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生命的瓶颈期(散文)
一
书桌上的花瓶,已许久没插花,单调地杵在墙边。浅蓝色的花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我无法读懂它的哀怨,就让时间去抚平它的心情吧。握着它细长的瓶颈,想传递一丝温暖,让它知道,我也进入瓶颈期。
窗外阴雨绵绵,心情似乎被淋湿,长出许多霉斑。独坐书桌前,上午收到的新书,在桌上堆砌成一道防御屏障。读书是我的最爱,能增强自身免疫力,抑菌制霉。每当此时,我打开一本心仪的书,从文中取暖。而后,读雨声如画,闻鸟鸣似诗。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句子描述诗人二十岁就博览群书,才能卓异。相比之下,近知天命的我,工作后浪费许多时间,读书起步晚了几十年。每当看书,总有一种紧迫感,恨不得一口气看完。首遍都是囫囵吞枣,然后回头读,温故知暖。
写作进入瓶颈期,唯有看书才能舒缓心里的憋闷。经过一年多的历练,我写作水平没有前期的突飞猛进,散文创作就像按下暂停键;曾经小说创作初学入门,可现在似乎点了单曲循环,一直徘徊在原点。我停下投稿,可停不了手中的笔。有时候,直写到午夜,写到自己趴下,才能酣然入梦。
看着空落落的花瓶,等待我给它添枝加叶。我来到花鸟市场,漫无目的地瞎逛着。为给书桌上增添春的活力,不加思索地买了一束硕大的花朵,以为花就像爱一样,越多越好。可是,当我回家解开那一束花,却因枝粗叶茂、花蕾众多,插不进花瓶。
散落的鲜花,有的用叶遮脸,掩饰伤心的花容;有的从剪下的斜口,流出一滴清泪。那形态像无人爱的小女孩,失落忧郁。
端起花瓶,我心中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重量。圆鼓鼓的底部厚重踏实,装着满腹的心事,似“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矜持。抚摸着长长的花瓶颈,由上到下看个仔细。细长的瓶颈,瓶口稍大,肥硕多枝的花朵,怎能插入花瓶?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自己曾与这花一样,无人认可。
我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女人。记得生命中经历数次“断崖”,前是悬崖,后无退路,我没有坠“崖”而亡,而是插翅飞过。也许,我与生俱来有一双翅膀,只在绝境中带我飞翔。脑海突然闪出“玉碎”的念头!若敲碎花瓶来突破瓶颈,那将是海阔天空。可是,谁能给予这种力量?
既然找不到答案,就不必苦苦追问。
那么,看书吧,看书塑造内在气质,看书让人心若明镜。“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简单的快乐,源于书本;独特的魅力,源于书本;博大的胸怀,依然是知识的力量。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流水。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收藏书本堆积如山,一个人的学习知识,却像流水一样;山有一定的形状和高度,而读书如流水永远不会停歇。此时明白,只有读书,才能陪我走出困境、突破瓶颈期。
二
我的生活进入瓶颈期。每一个资金的入口都被封锁;每一个开支的出口,有增无减。为填平巨款的空洞,我用固定资产抵押,到银行贷款。
约好去办证大厅的日子到了,我整理好必带的资料,出了门。楼梯上,我用温暖的微笑与每一位邻居打招呼,掩盖自己深深浅浅的脚步。车的黑色就像我的心情,密不透气的沉闷与黑暗。
雨点疯狂地扑向车窗,拍打着玻璃,划成一条条斜线,直插我的胸口。雨刮器“呼哧呼哧”地刮,不曾停歇,我在雨缝里穿行,企图寻过一片净土,无风也无雨。
走进偌大的办证大厅,人们就是一颗渺小的尘埃,随风飘散,身不由已。在游龙般的长队后面,我取下自己的编号。人潮涌动,喧嚣非凡,而我的心却无比孤寂。独自坐在墙角边,安静地等待自己的编号闪烁。人生就是这样么?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编号,行走在路上,何处拐弯转角、何处上升骤降,都早已注定。
我放下沉甸甸的手包,拿出一个深红色的本子,背面朝上放到业务窗口,再递上自己的身份证。我把装着所有签字摁手印的资料的文件袋,压在两个证件上,好像压着才不会飞走。
业务员麻利地接过文件袋,拿过身份证,把红本子翻出正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金色的字样,刺醒我麻木的心。我是来办理资产抵押贷款的,怎么会忘了呢?
