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淮阴侯韩信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淮阴侯韩信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6发表时间:2019-03-07 20:07:19

在我们民族漫长的历史上,产生过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自豪的人物。我觉得在这些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永远记忆的人物中,韩信是很值得我们特别拿出来说一说的。真的,他实在是一个很值得认真说一说的人物。
   我现在能回忆起的关于韩信的最早记忆,是小学四年级时,班上一个女同学,在她的作文中,用了一个歇后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她具体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用到这句话的,我已经不再记得了。而当时听到老师读她作文到这句歇后语时发出的赞叹,以及由此引起的自己那种略微带些妒忌的心理,现在似乎还隐隐记得。渐渐地随着年岁的增长,胯下之辱、月夜追韩信、登台拜将这些故事一点一点地在脑海里活了起来,关于韩信这个人也就一点一点地丰满了起来。脱胎于说书人的明清小说,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在讲正式的故事前,一般都会讲一段古人的故事作为引子。在其中的关于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作为引子的是汉初诛杀功臣,他们说韩信、彭越、英布有功被杀,怨气不平,不停地到地府阎王前告状。地府阎王的判决是让他们重新投胎后灭了汉朝,这样就有了三国。其中的韩信投胎为曹操,一直虐待重新投生为汉献帝和伏皇后的刘邦和吕雉。说书人尽管没有什么太高明的见识,可对于功臣被害的不平却表示着人心中确实都有一杆秤。
   再后来由于爱好,开始读起了司马迁的《史记》,读到其中的《淮阴侯列传》时,读出的是司马迁深深的同情。是的,司马迁对于韩信是有一种很深很深的同情在文章中的。对于这个没有任何背景或者说即便是有背景,当时那些背景也已经根本没有任何影响的“王孙”,他是发自内心在同情。在文章最后的“太史公曰”中,司马迁给出的评价是这样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看上去很合乎官方看法的表达,但却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他心目中,韩信对于大汉王朝的功绩本身是如同西周王朝的周公、召公、姜太公他们一样的。而后面的“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天下都已经归于一统了,却谋求叛逆)”隐隐地告诉我们,对于汉王朝加给韩信的那个罪名,他其实是不认同的。
  
   韩信出世
   韩信是以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出现在历史中的,他和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布衣”唯一的区别是他身上带着一把剑,一把估计已经很破旧的剑,一把他家曾经不是“布衣”证据的剑。可他实在没有值得当地人说道的品行,所以连给官府当差都没有资格。想想就算是被有些后人称为“无赖”的刘邦,还曾经是当地的亭长,你就可以明白年轻韩信的可怜来。更可怜的是他居然连庄稼活或者买卖东西都不会(这个或许正是他曾经是王孙至少也是士族的证据),所以没有成人的他只能到别人家讨饭吃。这应该是当时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孤儿(应该是为国而死者的遗孤)如果本族人口足够多,应该由本族人养大;而本族人口不多,那他是可以到当地的富人或者政府任命的官员家讨饭吃的,当然应该是轮流去吃。韩信曾经也到当地的亭长家“寄食”。这也说明,当时的韩信一定没有父母,并且当时他的家族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可他在这个亭长家吃过几次后,亭长夫人很生气,就在他吃饭前,让家里人提前吃完了饭。这样,按正常时间赶来吃饭却没有吃到饭的韩信也就明白了人家的意思,他应该是很要强地离开了亭长家,以后再也没有再去那里吃饭。没有在别人家寄食的经历,是不能理解那谨小慎微的心理的,也就不能理解后来的韩信说什么也不愿背叛把自己吃的给了他的刘邦的心理了。
   小时候,常听一个喜欢看各种书的人,在农闲时说“故事”。有一次说到了韩信,说他给地主家放牛。有一天,听到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他放牛的高地谈论。说那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只要家里长辈正南正北地安葬在那个地方,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帝。当时的他没有说话,只是记住了那个地方。当天晚上就把自己生病多日但还没有断气的母亲背到了那块地方,挖好了坑,把母亲活活地埋了进去。可由于他母亲还没有死,所以在被埋后挣扎了几下,这样就偏离了正南正北。结果韩信后来终于没有能够当上皇帝。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得,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出处,再后来觉得风水之类不过是迷信,也就渐渐地把它移到了记忆深处。可在读“太史公曰”时,才发现司马迁居然也说到了这件事,只不过他说得比较正面。“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说他到淮阴时,淮阴当地人告诉他,韩信在布衣的时候,志向就和别人不一样(这从知道别人嫌弃他,马上就不再去吃饭,也可以看出)。他妈去世后,家贫不能举行葬礼,就背着到高处宽敞的地方埋葬了。在坟的周围,可以安葬万余人。司马迁亲自到韩信母亲的坟前看了,确实是那样。但我却很难理解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理,让一些喜欢编故事的人,编造出了那样一种故事,用自己母亲的生命去谋求不可知的日后的富贵。这让我觉得我们号称“与人为善”的文化中,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另外一种恶毒的基因。
