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回乡偶书二三事(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回乡偶书二三事(散文)


作者:阿东哥 白丁,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8发表时间:2019-03-18 12:49:54


   (一)忆老杨爷
   确切说老杨爷就是一棵杨树,他就在村南头大路东侧。至于他的年龄,即使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也说不清。人们介绍他时,总是重复着一个说法:爷爷的爷爷小的时候,就有了老杨爷。
    老杨爷郁郁苍苍,株粗若磨盘,高达数丈,冠幅上亩,浓荫如云,毒日不透,细雨不漏。曾有一时,树身挂红悬黄,香火极旺。村人遇事要来祷告,夫妻拌嘴亦来评理,他总是默默不语,耐心聆听着众人的诉说。听老人讲,我和老杨爷的渊源始于一场疾病。高烧几日不退,急坏了家中所有人。曾祖母步履蹒跚的从村北头走到村南,跪拜在老杨爷下,为我祈祷求药。此事在我幼年的心灵上打下烙印,以致后来每每望见他,便心生敬畏。
    老杨爷树旁是一方池塘,那些年夏天雨水多,看着乌云漂移,孩子们一边踩水,一边大喊着“云往东,下满坑。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南,水连连。云往北,晒干坯”。一场雨后,池塘里便会生出许多草鱼,大家伙便去摸鱼儿。野孩子家爬到高高的老杨爷树上,一个猛子扎下去,很久才浮出水面,手里还抓着一条鱼,那模样得意之极。
    或许大人生怕玩水出事,便编造一些诡秘的故事来吓唬小孩儿。有人言之凿凿说:某某人家不信奉老杨爷,往树身砍了一斧,里面竟然有红色液体渗出,那户人家也很快遭遇诸多不祥之事。故事慢慢传开,即便是再顽劣的孩子也不敢爬到树上往池塘里跳了。我和几个孩子还特意去寻找斧砍痕迹,可是树皮皴裂斑驳,哪里还能找寻得着。
   后来,村里平整土地时,那方池塘被填平,变成了一大片空地。村里每逢大事,如放演电影、唱戏说书、办红白事,甚至村里队里开会,都在这里进行。当时,这就是村里的地标。约人见面时,大家都会说:我在老杨爷那儿等你啊!再后来,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也没了集体活动,老杨树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前些日子,从老杨爷树旁过,依然是葱茏苍劲。那片空地由新一届村委班子改造成了活动广场,竖起来不少体育运动器材。停立在树下,听着儿时伙伴闲说陈年往事,看着几个孩童在阳光下追逐奔跑,心底突然生出了一丝沧桑感。
   (二)家乡小院
   每次回黄庄村,途经儿时邻居长前的家门时,我的目光都要翻越矮墙,去探寻那所小小的院落。尽管院子已经空了多年,我始终没有迈进一步,我怕走进去了,却没有遇见想要遇见的人。我一直认为长前、秀花夫妇还在里面生活着,有时甚至想,说不定哪一天他俩会微笑着从院子里走出来和我说话。
    长前夫妇曾是当年村里家喻户晓的人物,秀花是本村人,温柔貌美,村里年轻人做梦都想娶她做媳妇儿,可秀花偏偏看上了会玩把戏的安徽小子长前。那年夏天,当瘦瘦高高、皮肤白皙的长前在村头老杨爷树下,撇着一口安徽洋话,给大家表演魔术的时候,秀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族人的阻止,并没有分开两个年轻人相爱的决心,最后妥协的结果是长前留下来做上门女婿。
    凭着能说会道的本事,长前很快就成为村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当全村的父老乡亲涌来的时候,长前的院子里几乎没有了空地。于是乎,每天晚饭刚过,他的院子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有的甚至拿着馍头在这里吃,生怕没了位置。小两口对前来看电视的乡亲都是笑脸相迎,生怕怠慢了每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孩子家。晴天了,电视就搬到院子里,大家带着板凳,排排坐着,调皮的孩子骑墙头上、吊在大树上。下雨了,屋里的床上、麦囤上坐的都是人,来晚的就打着油布伞或披着麻袋片站在门槛外看。若是电视暂时没信号,大家就嚷嚷着让长前玩几个把戏。长前每次都让大家看的目瞪口呆,甚至忘了电视已经开演。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院子都是村里的活动中心,哪怕是很多人家有了电视,大家还是习惯来说说话。后来,为了求学,我离开了这个村庄。假期回乡时,也要到他家院子里坐坐。
    再后来,娶妻生子,日子逐渐忙碌起来,回家次数渐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长前带着家人回安徽了。和家人聊天得知,长前在外漂泊了半生,一直想回老家住,秀花也没坚持,随着他回去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有时候很是怀念过去,而往日种种却变得支离破碎,模糊起来。前天,随着母亲回家,又是经过长前家门口,看小院栅栏开着,我踱步进去,满院青草萋萋,屋门紧锁。站在那院子里,我在想,长前夫妇应该也是六十左右的人了,不知道他们在安徽乡下还好吗?
  