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宠儿,上天把最好的东西,都恩赐给了我,譬如生活、事业、友情。站在巅峰之上,我顺风顺水。而今,投资连连失败、血本全无;周转正常的公司,资金一夜冻结,申请解体;亲人背信弃义,背后补刀,我从云端掉入冰窖般的深渊。
收回思绪,我按照业务员的旨意,机械性地在各个栏目签名;伸出食指沾上艳红的印泥,摁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纹;对着摄像头刷那张严肃的脸,岁月的刻刀无情地在脸上留下痕迹。开心果的我,再也笑不出来,只等走完抵押程序,再到银行放出贷款,我就暂时解脱。
我闭上眼深呼吸几次,下一秒再睁开眼望向窗外,天空低矮阴沉。收回目光,大厅最北边的楼梯口一米多高的盆景,它被工艺的铁丝禁锢,长成弯曲多变的姿态,扭曲的身子,夸张的形状,我看着它的时候,它也正看着我,仿佛同病相怜的人两两相望。我有一股冲动想跑过,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系到它的脖子上,让它感受我的心境。
盆景笑着不语,用不屈的眼神告诉我,它生命顽强。我自己消化不良情绪,咽下苦涩,试着对自己笑笑,再传递快乐,温暖他人。
三
为尽快摆脱瓶颈期困扰,我去南郊公园,寻找春的足迹。细雨绵绵密密,织成厚厚的雨帘,为我饯行。倒寒春的雨帘,挡不住我的脚步,遮不住春的暖。风在浅吟新诗,吹过发稍,拂过面颊;雨在低唱心曲,滴落凡间,溅进心里。
远处的杏林,披着一层薄薄的白纱,说不清那种朦胧的美。渐渐走近,朦胧褪尽,杏花娇羞地点头微笑,时不时对我抛来睸眼。杏花苞就像一粒粒珍珠玛瑙,润泽透亮。杏林偶插几棵柳树,如谦谦君子,不露声色地陪在杏树旁。不问过往,不管将来,柳对杏最动情的表白,莫过于这样的陪伴。
当脑海蹦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古诗时,我却又在心里伤感友人离去,杳无音讯。
忆起去年,友人曾给予无私的帮助。友人推荐的书本,依然放在书柜的正中间;一起走过的地方,已然春暖花开;共同嚼过的文字,依旧唇齿留香;黑夜里熠熠生辉的那盏灯,依然闪耀着光芒,一切都没变。而我,还在孤灯下奋笔疾书。我写过柳,描过杏,却没画出友人的背影。前两天丢了手机,我与友人探讨创作的文档,与手机一起消失在那个灰暗的下午,最后的一丝念想,被雨水冲刷得无影无踪。
也许生命就是如此,终有无法解读的答案。如果这是与生俱来的、治愈不了的硬伤,我就学会带上伤痛,在低谷之中,伴文字起舞。
一路回忆,不觉来到玫瑰园。
玫瑰比杏树低矮许多,好些叶子挨到地面上。青幽的玫瑰叶,好像喷了亮油,不沾一丝尘埃;玫瑰花儿那双大眼睛里,盈满泪水,眨巴一下,泪珠掉落。玫瑰花苞握着圆锥形的小粉拳,在风雨中发泄情绪,说不清是喜是悲。
“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泪,那我永远都不会哭……”玫瑰园播放着忧郁的歌声,每一句歌词都透人心扉。
随着音乐声,我来到玫瑰园小屋旁,主人正在减苗剪花。她身着金黄色的防雨服,在雨中弓成一枝麦穗。她头也没抬,摘掉枯叶、剪掉杂枝、剪下生长良好的玫瑰花,把生长空间留给营养不充分的枝条。
握着剪下的玫瑰花,耳畔响起玫瑰主人的话:
“单根细枝的玫瑰,适合插细颈高花瓶;散开的玫瑰枝茂蕾多,插花篮或花盆更显厚重。种花,如写文,需合理施肥、修花剪朵,才能开出娇艳的花儿。”
大千世界,哲理无处不在。花无蝴蝶不美,石无苔藓不新,水无浮藻不清,创作如果没有文学土壤的培植,就会花枯叶落。忽然明白,此时的我最需要书本文字的陪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假如一天不读书、一日不写文,我将无法呼吸。“书中自有黄金屋”,就让我那该死的瓶颈期、俗气的资金危机见鬼去吧!读书和写作才是我最真最诚的挚友,我要把最美的花插在花瓶里,一大把。
我向着阳光奔跑,所谓的瓶颈、所有的阴暗,统统都抛在我的身后。太阳灸烤时,大地回暖,回首望我走过的路,扪着自己的初心,轻声道:“心所向,驰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