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春】我有诗书,也有酒(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春】我有诗书,也有酒(随笔)


作者:禾下土 举人,48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8发表时间:2019-03-20 21:40:41

“我有诗书消永夜,君偕酒月醉千江。”这两句诗,忘了是从哪里捡到的。觉得有点儿意思,就收录在脑海里。这两句诗,应该用了“互文”的修辞,是说我和你一块儿读书品诗,一块儿饮酒赏月,而不是我在用诗书消磨长夜,你借酒月沉醉大江。
   今晚,阅读周作人的《不忘此生优雅》,一下子想起了这句诗。月明星稀,风静云闲,正是读书的好时光,虽然只有“我”,没有“君”。买的新书饭前送达,拆开塑封,久违了的书香沁人心脾。
   说实在的,这些年,文字读得并不少,可都是在冰冷生硬的荧屏上,总是找不到“读书”的情调。读书,需要有翻动书页的清脆,需要有笔尖画过纸张的轻盈,更需要有掩卷沉思的静谧。没有电了,书本不会离你而去;没有光了,月亮的温情足够了。采撷一片枫叶,置于书页之间,又多了一份情趣。书的感觉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灵魂,还有承载灵魂的载体,都是不能弃舍的。
   偶尔,从空中落下一只喜蛛,大大方方地行走在字里行间。你可以停下来,看她如何阅读,看她如何离去。也可以不去管她,只要别在翻书页的时候,伤害了她。
   窗台飞过来一只麻雀,你别惊动她,让她的影子走进你的扉页,让她的歌声落进你的酒杯。最好是来一只蝴蝶,落进你的心头。
   读书之妙,前人所述颇多,我不能“关公面前耍大刀”,只是写写今晚的感受。
   周作人的文章,应该讲,我是第一次真正阅读,第一次自己买书来读。对于这个在课本上认识的历史人物,印象很深刻,却并不了解。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周作人的论述,我心中荡起一丝涟漪,是时候了,应该读一读周作人。
   在另一篇文章里,我好像说过,不太赞成“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的做法。很喜欢倒上一杯酒,最好是一杯葡萄酒。女儿男朋友送我干白葡萄酒,嘱咐每天晚上喝一小杯,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倒上一杯,微微一晃,酒香沁鼻,入心。
   无论是一杯茶,还是一盏酒,读书的佐料人自己的爱好选就是了,甚或左茶右酒,未尝不可,都是在不经意里寻得的读书情调,是副产品也是帮助濡湿文章的情物。
   翻开新书,看到一句话,比葡萄酒还温馨:“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心尖一颤,凝思良久。
   清闲、悠闲、疏闲,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种追求,甚至是一种奢侈。不然,怎么会有“忙中偷闲”?怎么会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一个“闲”,竟然用“偷”,你不觉得她太可贵了吗?
   读书,对于学生来说,是本分,忙不忙累不累都无法摆脱。离开了学堂,读书,则是一种爱好,必须得有闲情,才能得逸致。
   周作人的优雅,来自于对生活的端量与品味。在《茶话》一辑中,文字就如同家长里短,真的就像是一边啜饮着香茗,一边拉着家常。时光就在不经意间变得闲雅而充实,心灵在不经意间变得轻盈而富有内涵。
   在阅读的时候,全身心投入进去,不可能顾得上品香茗,茶香早就随着时间飘散。一杯酒,无所谓冷热,不怕时间的蒸发。读到兴奋处,啜一口,足以助兴;读到难解处,抿一口,静心思考。
   第二辑《格物》首页写道:“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实,这里的“田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田园,而应该是心灵的田园。心灵荒芜了,可以用阅读来打理。
   周作人做人如何,我没研究过,不敢妄断。但他的文章,就是这本《不忘此生优雅》,则是纯真得很。几乎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能随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每一滴露珠都是美丽的,甚至,每一粒尘埃,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情怀。他竟然写了诸如《苍蝇》《虱子》等小文章,把这些天下人皆以为脏的东西,写出了历史,写出了文化,写出了情怀。文字一旦到了至臻的境界,笔尖跳出的一个字,滴一点墨,都是可观而有情调意蕴的世界。
   我想,周作人之所以能这样,都是因为他有一颗纯净的心吧。有句话很能证明这一点:“心中有佛,万物皆成佛;心中有屎,万物皆为屎。”无论人生走到哪个阶段,都需要一种精神的濡染与顿悟,这是人生的情调,你可以愤俗恨世,但不能把美好丢弃;你可以风花雪月,但不能不要世俗的生活,心为天使,并非魔鬼,如此的告诫,只几个字,真好,今晚且受用吧。
   在这个寂静的冬夜里,捧着这么一本淡雅的书,啜着这么一杯淡香的酒,在淡淡的月光之下,蓄养一份淡淡的心境,咂摸一下与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事情,恐怕是极其恬美的了。
   想起诗人辛笛的《冬夜》里有这么几句:“百叶窗放进夜气的清新,长廊柱下星近;想念温暖外的风尘,今夜的更声打着了多少行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恐怕是所有喜欢文字的人都常有的症状吧?深蓝的天幕下,又长又冷的冬夜里,在星光的照耀下,又会有多少故事发生呢?任其发生吧,也留给我们把摸的机会,像周作人那样,去用文字敲打着世界,抚摸着心灵,这就是诗酒的生活,不必吟诵成章,一句也好;不必酩酊大醉,呷一口,酒香盈口足矣。
   明天,我还是,用诗书打理我荒芜的心田,用杯酒滋润我干涩的情怀。
   我有诗书,也有酒,要是再有二三文友,更好。在网上,天南海北的朋友来,也更好。
  