   司马迁的叙述告诉我们,韩信在小时候是母亲养育的。那么他父亲应该是在抗秦的战斗中去世的战士,那把剑应该就是证据。韩信母亲也应该是在他还没有成年时去世的,所以当时的他既不会种庄稼也不会做买卖。只能到邻居家“寄食饮”。只不过当时的秦统一了诸侯国,而故国的遗孤就难免被人嫌弃。这也是韩信“寄食”而被忽略的原因吧?这样,年岁不大的他开始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有时当然会碰到好几天吃不到东西。有一次,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时,他是在河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妇人看到后,很可怜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吃。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韩信很感激这个妇人,于是在一次吃过后,很真诚地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你一个男子汉,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可怜你才给你吃,哪里会想到要你报答)。”这段对话中,老妇人说到“王孙”,要不是刻意地嘲讽韩信(这个应该不是真的,韩信当时没有拒绝再吃,富贵后千金报恩,说明他没觉得老妇人的话是嘲笑),那说明当时当地的人确实都知道韩信家曾经显赫过。
   也应该是在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胯下之辱”的故事。《史记》里记载有一个杀猪人家的青年子弟当众让韩信要么杀了自己要么从自己裤裆下爬过去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你虽然生得高大壮实,并且还一直带着刀剑,可你是个怕死鬼)。”说明当时的韩信个头一定高于常人。高大的韩信,在众人前慢慢地爬下身去,从那个青年的裤裆下爬了过去。年轻时,我一直不明白怎么会有如此侮辱人的行为,并且当时围观者肯定有很多人,可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劝说。现在我明白了,这应该就是很普通的大众心理吧:当一个人高高在上时,被人们多崇拜;当他落难时,就会被人们加以同样多的鄙视。韩信的家族应该是有名的战士,当地人应该敬畏了好多年,而这个轻视也就很自然地落在了韩信的身上。
   韩信就这样成了当地老百姓日常的笑料。
   好在这样的日子终于在楚中豪杰项梁扯起反秦大旗后到头了。应该是没有丝毫地迟疑,韩信在第一时间赶去投奔。但以项梁的个性,这个看上去是个壮士的汉子居然会忍受胯下之辱,他应该是看不上眼的,所以他在项梁麾下什么也不是。项梁战死了,项羽当了领导。项羽当然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我甚至觉得当时的项羽军中,关于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一定像评书一样到处流传。但韩信毕竟是较早一批来投奔他们的人,所以他让他当了个郎中(其实应该是帐前侍卫)。韩信说了好多计策,可项羽根本就没有认真听。终于,在项羽分封诸侯后,绝望的韩信只好离开项羽,投奔了在他看来还有些英雄气的刘邦。在刘邦那里,他仍旧得不到重用。而在一次,和他编在一起的士兵犯法后,按照当时的连坐法,他也要和别人一起被处死。在其他人被处死,轮到他时,他恰好看到了夏侯婴,大声喊道:“汉王不想拥有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被他的喊声震动了,看他的长相确实非同一般,就让放了他。和他谈论了几句,觉得他确实有想法,就把他推荐给了刘邦。刘邦并没有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但夏侯婴是老哥们,不好意思撅他的面子,就让韩信做了治粟都尉。而这个职务却让韩信接触到了萧何,和萧何聊过几次后,萧何终于觉得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在他们的队伍行进到南郑的时候,韩信觉得自己在刘邦这里也好像没有什么前途,就和其他的一些人一样借机逃跑了。萧何一听到韩信跑了,顾不上给刘邦汇报就追了过去,结果害得刘邦以为这个最大的帮手背离了自己。这件事后来演绎成有名的“萧何月夜追韩信”。萧何当然不会背离刘邦,毕竟在这里他一人之下,在别的任何地方他也不可能得到比这更高的待遇。而让他在所有人之上,他在很早以前就放弃了那个想法。所以他在两天后回来拜见刘邦,刘邦“且怒且喜”(说实话,这种心情的刻画,司马迁实在太精彩,这是日常生活里患难夫妻才会相互有的心情),骂萧何:“你逃跑,为什么?”萧何当然回答自己不是逃跑,而是去追回逃跑了的韩信。刘邦不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那么多有名的将领逃了,你不追,追韩信,骗人吧)。”萧何的回答很郑重:“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那些将领随便可以找到,可韩信这样的人才,在国内找不到第二个。大王的目标要是做个汉中王,那韩信就没有用处;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现在就看你怎么想了)。”刘邦当然想争夺天下,所以萧何建议他重用韩信。刘邦说那我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也做个将军吧。萧何告诉他,做个将军是留不住韩信的。“那让他当大将!”这段对话是司马迁记录在《淮阴侯列传》中的,一般的句读都是刘邦说:“以为大将。”其实,这是的刘邦应该是一种戏虐的口气,所以句读为“以为大将!”更好。但萧何不管这个,直接认可了这个说法。这样就有了金台拜帅的故事,也有了当时刘邦手下有些名气的将领都觉得会是自己,可看到是韩信时,“一军皆惊”。而刘邦也是在拜帅之后,韩信向他详细分析了他和项羽各自的优缺点,并且给出了战胜项羽的计策后,才“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韩信用兵