   (三)忆母校
   初三返乡祭祖,途径儿时母校,看到她落寞的横在大路旁,心中不禁一凛,隐藏多年的乡愁刹那间被钩了出来。
    曾记得,离开母校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期间途径多次,却不想走近它。生怕推开了那扇门,已变得物是人非。
    黄庄小学曾一度声名鹊起,七十年代后期,师生多达数百名。八十年代又设中学,已是后话。记得那时,教师在一座废弃的庙宇中办公,怒目的金刚泥塑,让犯错的学生不敢直视,平添了几丝敬畏。庙门前有一棵高大的黑槐,上挂铜铃,每日里指挥着这所学校有条不紊的运行。
    学校全是民办老师,半农半教,上课时,锄头就竖在黑板旁边,散学了,便扛着锄头下田地。大家薪水低得可怜,以至不能养家糊口。父亲作为校长,每月领到手的也只有三块三毛三分钱。尽管如此,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教书育人。白天给这些野孩子们上课,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自学。正是有了这股精神,从这里走出来的师生,多年以后都有了不错的归宿。老师里有做县教育局长的,有任乡党委书记的。留下继续任教的,几乎都是高中初中校长,桃李满天下。学生里面有考上西安交大的,也有开封地区的状元……。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以至于买不起钟表,早晨起床,全凭听公鸡打鸣,也有遇到昏鸡报错时辰的时候,小伙伴们就揣着煤火上熥好的馍片,踏着月色赶到学校上早自习,读了大半晌书,也不见天放亮,这才意识到是起早了。
    校园里除了篮球架,几乎没有别的体育设施,上体育课,大家最喜欢的项目就是跑步,沿着大路向邻村跑个来回,满目青翠,野花摇曳,感觉像是跑进了春天里。或许是乡下不太苛求成绩,抑或是整日漫天野地疯跑,班级里鲜有眼睛近视的。那时师生关系极为融洽,四年级的班主任栗老师生病了,班里学生自发跑到十里外的村庄去探望他,栗老师的床前放满了花生、玉米等慰问品,那时乡下没有任何水果。
    不知是什么时候,那座庙被拆去,原先的教室也变成了平房,不少老师转为公立,调往他乡。我也随着父亲到县城读书。再后来,黄庄小学就慢慢衰败了,师生加在一起不过十余人。有次,和一位师长谈及昔日往事,唏嘘不已。很是怀念那个单纯的时代,黄庄小学的那些人和事也影响了村里一代人的风气。
    上师范时,曾写过一篇回忆在村里读书的文章,得到了文选老师的嘉许,并把它作为范文在年级段诵读,其实我只是如实的记载了当时的感受,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
    这些年,笔力没有一丝长进,记忆却不如以前,一些事渐渐变得模糊。趁现在还有兴致,提笔记下来,为了以后的忘却。

共 27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作者回乡偶书中的三个故事《忆老杨爷》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故乡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小时候”、“爷爷的爷爷”、“幼年”、“后来”、“前些时候”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文,概括了作者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故乡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作者深沉的家乡情感。《家乡小院》看似说了长前夫妇,实则是表达家乡的多年的变化及家乡人民的善良、和谐、勤劳、朴实及梦想。《忆母校》忽然想起也让我想起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一段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再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有谁能告诉我,童年时代为什么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呢?或许就是作者所说:趁现在还有兴致,提笔记下来吧。三篇很美的文字,推荐共享!【编辑 咸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咸菜        2019-03-18 12:53:58
  都说乡愁是一抹船票,你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记忆永远抹不去我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乡的热爱。感谢老师美文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何叶        2019-03-18 14:05:29
  文章朴实无华却厚重有感情,佳作。给赞!感谢支持,敬茶。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