  

共 20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比较喜欢读禾下土的文字,不仅仅因为他是我老乡也是同行(忝列而已)。夜读本篇,这个感觉更甚,很喜欢。先说本文的韵味,所谓随笔,我自以为应该就是随心,随心所谈,闲言片语,表达内心,作者的读书所得意趣,适合随笔以记,来与读者分享。从文字看,看不出作者要给我们灌输什么,所谓书茶为伴也好,书酒一起也罢,都是自我意趣,无可厚非。作者解释地道,无卖弄之嫌,开篇是入题句子,的确是“互文现义”的辞格。随笔是写心还是写情?我以为高手写情,情即是心,不直白观点的才好,禾下土做得很够味了。屏上与纸上有别,读之自己揣摩,一言击中。那些小玩意未必就真的来,一些当属作者想象之中的情调,不过也有偶尔出现的人与物的小故事,这些情调温婉得很,书趣或情调,意趣在互动了。周作人的文章一贯是白话,我读他的文章以为他去了美国,华语成了他的第二语言了,所以大白话,不过实在,正如作者所言。读书持酒,作者独有,不必计较。作者崇尚书与茶与酒,都有闲的滋味,不过独爱酒而已。何以读书,不让荒芜,但得雅致。读书所得也未必在书中,得一份恬静的心境即可。这篇随笔所表达的意趣,轻快明了,且读者被熏染了,不得不一试眨眼的怂恿,熏风可入怀,朔风可伴松,我们还是先入怀。随笔不是板脸说大话,而是文字见情趣,这是作者明白随笔到底为何而写之后才有的自觉。不管是书,还是茶,还是酒,真正要谈的是人生要有一份自得的情调。我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味道与此差不多,甚爱,文章以味熏人,方向对头,就像看陶公,就想荷锄南山下,所以,随笔不是高调,此篇韵味合适。因编辑喜欢,所以建议读者也读读本篇,且不可饮酒过多,作者只是说读书可呡一小口,贪杯不在其中。【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3-20 21:41:56
  书酒搭配,滋味独特,请欣赏禾下土先生精美随笔。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连连。问候作者春安!编辑:怀才抱器。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禾下土        2019-03-21 08:46:55
  谢谢老兄抬爱,春天来了,祝老兄文情勃发。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03-20 23:12:01
  小时候,岁岁年年,爷爷家的门联没换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问好作者,遥祝春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禾下土        2019-03-21 08:49:01
  人在江湖走,岂不听涛声?天地万物,了然于心,行诸笔端。春安
3 楼        文友:韦思祎        2019-03-21 07:33:08
  欣赏佳作,问好文友。
何止文学专栏作者。
4 楼        文友:韦思祎        2019-03-21 07:34:02
  手捧诗书煮落霞。
何止文学专栏作者。
回复4 楼        文友:禾下土        2019-03-21 08:51:13
  神往圣贤伴莲花
5 楼        文友:铁禾        2019-03-21 12:53:25
  诗酒人生真好,这些年,酒没怎么喝,睡前抄一首诗已成习惯。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禾下土        2019-03-21 14:11:13
  酒润嘴诗润心
6 楼        文友:阳光彩虹年琪        2019-03-21 19:15:36
  欣赏老师佳作!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