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顶天立地民族魂(散文)
天柱山奇雄秀美,值得留恋之处甚多,其中最让我怀念的就是题写在花峰一线天上的“顶天立地”四个大字。
那日我游览过天柱奇峰云雾渺绕的美景后便在主峰附近闲转。沿着崎岖的山路,仙人洞、天音台、青龙背等一个个景点在我的身边闪过。当转过鹦哥石时眼前便跃出了一条狭绌陡峭的小路通向花峰一线天。这是何等惊险的小道呀!它宽不过一米却突兀在半空之中,下临万丈深渊,似一把尖刀插在悬崖峭壁上。风夹着云雾弥散其间,朦胧氤氲如仙境一般。
我小心翼翼的走过这段惊险的山路。花峰就在眼前巍然矗立,陡峭挺拔,直穿云霄。山石凹凸、俯视、向背似乎全是经名手雕刻出来一样。石缝间生长出许多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盛,姿态不一,给花峰平添了几分神韵。而上的一侧,已然被沉香太子的开山神斧劈了一条缝。远处的天际在缝里成了一道线,如同黑幕上镶着的一道白边。我不由得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然而就在我为这美景惊叹不已时,又一个奇观突现于眼前。在这原本已高耸入云的花峰绝壁上赫然刻有“顶天立地”四个大字。仰视着险峻峥嵘的花峰却丝毫察觉不到字体的拘束,反而越发的使人感到雄壮。面对着这直入云端的峰,顶天立地的字,我有了一种“望高山而仰止”感觉。再看落款“民国二十九年,合肥张义纯”。
民国二十九年,那不正是抗日烽火遍布神州,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吗?据我所知当时国民革命军第48军就依托于天柱山的群峰险要,实施敌后游击与日寇周旋,而张义纯时任安徽省主席,代理国民革命军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或许他刚消灭了一股来犯的日军而心情舒畅,游览秀色山川之余,目睹天柱雄峰矗立天地之间,思念民族气节长存千古,遥想抗日胜利曙光,欣然提笔于此。好一个张义纯,只是这么轻轻的一笔,就让原本就已雄浑的山峰平添了一种人格力量。顶天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孜孜追求的民族梦想吗?
望着这顶天立地的民族魂,巍峨雄壮的山川色,我不禁想到了天柱山脚下的张恨水,想起了他的那部有名的抗日小说《虎贡万岁》以及血战长德的余程万将军。1943年10月余程万带领国民革命军第57师死守长德,于日寇重围中,血战十数日,全师8000余人生还者仅83。这是何等的悲壮呀!落日的余晖扫过战场的硝烟,映衬着血色的黄昏,在尸骸遍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身影耸立于天地之间,一如这眼前的中天一柱。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有着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其实这正是我们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光荣,中华民族的魂魄是悠长。我们民族历来就不缺乏盘古,远的有岳飞,文天祥,近的有杨靖宇,张自忠。这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下去。
黑夜再漫长,我们终会有着夸父的信念来追赶日光。苦难再艰辛,我们也能用坚忍的信念去等待幸福。敌人再凶残,我们始终会用一根折不断的脊梁去面对。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我们的血液中烙上了深深的民族魂。
天柱奇峰擎日月,民族雄魂照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