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赴一场东北的欢宴(散文)
自以为东北最好、最有特色的季节还是秋冬季。
秋来,凉爽的风就在身体里欢畅,那些被激活的快乐因子开始在血液里流淌。有一种冲动,勃然而发,心怀向往。
人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会萌发出许多精灵古怪的念头,期待着一个发现,一次邂逅,一次爱恋,一次感动,结构成一幅幅一生难忘的画面,像是秋天里吹来的阵阵花香,暖暖的,怡人的,沁人心脾,曼妙,在秋天里盛开。
去东北吧,一片金黄铺天盖地而来,耸入云天的穿天杨、银装素裹的白桦林、层林尽染的针叶松,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须晴日,纯粹的蓝天白云,阳光任意地挥洒,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写出的画意是她得意的作品,秋的北方就是这样五彩缤纷,七色斑斓,有杂花生树,有一湖红花,有五颜六色的叶子化成了蝴蝶,载着阳光,纷纷扬扬地在空中舞蹈,有不知名的鸟儿歌唱,有成群结队的水鸟在湖中伴舞,水花四溅,一片快乐祥和,像一次心的放飞,冲破藩篱。
会有一片空阔,天上的和地上都有,互为映射,你会产生幻觉,抬眼或低首间,竟不知脚下到底是天还是地。天蓝得像湖,开满了大大小小的白莲、穿梭着金鱼鲤鱼,天湖边也有山峦重叠,远近高低,浓妆淡抹,有水鸟穿过,居然还听到几声渔歌。湖纯得像天,像是把天复制了倒装,你伸手出去,触摸到湖就涟漪了天。
还有草原,茫茫,天似穹庐,笼罩。草尽头是天,天外天挽着手、并立着两棵树,爱情树。一棵底部是绿叶中部是黄叶顶部是红叶,而另一棵则正好相反,你除了会想象爱情的坚守,还会感慨大自然的造化,并由此浮想联翩。你脑子里还会出现“天低云接树,路遥碧连天。早为功名去,白首归田园。”的句子,有人说这是诗,笑了笑,为了美好的向往。
美,有时亦是奢望,但浅吟低唱,别处没有,这里独有。所以即便路过也需珍惜,人的一个轻举妄动,只需一刻,美好从此荡然无存。
我们常常感叹物是人非是苦,岂知此去经年,人物两空才是真的痛,所以该行乐就行乐,很多美景,再不来看,就完了。
静,天然静,静得你会想这世界是你一个人的,没人打搅,更不需要掩藏;静得你想大声歌唱,会在森林里大声呼叫着宣泄,为着吐故纳新、为了喝却烦恼、为了感受一呼百应、为了倾听回声嘹亮、为了感恩那些天造地设的鬼斧神工,我来了,一声通报,与山水同在。
冬天到了,桦树搭建的木屋外,大红灯笼上透着喜兴,在冰雪映照下暖暖生辉;屋里炉火正浓。围桌也好,围炉也好,都是一屋子的热热闹闹,五六杯大海碗、七八只大烟枪、一地的瓜子花生皮,一大锅酸菜粉里炖着大骨头和血肠,咕嘟嘟地冒着生动鲜香,那滋味进入味道直接就反射成口水,咽一口空气都是香的。吆五喝六调节着屋子里的温度,大声喧哗显示着东北汉子的粗犷,就算是面红耳赤的争执,过后也都是哪儿说哪儿了,旁人劝几句,屋外吐一口,回来杯酒释前嫌,拥抱一下,干掉这杯酒,哥们还是好哥们,这才是豁达。
东北冷啊,冷飕飕,就这么一个词儿,多生动,冷还带着凛冽的风,泼出去的水落地成冰,尿撒出去一半都成了冰条子,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割肉,谁受得了?心都凉半截。
但你到了东北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东北有火墙、烧火炕,噼里啪啦的柴火里燃烧着是东北人的热情;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好客,好面子,下雪天留客天,南来北往的亲,“整一口白的?”一下子就让你成了自家人。而那酒,纯粮酿造,六十多度,叫做老白干的便是。它起初火辣辣的,咽下去先是冲你的胃冲你的鼻,胃里先是翻江倒海地摩擦出热能,不一会就能让你浑身通泰,寒气消弭,温暖只瞬间便应酒而生。拥红泥火炉,美酒言欢,看星河朗朗,陶然忘机。一碗酒,酣畅淋漓,能喝的,通宵达旦,不能喝的,早已蜷起身子倒头大睡。爱开玩笑的,拿起草棍就往醉酒者的鼻孔里只需轻轻拨弄几下,“喷嚏”过后,几声责骂,倒头再睡。
