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为天地立心,为民族树魂(随笔·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为天地立心,为民族树魂(随笔·家园) ——读《末代翰林李用清》随感


作者:陈亚珍 举人,428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2发表时间:2019-03-17 06:32:41
摘要:大凡是长篇小说,总要有若干人物来支撑,对于作家来说最要功夫的还是塑造人物。尤其是具有真实基础的历史人物,很容易受时代的局限,人物只限于这个时代是个好官,但无法超越时空。而怀英没有局限在一个时代,一个帮派,一个群体上塑造人物,而是站在人道的立场上体会人。

【八一】为天地立心,为民族树魂(随笔·家园)  
   《末代翰林李用清》一书是昔阳县李怀英(笔名:石瑛),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12年7月版)。这部书在晋中文学界无疑是一个重大收获,长达60万字的巨著,二十年的辛勤耕耘,沉甸甸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的文字功底,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令我惊喜也惊异!怀英曾经在《乡土文学》及省内外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近几年不见了,以为早已弃文投政去了,没想到再见他时送给我们的是专业作家都难以胜任的一部厚实的作品。
   现在书写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题材正在盛行。怀英在二十年前执笔写这个题材,显然不属于赶时尚走热潮,而是出于对本土历史上所出现的一个人物的热爱。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李用清不属于名门贵族,是属于简朴的农家子弟、中医世家,因为刻苦好学及第升官,位至一品。由于他忠诚的心底、贤良的品格、俭朴的作风,成为清朝末年时期的一代名臣,在昔阳县可说家喻户晓。正史上有详细记载。但把这个人重新活起来,走进现代人的视野里在李怀英这儿还是首创!无疑,怀英为这段历史填补了一个空白。这部书在文化建设上是个重大贡献。在文学上也是一件幸事!读完书我肃然起敬!我惊异予作家这么久远的一个人物,收集这么丰富的资料是个难以想象的浩大工程,而且作者要跳出资料重新塑造人物很难,吃不透这个人物,恐怕就成了资料的奴隶。但是作者不仅跳出来,而且从政治品质和文化品质上赋予了人物鲜活的形象,在道德担当的情怀上给现代人输送了新鲜血液。
   主人公是一个帝制时代,盛行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一个儒官。他一生虽有高官却无厚禄,在政治腐败,人心黑暗的状态下,仍然刚正不阿,凛然正气,功劳卓著却有诸多惋叹。他一生吉州惩恶,大同擒贪,惠州平冤,闯保胜,剿匪徒,袭击西林城,陕西斗盐道等等。他的气节、情操、施政的理念,人道情怀,再一次给人以启示,文化不能革命,文化只能革新!李用清无疑是儒家“仁、义、理、知、信”的一个文化典范。通常说:恶是取利,善是取义。由此,我又想起歌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错误都与时代有关”。而李用清告诉世人一个真理,任何人的错误都是自身有关,人生正因为有趣,就是在邪恶与正义面前可以自由选择。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作家通过人物张扬正面的儒学文化的品格,这是现代急需要传承的文化。国家提出对外输出儒家文化,但在我辈从小记忆中就是批孔,是腐朽没落的文化代表。现在看来连根拔掉是一种错误,去糟存精才是正确的选择。发展经济真正做到“仁、义、理、智、信”,这个国家是何其美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做依托,就象一个人的血管里没有了血一样苍白无力。所以怀英能把这个工程拿下来,以真实的人物作基础,以艺术的形象传承儒家文化,是为天地立心、为民族树魂的一项公益事业。李用清作为翰林学士,身上正面的儒家情结非常浓,完全可以向外输出。作者的传统文化修养比较厚实,因此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人物文化品格的厚度也都挖掘出来了。这是作品成功之一。
   作品直接秉承了章回小说的叙事方式,故事曲折,线条清晰,很多情节非常精彩。比如李用清以测字占卜,探访案情,既显示了李用清广博的学识,也表现了他的胆识。三见曾国荃被拒,夜宿草庵等待招见,这个情节使李用清鲜活起来。他的执着、坚定、足智多谋的品格分外可亲可敬。再比如:因受人暗算与归顺的黑旗军莫梦粥在牢中涉嫌有染,朝庭下令:革职召京,交部议处。随后用清、用泰分别行动,一个赴京,一个护送家眷归乡。李用清冷水谷遭难,丧命黄泉,读者的情绪推向高潮。皇家得知当下赦免罪责,给予厚葬,且名垂青史。妙的是,厚葬的不是李用清,而是其兄李用泰。这个悬念出其不意,情节转场自然从容,毫无破绽,艺术策略非常出奇。这是成功之二。
   大凡是长篇小说,总要有若干人物来支撑,对于作家来说最要功夫的还是塑造人物。尤其是具有真实基础的历史人物,很容易受时代的局限,人物只限于这个时代是个好官,但无法超越时空。而李怀英没有局限在一个时代,一个帮派,一个群体上塑造人物,而是站在人道的立场上体会人。作品中一系列人是成功的,比如阎敬铭的内方外圆,是非分明,关键时候仗义执言的品质,李鸿章在历史定格中的另一面,李鸿章的马夫范庆倚势骄横的庸常心态;甄三贯的顽劣;莫梦粥一家人的重情重义;韩生邦的诡诈等等,都塑造的很鲜活。尤其是一号人物李用清,在观风山围剿朱洪竹,使用石灰攻湖,致使一湖生灵灭绝,他心存悲悯,在城惶庙许愿:意要“卸任偿命”。正是良知的忏悔。如果李用清只管奉朝庭使命,草菅生灵邀功请赏,他就局限在一时一事上了。而作者赋予了他良知的忏悔,人物的气场无限延伸,完全可以超越时空,人道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成功之三。
   当然,任何艺术作品总有遗憾,这部小说也存在一些微的不足,情节虽然紧凑出奇,但在细节层次把握还欠火候。人物雕刻不够细致。当然这需要写作经验的长期积累。上述所提都是技法上的问题。现在文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文学就是一堆技术操作,我只同意一半,初学写作技术当然重要,这是基本功,就像打铁不知道哪儿下锤,炼铁把不准火候是一样道理。庄子曰:技近乎艺,艺近乎道。这就是文学的真谛。技是怎么写的问题,艺是写什么的问题。技艺相映生辉即是——道。要想通道,作家自身的胸怀,视野,情感,精神境界,学养程度是终身的修炼。
   总之,这部书的文化含量和历史的深度不可低估。通过一代名臣“齐家、治国、平天下”载道、言志,传承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的一己之言不一定准确。谨供参考。
  

共 2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末代翰林李用清》一书进行了深度解读,这本书的作者李怀英他的创作背景,末代翰林李用清他的生平,从而延伸到作者自己的感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做依托,就象一个人的血管里没有了血一样苍白无力”《末代翰林李用清》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人物文化品格的厚度也挖掘出来了。第二部分讲述了这部作品的叙事方式,情节精彩,转场自然从容,毫无破绽,艺术策略非常出奇,人物塑造很成功。第三部分作品不受时代的局限,站在人道的立场上,人物的气场无限延伸,超越时空,人道精神代代相传。全文立意鲜明,有理有据,作者将自我感悟写入文中,读者会获得一定的的认识与启迪。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这篇文章是一篇厚重的宏篇大作。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9-03-17 06:35:21
  欢迎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佳作。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