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见与不见,这是个问题(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见与不见,这是个问题(随笔)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2发表时间:2019-03-22 16:09:45


   《史记》载一故事,说汉武帝有宠妃二,一个姓尹,一个姓邢,两个妃子长得如花似玉,美极了,靓极了。汉武帝当然爱得了不得。但是有一个问题,若两美相见,互不服气,争媚斗艳,吃醋掐架,生点气还没什么,受到伤害可怎么办?汉武帝寻思半天,就下令双美自我欣赏可也,就是不能见面。这就避免了因嫉妒而生恨,因恨而生害人之心。后世唐代武则天不是“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么?还是汉武帝既有雄才大略,也有心细如发,避免了因争宠而引发的萧墙之祸。于是衍生了一个成语,尹邢避面。后来人们在讲述中理会错了,以为是彼此闹意见,避不想会。到后来就引申为互相嫉妒,不愿见面。由被动行为,变成了主动行为,这是汉武帝始料不及的。
   看来,见与不见,确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说到见面,不免想到上下级之间的相见。按说,这不应是个事儿,但是,细细分析,还真是个事。你想,下级见上级,到底应该怎么说?你若说,今天我去看了看老上司。这倒也无可厚非。至少说明,你与上级很熟稔,关系很密切,看看上司,带点礼品,联络一下感情,说明没有忘了领导,人走了,这杯茶还热乎着呢。但是,古代,可不是这么说。你要见上司,见贵人,要用的词是“谒”,“谒见”,“拜谒”,“晋谒”,或者“进见”,“拜见”之类。你的地位低,去见地位高的上级,哪能随便就能见到?至少要奉上名刺(名片),让门人通报,让见才能见。这是起码的规矩。当然,你若有所企图,需要帮忙,那还另有说辞,明白如白话的是“求见”,拽一点就是“干谒”,“谒见”。也有特殊情况,你相见,但是找不到门路,也没有人给你引荐,于是乎,“怀刺不适”就诞生了:怀里揣着早就准备好了的名刺,就是无处可投,找不到对象,虽有值得敬佩之人,但是就是无法见到人家,或者人家不愿意接见。你想想,这要多尴尬有多尴尬,估计真有块豆腐,还真要碰死算了的念头。
   古代见更高的领导,比如见皇帝,那说辞更多。我们在书籍影视里可以了解一些,几乎如儿戏。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绝对不是小事。朝,朝见,朝拜,这是上殿拜见君主。做臣子的朝见君主,就要用到“朝”或者“觐”。听起来很庄重严肃。不是随便一个官员就能上殿见皇帝的,够级别的才能去朝,去觐,去拜。当皇帝的高高在上,接受臣子的朝拜,耳听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之声,心里一定很得意,大有天下一统,舍我其谁的感觉。俺这是天命神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估计皇帝很享受这种气氛。史载,外夷要觐见乾隆皇帝,礼官要让外夷依天朝规矩行跪拜礼,外夷不干。但是不干,就不能见到皇帝,只好折衷一下,单膝拜见就糊弄过去了。乾隆还能牛一下子,见与不见,自己能做主。而他的子孙就没有这种自信了,例如咸丰、同治、光绪们,内忧外患,心忧如焚,坐在御座上,大概如坐针毯吧?
   所以,见上级,参见也好,拜见也罢,礼节不能少,这是必须的。
   上级见下级,讲究更多。上级,领导要你去见他,叫作“召见”。如果排除意外,这应该是一种荣耀。上级和领导召见人,一定是关系不错或者政绩颇佳的人,或者是地方贤达耆宿,鼓励几句,也足够了。领导多忙啊,按时按点安排工作,能说上几句话,这该是多幸运的事啊。所以,领导召见,是看得起你,或者说赏识你。皇帝说“传某某”,那一定是有事召见,且心里一定有事,而且是不高兴的事。传,没有感情的一个字,让人叫你来见朕,来说道说道。若是说“请”,那就是尊重某人的意思,金口玉言说出“请”,很不容易。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先是请,再是传,然后再晾着你,有时候,一天三变,让做臣子的的心,一会儿上天,一会儿落地,忽忽悠悠,龙颜天威,喜怒无常,难以猜测。天知道皇帝想什么呢?
