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看点·光】桃之夭夭熹园情(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光】桃之夭夭熹园情(小说)


作者:单培文 进士,800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3发表时间:2019-03-13 16:45:16

公元1175年,正是南宋淳熙元年。虽北方未复,但战事已歇,南方一片祥和,歌舞升平,百姓富足。
   正是明媚的艳阳天,庄里的桃花开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镶嵌在鲜嫩的绿叶中,像足了少女的脸蛋,惹人生起无限的怜爱。不知名的鸟儿唱开了,宛转的声音真动听,灰黑的羽毛在阳光下闪动,跳跃着喜悦的色彩。
   我的心里已按捺不住激动,儒学大师晦庵先生(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再次回乡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传遍了大街小巷。这次他不光要祭祖,还要开堂讲学。去年,在铅山鹅湖寺,应“东莱先生”吕伯恭(吕祖谦)的邀请,晦庵先生与陆子静(陆九渊)两位当世之杰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辩论,名震九州,声传云霄,令人好生向往。
   如今,晦庵大人要回乡了,如此近距离聆听与学习的机会怎能错过?只是,母亲看我未曾许配人家,不许我外出。幸好,南宋沿袭北宋传统,一直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万物,闺中少女抛头露面十分平常;幸好,父亲并非一颗古板的心,对我向来支持。要不然,我几次拒绝媒人,他怎会默然同意?
   从小,我生活在陈家庄,属徽州婺源,位于北郊。父亲秀才出身,填得一手的好词,虽比不上著名词人,但在我们当地还是有一定名气的。在他的教导下,我熟读四书五经,对女红却提不起一点兴趣。
   晦庵大人上次回乡之行,我未曾出生,所以无缘相见。这次回乡,我必须去见见他,看看这位儒学大师的风采。
   晦庵大人回乡了,虽没有锣鼓开道,但人潮汹涌,像盛大的聚会一般。我早早地起床,一番梳妆打扮,趁着母亲未起,带着婢女出门。出门时,父亲坐在高堂上,手捧《诗经》,正拗着头大声地朗读着。我悄悄地做了一个鬼脸,踏步出门,父亲眼睛都未抬。
   晦庵大人住在西郊汪清卿家。汪清卿也是一位饱学之士。此时,两人正坐在庭院中,大声地探讨学问。我悄悄地挤过人群,伸长脖子往里观看。忽地,我眼前一亮,那边上正站着一位俊俏的青年,长衫高帽,面容清秀,眼睛里闪烁着灵气,像深深的潭水,似乎装满了无穷的智慧。
   一刹那,我的心像极了宅里的桃树,经过一冬的煎熬,在绿意盎然里遇见了春天的风,花开了,争奇斗艳;再遇见了夏天的雨,花谢了,结出了果实。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我注视着他,目光跟随,碎步不再轻移,身躯不再挪动,只是紧紧地看着。旁人的喧嚣之境,晦庵大人的厚重声音,都统统消失在眼前。
   晦庵大人转身,他要离开前往县学,人群也慢慢散去。我在婢女的提示下,方才醒悟,恋恋不舍地回家。随手折一根桃枝,百无聊赖地随手抽打着旁边的土墙。
   回到家,我悄悄地向父亲描述青年的模样。见多识广的他说,那青年是滕珙,三都朱家庄人。从小饱读诗书,是这一带有名的才子,九岁时就已写就诗篇,格律齐整,文理可观,一时名扬婺源。
   那日起,我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系了一根丝线,线的那头就是滕珙。宅内的桃花,门前的流水,呢喃的燕子……都吸引不了我的兴趣。有时,吃饭时,即使母亲做了我最爱吃的肘子,我也吃得兴味全无,脑海里思绪翻滚:还有机会见到他吗?他是否已有婚配?他的性格如何?
   欲将心事付滕珙,知音少,弦断愿他听。
   过了两日,父亲说带我出去治学,母亲不好阻拦。我有些不愿前往,但我一直遵从于父亲,不愿意拂逆他。
   左拐右绕,穿过一条条小巷,一座巨大的庄园矗立在眼前。庄园的门口三个大字:朱家庄。啊,滕珙之家。难道父亲来这里,是为了……我的小心脏扑通直跳。
   原来,滕珙与兄长滕璘一起早拜晦庵大人为师,几年内多有书信往来。正逢晦庵大人回乡,二人执师长礼,邀晦庵大人到家做客,并请他开堂讲学。父亲也因一时词名,在邀之内。父亲带我来,是否有别的心思,我不清楚,也不敢臆测。
   “这地方叫什么?似乎曾在梦中见过。”晦庵大人看见眼前的一塘清水,不禁发问。塘水清澈,水中鱼数百头,花、云、屋倒映其中,美不胜收。
   “回师长,这是我家祖业,叫朱绯塘。”滕珙恭敬地回答。
   “难怪我与你有神交,这都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晦庵大人捋捋胡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晦庵大人诗兴大发,随口吟诵。
