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莲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莲韵】“年”的旋律

编辑推荐 【莲韵】“年”的旋律


作者:李卢芹 秀才,271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31发表时间:2019-03-06 20:44:09
摘要:再到步行街上走走,从街口已看到黑压压的人流把街拥满,别说汽车,就是电动车、自行车也很难入内。每个商店里都挤满人,买衣服的,买小孩玩具的、买电器的人,络绎不绝,一个个喜气洋洋。

“年”的旋律
   “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过一五豆,长一斧头;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还说“五豆、腊八、二十三,过年只有七八天。”意思是过了五豆节,离过年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
   而“五豆”节,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因此,人们非常重视。
   五豆,象征五谷丰登生丰衣足食。五豆,即“无痘”的谐音。古时医疗卫生条件不好,小孩子普遍抵抗力弱,容易得一种传染病“痘疹”,很难医治,还会留下后遗症。吃五豆饭,也叫吃“无痘”饭,寄托一种无病无灾的美好愿望。
   它还有一层意思,是纪念传说中的神农氏的,他是粮食和医药的发明者。
   远古时,没有粮食和医药,人们靠狩猎和打鱼为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病了,只有等死。神农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到遍野荒草,有的结满草粒。灵机一动,他吞草粒,尝百味,终于筛选出菽、麦、稷、稻五谷和能够疗治疾病的中草药,并教人们播种和使用。
   一次, 神农氏在尝一种叫断肠沙的野草时,中毒而亡,为纪念他,人们就把每年的腊月初五定为祭祀日,吃五豆饭怀念他的功劳……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初五这天一大早,小脚奶奶很早就起床,为我们做上一大锅红乳乳香喷喷的五样豆子煮的糁子饭,配上萝卜丝炒粉条,比起平日里酸黄菜稀糁子汤煮红薯,那种滋味,别提有多享受了。
   那个时候农村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很少吃次蒸馍,更不用说吃油烙馍了。只有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才能吃上烙馍,号称过小年。因此,腊八一过,小孩子们就盼望着快点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吃烙馍。其实,就是一种油水很少的两面炕得黄黄的小饼子,好吃极了。
   更另人兴奋的是,从这天起,爷爷叔叔姑姑加紧劳作的步伐,忙里偷闲,往集上跑的勤了,不断买回粉条、糖块、红纸和鞭炮。
   当然,我最盼望的是在外地上班的爸爸妈妈很快就要回家过年了,给我和家人带回令人心花怒放的新衣服呀!
   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爸妈回来了,一家人开始磨豆腐、蒸馍、煮肉、下锅子。
   二叔是小学民办教师,他呢?则忙于给村里人写对联。
   我家有个很大的四合院,在院子的一角,围满要写对联的乡亲。一张大方桌上,铺着裁好的红纸,二叔饱蘸浓墨,写上“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等。
   横批有:财源广进、万象更新、四季兴隆、辞旧迎新等。
   裁剩下的小红纸条,二叔会写上:出门见喜、家畜兴旺、粮食满囤、出入平安等,贴在树上、鸡笼上,装粮食的缸或木桶上。
   一直忙乎到大年三十,贴上红对联,在中堂的大条桌正中摆上老爷老奶奶的牌位,紧挨条桌是张大方桌,桌上摆满果子油馍红薯丸子肉块等献食。
   吃过年夜饭,包完饺子,一切完备,妈妈把我早已试穿几遍的新衣服放到我床头,开始熬年夜。那时没有电视,一家人就围坐在爷爷奶奶的土炕边,烤着熊熊大火,拉家长,听妈妈讲“年”的故事。
   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又叫“夕”,它凶狠无比,长年深居海底,每到大年三十夜,爬上岸来吞食活人。
   这年,又到大年三十,人们都躲到深山,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看到村头一个老婆婆没有离开,要求在她家歇息一晚,把 “年”兽赶走,保大家平安。到天明,“年”兽刚一进村,看到这家人的屋门上贴着红对联,一个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外放鞭炮,还敲锣打鼓,嘭嘭啪啪,锣鼓齐鸣,震天动地,不知何物,吓得浑身颤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掉头就逃。从此,人们摸到怪兽的特性:它怕红颜色、怕鞭炮、怕锣鼓,所以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贴红对联、敲锣打鼓,怪兽也再不敢进村害人。
   据说,那为民除害的老人是神仙,为纪念老人,人们就把每年的最后一晚,称为除夕夜。
   我一边听,一边吓得钻进妈妈怀抱,直到实在困得不行,才上床睡觉。那觉也睡得不踏实,一边害怕“年”这个怪兽来吃我,一边惦记明早一睁开眼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少不了的二元压岁钱。还有村里的第一声鞭炮响,好去捡拾瞎火的鞭炮呢。
   童年的“年”味可真浓呀!
   ……
   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年”味更浓,刚刚进入腊月,城里人们就留心买过五豆节的各种豆子,红豆、黄豆、四季豆等。我还会加上荞麦、燕麦与百合,不再是为饱口福,而是调剂口味提高营养成分而已。
   每当这时,我最急切盼望的是在外打工的孩子们早点回家,不奢望一起过五豆节、借八节,能一起过个祭灶节就好。
   五豆、腊八节一过,为置办更加丰富的年货,人们加快了赚钱的步伐,就连乡下的老爷老奶奶都会手提肩扛,带上大篮小袋自家产的核桃、柿饼、花生、红薯、各色豆子来城里卖。每个摊位前都围满采购的人群,讨价还价声不绝与耳,尽管超市里的商品更丰富更便宜,可人们认为,乡下卖的东西不怕有浓药有转基因,更放心。
   到了腊月十八九,人心开始浮动,在外打工的儿女、丈夫开始在网上订购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动车票,家里留守的人们,心里充满期盼。
   这个时候,街两边已摆满粉条、对联、糖果的摊位,许多商店门口铁架子上挂满又红又大的大红灯笼。
   将近年关,天气干燥,政府号召过年不放鞭炮,虽说少了点过年的热烈,但每家每户的门头上换上一对又大又红的“福”字灯笼,年会更加喜庆。
   再到步行街上走走,从街口已看到黑压压的人流把街拥满,别说汽车,就是电动车、自行车也很难入内。每个商店里都挤满人,买衣服的,买小孩玩具的、买电器的人,络绎不绝,一个个喜气洋洋。
   大小饭店,更是香气扑鼻,羊肉汤、牛肉汤、包子油馍,五香杂陈。还有那卖小吃的摊上,烤红薯、烤玉米、烤火腿,青烟直上九霄。
   听吧,四周是一片开心的欢笑声,看吧,满街是喜气洋洋置办年货的人流,年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处处在奏响“年”的旋律。
  
  

共 23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管男女老幼,不管你是在故乡、祖国还是在海外,都要过年。年也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同时,年也有很多传说和习俗。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包含深情的写出了年的来历,重点写了“五豆”节和来历和“过年”的传说。年的旋律体现出来了劳动人民的纯朴,他们在生活中与自然抗争,也让我们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冥冥中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富裕幸福的生活。但文章也略有不足,现代的年味,感情色彩不太深。感谢分享,推荐阅读,祝创作多多,生活愉快!【编辑:徐庆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徐庆权        2019-03-06 20:45:34
  年的旋律体现出来了劳动人民的纯朴,他们在生活中与自然抗争,也让我们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冥冥中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富裕幸福的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