   如今的官,也够劲儿的。曾在机关服务,每天上午见领导的排着队,在秘书的屋里等待。说是见领导,不如说是进见领导。领导忙得很,掐着点见,也不一定轮上自己。就去讨好秘书,让秘书关照。不然,秘书挡驾了,领导没时间,领导不在,领导有事,领导开会,有没有预约等等,总会有很多理由不让你见。能当面给领导汇报,也是不容易的事。表现不好,口才不佳,啰哩啰嗦,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性差,第一印象被领导先入为主,这就坏事了:见面汇报还不如不见面,不说话呢。所以,汇报要言简意赅,察言观色。要是开口讲了两句,领导皱眉头了,要随机应变,赶紧转换话题,拣领导喜欢的说,要是领导随着你的回报,不但认真听了,还不断询问了,说明汇报成功了。以后汇报就有底了,领导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领导好不容易听一次自己的汇报,何必让领导不高兴呢?听了汇报,再一起共进午餐晚餐,小酒一喝,皆大欢喜。这个见领导就算成功。有一个县局级领导说过很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领导就是一只夜壶,就算再骚气,你也要闻着走。也是,领导管着你的帽子,你不随他的意,处处炝着来,你的位子不长了。
   说起召见,还有另外的意思,在国与国的外交上,通知外国使节来面谈有关事宜,也是召见。双方可以说会晤,也可以说会面,我们在新闻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字眼。外交无小事。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待,所以,新闻稿里的“见”,也很讲究。人家大老远来了,咱们的领导人要安排接见,双方会见,交谈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事宜。当然,来的是拜访,参见,见了谈了是会晤。会见、会晤可不是乱用的,咱们平民百姓若见一次,说成是与某某会晤了,过了几天,我们又会见了一次,要是被人听到,会笑掉大牙。会见、会晤,一般用于庄重场合。国与国之间互相访问,还有个正式和非正式,走访,拜访,访问是一般用语,与领导见面,就是拜访,拜会。
   咱们老百姓相见就简单了。打个电话:见个面吧。于是时间地点定好,或吃茶,或吃饭,相谈甚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亲戚常走才亲,朋友常来往感情才深。比如好久不见,一句套话“久违了”就将尴尬消弭于无形。知道某人在家,没打招呼,就“款关请见”,登门拜访,有冒昧的意思,求得想见当然更好,人家不开门你也说不出别的什么来:随便敲人家的门,让人家怎么想?还有探望探视探问探访之类,见过,看见了就达到目的了,或者说,完成心愿了。探,就是看望、打听的意思。其实省亲的省,也是探的意思,省视是看望,省亲是回家看望父母或到很远的地方看望其他尊亲。这个词,一般用在官员身上比较多。要是我对人说:我去某地省亲了,估计人家会瞪大眼睛说我精神不正常。
   关于见的词语很多,有两个词很有情调。一个是迎风待月,出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说的是莺莺与张生私见;另一个是密约幽期,也作幽期密约。出处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焚名香暗中祷告:只愿得红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儿休恶!佛罗,早成就了幽期密约!”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空误了幽期密约,虚过了月夕花朝。无缘配合,有分煎熬。"两个成语说的是同一个故事,虽然年代不同,却成就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这两个成语就是说的恋人的秘密相会。幽期指的是相爱男女幽会的时刻。如今很少见到这样的句子,直白的多了,不结婚就老公老婆乱叫,光天化日,大庭广众,做着让孩子闭眼老人叹气的动作,没有一点含蓄的美,更没有一点传统的羞涩之情。相会相约本来就是很美好的事情,要是逾越了传统观念上的关防,就失去恋爱的意义。人毕竟是高级动物,不是自然界动物的求偶。见,就好好的相见,留下爱情的美好;若仅仅是为了一夜情,还是不见好了。还有很多成语让我们记忆犹新。一见倾心,一见钟情,这大概是恋爱的人见了的最佳结果。唐代诗人崔护去都城南庄游春,见了一个妙龄少女,一见倾心,却无缘说话。次年再去,没有见到女孩,惆怅之下,写下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正因为这一瞥,留下这千古名诗;正因这没见,才让后人心仪千年。
   在见的语汇里,书面用语“觌”,与见相同。觌面就是见面,当面的意思。我们见到一些人,说一见如故,就像多年没有看到的故旧好友,所以能推诚相见,或者开诚相见。朋友之间交谈,不藏着掖着,都会各抒己见。在正确的意见面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固执己见。对新鲜事物要善于容纳,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要说三道四。我们要摒弃门户之见,广交朋友,求同存异。若是意见不合,也不要紧,谁也不是正确的化身,总会找到相同点的。就如国与国之间,我们泱泱中华,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不也是搁置争议,共同发展吗?若听了外人挑拨,搞得剑拔弩张,谈都谈不上,难道一定弄得兵戎相见才好吗?所以说,我们的历史上就知道上中下三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哦,见与不见,应该不是问题。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理解。(2019.3.22)

共 35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非常欣赏这篇随笔。选题来自生活的深沉感悟,文笔纵横实在非同一般。当今生活,见与不见,怎样去见,怎样去不见,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是关系上下左右的关系问题。随笔作者知识广博,引经据典,从史记的汉武帝美人故事说到当今与领导的见与不见,纵横古今,解说见与不见,这个寻常而深厚的问题。与领导建面,方法多种,形式多样,但是见的效果如何,那就颇有学问。因为“如今的官,也够劲儿的。”见得不好就会落下后遗症的。因此见与不见,如何去艺术的“见”。那就要你去“研究研究”了。当人老百姓的见就比较方便随意,至于真正的朋友,那见面也是够灵活的有趣的。如何去“见”,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话题。推出大家欣赏!谢谢作者。【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3-22 16:10:38
  一个很有见解和研究的随笔,推荐大家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远近        2019-03-22 22:28:58
  见面的学问也很大呀,涨知识了。不见的学问也很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2 楼        文友:刘春        2019-03-23 13:25:28
  问候老友,握手!
3 楼        文友:刘春        2019-03-23 13:21:57
  感谢黄先生评点。好久不来了,这个那个的原因,一言难尽。以后会多来,与朋友们多交流。
老兵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