   当天下基本平定,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把楚王韩信变成现在我们熟悉的淮阴侯韩信后,和韩信有过一次交流。他们说到了当时各个将领的才能,说到高兴处,已经贵为天子的刘邦突然问:“像我这样的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得很认真:“陛下您带领的军队不能超过万。”刘邦有些不服气:“那你呢?”“我么,多多益善。”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韩信似乎才明白当时的身份,他有些解嘲地说:“陛下您不会带领军队,可您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我所以被你擒的原因,其实,陛下您现在的成就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授’,不是人力能达到的。”说明当时的刘邦是非常认同韩信的,而就是这个淮阴侯,有一次去拜访刘邦的“挑担”樊哙,樊哙是“跪拜送迎,言称臣”,仍旧尊称他为“大王”。这些都说明韩信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是公认的。那韩信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呢?我们通过《史记》的记载来感受一下。
   韩信表现军事才能的第一计就是被后人总结而成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公元前206年七月,张良建议带兵到汉中的刘邦,让他通过栈道到汉中时,把经过的栈道都烧了,这样传递给项羽一个信号:我刘邦就死心塌地地做我的汉中王,再也没有什么想法了。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照做了。而在仅仅过了一个月后,韩信正式成为他的大将军,他也就正式决定要走出汉中,逐鹿中原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么大的变化,刘邦应该是迫于将士逃亡的压力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吧?这样,大将军韩信给刘邦的建议就是让樊哙带领大批的士兵去修复这些栈道。而按照当时人的技术手段,这项修复工程最快也要几年。而暗中,刘邦带领其余将领从陈仓故道出击三秦,结果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轻松占领了三秦。公元前205年,刘邦带兵出潼关,一路上的诸侯国纷纷投降。在四月,他的部队就到达了楚国的彭城,结果被项羽阻击而大败。尽管如此,在韩信收集败军后,仍旧在郑州一带稳住了阵脚,然后把战线重新打回到楚国的京、索之间。这就有了我们现在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楚河汉界。从我们现在的象棋盘上看到的那条“河”来看,好像这个词表达的是一种均势。其实这个词最早的意思是说:楚国边境的河才是汉王的边界,明显地表达的是对汉军势力范围的认可。而这一切转变只不过是在短短的一年多一些的时间里发生的,这种变化除了在战略层面上项羽的不得人心和刘邦的得人心外,在战术层面上就是韩信制定策略的得当。

共 1630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四个方面写韩信,从他的出身可怜,忍受“胯下之辱”,到用兵奇特,以致萧何"月夜追韩信”,“登台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到后来的“十面埋伏歌”、“四面楚歌”,再后来封为齐王,项羽刚死,刘邦再一次在第一时间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并以他为楚人为由,改封他为楚王,至此,韩信从人生走向高峰,月满则亏,英雄末路,符合众多拥兵自重者的历史轨迹,浩瀚的历史有数不清的英雄,如沙粒般堆积,只是韩信让在沙粒里淘金的司马迁给捡了出来,列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是非功过,任凭去评说。好文,值得欣赏!【编者:水之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之梦        2019-03-07 20:11:57
  翻开网页,看到它,忍不住兜了下来,写的真好。对一个人模糊的认识由于这篇文字而深刻,以致于唏嘘。作者喋喋不休,指指点点,哈哈,爱惜韩信溢于言表。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19-03-08 08:07:40
  哈哈,这就是我们认识人的基本过程么
2 楼        文友:东辰        2019-03-12 14:00:58
  你的文章喜欢,韩信是我崇拜者之一。欣赏了,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19-03-12 15:59:40
  谢谢,我也喜欢,所以就把这些喜欢写了出来,供同好者看看,哈哈。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9-03-16 17:31:53
  我一直不喜欢韩信,就是因为他心里冷酷的一面,杀人如麻,其实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胯下之辱在别人是一种耻辱,在他只是一个过程,他也没有终于谁的思想,他只在于谁让自己才能尽展就跟谁,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4 楼        文友:叶舞风        2019-03-16 17:49:23
  水之梦的编语干净利落,颇具我的风采,哈哈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