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看点】在卑微和高尚之间匍匐(赏析)

编辑推荐 【看点】在卑微和高尚之间匍匐(赏析)


作者:一无名在路上 白丁,7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37发表时间:2019-03-20 15:07:51
摘要:刘醒龙小说《凤凰琴》读后感

【看点】在卑微和高尚之间匍匐(赏析)
   17年前,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刚出炉,我就拜读过。如今,再次阅读,颇有感想。小说讲述山村几位教师围绕民办教师转正指标进行争夺所引发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平淡,人物普通,当年这种事情在农村教育界普遍存在。但是经过精心构思,让平淡琐碎的情节有贯穿始终的线索,让平铺直叙的故事产生起伏跌宕的效果,让普通的人物纠缠着令人不屑的卑微和令人震撼的崇高的性格。丰富的人物精神世界的冲突、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随着社会发展,小说中的现实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所关注的也许不是小说中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但是小说人物的精神层面,是我们永远可以解读的内容。山村的几位教师,他们的人生目的就是转正。为摆脱民办教师的身份,他们经历物质和心灵的煎熬,隐藏卑微和龌龊的无奈。他们算计对方,防范别人,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比如“我”(年轻的代课教师)的舅舅,靠的是卑劣的手段成为公办老师,并当上乡教办主任。但也正因为这样,“我”的舅舅心灵上永远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这是小说最后才揭示出来的隐秘,也是小说故事中隐藏的一条线索。其他几位教师形象也很不合格。“我”初到山村学校,所见到的教师们自私、猥琐、不可理喻的贫穷,这一切的原因似乎都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办教师。这种身份也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知识分子里他们是农民,但在农民那里他们又是知识分子。他们身份是农民,职业是教师,他们混合了双重人格。作为农民,身份卑微,物质贫乏,但不缺心计。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摆脱农民身份,成为干部身份的公办教师。那样可以拿多很多的工资,可以走出大山到外面教书。但是在那个时代,贫乏的物质条件和计划经济体制约束,给人们一个非常难以改变的身份,一切欲望、愿望都只能压抑在既定的空间里。所以为了释放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占有机遇,只好侵占别人的生存空间。
   小说高潮部分是几位教师投票决定转正人选,转正指标只有一个,但是大家等待转正机会都有很多年头了。这时,作为读者,我为几位主人公感到焦虑。他们都应该有资格转为公办教师,但是指标只有一个。在利益和道义中取舍。我担心他们都选择自己。虽然无可厚非,但是那样会使我失望。毕竟他们是老师,将爱和知识播洒在崇山峻岭的老师,他们的人格还不至于堕落到那种令读者悲观的地步。20多年前很轰动的小说《人生》也是揭示这一主题。人物心理阴暗、委琐、自私,同时他们又很善良、无奈,憧憬美好的生活。
   和《人生》不一样的是,《凤凰琴》里的人物同时也表现淳朴和无私的品质。就在投票抉择转正指标时,故事在悬念迭生中发展。最后,高潮迭起,一环紧扣一环。“我”写了余校长的名字,余校长在犹豫很久后写上了“我”的名字。其他两位老师犹豫很长时间写的都是各自的名字。四个人每人一票。投票无效。最后口头决定指标给余校长,可是余校长建议转正指标给病卧在床的妻子(她也是民办教师)。妻子填完表格,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用了一生去追求转正指标,追求成为正式教师。这里,陡然一下令人震撼,令人痛楚,令人沉思,令人潸然泪下。故事还没有结束。转正指标后来一致通过给了“我”这个刚出茅庐没有任何工作业绩和煎熬等待过的年轻人。猛然一个转折,读者刚从复杂的感情中定神,又产生无比的崇敬的感情。前面的一切故事似乎在铺垫最后的结果。这群山村教师从卑微和无奈中顿时走向了崇高和纯洁的颠峰。他们将几乎是用生命追求的利益彻底让给了一个年轻人。
   小说所表现的社会主题是沉重的,表现人物性格是复杂的,表现手法富于戏剧性并带点幽默感。让读者流着眼泪发出笑声。抒写的是典型的小人物大精神。
   另外,令人回味的是山村学校每天坚持升旗。教师们用最简朴的乐器——笛子和口琴吹奏国歌,余校长带领旗手,迎着早晨的阳光,庄严地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稚嫩而贫穷的山村孩子齐唰唰地举手敬礼。同在蓝天下,同在国旗下,在遥远、闭塞、贫苦的山村,这一切让人沉重得无言,让人感动得流泪。这种场景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过。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气氛和含义,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我”看到升旗,有些意外甚至有点幽默。最后一次“我”看到升旗,那是感受到山村教师的灵魂的庄严和精神的崇高,这样的升旗是中华民族崇高的师德在张扬。
   八十年代后期,刘震云、刘醒龙、刘恒(三刘)的作品都是这种倾向,描写小人物在非常态环境中的人性变化,有扭曲有损伤然后更趋完美甚至升华。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就是这种大的文学背景中诞生的。《凤凰琴》中的几位山区民办教师,最后展现出来的是令人震撼的崇高。
   《凤凰琴》最后留给我的印象是苍翠的山峦,飘渺的云霭,朗朗的读书声,高高飘扬的国旗。因为有老师无私的爱,有知识明媚的阳光,这个世界总是那么美好。

共 19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凤凰琴》是刘醒龙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群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本文对《凤凰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析,重点评析了小说中人性的崇高,而且是令人震撼的崇高。赏析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3-20 15:10:41
  一篇剖析透彻的赏析佳作,欣赏了,问候无名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一无名在路上        2019-03-20 16:28:09
  谢谢武戈老师点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