还有些醉了以后说梦话的,蒙蒙蹬蹬的被人哄弄起来,以为说出了什么私情,忙不迭地解释,大家一阵儿哄堂大笑后,才知道被人诈出了隐私,一个劲儿地求大家保密……
东北的拂晓从窗花上唤醒,大自然把寒流造化成雪绒花,雕刻成了水草和锦鲤、芍药和牡丹、骏马和绵羊、高山和大海,留在一方方格子间里,阳光一照,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你忍不住会用手触摸那窗花,顿觉它亮晶晶、毛茸茸、凉冰冰的,煞是清爽。
东北的晨幕被树梢支开,红彤彤的。它趁你不备“腾”一家伙窜上树梢,挂在那里,像一个巨大的柿子,夺目而辉煌,整个冬天都被它燃烧得火热。如果这时你恰好站在一望无际的雪野里,你既会产生念天地之悠悠,个人渺小之叹;也会蓬勃出一种,茫茫世界舍我其谁之慨。
东北的清晨从喧哗中被唤醒,马拉爬犁上彩旗猎猎,迎风招展,车上的老少爷们兴高采烈,车尾跟着一帮蹬着雪橇的熊孩子笑语喧天。
爬犁停在了江心,从车上跳下来一群精壮汉子,标准的打扮是狗皮帽子皮手套、蓝布棉袄加皮裤,脚蹬一双绿水靴。领头的是鱼把头神气地左转右转,猛地把钎子往冰面上一戳,陆陆续续上来几十个老少爷们,呼啦啦地两边排开,凿冰的凿冰、下网的下网,吆五喝六着,那场面忙乱而有序。
你可别小看鱼把头这几步走,那得长着一双能透过冰层发现渔汛的慧眼,而且,也不是每个鱼把头或者每一钎子下去就能够找到鱼,就一定有收获。所以,牛,是必须的,因为你有智慧,有实力。
起网的时候是最紧张也是最欢快最幸福的时候,以往的起网都是马拉人拽,也不敢用太大的网,即便这样,一网弄它几万斤鱼也是玩似的。鱼,大都是鲤子、胖头、鲫鱼,遇到二十几斤以上的大鱼,大家会给这条鱼系上一根红绳、欢叫着送给鱼把头或者村里有名望的老者。
如今,东北很多地方也办各种各样的冬捕节,像查干湖冬捕节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项目。各地举办方还利用引入民俗文化、组织祭祀、拍卖头鱼等活动来招徕游客、宣传民族冬捕文化,以期引来八方来客。听说查干湖最大的一网捕鱼近17万斤,最大一条头鱼达到50多斤,拍卖出85万的天价,令人咋舌,有钱真的很任性。
冬捕创造了经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味蕾,宣传了地方文化,打造了旅游品牌,大好事。可也有的地方,只是觉得有利可图,本来自身不具备条件,却也去产渔区买来半大的鱼扔进自家的湖里、水库里,待到举办冬捕节时大造声势,这是不是也可以称作另类的“滥竽充数”,无法界定,只是这种把式玩一次可以,玩多了就得砸自己的牌子,那可真是“没有渔郎来问津”了。
来东北吧,好玩的还有滑雪橇、坐冰车,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不远千里万里赶来拍雪山、雪乡、雪景,特别是东北独有的雪松、树挂以及雪海茫茫里缕缕炊烟和通红喜庆的大红灯笼。累了饿了,坐在大炕上,围着铜炉吃火锅,越吃越暖和,越喝越敞亮,何等的痛快惬意,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里,尽在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中。来了东北,你不用会写诗,诗就写在心里,你不用会画画,画就在你眼里,当你一只脚踏上东北大地,豪迈就永远融进了你的血液里。
来东北吧,趁大雪还未冰封天池,松辽平原草肥水美。来东北吧,看大兴安岭五色缤纷,凤凰山枫如蝶舞;登珍宝岛感慨今非昔比,鸭绿江畔赞祖国强大;沈阳故宫察古今兴衰,东陵北陵怀古颂今。喜欢美食的也有福了,大连的海产盘锦的蟹五常大米销四方;本溪的梨盖县的果丹东的黄蚬最肥美。飞龙汤酸菜饺猪肉粉条都说好,东沟蟹鸡炖蘑白肉血肠第一流;雪花哈啤大列巴,围着火炉吃江鱼……
来东北吧,趁这里还未过度开发,趁大部分景观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来东北看青山绿水、溪边红叶、林里人家、雪乡炊烟,请趁早。我在这里等你,赏美景,享美食,等你,一醉方休。