觑,表示顺从母亲的意思。就这样,是火缸又让我身体免遭了一次受伤!
   我出生的年代,从小就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那时的人们为了将就着每天都有饭吃,本着节约,闲时不干活一天只吃两顿饭,大人们能克服,小孩子却无法忍受饥饿。我们姐弟三人就趁大人不在身边,到处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那一次翻箱倒柜,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兴奋,居然找到了家里玉米存放处。就这样,每日里我和妹妹、弟弟都坐在火缸旁,一边取暖,一边用玉米炸爆花。弟弟幼小,只好看我们操作:取几粒玉米撒在灰火中,用一短小的木棍不断地翻动,待加热到一定程度,颗粒发胀了,就会“砰、砰、砰”地炸开成一朵小白花。我和妹妹各自霸占一隅,各得自己炸开的米花。弟弟无奈,急得手舞足蹈地大嚷,母亲见状总要狠狠地批评我们。于是,我和妹妹又千方百计找来了空香滋盒,在盒子里装上几粒玉米,然后埋在火堆里,几分钟后刨出来晃晃再埋进去,再一会儿就想办法把它打开……熟是熟了,但是都是硬粒,没有炸开花,但吃得也很香。我和妹妹就吃这些,弟弟吃我们炸的爆米花了。有时候我们也换换口味,用粉条做食材,当然也好吃,只是太贵,家长不允许。我们就偷着烧粉条。取一根粉条放在火堆里,来回摩擦着,只听得呲呲作响,一会儿,一根瘦瘦的粉条就成了银色的粗棍了,吃到嘴里又酥口感特好。当然,还可以在火缸里烧烤其它的食物。就这样,一个冬天下来,我们不知道要品尝多少美味。
   入学的那年冬天,当我看到班上几个小朋友手里提着像葫芦状的红色火缸,羡慕不已。回家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省吃俭用,也给我买回来一个,我爱不释手,不许任何人动用我的火缸,一天到晚除了取暖外,总喜欢拿到人多的地方炫耀。晚上我把里面的冷灰倒出,摁满锯末(它是最好的无烟燃料),抱在怀里,甚至放进我的被窝里,真是形影不离。早晨起来后重新焐上“新火”,再提着上学去,如果刮风,带上一块木片盖在上面,小心地伺候着。到了教室,手冷了烤手,脚凉了烤脚。有了它,我心踏实了,学习劲头更足了!唉!这火缸既能暖手热身,又能解嘴馋,真是宝物也。
   火缸,在今天看来,确是极普通的落后的取暖工具,非常简陋甚至把人烟熏火燎得黑不溜秋的低劣物具,但在那时却是无价之宝。它不知打发了多少人寂寥的时光,也不知承载了那个时代多少人的梦想,蕴育了多少家庭的幸福啊!
   如今,人们早就用上了暖风机、暖水宝、取暖器、空调……火缸早就在人间消失了。然而,当我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歌时,我似乎看到了灼灼其华的火苗,那种温暖再一次渗透着我的全身,让我又一次重温了火缸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温暖、快乐和许多美好的记忆!
  

共 3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幸福只一种感觉,有时候,那是一种深深刻印在我们心头的感觉。比如,那暖暖的火缸带给我的温暖。艰苦的岁月里,越是到了寒冷凄凉的冬季,越是让人感到生活的无望。这时候,是什么带给了人们希望呢?是那“暖暖的火缸”。这是一种简陋、粗鄙的生活用具,然而,在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它,用它来对付漫长难耐的寒冬。废物利用的焐火材料,符合农民生活的特点,一家人围坐在火缸周围度日熬夜的情景,仿佛油画一般色彩分明,闪现在读者的眼前。不同的火缸可以有不同的作用,但无一例外:它们都在严寒中带给了人们温暖,带给人了一种幸福的感觉。那烤得暖烘烘衣服、鞋子,那炸开的玉米花,那膨化了的粉条,都是那简陋、粗鄙的火缸带来的永恒的回忆。全文用回忆性的文字,讲述了一种具有地方特点的生活物件儿:火缸。从它的外表、制造、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它曾经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我”与火缸之间发生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说明了火缸在我的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艰苦但却充满温暖的生活的回味之情,结尾,抒发了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曾经有过的艰苦,不能忘记艰苦中内心简单的满足带来的幸福感。感谢老师参赛支持八一文学首期征文活动,您的作品《暖暖的火缸》被列入本次征文(散文类第117号)作品,我们会及时提交到征文评审委员会。预祝您在本次征文中取得好成绩,祝您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编辑:今生何求】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31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9-03-05 15:14:51
  暖暖的火缸,暖暖的回忆,暖暖的幸福。这是今天身处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中的人们,很难再次感受到的一种感觉。感谢老师带给我们的暖暖的感觉。拜读了,遥祝春安。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尚思华        2019-03-05 16:23:31
  儿时的记忆最温馨,现在想起来还是甜甜的。谢谢你精美的按语和用心编辑。敬茶了!
尚思华
3 楼        文友:闲妹        2019-03-06 02:53:45
  儿时回忆让人温暖,特别是那个年代生活并不富裕,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不需要这样取暖了,但那时留下的快乐与记忆永远留在心间。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4 楼        文友:尚思华        2019-03-06 06:47:52
  生活的苦与甜都是自我感觉,经历了才有深深的感触。谢谢您的阅读!
尚思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