   “好。”众人一阵喝彩。是啊,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学问,一定可以名垂千古。滕珙在宅内铺开纸张,磨好歙砚,为师长记录下诗篇。
   我靠近去,滕珙手持羊毫,右手挥动,笔力均匀,字体虬劲,很有大师风范。他写完,往后一退,脸上渗出细细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我站在旁边,递上手帕。手帕丝织、方形,上面是我亲手绣织的桃花,开得正是艳丽。
   滕珙略微一怔,迟疑后接过,对我露出笑意。他笑,我也笑,眼前的一切又全都不见了。
   一日如眼前的流水,涓涓流过。
   回家后,母亲对我说,请媒人替我说了一门亲。她说,对方是县令的儿子,家道富裕,正值弱冠,尚未娶妻。嫁过去为妻,一定能够幸福。
   我摇头,扔出几个字:“不嫁,我不喜欢。”脸上的倔强像冬天的枣枝,直指天空。
   “不嫁也得嫁,这回由不得你。”母亲狠狠地,面如寒霜,话语像石头一样,硬梆梆的,没有回旋的余地。
   我把眼光投向父亲。父亲默默地,没有说话。许久,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夜色凉如水,宅内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如此之景,却撩动不了我的心。我静静地坐着,婢女数次唤我回房。我不语,她只能轻轻地替我盖件衣裳。人生在世一回,若是不能与自己心爱之人相伴,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想了一夜,泪水肆意横流,已洗不清内心的悲伤,我决心以死相抗。一尺白绫,往梁上一挂,垫上一面凳子……
   婢女救下了我。从小,她就在我身边,了解我的一切。
   母亲来了,她抱着我,看着我脖子上的勒痕,泪流千行。
   父亲来了,眼睛里冒着火花,怒斥母亲:“早就跟你说过,别逼她,别逼她。她志存高远,岂能屈身以事人?”从小到大,我很少见父亲如此愤怒。
   母亲不再说话。
   我的抗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名声。一时之间,“陈家有女,不嫁富贵”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婺源。
   晦庵大人也听说了。他走进了我家,仔细地看看我:“好样的,孩子。我替你做主,县令的公子不用嫁了。”
   顿了顿,他又开了口,缓缓说道:“我门下有位弟子,学问与人品俱佳。他的淳厚与你的刚烈正好相配,正是天作之合。”
   难道是他?
   果真,就是他。西郊见到的青年,朱家庄的二公子——滕珙。
   大婚当日,大红大紫。红烛当堂,鼓乐喧天,晦庵大人证婚,我们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此我与他牵手,手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此时,朱家庄内,朱绯塘波光粼粼。桃树的花落了,一树的叶子苍翠。平滑的叶面柔软,如丝绸一般。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幸福盈门。
   罗带同心结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200年,晦庵大人逝世,谥文,离开了他孜孜不倦的经注,告别了他相伴一生的理学,辞行了他恋恋不舍的尘世。为了纪念他的厚恩,我们商议,改朱家庄为熹园。
   摘下旧牌,换上新名。那一日,桃花又开了。

共 28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唯美的爱情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定格在1175年的南宋淳熙元年,而地点则在南方。彼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在这样的美景里,故事中的女主“我”,闻听到名震九州的晦庵大人要回乡了,于是,“我”便来了个慕名而往。就在此次的拜访中,“我”邂逅了那位长衫高帽,面容清秀的滕珙。“我”的爱情就这样萌芽了,开花了,此后虽然母亲另外替“我”定了亲事,可最终在“我”的以死抗争下,加上父亲的相助,“我”终于得以梦想成真。小说语言秀美,行文如水,故事委婉。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3-13 16:46:35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小说。感谢老师赐稿看点。期待精彩连连。
2 楼        文友:老游湖        2019-04-24 06:46:05
  冲破封锁,终成正果,难得难得!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间,揽经史子集,只为敷衍成一则小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